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黄芪多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文锦 +1 位作者 郑翠苹 蔡小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6年第3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6例DLBC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黄芪多糖联合化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6例,比较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免...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6例DLBC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黄芪多糖联合化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6例,比较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心功能损害、乏力的发生例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NK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增大,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DLBCL化疗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清血小板因子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小平 +4 位作者 郑翠苹 翁珊珊 范玉芳 陈月苗 周文锦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2期2035-2037,207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因子4(serum platelet factor 4,PF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M患者120例为研究...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因子4(serum platelet factor 4,PF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M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沙利度胺联合VCD治疗,共4个疗程,根据治疗结束后治疗反应性将患者分为反应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检查及PF4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指标对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经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共88例(73.33%),反应组与对照组在ISS分级、Del17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应组β2微球蛋白、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841、2.430,均P<0.05),反应组PF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55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水平β2微球蛋白是治疗反应性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62,P=0.005),低水平PF4是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7,P=0.001);PF4及β2微球蛋白预测治疗反应性的最佳截点分别为>736.293 ng/L,≤3.597 mg/dL,其AUC分别为0.874、0.756,PF4显著优于β2微球蛋白(Z=2.097,P=0.036);PF4具有较好的特异度,β2微球蛋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均P<0.05)。结论PF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最佳截点为>736.29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小板因子4 沙利度胺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Th1/Th2细胞因子谱检测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时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翠苹 +1 位作者 蔡小平 林弼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37-739,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伴感染时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水平,探讨其在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CBA)技术测定128例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粒缺伴感染患者(粒缺伴感染组)、30例血液... 目的 研究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伴感染时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水平,探讨其在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CBA)技术测定128例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粒缺伴感染患者(粒缺伴感染组)、30例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粒缺无感染患者(粒缺无感染组)的外周血Th 1/Th2细胞因子谱,同步进行血培养,对比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谱的临床意义.结果 (1)30例健康对照组和30例粒缺无感染组的Th1/Th2细胞因子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粒缺伴感染组IL-4、IL-6、IL-10、TNF和INF-γ水平均高于粒缺无感染组(P<0.05),尤以IL-6、IL-10升高最为明显.(2)128例粒缺伴感染组中血培养阳性23例(脓毒血症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7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IL-6、IL-10、TNF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者(P<0.05),感染性休克者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感染性休克者(P<0.05).结论 (1)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不影响Th1/Th2细胞因子水平;(2)根据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时可作为一个早期指导用药的指标;(3)根据Th1/Th2细胞因子谱中的IL-6和IL-10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细胞/代谢 Th2细胞/代谢 血液肿瘤/药物疗法/代谢/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代谢 感染/并发症/代谢
原文传递
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郑翠苹 +1 位作者 周文锦 陈松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目的:调查肿瘤化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12例肿瘤化疗患者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得出... 目的:调查肿瘤化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12例肿瘤化疗患者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得出的调查结果提出预防措施。结果:512例肿瘤化疗患者中,存在医院感染的患者有52例,占总数的10.2%;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2.5±4.1)天,住院时间最长为52天,住院时间最短为13天。52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占感染总数的38.5%;胃肠道感染患者10例,占感染总数的19.2%;口腔感染患者7例,占感染总数的13.5%;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4例,占感染总数的7.7%;泌尿道感染患者3例,占感染总数的5.8%;其他感染8例,占感染总数的15.3%。52例感染患者中,肺癌患者16例,占感染总数的30.8%;消化道肿瘤患者9例,占感染总数的17.3%;鼻咽癌患者7例,占感染总数的13.5%;恶性淋巴癌患者7例,占感染总数的13.5%;乳腺癌患者6例,占感染总数的11.4%;其他患者7例,占感染总数的13.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硼替佐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文锦 吴圣豪 +2 位作者 郑翠苹 胡映映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43-544,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为免疫功能受损的中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有骨痛、贫血、出血、感染等,其中感染是MM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药及大剂量化疗的应用,MM...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为免疫功能受损的中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有骨痛、贫血、出血、感染等,其中感染是MM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药及大剂量化疗的应用,MM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得到明显提高,但感染机会也在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皮下注射 感染
原文传递
DNA甲基转移酶DNMT1与EZH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圣豪 陈松燕 +4 位作者 林弼靖 刘珍 周文锦 郑翠苹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1与EZH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0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DNMT1与EZH2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DNMT1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EZH2的相关性。结果 5...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1与EZH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0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DNMT1与EZH2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DNMT1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EZH2的相关性。结果 50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DNMT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30例正常供者的(2.72±0.73 vs 0.89±0.27,P〈0.01);EZH2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供者的(4.39±1.06,1.87±0.33,P〈0.01);EZH2与DNMT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02); DNMT1表达水平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 ≥ 60%(P〈0.05)、WBC ≥ 50×10^9/L(P〈0.05)显著相关; DNMT1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95% CI:9-19个月),显著低于DNMT1低表达组患者的32个月(95% CI:27-40个月)(P=0.006)。结论 DNMT1和EZH2在AML患者中均高表达,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DNMT1与AML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T1 EZH2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骨髓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圣豪 郑翠苹 +2 位作者 徐杰 蔡小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3-106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DNM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名正常人和126例AML患者骨髓中DNMT1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30例正常人骨髓中检测到较低水平的DNMT1基因表达;DNMT1基因在AML患者骨... 本研究旨在探讨DNM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名正常人和126例AML患者骨髓中DNMT1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30例正常人骨髓中检测到较低水平的DNMT1基因表达;DNMT1基因在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增高,AML缓解后DNMT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初诊时明显降低;DNMT1基因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初诊白细胞数等临床特征无关;治疗后DN-MT1基因高表达组完全缓解率高于低表达组。结论:骨髓DNMT1基因表达水平在AML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AML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DNMT1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雷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低剂量连续疗法用于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小平 +4 位作者 郑翠苹 翁珊珊 范玉芳 陈月苗 周文锦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1期85-86,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雷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低剂量连续疗法用于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老年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雷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方... 目的探讨雷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低剂量连续疗法用于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老年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雷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MM血清标志物、随访期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蛋白、骨髓瘤细胞及2-MG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OS及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发生周围神经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低剂量连续疗法治疗老年MM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标志物含量,改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雷那度胺 地塞米松 沙利度胺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松燕 吴圣豪 +4 位作者 刘珍 林弼靖 周文锦 郑翠苹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1296-1298,共3页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性治疗较多,部分患者需接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较易发生医院感染[1]。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均不相同,为了解我院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性治疗较多,部分患者需接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较易发生医院感染[1]。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均不相同,为了解我院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科送检的397例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构成 医院感染 血液科 三甲医院 血液病患者 创伤性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松燕 吴圣豪 +4 位作者 刘珍 林弼靖 周文锦 郑翠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6期590-592,共3页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性治疗手段较多,部分患者需接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较易发生医院感染[1]。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均不相同,为了解我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本研究对我院血液科送检的39...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性治疗手段较多,部分患者需接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较易发生医院感染[1]。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均不相同,为了解我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本研究对我院血液科送检的397份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雷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文锦 胡映映 +2 位作者 郑翠苹 林弼靖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雷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 目的探讨雷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口服雷利度胺,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管生长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8.1%)明显高于对照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利度胺能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VEGF、bFGF水平,提高疗效,用药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利度胺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MicroRNA-22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石蜡样本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翠苹 +1 位作者 蒋义 蔡小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61-965,共5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石蜡样本中的miR-224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有详细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的石蜡样本84例,以8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作为对照,采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 目的:检测并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石蜡样本中的miR-224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有详细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的石蜡样本84例,以8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作为对照,采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其miR-224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数据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iR-224在DLBCL患者组的表达水平为(0.98±0.24),而对照组的表达水平为(1.8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24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及Hans分型无相关性(均P>0.05),而患者的Ann Arbor分期及IPI评分与miR-224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均P<0.05)。以miR-224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阈值将84例DLBCL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miR-224高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IPI评分≥3分(P=0.030)及miR-224低表达(P=0.038)均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miR-224在DLBCL患者石蜡样本中低表达,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与免疫亚型无关,高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低表达组,提示miR-224可作为一个新的DLBCL预后判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miR-224 MICRORNA 实时定量PCR 预后
原文传递
小剂量三氧化二砷治疗26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郑翠苹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7期763-763,792,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三氧化二砷5mg用生理盐水500mL稀释,每天1次静脉滴注,每次持续2h,连续4周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6例初发患者缓解24例,引... 目的观察小剂量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三氧化二砷5mg用生理盐水500mL稀释,每天1次静脉滴注,每次持续2h,连续4周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6例初发患者缓解24例,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高白细胞血症(12/26)及肝功能损害(5/26),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好转。结论小剂量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三氧化二砷 初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在辅助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小平 郑翠苹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2959-2961,共3页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在辅助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64例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标准CTOP方案化疗,每21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在标准CTO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40m...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在辅助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64例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标准CTOP方案化疗,每21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在标准CTO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在每个疗程化疗前2天开始用药,连用15d,共2个疗程。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周进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原文传递
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文锦 +1 位作者 郑翠苹 胡映映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91-893,共3页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阿糖胞苷+羟基喜树碱+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将42例高危MDS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应用小剂量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19例),第2组应用...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阿糖胞苷+羟基喜树碱+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将42例高危MDS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应用小剂量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19例),第2组应用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23例),14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地西他滨及CHG方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3%∶78.9%,P〉0.05)。近期死亡率方面,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组明显低于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组(0∶15.8%,P〈0.05);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方面,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组明显低于地西他滨及CHG方案组(21.7%∶36.8%,69.6%∶89.5%,P〈0.05);黏膜炎的发生率方面,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组明显低于地西他滨及CHG方案组(17.4%∶42.1%,P〈0.05)。结论:阿米福汀联合地西他滨及CH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其近期死亡率降低,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及黏膜炎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米福汀 地西他滨 CHG方案
原文传递
Th1/Th2细胞因子谱对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陈月苗 翁珊珊 +4 位作者 郑翠苹 蔡小平 吴圣豪 黄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3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初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水平,了解其在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3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用CBA技术测定其初诊时及治疗后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谱,对比我院30例... 目的研究初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水平,了解其在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3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用CBA技术测定其初诊时及治疗后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谱,对比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探讨细胞因子谱的临床意义。结果①30例初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IL-2、IL-6、IL-10、TNF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②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组IL-2、IL-10、IFN-γ水平高于LDH正常组(Wilcoxon W值分别为102.500、89.000、95.500,P值分别为0.021、0.004、0.009);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组IL-2、IL-4、IL-10、IFN-γ水平高于β2-MG正常组(Wilcoxon W值分别为76.500、77.500、69.500、63.500,P值分别为0.026、0.029、0.011、0.005);高危组[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即FLIPI)评分3~5分]IL-2水平明显高于低中危组(0~2分)(Wilcoxon W=125.000,P=0.010);③3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经治疗后,其IL-2、IL-6、IL-10和TNF水平较初诊时明显下降。结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初诊时的外周血IL-2、IL-6、IL-10及TNF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且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性 细胞因子谱 白细胞介素类
下载PDF
血浆miR-15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蔡小平 郑翠苹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1期9-10,4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miR-15a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MM患者58例(MM组)及健康者30例(对照组);并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将58例初诊MM患者分为Ⅰ-Ⅱ期组和Ⅲ期组,根据疗效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 目的探讨血浆miR-15a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MM患者58例(MM组)及健康者30例(对照组);并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将58例初诊MM患者分为Ⅰ-Ⅱ期组和Ⅲ期组,根据疗效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之间血浆miR-15a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浆miR-15a表达水平MM组低于对照组,ISSⅢ期组低于Ⅰ-Ⅱ期组,MM组经过治疗后无效组低于有效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miR-15a的表达可能会成为判断MM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iR-15a PCR MICRORNA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Livin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
18
作者 周文锦 郑翠苹 +1 位作者 胡映映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30-733,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Livin基因水平的表达,探讨Livin基因在MDS中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MDS(诊断和分型参照WHO标准)患者共30例,对照组共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ivin mRNA水平(△Ct值越小,表...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Livin基因水平的表达,探讨Livin基因在MDS中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MDS(诊断和分型参照WHO标准)患者共30例,对照组共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ivin mRNA水平(△Ct值越小,表明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越大);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Livin蛋白水平。结果:①MDS组Livin mRNA水平△Ct均值为(15.44±4.50),对照组Livin mRNA水平△Ct值为(20.91±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组L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556 6±0.229 3),对照组L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01 2±0.010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DS组内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Livin mRNA水平△Ct值分别为(19.16±3.88)、(16.38±4.36)、(13.35±3.71),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患者Livin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中危患者其次,低危患者最低;MDS组内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Livin蛋白表达分别为(0.234 2±0.039 4)、(0.472 5±0.079 1)、(0.751 8±0.091 0),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患者Livin蛋白表达水平最高,中危患者其次,低危患者最低。结论:MDS患者的L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表达增高,MDS患者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中L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依次升高。Livin基因表达可能与MDS疾病相关,同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疾病的危险分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LIVIN基因 MRNA 蛋白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19
作者 陈月苗 郑翠苹 +1 位作者 吴圣豪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8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观察初治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初诊成人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95.08%,3年总生存(OS)率为93.10%,3年无病生存(DFS)率为80%。单因... 目的观察初治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初诊成人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95.08%,3年总生存(OS)率为93.10%,3年无病生存(DFS)率为80%。单因素分析显示,t(15;17)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初诊白细胞数≥20×10~9/L是影响APL患者OS和DFS的不良因素,而CD56阳性和初诊低白蛋白是影响APL患者DFS的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白细胞计数≥20×10~9/L是影响AP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CD56、初诊白细胞计数≥20×10~9/L、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是APL患者D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CD56阳性、初诊白细胞计数≥20×10~9/L、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是初治成人APL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俞康 +3 位作者 郑翠苹 张玉叶 周文锦 周中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43-2744,27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总结应对策略。结果 64例多...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总结应对策略。结果 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例、4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8.4%、例次感染率为71.9%;前3位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口腔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54.4%,17.4%,13.0%;骨髓瘤细胞≥30%、疾病Ⅲ期、有骨损害、住院时间>45d、白细胞减少以及采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71.0%、61.2%、68.6%、64.3%、66.7%、67.6%,以上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有体液免疫缺陷、住院时间较长、中性粒细胞减少、化疗治疗等,为预防医院感染,应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其个人卫生管理、改善营养,并采用合理的保护性隔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感染 原因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