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石碧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57,共5页
作为一门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整合教学内容凸显中国梦,以创新教学... 作为一门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整合教学内容凸显中国梦,以创新教学模式阐释中国梦,以多维教学方法凝聚中国梦,以强化实践教学追逐中国梦,努力探索将中国梦共同理想融入到"纲要"课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融入路径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前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形塑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0世纪初,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使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开始将西方语境中的民族国家话语纳入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得中国传统的民族认同符号开始由"天下共同体"转向"国家共...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0世纪初,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使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开始将西方语境中的民族国家话语纳入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得中国传统的民族认同符号开始由"天下共同体"转向"国家共同体"。围绕着如何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辛亥革命爆发前出现了"排满"和"合满"为认同符号的两种不同的民族国家建构主张,并引发了改良派和革命派激烈的论战,最终导致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并不断加剧。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建构理论上完成了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再到中华民族国家的嬗变。以中华民族为建构民族国家新的认同符号,标志着民族国家认同在近代中国的正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民族国家 认同符号
下载PDF
从拆解到重构——西方女性主义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解读理路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碧 李晓哲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女性和自然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所遭遇的歧视性联姻,西方女性主义在如何对待女性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虽然面临着多种立场选择,但从总的发展过程来看,仍清晰地呈现着从拆解到重构的解读理路。正是这种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拆解与重构,引... 基于女性和自然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所遭遇的歧视性联姻,西方女性主义在如何对待女性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虽然面临着多种立场选择,但从总的发展过程来看,仍清晰地呈现着从拆解到重构的解读理路。正是这种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拆解与重构,引发了人们对女性概念、自然概念、女性与自然关联的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 自然 拆解 重构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早期历程——从李大钊、瞿秋白到毛泽东 被引量:3
4
作者 石碧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0-1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传播理论本身到运用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的过程。从李大钊、瞿秋白到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到内里、由理论传播到创新运用的思想历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李大钊 瞿秋白 毛泽东
下载PDF
追寻正义:古希腊罗马自然法思想的主题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5,共7页
自然法思想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有着极为复杂的理论谱系,通过追踪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自然法学家都是从对宇宙生成变化之理的"自然"追问出发,以期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超越人类合法权威之上的自然法则,并将这些法则... 自然法思想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有着极为复杂的理论谱系,通过追踪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自然法学家都是从对宇宙生成变化之理的"自然"追问出发,以期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超越人类合法权威之上的自然法则,并将这些法则看成是有待我们追求和实现的正义原则。由此,对正义的追寻成为古希腊罗马时期自然法思想探究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 自然法 正义
下载PDF
在同意和自然法之间——洛克的政治义务论再释 被引量:2
6
作者 石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身为公民,我们为什么具有服从国家所颁布法律的政治义务?这种服从有无条件或边界?依据洛克,在论及政治义务的来源和谱系,也即我们是如何负有政治义务时,人们的"同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论及政治义务的目的和边界,... 身为公民,我们为什么具有服从国家所颁布法律的政治义务?这种服从有无条件或边界?依据洛克,在论及政治义务的来源和谱系,也即我们是如何负有政治义务时,人们的"同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论及政治义务的目的和边界,也即我们所担负的政治义务根据什么而成为政治义务时,古老的自然法传统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洛克并非如研究者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是企图"根据人们的设计和同意"这种单一原则一劳永逸地解决政治义务问题,同意和自然法构成其阐释政治义务论的双重阐释路径:政治义务的确立有赖于公民自己自愿的同意,但这种同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必须对道德上可以辩护的国家的服从。由此出发,洛克以自然法为基石对不服从和革命的正当性进行了双重的辩护,使得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与秩序的建构中,既拒斥了无政府的自然状态,又反对权力无限的利维坦,从而重新恢复了一个正义的和有正当秩序的政治社会,确保了我们道德和政治义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政治义务 同意 自然法 革命
下载PDF
洛克自然法框架中的财产权理论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4,共7页
在西方财产权理论演进过程中,洛克的财产权学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将财产权理论置于自然法的框架中,洛克论证了人类在原初状态下的共有财产权,并由此合乎逻辑地阐明了共有财产个人化的正当性及其限度问题,最终提出了一种受自然法... 在西方财产权理论演进过程中,洛克的财产权学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将财产权理论置于自然法的框架中,洛克论证了人类在原初状态下的共有财产权,并由此合乎逻辑地阐明了共有财产个人化的正当性及其限度问题,最终提出了一种受自然法约束的有限财产占有理论。在此意义上,洛克的财产权学说就不是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要为现代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进行辩护,而是要说明,在一个依自然法而统治的社会中,财产如何正当分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自然法 财产权
下载PDF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 被引量:2
8
作者 石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终其一生,海德格尔都是行走在通往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之"思"路中,对他来说,这一思之路乃是通往存在的现象学之路:通过现象学还原,返回到存在的源初含义未曾被遮蔽的古希腊思想的开端;通过现象学解构,重新阐释由柏拉图发端的... 终其一生,海德格尔都是行走在通往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之"思"路中,对他来说,这一思之路乃是通往存在的现象学之路:通过现象学还原,返回到存在的源初含义未曾被遮蔽的古希腊思想的开端;通过现象学解构,重新阐释由柏拉图发端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史,以获得关于存在问题的源始经验;通过现象学建构,在新的地基上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为我们开启一条通达形而上学本质的"林中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现象学 存在
下载PDF
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全燕黎 石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关于邓小平政治哲学性质的定位、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特征、理论贡献和研究方法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目前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研究的水平较低;研究的边界不清;生搬硬套其他学科...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关于邓小平政治哲学性质的定位、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特征、理论贡献和研究方法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目前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研究的水平较低;研究的边界不清;生搬硬套其他学科的范畴和框架;缺少对邓小平政治运作和政治实践案例的理证分析。鉴于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状况,我们有必要对邓小平政治哲学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政治哲学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的共构——洛克自然法思想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洛克的自然法理论是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神意法,还是一种纯粹世俗的理性法,在西方学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论题。实际上,洛克的自然法理论同时在与多种传统打交道。无论是考察自然法约束力的来源,还是分析如何获得自然法的认识,洛克都是小... 洛克的自然法理论是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神意法,还是一种纯粹世俗的理性法,在西方学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论题。实际上,洛克的自然法理论同时在与多种传统打交道。无论是考察自然法约束力的来源,还是分析如何获得自然法的认识,洛克都是小心翼翼地在神圣智慧和世俗理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其自然法理论乃是基于神圣与世俗的共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洛克 自然法 神圣智慧 世俗理性
下载PDF
从启蒙到革命: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化切入口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全燕黎 石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五四时期的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切入口上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到革命的逻辑演进过程。不论是渐进式的启蒙还是急促式的革命,其目的都只是为实现现代化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启蒙、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 五四时期的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切入口上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到革命的逻辑演进过程。不论是渐进式的启蒙还是急促式的革命,其目的都只是为实现现代化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启蒙、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从而避免理论界各种无谓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启蒙 革命 现代化
下载PDF
执政权威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全燕黎 石碧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执政党权威不等于执政党权力,也不等于执政党专制,它是与自由、民主共生共长的,其本身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深化"执政为民"意识、提高"依法执政&qu... 执政党权威不等于执政党权力,也不等于执政党专制,它是与自由、民主共生共长的,其本身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深化"执政为民"意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完善"长效执政"机制来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权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在一致性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先验的存在境域——海德格尔视角下形而上学本质的透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3,共8页
从"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一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海德格尔将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切问归之为追问存在(无)的问题。作为虚无的存在通过对存在者整体的超越,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一种先验的境域。这种先验性特征要求... 从"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一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海德格尔将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切问归之为追问存在(无)的问题。作为虚无的存在通过对存在者整体的超越,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一种先验的境域。这种先验性特征要求我们放弃传统形而上学"是什么"的发问,重新寻找到一条崭露"存在本身"的本己的现象学之"如何是"的发问方式,从而在存在本身的澄明中去呈现形而上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本质
下载PDF
重建,而非摧毁——对海德格尔“克服形而上学”的再思考
14
作者 石碧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7-43,共7页
在海德格尔那里,"克服形而上学"并不是要摧毁形而上学,其根本动机乃是要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努力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得以在新的地基上重新经验形而上学的本质。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重建
下载PDF
西方近代自然法观念的历史流变
15
作者 石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0,共7页
西方近代自然法观念历数百年之久,有着极为复杂的理论谱系。着眼于新的政治秩序的建构及其正当性的澄清,近代自然法或"世俗化的自然法"开始出场。对此,格劳秀斯通过将经院哲学那里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归之到一个基本的内核中,既... 西方近代自然法观念历数百年之久,有着极为复杂的理论谱系。着眼于新的政治秩序的建构及其正当性的澄清,近代自然法或"世俗化的自然法"开始出场。对此,格劳秀斯通过将经院哲学那里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归之到一个基本的内核中,既肯定了自然法的道德维度,又凸显了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的自然法学家则沿着不同的路径,前者从自我保全的基本欲望出发,发展了自然法的个体主义传统,后者从上帝与人之间的产品模型关系出发,强调自然法对人的目的性积极义务,以及由这种义务所派生出来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就此而言,近代自然法学家们并未为我们构筑一幅统一的理论图景,因而不能简单地将近代自然法置于某种单一的传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自然法 观念 历史流变
下载PDF
海德格尔的尼采解
16
作者 石碧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4,共5页
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哲学史观,通过对尼采"五个主标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梳理来阐述尼采的"哲学基本学说",把尼采归结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完成使哲学进入到了另一个开端———对存在... 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哲学史观,通过对尼采"五个主标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梳理来阐述尼采的"哲学基本学说",把尼采归结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完成使哲学进入到了另一个开端———对存在及存在之真理的思的阶段。海德格尔的这一解读引起了整个哲学解释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尼采 形而上学家
下载PDF
人民共享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17
作者 石碧 全燕黎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48-50,共3页
人民共享是一种社会发展的、人民共创的人民共享,它不是一种平均享有,而是一种公平享有,其本身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提升社会合作能力、消除社会排斥和完善人民共享机制来建构一个人民共享的... 人民共享是一种社会发展的、人民共创的人民共享,它不是一种平均享有,而是一种公平享有,其本身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提升社会合作能力、消除社会排斥和完善人民共享机制来建构一个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构
下载PDF
推倒摇晃的本质主义——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的再反思
18
作者 李子婕 石碧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6-31,共6页
“家族相似”理论是维特根斯坦瓦解本质主义思想桎梏的关键。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上对此进行了批评和反批评。本质主义者的“本质性是相似性的前提”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所谓本质,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式... “家族相似”理论是维特根斯坦瓦解本质主义思想桎梏的关键。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上对此进行了批评和反批评。本质主义者的“本质性是相似性的前提”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所谓本质,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式,本质主义由其既有的思想框架而导致了剥离式的追问,最终将自己陷入虚无的恐慌。并且,“家族相似”并非不能用于认识事物,若仅将其局限在澄清本质论和意象论这一用法之内,实际上也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认定,它的用法应是丰富的。最后,“家族相似”的界限是由使用它的语言游戏划出的,它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界限,它自然地在使用中存在,不会脱离其参考系,更不会导向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 本质 逻辑在先 界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