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入院时GCS评分联合血糖水平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35
1
作者 殷友永 石碑 徐礼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血糖水平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根据入院后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是否出现血肿扩...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血糖水平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根据入院后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扩大组(29例)及未扩大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入院时GCS评分联合血糖水平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肿部位、入院时舒张压及长期吸烟史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肿形态及长期饮酒史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入院时GCS评分、高入院时收缩压、高空腹血糖、血肿不规则及存在长期饮酒史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GCS评分、血糖水平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和0.819,明显低于两者联合预测时的AUC(0.886,P<0.05)。结论低入院时GCS评分、高入院时收缩压、高空腹血糖、血肿不规则及存在长期饮酒史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评分联合血糖水平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GCS评分 血糖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姚晓倩 许同梅 +3 位作者 许静 宇尔莉 石碑 林宁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颅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颅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颅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3例,革兰阳性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25.00%,革兰阴性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32.14%。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85.71%、100.00%、85.71%、0.00%、0.00%、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88.89%、100.00%、44.44%、55.56%、66.67%、0.00%。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ASA评分和是否合并糖尿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引流管时间和是否留置脑室引流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是否留置脑室引流管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术前GCS评分和是否留置脑室引流管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群 姚国权 +4 位作者 徐礼林 石碑 鲁成 侯仕强 林宁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9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在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预防和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10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在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预防和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10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术后予以综合康复方案,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用t检验统计分析2组患者半年后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评分,从而对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予以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45%,对照组为54.72%,功能康复半年后,观察组的FMA和BI评分分别为83.18±2.24和72.71±2.99,对照组分别为76.15±2.33和63.60±3.31,χ~2检验显示观察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而t检验显示观察组FMA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0.044)。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 颅脑外伤 功能恢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被引量:12
4
作者 石碑 林宁 肖波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1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肺部感染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1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肺部感染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疾病的自身特点及不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D-二聚体与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宁 姚国权 +4 位作者 李军 石碑 徐礼林 周小舟 肖波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7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I)以及预后的影响,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价值。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时段采集患...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I)以及预后的影响,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价值。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时段采集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检测伤后血浆D-D动态变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第3天、第7天以及第15天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分成2组,颅脑CT复查提示颅内血肿较前明显增大者(≥25%)为PHI组,未明显增大者为对照组。进一步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分析D-D对颅脑损伤程度、PHI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8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42例为PHI患者,发生率为47.73%。PHI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D-D含量均显著高于非PHI患者(24 h内:7.47±6.35 vs.2.01±2.46;第3天:4.06±3.43 vs.1.41±2.37;第7天:2.73±3.03 vs.0.91±1.38;第15天:1.77±3.15 vs.0.41±1.07,均P<0.05);GCS评分≤8分患者D-D含量明显较高,GCS≥9分患者D-D含量较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D-D含量较高者,PHI发生率亦较高;预后不同的患者D-D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颅脑损伤中D-D含量异常增高,可作为PHI发生的预测因素,是判断患者伤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原文传递
术前NLR、PLR和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侯仕强 金春景 +3 位作者 石碑 姚国权 肖波 陈一楠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7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评估术前NLR、PLR、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NLR、PLR和MLR的表达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均P<0.05),三者预测生存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40、127和0.24,生存曲线显示高NLR组、高PLR组和高MLR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低PLR组和低MLR组(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为预测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结论术前血液炎症指标NLR检测方便、快捷,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 胶质瘤 预后
原文传递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石碑 肖波 +3 位作者 周小舟 王建东 李心伟 林宁 《安徽医学》 2018年第8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颅内监护仪行颅内压监测,...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颅内监护仪行颅内压监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重残率、病死率及KPS功能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重残率及病死率(17.86%)低于对照组(42.86%),出院3个月后的KPS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重残率、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颅脑损伤 重残率 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血肿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宁 姚国权 +1 位作者 徐礼林 石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及时发现急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血肿及治疗。方法对我院38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均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出院时患者G0S分级:V级14例,Ⅳ级10例,Ⅲ级6例,Ⅱ级2例,Ⅰ级6例。预后优良率(良好+中... 目的探讨如何及时发现急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血肿及治疗。方法对我院38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均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出院时患者G0S分级:V级14例,Ⅳ级10例,Ⅲ级6例,Ⅱ级2例,Ⅰ级6例。预后优良率(良好+中残)为63.2%(24/38),病死率为15.8%(6/38)。结论迟发性血肿形成有可预见性因素和明显临床特点,对有高危因素者,应加强观察和监护,宜动态复查CT,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宁 姚国权 +1 位作者 徐礼林 石碑 《安徽医学》 2012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救治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20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7%。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救治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20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7%。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可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风险因素及血清Tau蛋白、MIP-1a、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肖波 石碑 侯仕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91-594,606,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风险因素及血清Tau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MIP-1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9例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风险因素及血清Tau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MIP-1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以1∶2配对(性别、年龄)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治疗的非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Tau蛋白、MIP-1a、NLR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Tau蛋白、MIP-1a、NLR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三者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吸烟量、饮酒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au蛋白、MIP-1a和NLR分别为(290.30±45.54)ng/L、(91.18±21.22)ng/L和(2.98±0.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吸烟量、饮酒量是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患者Tau蛋白、MIP-1a和NLR分别为(308.83±35.55)ng/L、(103.32±28.93)ng/L和(3.21±0.90),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Tau蛋白、MIP-1a和NLR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745和0.830,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受高血压、吸烟及饮酒的影响,血清Tau蛋白、MIP-1a、NLR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关,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风险因素 TAU蛋白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85例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高华祝 侯仕强 +3 位作者 邵尉 周冬瑞 姚国权 石碑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治疗的85例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发病后3个月的改良Ran...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治疗的85例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发病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SE和脑钠肽的预后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中NSE(13.67±4.51)µg/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18.36±6.52)µg/L(P<0.001),预后良好组中脑钠肽143.00(98.00,233.80)ng/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230.00(120.00,400.00)ng/L(P=0.002)。ROC曲线显示NSE和脑钠肽的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5.5µg/L和156.5 ng/L。NSE联合脑钠肽时AUC为0.76,与二者单独应用时的0.73、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P=0.017)、NSE(P=0.003)和脑钠肽(P=0.033)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E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短期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钠肽 中老年 预后
下载PDF
改良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患者骨桥蛋白及水肿带宽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波 石碑 +1 位作者 徐礼林 林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71-674,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患者骨桥蛋白及水肿带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传统组进行常规治疗配合...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患者骨桥蛋白及水肿带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传统组进行常规治疗配合传统微创置管吸引,改良组则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确定血肿抽吸量。对比2组治疗效果(NIHSS、GCS及FMA评分)、骨桥蛋白及水肿带宽度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NIHSS、GCS、FMA评分,骨桥蛋白及水肿带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骨桥蛋白水平及水肿带宽度明显低于治疗前,GCS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改良组NIHSS评分、骨桥蛋白水平、第8天水肿带宽度明显低于传统组(t/P=3.307/0.001,2.181/0.032,3.621/0.000);GCS评分、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t/P=2.491/0.015,2.695/0.009,3.555/0.001)。结论改良微创置管吸引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骨桥蛋白水平,改善水肿带宽度,抑制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恢复神经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微创置管吸引术 脑出血 骨桥蛋白 水肿带宽度
下载PDF
强化心理干预在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新君 李苗苗 +5 位作者 韦娟 石碑 姚国权 侯仕强 林宁 张岚岚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7期1252-1254,125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在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4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保守治疗的86例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在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4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保守治疗的86例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40例,予以强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共46例,予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和发病8周后的抑郁、焦虑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8周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8.28±4.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0±6.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8周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0.73±4.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而8周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6.75±11.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5±1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还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全面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中青年 基底节出血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宁 徐礼林 石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失活组织后去除骨瓣,减张缝合硬脑膜治疗30例病人。结果本组病人治愈2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7%。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失活组织后去除骨瓣,减张缝合硬脑膜治疗30例病人。结果本组病人治愈2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7%。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