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职专业认证的应然逻辑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丽君 汉卿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高职专业认证作为保障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含一定的逻辑并形成嵌套。高职专业认证既具有正向价值,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隐忧,主要表现为:专业认证的导向性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矛盾、认证标准的... 高职专业认证作为保障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含一定的逻辑并形成嵌套。高职专业认证既具有正向价值,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隐忧,主要表现为:专业认证的导向性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矛盾、认证标准的可操作性需求与职业人才全面发展的矛盾、认证结果的功利化运用与专业内涵建设的矛盾。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高职专业认证补弊兴利的平衡点,一要构建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多元治理机制,二要构建通用性与补充性并举的认证标准体系,三要制定基础性与创新性并重的学生能力发展评估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认证 中国特色高职专业认证体系
下载PDF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认证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
2
作者 汉卿 郭丽君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认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人才招聘质量,促进高职学校人才培养链的延伸,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当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认证的理念尚未确立,平台机构功能发挥不足,制度规定...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认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人才招聘质量,促进高职学校人才培养链的延伸,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当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认证的理念尚未确立,平台机构功能发挥不足,制度规定指向模糊,动力机制不够完善。建议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多元参与的高职专业认证观;完善平台建构,增强行企参与认证的确定性;补充制度内容,完善行企参与认证的事项清单;增强内生动力,构建行业参与认证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认证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
下载PDF
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追求、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汉卿 郭丽君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7期16-21,共6页
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探究新版《职业教育法》视域下校企合作在开发人才培育新模式、发挥双主体作用、筑牢校企命运共同体中的应然追求,但由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合作供需失衡、内容失实导致的情感共同体... 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探究新版《职业教育法》视域下校企合作在开发人才培育新模式、发挥双主体作用、筑牢校企命运共同体中的应然追求,但由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合作供需失衡、内容失实导致的情感共同体失修的实然困境,必须重构通过拓展多元合作匹配机制与构建多元治理体系实现的校企情感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职业教育法》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治理模式
下载PDF
我国高职专业认证的目标定位、风险及其规避
4
作者 郭丽君 汉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89-95,共7页
高职专业认证是我国职业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部分省份和高职学校的试点经验,我国高职专业认证需以引导高职教育回归“育人为本”轨道、促进专业人才市场供需精准对接... 高职专业认证是我国职业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部分省份和高职学校的试点经验,我国高职专业认证需以引导高职教育回归“育人为本”轨道、促进专业人才市场供需精准对接,以及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行动指导为发展目标。受专业认证主体单一化、认证内容固化和认证结果等级化的影响,高职专业认证存在着难以兼顾不同专业发展逻辑、制约专业特色化发展和加重专业“指标化”建设倾向等风险。未来需要优化认证主体结构,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块状化认证体系;扩大认证范围,革新高职专业认证内容;树立增值性认证理念,创新认证结果应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认证 风险规避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职专业认证研究
5
作者 汉卿 郭丽君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38-44,共7页
高职专业认证事关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局,是助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数据技术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智能推荐算法技术、数据计算技术与高职专业认证的数据获取、体系完善、结果反馈及应用具有极大的联系性,满足高职专... 高职专业认证事关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局,是助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数据技术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智能推荐算法技术、数据计算技术与高职专业认证的数据获取、体系完善、结果反馈及应用具有极大的联系性,满足高职专业认证客观化、精准化和科学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大数据技术驱动高职专业认证可能引发伦理性问题、主体性困境和失真性风险三大问题。为此,应建立智能认证规章制度,规范认证行为;多元创新专业认证观念,校正认证方向;增强技术赋能的适切性,提升认证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专业认证 大数据技术 认证效度 技术限度 伦理性风险
下载PDF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认证:内涵特征、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
6
作者 汉卿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4年第4期39-46,共8页
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作为面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各类专业进行评估、检查和认定的活动,高职教育专业认证立足高职专业的内涵建设,以内外部评价机制推动专业质量持续改进与特色发展,以此引导高职专业聚焦人... 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作为面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各类专业进行评估、检查和认定的活动,高职教育专业认证立足高职专业的内涵建设,以内外部评价机制推动专业质量持续改进与特色发展,以此引导高职专业聚焦人才培养成效和学生发展。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认证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学理性研究不足、区域性管理模式难以建立共识性的认证体系框架和过分依赖国际认证经验难以突出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化特色等三个问题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作用的发挥。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要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多元多维”推动理论成果体系化;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形成高职教育专业认证的共识性框架;以校企合作为专业认证逻辑起点,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内涵式发展 专业认证 质量保障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