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反演岩体初始地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石敦敦 傅永华 +1 位作者 朱暾 刘春菊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6,共4页
提出综合应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优化反演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该方法在应用于位移反演岩体初始应力与材料参数方面的有效性.在算例中,以Burgers模型的计算数据作为改进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用遗传算法搜... 提出综合应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优化反演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该方法在应用于位移反演岩体初始应力与材料参数方面的有效性.在算例中,以Burgers模型的计算数据作为改进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用遗传算法搜索待反演参数解向量.计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能提高神经网络迭代算法的效率与可靠性.该方法应用于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反演具有迭代过程平稳、收敛快、结果准确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求得岩体初始应力与材料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初始应力场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反演
下载PDF
桩锚直径等对水泥土桩锚墙支护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海龙 唐志军 石敦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09-3714,共6页
土体采用双曲硬化模型,水泥土桩墙和水泥土桩锚采用弹塑性模型,计算分析了水泥土桩锚直径和长度对水泥土桩锚墙支护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计算条件下,桩锚直径大于400 mm时,桩锚在饱和软黏土中的置换、占位、加筋效果明显,控制墙... 土体采用双曲硬化模型,水泥土桩墙和水泥土桩锚采用弹塑性模型,计算分析了水泥土桩锚直径和长度对水泥土桩锚墙支护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计算条件下,桩锚直径大于400 mm时,桩锚在饱和软黏土中的置换、占位、加筋效果明显,控制墙顶水平位移和墙后土体沉降效果显著,桩锚直径小于200 mm时,将失去置换、占位、加筋作用,从而降低对墙后土体的主动加固效果。桩锚长度达到开挖深度的1.6倍时,能有效控制墙顶水平位移以及墙后土体沉降,桩锚长度超过1.6倍开挖深度以后,控制水平位移和墙后土体沉降的效果不明显。经与同一基坑的监测数据对比,计算值与实测值重复性好、规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桩 基坑支护 桩锚抗拔力 桩墙水平位移 土体沉降
下载PDF
网络GIS地图符号化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菊 石敦敦 +1 位作者 朱欣焰 金国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针对目前的WebGIS地图符号化情况,对网络地图符号化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验。介绍地图符号的数据组织结构与体系设计,提出服务端配置、发布符号数据,客户端浏览地图时请求下载已发布的符号数据并符号化地图的新方案。采用JavaBeans的... 针对目前的WebGIS地图符号化情况,对网络地图符号化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验。介绍地图符号的数据组织结构与体系设计,提出服务端配置、发布符号数据,客户端浏览地图时请求下载已发布的符号数据并符号化地图的新方案。采用JavaBeans的组件设计思想封装了分类符号化方法,最后展示WebGIS地图符号化实现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符号化 JAVABEANS 服务端配置
下载PDF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时空数据组织方案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菊 石敦敦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从时态GIS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时空对象的内容、时间因素和属性表达问题。论文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探讨了数据标识方法和属性、空间图形时态数据组织。将版本信息标注在对象属性表的字段上,带有版本号的对象能清楚地表达对象来源和结... 从时态GIS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时空对象的内容、时间因素和属性表达问题。论文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探讨了数据标识方法和属性、空间图形时态数据组织。将版本信息标注在对象属性表的字段上,带有版本号的对象能清楚地表达对象来源和结构关系,直接表达了同一个对象的不同时期的属性值。给出了面向对象管理的时空数据组织结构,将当前状态中的对象与过去不同时间的对象相关联,每个版本与其前后版本相连接。这种数据组织机制方便了对象的版本集合或单个版本的存取。时态通过在对象标识上附加的时间标志方式而实现,线性组织了几何对象的版本序列,构造了时态拓扑关系。在节省存贮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和历史事件的查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组织 时态GIS 空间对象 历史数据
下载PDF
运用有限元分析新型半髋假体装配过程中的应力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予 储小兵 +2 位作者 童培建 郝改平 石敦敦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一种新型半髋假体系统假体装配过程中与股骨相互接触作用所产生的应力,探讨分析在临床手术中的操作界限值和相适应的假体外形。方法对一名60岁正常男性志愿者进行双下肢的股骨中上段CT扫描,从扫描图像中建立实体模型...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一种新型半髋假体系统假体装配过程中与股骨相互接触作用所产生的应力,探讨分析在临床手术中的操作界限值和相适应的假体外形。方法对一名60岁正常男性志愿者进行双下肢的股骨中上段CT扫描,从扫描图像中建立实体模型后利用与有限元的数据交互功能进行实体模拟装配、网格划分、保形简化以及单元弹性模量赋值等操作步骤,最后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构造股骨与假体之间的面-面接触关系,模拟分析假体植入装配过程中的相对滑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下压装配过程中假体柄对骨皮质产生附加应力,带棱槽假体的最大接触压力产生于棱槽变截面处,而最大装配应力和相对滑移量随假体压入深度呈非线性增长,当Δz≥0.5 mm后附加应力增长速率显著提高。结论与无棱槽假体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棱槽的半髋假体更容易装配并获得机械稳定,但在临床手术装配中应参照一定的量化操作要求,避免在植入时产生过大附加应力,对骨皮质产生破坏而导致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半髋假体 面-面接触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