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2
1
作者 李树华 董莘 +5 位作者 洪金 董卫东 曲胜 陈东 王桂茹 暴继敏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 确定上呼吸道CT扫描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螺旋CT自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 ,应用图像工作站测量软腭后区... 目的 确定上呼吸道CT扫描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螺旋CT自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 ,应用图像工作站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和各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等指标 ,通过 2 2 5例健康人测量确立正常值范围。同样检测 5 4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确诊的OSAS患者 ,其中 14例测量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CT扫描的结果 ,与相应解剖区的正常值比较。结果  5 4例OSAS患者中 ,12例无明显的上呼吸道狭窄 ,4 2例中有6 7个平面存在狭窄。仅有 1个平面狭窄者 2 4例 ,表现为软腭后区狭窄者 14例 ,悬雍垂区狭窄者 2例 ,舌后区狭窄者 3例 ,会厌后区狭窄者 5例。 14例表现为相邻的两个解剖区域的共同狭窄 ,其中为软腭后区 +悬雍垂区者 4例 ,悬雍垂区 +舌后区者 5例 ,舌后区 +会厌后区者 5例。 1例表现为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的狭窄 ,有 3例表现为整个上呼吸道 4个解剖区域的狭窄。 14例OSAS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CT扫描的结果与常规CT扫描测量所提示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基本一致。结论 大部分OSAS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T 气道梗阻 定位诊断
下载PDF
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后腺样体残留情况调查 被引量:77
2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1 位作者 董卫东 邹连贵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腺样体刮除术 残留情况 切除术后 腺样体手术 鼻内镜检查 手术患者 症状复发 腺样体切除 手术切除 术后复发
原文传递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洪金 李树华 +1 位作者 吴大海 李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58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均常规进行病史采集、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对部分患儿进行鼻内镜检查录像,单盲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其与咽鼓管咽口的关系。...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58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均常规进行病史采集、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对部分患儿进行鼻内镜检查录像,单盲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其与咽鼓管咽口的关系。统计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258病例中经声导抗检查证实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108例(41.9%),而病史中有明确听力减退主诉者仅27例(10.5%);对合并和未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的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发现,患儿性别、病程长短、腭扁桃体大小等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无明显影响,低龄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腺样体与咽鼓管园枕或咽口关系密切者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性大,多元回归分析证明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腺样体与咽鼓管园枕或咽口关系密切程度。结论有必要对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常规进行听力学检查,以确认或除外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低龄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或与咽鼓管园枕及咽口关系密切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促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
下载PDF
上呼吸道形态功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4 位作者 赵海涛 曲胜 董莘 董卫东 王桂茹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7-420,共4页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和正常人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测量资料进行单因素对比研究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了解对OSAS发病影响显著的因素。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 5 9例 ,年龄、性别相近的...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和正常人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测量资料进行单因素对比研究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了解对OSAS发病影响显著的因素。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 5 9例 ,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成年人 5 7名 ,首先对两组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参数进行单因素对比研究 ,然后以受试者是否为OSAS患者为因变量 ,以一般临床资料和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指标为自变量 ,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指标在两组间的单因素对比中差异有显著性 ,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显著的因素 8个 ,结合赋值方法 ,这些因素对OSAS发病的影响可以解释为 :悬雍垂后区上呼吸道咽壁顺应性增强、软腭后区和悬雍垂后区上呼吸道咽后壁软组织增厚、颏舌肌宽度增加者发生OSAS的可能性增大 ,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减小、悬雍垂后区上呼吸道的冠状径和矢状径减小、舌后区上呼吸道冠状径减小者发生OSAS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OSAS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和舌后区的解剖性狭窄和悬雍垂后区咽壁顺应性增强是OSAS发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上呼吸道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树华 暴继敏 +6 位作者 洪金 周小榕 吴大海 孟大为 马云鹏 董卫东 段汉忠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9-363,共5页
目的 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处理经验,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辽宁省金秋医院923例手术治疗的OSAHS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采取系... 目的 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处理经验,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辽宁省金秋医院923例手术治疗的OSAHS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采取系统干预措施将资料分为两个时段,1995年1月到2002年12月为未采取干预措施的第一时段(402例),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为采取干预措施的第二时段(521例).总结15年间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分别比较两个时段单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以及第二时段内单纯UPPP手术和多平面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第一和第二时段采用单纯UPPP治疗患者分别为387例和390例,组间均衡性检验证实数据有可比性.单纯UPPP手术的患者中,第一时段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5例均救治成功,第二时段无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概率法,P〈0.05) 第一时段严重术后出血16例,第二时段5例,均经重新全麻手术成功止血,两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概率法,P〈0.05).第二时段内单纯UPPP手术和多平面手术均没有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 严重术后出血分别为5例和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概率法,P〉0.05).另有3例舌根扁桃体切除的患者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持续创面渗血,以下咽填塞法成功处置.结论 急性呼吸道梗阻和严重出血是OSAHS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抢救,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系统的主动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止血 手术 气管切开术
原文传递
正常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树华 曲胜 +5 位作者 董莘 洪金 董卫东 赵海涛 王桂茹 于永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 :确定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扫描下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 ,为临床服务。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男 1 1 5、女 1 1 0 ) ,采用PhilipsTomoscanAVExpanderE1螺旋CT ,对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 目的 :确定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扫描下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 ,为临床服务。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男 1 1 5、女 1 1 0 ) ,采用PhilipsTomoscanAVExpanderE1螺旋CT ,对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 ,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失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 ,以单侧 95 %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结果 :在上呼吸道各个扫描平面 ,绝大多数气道的形状均为横椭圆形 ,冠状径大于失状径 ,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中 ,失状径大于冠状径者分别占总人数的 3 .1 1 %、1 0 .67%、0 .8%和0 %。各年龄组间比较 ,绝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不显著 ,男子组和女子组间比较 ,除软腭后区外 ,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显著。故分别制定了男、女各测量指标的正常范围。结论 :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以及正常范围的确定为临床判定OSAS患者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的部位提供了客观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解剖学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呼吸道狭窄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DPD
下载PDF
上呼吸道咽壁顺应性的CT定量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3 位作者 董莘 曲胜 董卫东 王桂茹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和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不同平面的咽壁 顺应性的差别。方法:经PSG确诊的OSAHS患者25例(OSAHS组)和正常成年人20例(对照组),平静呼吸时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测量软...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和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不同平面的咽壁 顺应性的差别。方法:经PSG确诊的OSAHS患者25例(OSAHS组)和正常成年人20例(对照组),平静呼吸时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和气道 内径;然后保持体位不变,做Muller动作的同时,再次对上呼吸道相同区域进行连续扫描,测量相应平面的上呼 吸道横截面积和气道内径,计算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总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和咽前后壁顺应性。结果: OSAHS组和对照组的总咽壁顺应性和咽侧壁顺应性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和舌后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在会厌后区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呼吸道各平面的咽前后壁顺应性在软腭后区、 悬雍垂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舌后区、会厌后区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中,上呼吸道4个测量平面的咽侧壁顺应性均明显大于前后壁的顺应性(均P<0.01)。结论:利用CT 扫描测量可以实现上呼吸道各平面咽壁顺应性的定量评估,为临床提供客观定量的指标;OSAHS患者和正常人 的上呼吸道咽壁顺应性差别明显,咽壁顺应性增大是OSAH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上呼吸道 气道梗阻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舌后区上呼吸道CT测量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3 位作者 董卫东 曲胜 董莘 华泽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5-417,I002,共4页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和健康人的舌体及舌后区上呼吸道的CT测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OSAS患者共 59例 ,年龄与性别相近的健康成年人 57名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和健康人的舌体及舌后区上呼吸道的CT测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OSAS患者共 59例 ,年龄与性别相近的健康成年人 57名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 ,观察 2组舌后区上呼吸道形态学的差异 ,测量并比较舌后区气道和舌体各测量参数的差别。结果 患者多表现为气道前后径大于左右径、颏舌肌分离、舌根与软腭接触和舌正中切迹。患者组舌后区上呼吸道的横截面积、左右径明显小于对照组 ;咽侧壁软组织厚度、舌体宽度、颏舌肌宽度、舌骨舌肌宽度和舌体横截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呼吸道前后径、咽后壁软组织厚度和舌体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OSAS患者舌后区上呼吸道较健康对照组狭窄 ,除咽侧壁软组织增厚外 ,颏舌肌、舌骨舌肌和舌体宽度的增加也是造成舌后区上呼吸道狭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舌后区 呼吸道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OSAS 舌体 形态学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丽霞 李树华 +1 位作者 洪金 冯曰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MUPPP)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OSAHS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经PSG确诊为OSAHS患者42例,32例行MUPPP手术及CPAP治疗(治疗组),10例患者未...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MUPPP)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OSAHS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经PSG确诊为OSAHS患者42例,32例行MUPPP手术及CPAP治疗(治疗组),10例患者未治疗(未治疗组),另选择33例不符合OSAHS诊断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MUPPP及CPAP治疗前和治疗后30d空腹血糖及胰岛素,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分析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血糖、胰岛素的关系。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对AHI、LSaO2、IR、IAI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各临床参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与未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IR与AHI明显正相关(r=0.690),与LSaO2明显负相关(r=-0.686),IAI与AHI明显负相关(r=-0.654),与LSaO2明显正相关(r=0.633),均P<0.01。结论:OSAHS与IR之间存在独立相关关系;OSAHS低氧可引起胰岛素抵抗,通过MUPPP及CPAP治疗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胰岛素抵抗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口径路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良性肿瘤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吴大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4-8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口径路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可能性,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临床初诊为咽旁间隙肿瘤的16例患者,术前进行CT、MRI和CT血管成像检查,对肿瘤包膜完整、肿瘤主体位于颈部大... 目的 探讨经口径路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可能性,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临床初诊为咽旁间隙肿瘤的16例患者,术前进行CT、MRI和CT血管成像检查,对肿瘤包膜完整、肿瘤主体位于颈部大血管内侧的患者,行内镜和等离子手术系统辅助下经口径路肿瘤切除术.结果 经过筛选符合条件的巨大咽旁间隙肿瘤患者16例,肿瘤最大径均>5 cm,患者均在内镜、电凝或等离子手术系统辅助下经口径路完整切除咽旁间隙肿瘤,其中气管切开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多形性腺瘤9例,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2例.随访12个月至8年,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1例神经纤维瘤复发,后经颈侧切开切除肿瘤治愈其余15例无复发.结论 经过严格选择的巨大咽旁间隙肿瘤可以在内镜和等离子手术系统的辅助下经口径路完整切除,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良好、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 多形性 神经鞘肿瘤 耳鼻喉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额下入路颅脑术后并发额窦炎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2 位作者 董卫东 邹连贵 吴大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颅脑手术后并发额窦炎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额下入路颅脑手术后出现额窦炎的患者共33例,其中7例合并额窦脓肿,4例前额皮肤破溃瘘道。传统鼻外进路额窦手术23例,术后放置鼻额引流扩张管3个月以上;鼻内...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颅脑手术后并发额窦炎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额下入路颅脑手术后出现额窦炎的患者共33例,其中7例合并额窦脓肿,4例前额皮肤破溃瘘道。传统鼻外进路额窦手术23例,术后放置鼻额引流扩张管3个月以上;鼻内镜下额窦手术9例,鼻内镜和鼻外联合进路额窦手术1例,引流扩张管在出院前或出院后1个月内拔除。两种术式均需彻底清除额窦内骨蜡异物和炎性肉芽组织。复习颅脑手术病历结合鼻窦CT影像和额窦手术所见探讨并发额窦炎的原因。结果33例患者均有颅脑术中开放额窦,将额窦黏膜下推或刮除,并以骨蜡填塞额窦的记录,其中5例有发生额窦炎后重新刮除额窦内黏膜并再次以骨蜡彻底封闭额窦的病史。所有患者均在拔除硅胶鼻额引流扩张管后随访半年以上。除2例鼻外进路手术的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鼻额引流扩张管脱落,经2次手术外,余31例均为1次手术。33例中30例治愈,3例好转。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相同。无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额下入路颅脑术后并发额窦炎与颅脑术中额窦处理不当、额窦内骨蜡异物存留有关,此类额窦炎易形成额窦脓肿、瘘道等严重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清除额窦内骨蜡异物、清除炎性肉芽组织、开放额隐窝引流为主。传统鼻外进路额窦外科和鼻内镜额窦外科都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但鼻内镜额窦外科具有微创、不必长期佩戴扩张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额窦炎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卫东 邹连贵 +4 位作者 李超 王桂茹 李树华 洪金 于永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寻求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手术途径。方法  1978~ 2 0 0 2年我院手术治疗颞下窝咽侧区肿瘤 75例。手术采用 4种进路 :①颌下进路。②截断下颌骨颌下联合进路。③耳前颌下进路。④经上颌窦前外进路。绝大多数采用... 目的 寻求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手术途径。方法  1978~ 2 0 0 2年我院手术治疗颞下窝咽侧区肿瘤 75例。手术采用 4种进路 :①颌下进路。②截断下颌骨颌下联合进路。③耳前颌下进路。④经上颌窦前外进路。绝大多数采用第 1种手术入路。恶性肿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 ;继发性肿瘤在切除原发性肿瘤的同时予以切除。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良性肿瘤 38例术后 6个月~ 18年 (其中 2 6例超过 5年以上 ) ,1例复发。恶性肿瘤 37例中 ,12例死亡 ,5例失访 ,余 2 0例观察 3~ 5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①颞下窝咽侧区肿瘤CT扫描及针吸细胞病理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②颌下进路是该区肿瘤较好的手术途径。③术中彻底止血、尽可能消灭死腔及负压引流对预防切口感染和预防呼吸道阻塞都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咽侧区肿瘤/诊断 颞下窝咽侧区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起源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1 位作者 吴大海 史春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4-76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系统研究,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起源。方法对2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进行系统临床研究,包括术前鼻内镜检查、冠状位和轴位CT扫描观察、术中鼻内镜下观察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内病变的关系、切除标本的大体观察...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系统研究,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起源。方法对2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进行系统临床研究,包括术前鼻内镜检查、冠状位和轴位CT扫描观察、术中鼻内镜下观察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内病变的关系、切除标本的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所有资料,讨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起源及形成机制。结果术前鼻内镜检查中17例可以明确观察到息肉根蒂部出自上颌窦口或副口,CT扫描中19例可以明确观察到中鼻道后鼻孔软组织影与上颌窦内软组织影联系密切。术中追踪息肉起源发现23例患者上颌窦内病变为囊肿,后鼻孔息肉根蒂部与上颌窦囊肿关系密切,一般为根蒂经上颌窦口与囊肿相连,将息肉连同囊肿一并切除后,发现息肉表面黏膜与囊肿的囊壁相延续,息肉本身成为囊壁增生肥厚的一部分。结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多起源于同侧上颌窦囊肿,其发病机制推测为上颌窦内逐渐增大的上颌窦囊肿最终自上颌窦口膨出到中鼻道并逐渐增大,并逐渐突向后鼻孔,最终形成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上颌窦 囊肿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舌骨悬吊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董卫东 李树华 +1 位作者 洪金 周小榕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的CT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树华 曲胜 +5 位作者 董莘 陈东 董卫东 王桂茹 洪金 于永强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和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资料的差异。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S患者和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成年人各 5 3例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 ,测量并比较两组间有关数据。结...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和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资料的差异。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S患者和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成年人各 5 3例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 ,测量并比较两组间有关数据。结果 :OSAS组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的横截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左右径在所测量的 4个平面中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而前后径的比较除悬雍垂区以外 ,两组间差异均不明显 ;前后径 /左右径比值在会厌后区差异不显著 ,其余 3个区域差异明显 ;咽后壁的软组织厚度比较软腭后区和悬雍垂区差异明显 ,咽侧壁的软组织厚度比较 ,4个测量平面差异均显著 ,软腭后区咽侧脂肪面积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是OSAS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上呼吸道 CT检查 多导睡眠监测 解剖性狭窄
原文传递
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喉癌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周小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技术对早期喉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应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喉癌21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观察喉内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喉内创面均在2个月内完成愈合过程,除4例患者前联合轻度...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技术对早期喉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应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喉癌21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观察喉内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喉内创面均在2个月内完成愈合过程,除4例患者前联合轻度粘连、声带变短外,无其他并发症。21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年以上者11例,半年以上者5例,3个月以上者5例,均未见喉内局部肿瘤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技术治疗早期喉癌,不需气管切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支撑喉镜 激光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对上呼吸道狭窄部位的定位诊断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4 位作者 董卫东 王桂茹 董 莘 曲 胜 陈 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了解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OSAS病人59例为A组,上呼吸道阻塞部位者35例为B组,正常人53人为对照组,CF扫描并测量各平面呼吸道横截面积等参数。结果A组和对照组比较,4个平面左... 目的 了解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OSAS病人59例为A组,上呼吸道阻塞部位者35例为B组,正常人53人为对照组,CF扫描并测量各平面呼吸道横截面积等参数。结果A组和对照组比较,4个平面左右径和悬雍垂区前后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横截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4个测量平面咽侧壁软组织厚度、软腭后区和悬雍垂区的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测量指标差异更加明显,B组中超出各测量值正常范围的病人比率明显多于A组。结论 常规CF测量对OSAS病人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 计算机X线 体层摄影术 气道梗阻
下载PDF
性别和年龄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树华 洪金 +4 位作者 曲胜 董莘 董卫东 王桂茹 暴继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 了解年龄和性别对正常成人的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采用螺旋CT测量上呼吸道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 目的 了解年龄和性别对正常成人的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采用螺旋CT测量上呼吸道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矢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等指标 ;以纤维内镜观察平静呼吸和上呼吸道内压为 - 4 0cm水柱的M櫣ller动作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 ,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总的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和咽前后壁顺应性 ,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年龄组间比较 :除悬雍垂后区冠状径外 ,四个测量平面的各形态测量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软腭后区总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咽前后壁顺应性和舌后区顺应性均存在显著差别 ,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 ,咽壁顺应性逐渐增加。性别间比较 :上呼吸道各平面和各方向咽壁顺应性差异均不显著 ;软腭后区的所有测量指标性别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男性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气道横截面积、矢状径均明显大于女性 ,男性舌后区冠状径明显大于女性 ,男性悬雍垂后区、会厌后区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和会厌后区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也明显大于女性。结论 性别间上呼吸道解剖形态的差异是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壁顺应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道/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保留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的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邹连贵 宋媛 +4 位作者 耿丹 董卫东 王桂茹 洪金 王忠秋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保留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3 喉癌 (声门及声门上型 )的拔管率和 3、5年生存率。方法 对 2 0例T3 级喉癌 ,其中声门型 3例 (T3 N0 M0 )、声门上型 17例(T3 N1 M0 5例 ,T3 N0 M0 12例 ) ,根据病变范围行... 目的 探讨应用保留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3 喉癌 (声门及声门上型 )的拔管率和 3、5年生存率。方法 对 2 0例T3 级喉癌 ,其中声门型 3例 (T3 N0 M0 )、声门上型 17例(T3 N1 M0 5例 ,T3 N0 M0 12例 ) ,根据病变范围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 ,并设计环咽吻合术式。结果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6/ 17(94 1% )和 11/ 12 (91 8% )。全部患者均恢复了吞咽和发音功能 ,拔管率为 95 0 %。结论 保留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是治疗T3 喉癌的一种很好术式。手术的关键是不能损伤杓状软骨及喉返神经 ,设计好环咽吻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杓状软骨 生存率 拔管率
下载PDF
伴和不伴红细胞增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敏 李树华 +2 位作者 洪金 董卫东 于永强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红细胞增多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