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祥虎 朱峰 +6 位作者 王敏 彭丰 张航 徐盟 索朗多吉 秦仁义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3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3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间的差异。结果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542.6±58.6)minw(383.1±64.6)min,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90.3±192.0)mlvs(373.3±363.8)ml,P=0.018)],术中输血率更低(30%w66.7%,P=0.004),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低(6.7%vs26.7%,P=0.038),入住科室ICU时间[(2.3±0.9)dvs(5.0±0.9)d,P〈0.001)]及住院时间[(14.7±1.2)dUS(18.5±2.1)d,P〈0.001)]更短,肿瘤直径更小[(2.6±0.7)cmvs(3.9±2.4)cm,P=0.009)]。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脓肿、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手术切缘(R0切除率)、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血管浸润率及肿瘤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D虽手术复杂、难度大,然对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师而言,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胰头肿瘤 壶腹周围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胰管结石的分型及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勇军 田锐 +3 位作者 王敏 秦仁义 邹声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方法,并根据分型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8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胰管结石患者,男性57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2±23)岁。所有患者都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确诊,根据结...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方法,并根据分型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8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胰管结石患者,男性57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2±23)岁。所有患者都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确诊,根据结石的位置、胰管有无狭窄,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I型43例,胰石位于主胰管,主要采用内镜取石或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Ⅱ型39例,胰石同时位于主胰管和分支胰管,主要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和(或)胰腺区段切除;Ⅲ型7例,结石位于分支胰管,主要采用胰腺区段切除。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胰漏6例(6.7%),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吻合口出血2例(2.2%),其中1例死亡;结石残留6例(6.7%),均为分支胰管结石残留。78例获得随访,57例生存至今;5例患者有间隙性腹痛需要内科治疗,7例患糖尿病(2例为胰腺次全切除,5例为胰体尾切除),结石复发5例,其中3例行第2次手术。结论根据结石在胰管内而不是在胰腺实质的部位提出的胰管结石分型方式,对于以“取尽结石并保留胰腺功能”为原则的胰管结石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胰腺管 分类法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田锐 郭兴军 +5 位作者 王敏 陈勇军 朱峰 谢晨成 秦仁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总结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2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f艋床资料。结果:22例中男4例,女18例;年龄16—74(平均47.0)岁。患者多以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部... 目的:总结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2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f艋床资料。结果:22例中男4例,女18例;年龄16—74(平均47.0)岁。患者多以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部分无症状。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6.3%(19/22),CT诊断灵敏度为93.8%(15/16),MRI诊断灵敏度为100%(12/12)。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2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及脾切除术,4例行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例发生胰瘘,1例发生胰腺残端出血,1例发生胃排空延迟,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10个月至6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超声、cT及MRI诊断价值高,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学 肿瘤 囊性 黏液性和浆液性
原文传递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24、CD44、ESA和CD34在胆道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敏 秦仁义 +4 位作者 申铭 江建新 胡均 杜志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24、CD44、ESA和CD34在胆道肿瘤中的表达,初步明确其能否用于胆道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方法运用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裣测CD24、CD44、ESA和CD34在人胆道肿瘤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率。结果CD24、CD44和ESA在... 目的观察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24、CD44、ESA和CD34在胆道肿瘤中的表达,初步明确其能否用于胆道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方法运用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裣测CD24、CD44、ESA和CD34在人胆道肿瘤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率。结果CD24、CD44和ESA在人胆管癌和胆囊癌细胞株及组织中均有表达,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和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中CD24+CD44+ESA+平均表达率分别为86.1%和92.7%,人胆管癌和胆囊癌组织标本CD24+CD44+ESA+表达率为0.62%和0.83%;而CD34在胆管癌和胆囊癌细胞及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CD24、CD44和ESA是人胰腺癌干细胞和人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其在人胆管癌和胆囊癌中的表达率和以上两者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比例十分相似,有可能是胆道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胆道肿瘤 标记物
原文传递
Rac1对胰腺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田锐 郭兴军 +6 位作者 江建新 王敏 徐盟 彭丰 李旭 秦仁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 GTP ase activating protein1,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EDU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方法检测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试验探讨Rac1... 目的:探讨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 GTP ase activating protein1,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EDU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方法检测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试验探讨Rac1影响胰腺癌增殖的具体机制.结果:Rac1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沉默Rac1或者Rac1特异性阻滞剂NSC 23766可以抑制胰腺癌的增殖,且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Rac1通过促进β-Catenin进入细胞核,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c-myc、c-jun和Cyclin D1的表达,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Rac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胰腺癌 增殖
下载PDF
全动脉优先离断法在Ⅱ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敏 朱峰 +4 位作者 田锐 彭丰 徐盟 秦仁义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动脉优先离断法(TADF)在Ⅱ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TADF行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Ⅱ型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 目的探讨全动脉优先离断法(TADF)在Ⅱ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TADF行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Ⅱ型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所有患者胰腺血管的处理均采用TADF,预置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PV)及肠系膜上动脉(SMA)阻断带,切断胰颈部,沿SMA前方、右侧和后方,完全离断胰头部与SMA、腹腔动脉干之间的血管、神经结缔组织;剥离或切除、重建SMV/PV,从而整块切除肿瘤。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6~8.3 h,术中出血量为200~600 ml。SMV血管侧壁切除修补26例,SMV血管切除端端吻合12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患者术后出血、胰瘘发生率分别为6%(5/86)、8%(7/86)。结论Ⅱ型胰头癌采用TADF行根治性切除术能保障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可提高其总体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SMV/PV的误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头癌分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全动脉优先离断术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人胆囊癌CD133^+细胞亚群致瘤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秦仁义 +3 位作者 秀春 田锐 王敏 宫伟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3-727,共5页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胆囊癌CD133+亚群的致瘤能力。方法:将人原代胆囊癌组织植入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并同人原代胆囊癌组织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FCM法检测CD133的表达情况,并分选出CD133+和CD133-亚群;对不同...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胆囊癌CD133+亚群的致瘤能力。方法:将人原代胆囊癌组织植入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并同人原代胆囊癌组织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FCM法检测CD133的表达情况,并分选出CD133+和CD133-亚群;对不同亚群细胞进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体内移植瘤形成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移植瘤的组织表型。结果:FCM法检测显示,胆囊癌细胞中1.95%~3.24%的细胞CD133呈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显示CD133+亚群比CD133-亚群具有更强的克隆球形成能力,在裸鼠体内也具有更强的肿瘤形成能力(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胆囊癌CD133+细胞形成的移植瘤同人原代胆囊癌具有相同的组织表型,均表达CA19-9和CD44 s。结论:人胆囊癌CD133+细胞亚群具有高致瘤性,其中可能富含有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组织 CD133+细胞 亚群 高致瘤性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法 移植瘤 人胆囊癌细胞 肿瘤形成能力 阳性表达 裸鼠 克隆形成实验 检测显示 肿瘤干细胞 单细胞悬液 FCM法 体外培养 体内 检测结果 表型
原文传递
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秦仁义 朱峰 +5 位作者 王敏 田锐 彭丰 徐盟 陈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在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的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的58例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 目的探讨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在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的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的58例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术前薄层CT检查均显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或受压,均行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在处理胰头部静脉血管之前优先离断胰头部的所有动脉供血,即三大动脉血管的分支,主要步骤包括:在十二指肠水平部或横结肠系膜根部暴露和悬吊肠系膜上动、静脉;解剖肝总动脉从而离断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同时沿肝总动脉根部解剖腹腔动脉干上方;离断胰腺和脾动脉的胰头分支;沿暴露的肠系膜上动脉前方、右侧和后方解剖,完全离断胰头钩突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干间的神经结缔组织,与腹腔动脉干的上方贯通,此时可清楚地显示腹主动脉前方;最后通过预置的静脉血管阻断带安全剥离、切除或重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判断局部肿瘤可切除患者37例,可能切除患者21例。5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5~8.1h,术中出血量为200—900mL,术中及术后胰腺钩突部无出血。行肠系膜上静脉侧壁部分切除修补术21例,肠系膜上静脉受累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0例,血管受压迫成功将肿瘤从血管上剥离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术后患者出血、胰液漏和胆汁漏的发生率分别为5.2%(3/58)、6.9%(4/58)和1.7%(1/58)。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结论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方式能保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或受压的胰头部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梅莉芬 甘泉 +2 位作者 胡晶 李运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91-493,共3页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临床特征以及重症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39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轻症和中度重症组、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将组间差异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临床特征以及重症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39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轻症和中度重症组、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将组间差异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重症API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显示39例APIP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比例最高(43.59%);高甘油三酯血症为重症APIP的主要病因(56.25%);孕晚期最容易发生AP(69.23%),最容易发展为重症(81.25%)。重症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压积(HCT)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NLR(P=0.003)和HCT(P=0.031)是APIP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预测重症APIP的敏感度为58.3%,特异性为100%。结果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I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NLR和HCT是重症APIP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提高对API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妊娠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红细胞压积 预后
下载PDF
妊娠期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重症进展的预测因素分析
10
作者 梅莉芬 甘泉 +2 位作者 胡晶 李运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9,共7页
背景与目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是妊娠期中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APIP的严重进展可导致母体和胎儿死亡。近年来高甘油三酯血症(HTG)逐渐成为APIP的主要病因。目前关于HTG引起的APIP的临床特征和病情预后因素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 背景与目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是妊娠期中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APIP的严重进展可导致母体和胎儿死亡。近年来高甘油三酯血症(HTG)逐渐成为APIP的主要病因。目前关于HTG引起的APIP的临床特征和病情预后因素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妊娠期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IP)的临床特征以及重症进展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重症医学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39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甘油三酯的浓度将患者分为HTG-APIP组(17例)和非HTG-APIP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等以及各种实验室指标;比较HTG-APIP患者中轻症(MAP)与重症(SAP)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HTG-APIP重症进展的危险因素,并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HTG-APIP组与非HTG-APIP组比较,前者除了血甘油三酯高和血钙偏低之外(均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HTG-APIP患者中,MAP 8例,SAP 9例,SAP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明显高于MA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HTG-APIP重症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0,95%CI=1.004~1.250,P=0.042),其预测重症HTG-API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8.9%。结论:HTG-APIP与非HTG-APIP临床特征没有明显差异;高NLR可作为HTG-APIP重症发展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妊娠 高甘油三酯血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ZO-1和Claudin-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兴军 王敏 +3 位作者 江建新 胡均 黄焕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 探讨ZO-1及Claudin-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audin-1和ZO-1在胆管癌、肝转移灶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胆管癌细胞株... 目的 探讨ZO-1及Claudin-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audin-1和ZO-1在胆管癌、肝转移灶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胆管癌细胞株中Claudin-1及Z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Claudin-1与ZO-1在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胆管癌组织中的12.94倍和5.19倍(P<0.01),分别是胆管癌肝转移组织中的125.62倍和60.31倍(P<0.01);Claudin-1与ZO-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胆管癌是否发生局部或者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3种胆管癌细胞株中,Claudin-1和ZO-1在QBC939和RBE中高表达;在TFK-1中低表达.结论 Claudin-1与ZO-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胆管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ZO-1 CLAUDIN-1
原文传递
人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峰 王敏 +5 位作者 秦仁义 申铭 王欣 田锐 张志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检测人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初步阐明其耐药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流式技术从人原代胰腺癌和细胞系SW1990中分选CD24+CD44+ESA+细胞,行NOD/SCID鼠移植瘤实验验证其肿瘤干细胞特性;运用吉西他滨进行... 目的检测人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初步阐明其耐药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流式技术从人原代胰腺癌和细胞系SW1990中分选CD24+CD44+ESA+细胞,行NOD/SCID鼠移植瘤实验验证其肿瘤干细胞特性;运用吉西他滨进行体内、外干预,检测胰腺癌干细胞凋亡和表达率变化情况。采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AffymetrixU133plus2.0芯片对胰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人原代胰腺癌和细胞系SW1990中分选到CD24+CD44+ESA+(0.8%)和CD24+CD44+(3.6%)细胞,移植瘤实验证实其为胰腺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凋亡率及表达率检测提示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显著耐药。与胰腺癌非干细胞比对,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到胰腺癌干细胞820条差异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81个,下调表达539个。结论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具有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阐明胰腺癌多药耐药机制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干细胞 基因芯片 microRNA 多药耐药
下载PDF
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侧群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志发 秦仁义 +3 位作者 朱峰 王敏 李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80-1685,共6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换(EMT)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侧群(SP)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GBC-SD中加入TGF-β1后,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改...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换(EMT)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侧群(SP)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GBC-SD中加入TGF-β1后,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GF-β1处理GBC-SD前、后SP细胞亚群的表达比例;撤去TGF-β1后,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改变以及SP细胞亚群的表达比例.结果: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约为0.87%;TGF-β1可诱导GBC-SD细胞向间质型细胞形态转化,并上调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和下调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的表达,TGF-β1处理后GBC-SD细胞中SP细胞亚群的表达比例增加至2.3%;撤去TGF-β1后,发生间质型转化的GBC-SD向上皮细胞形态转化,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表达下调和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SP细胞逐渐恢复至TGF-β1诱导前的水平.结论:TGF-β1诱导的可逆性EMT上调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SP细胞亚群的表达,促进了肿瘤的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侧群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Total Arterial Devascularization First” Technique for Resection of Pancreatic Head Cancer dur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丰 王敏 +8 位作者 朱峰 田锐 徐盟 王欣 申铭 胡均 彭淑牖 秦仁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5期687-691,共5页
Summary: Integrated resection of the pancreatic head is the most difficult step in radical pancreati- coduodenectomy (RPD) in patients with the portal vein (PV)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 inva- sion or ... Summary: Integrated resection of the pancreatic head is the most difficult step in radical pancreati- coduodenectomy (RPD) in patients with the portal vein (PV)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 inva- sion or oppression by the tumor. This study introduced a new idea and skill named the "total arterial devascularization first" (TADF)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PD. Three arterial blood supplies of pancreatic head were obstructed before dissection of veins. The critical steps included exposure of the anterior surface of the abdominal aorta (AA) by completely transecting neural and connective tissue between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 and pancreatic mesounsinate, and transection of the mesounsinate from the origin of SMA to the root of the celiac trunk. From January 2012 through May 2013,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PV/SMV invasion or oppression underwent RPD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median operative time was 5.1 h (ranging 4.5-8.1 h). The medi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450 mL (ranging 200-900 mL). No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of pancreatic head region oc- curred. Among the 58 patients, 21 were subjected to vessel lateral wall angiectomy or angiorrhaphy, and 10 to angiectomy and end-to-end anastomosi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and biliary fistula was 5.2%, 6.8%, and 1.7%, respectively. No patients die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TADF technique is a new method for intricate RPD and could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surgery and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which is expected to become standardized surgical ap- proach for R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head tumo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下载PDF
人胆管癌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的分选及其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峰 王敏 +5 位作者 秦仁义 申铭 王欣 田锐 江建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7-869,共3页
目的 检测及分选人胆管癌中的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探讨其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6例人胆管癌中CD24、CD44、EpCAM的表达率 取2例人胆管癌新鲜标本种植到NOD/SCID鼠皮下,建立荷人胆管癌小鼠模... 目的 检测及分选人胆管癌中的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探讨其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6例人胆管癌中CD24、CD44、EpCAM的表达率 取2例人胆管癌新鲜标本种植到NOD/SCID鼠皮下,建立荷人胆管癌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分选CD24+ CD44+ EpCAMhigh亚群细胞,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鉴定其成瘤和分化能力.结果 6例人胆管癌组织标本和2例移植瘤中,CD24+ CD44+ EpCAMhigh在人胆管癌中表达率为0.58%~2.43%(平均值0.94%).运用NOD/SCID鼠移植瘤模型,分选得到CD24+ CD44+ EpCAMhigh亚群细胞.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1×103个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能成瘤(3/8),而CD24- CD44- EpCAMlow/-细胞在5×104才能成瘤(1/8).CD24+ CD44+ EpCAMhigh胆管癌细胞NOD/SCID鼠移植瘤的组织类型及标记物的表达率和原代肿瘤相似.结论 人胆管癌中含有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具有强成瘤能力、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可能是胆管癌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肿瘤干细胞 鉴定
原文传递
Side Population Cells in Human Gallbladder Cancer Cell Line GBC-SD Regulated by TGF-β-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志发 朱峰 +4 位作者 肖玲 王敏 田锐 秦仁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6期749-755,共7页
Mounting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side population (SP) cells are enriched for cancer stem cells (CSCs) responsible for cancer malignancy. In this study, SP technology was used to isolate a small subpopulation of SP... Mounting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side population (SP) cells are enriched for cancer stem cells (CSCs) responsible for cancer malignancy. In this study, SP technology was used to isolate a small subpopulation of SP cells in human gallbladder cancer cell line GBC-SD, and SP cells which had superior potential for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nd tumorigenesis in vivo were identified. Importantly, the abundance of GBC-SD SP cells was increased by 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and this effect was accompanied with a strong up-regulation of ABCG2 mRNA expression, and a decreased sensitivity to mitoxantrone. SP cells were restored upon the removal of TGF-β and the reversion of the cells to an epithelial phenotype, and smad3-specific siRNA reduced SP abundance in response to TGF-β. In conclusion, TGF-β-induced EMT by smad-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 promotes cancer development and anti-cancer drug resistant phenotype by augmenting the abundance of GBC-SD SP cells,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GF-β-induced EMT may provide a novel strategy for preventing cancer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 population cell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下载PDF
OR2W3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炎 +7 位作者 王敏 田锐 李旭 郭兴军 彭丰 张航 冯业晨 秦仁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探讨嗅觉受体家族2亚家族W成员3(olfactory receptor family 2 subfamily W member,OR2W3)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PC组织及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的OR2W3的表达,分析O... 目的探讨嗅觉受体家族2亚家族W成员3(olfactory receptor family 2 subfamily W member,OR2W3)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PC组织及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的OR2W3的表达,分析OR2W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OR2W3蛋白在PC组织中高表达和低表达率分别为78.0%(39/50)和22.0%(11/50),而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和低表达率分别为12.0%(6/50)和为88.0%(44/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OR2W3表达与PC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3因素分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OR2W3的高表达可能在P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OR2W3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改良胰肠、胰胃吻合及胆汁胰液分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峰 王敏 +4 位作者 张航 田锐 申铭 秦仁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680,共4页
目的 介绍改良胰肠、胰胃吻合及胆胰分别引流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开展的17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依据术前CT和术中探查判断胰腺质地,对硬质胰腺和软质胰腺分别... 目的 介绍改良胰肠、胰胃吻合及胆胰分别引流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开展的17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依据术前CT和术中探查判断胰腺质地,对硬质胰腺和软质胰腺分别采用改良胰肠和胰胃吻合,并采取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71例均采用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其中92例为胰胃吻合,79例为胰肠吻合.手术(含胰胃或胰肠吻合时间)中位时间为240.0 min(186.0 ~ 414.0 min),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 (n=31),包括术后出血4例,胆漏3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并感染8例,胃瘫6例,腹腔感染4例,胰瘘4例(2例A级和2例B级胰瘘).结论 依据胰腺质地分别采用胰肠和胰胃吻合,并采用胆胰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 外科 胆汁胰液分道
原文传递
无血清培养胆囊癌GBC-SD细胞形成肿瘤细胞球的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仁义 +3 位作者 王敏 田锐 张志发 宫伟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5-870,共6页
目的:分离扩增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性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胆囊癌GBC-SD细胞得到肿瘤细胞球.将肿瘤细胞球传代扩增,并用含血清培养基培养促使其分化;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种入96孔板,MTT检测增殖能力,并将肿瘤球... 目的:分离扩增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性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胆囊癌GBC-SD细胞得到肿瘤细胞球.将肿瘤细胞球传代扩增,并用含血清培养基培养促使其分化;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种入96孔板,MTT检测增殖能力,并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植入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CD15s和CD24在肿瘤球细胞和普通GBC-SD细胞中的表达,筛选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胆囊癌细胞可以形成少量的肿瘤细胞球,并显示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含血清环境能够诱导其分化而贴壁生长;在动物实验中,肿瘤球细胞较普通GBC-SD细胞显示更强的致瘤能力(80.00%vs10.00%,P<0.05);标志物CD15s在肿瘤球的表达较普通GBC-SD细胞明显增高(2.56%±0.38%vs10.77%±0.93%,t=18.25,P<0.05).结论:人胆囊癌细胞GBC-SD的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无血清培养环境来分离和扩增,CD15s可能为其细胞表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GBC-SD细胞系 无血清培养基 肿瘤干细胞 细胞表面标志物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个体化手术可行性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涛 张建军 +4 位作者 尹跃兵 李志东 李慎惠 邵湘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手术中甲状腺重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原发性甲亢个体化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50例原发性甲亢手术患者收治时间分成前后两组,传统手术组70例,个体化手术组80例。通过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手术中甲状腺重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原发性甲亢个体化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50例原发性甲亢手术患者收治时间分成前后两组,传统手术组70例,个体化手术组80例。通过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并比较个体化手术组中预测重量和实际称量重量的误差。结果个体化手术组中预测重量和实际称量重量的误差为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手术组发生率为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甲状腺重量的测定方法是较准确的,可作为原发性甲亢个体化手术的重要依据,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亢 甲状腺重量 个体化手术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