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及转运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巍 耿月华 +3 位作者 赵鹏 王巧燕 甘万祥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55-59,共5页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同时施加不同浓度的镉进行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及转运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镉施加量的增加,土壤中各个形态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交换态对外界胁迫响应强度最敏感,而在任一镉胁迫处理下... 通过小麦盆栽试验,同时施加不同浓度的镉进行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及转运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镉施加量的增加,土壤中各个形态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交换态对外界胁迫响应强度最敏感,而在任一镉胁迫处理下,种植高吸收品种小麦土壤中的交换态均高于低吸收品种;小麦植株各部位的镉转移系数与外源镉的添加浓度呈明显负相关,且高吸收品种对镉的转运能力强于低吸收品种;小麦品种籽粒镉的积累能力与镉在根茎叶中的吸收、转运能力有关,低镉浓度(1 mg·kg-1)时,高吸收品种和低吸收品种对镉的转运能力差别很小,中、高镉浓度(5,15 mg·kg-1)时,高吸收品种对镉的转运能力比低吸收品种强很多。因此,在低度镉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小麦时不必过分区别品种;中、高度镉污染的土地上,适合种植低吸收小麦,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镉的转移,保证小麦籽粒的污染程度不至于过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转移系数 籽粒
下载PDF
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利用、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鹏 杨帆 +1 位作者 王巧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3,共6页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开花期、灌浆期吸收的氮素较高,成熟期小麦茎杆氮素含量较低而籽粒含氮量较高。氮锌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施氮90、180和270kg/hm2分别配施锌肥15和30kg/hm2,与单施等量氮肥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8%~14.4%、1.4~9.8kg/kg和0.6~6.4kg/kg。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增产8.6%、10.5%(N90),5.9%、14.6%(N180)和5.9%、5.3%(N270),其中施氮180kg/hm2配施锌肥30kg/hm2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3%、9.8%(N90),11.4%、2.3%(N180)和6.9%、5.7%(N270),其中N180Zn15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80Zn30在实现高产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是比较好的氮锌配施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肥 利用率 籽粒产量 蛋白质含量
原文传递
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及降低镉吸收转运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文静 高巍 +5 位作者 刘红恩 聂兆君 秦世玉 李畅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36-1044,共9页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镉(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水培法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乙烯(ETH)、褪黑素(MLT)、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发育、...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镉(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水培法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乙烯(ETH)、褪黑素(MLT)、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光合特性及Cd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生长,降低小麦各部位Cd含量,改善根系形态,促进光合速率。植株Cd含量与根系吸Cd能力存在普遍的显著正相关(r=0.66**),根系形态指标分别与干物质积累、根系吸Cd能力存在普遍的正相关(r=0.59*~0.69*)和负相关(r=-0.51*~-0.67**),表明Cd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对小麦幼苗根系形态的改善、促进干物质积累、加强生物稀释效应、抑制根系吸Cd能力,进而降低植株体内Cd含量。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显著抑制根尖/分叉比,且IAA、ABA、MLT处理根系吸收Cd能力与根尖/分叉比相关系数达到0.97*~1.00**,意味着根尖/分叉比的降低可能会降低小麦对Cd的吸收。将生物量、根系吸Cd能力及Cd从根系向地上分配作为质量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喷施100μmol·L^(-1) ABA和0.1/1μmol·L^(-1)24-EBL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小麦 根系形态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齐状 杨金康 +6 位作者 秦世玉 李畅 张雯雯 许嘉阳 王龙 赵鹏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8-1008,共11页
梳理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总结有效的修复治理技术及实际效果,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利用COOC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 梳理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总结有效的修复治理技术及实际效果,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利用COOC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为数据检索源,对2010~2021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在2010~2021年间,国内外对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且英文文献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中文文献。我国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发文量占比率最高,达26.8%),对全球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贡献最大。国内外在该领域发文期刊(TOP 3)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环境工程学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关注的重金属种类主要是镉、铅、砷等。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呈“小聚体、大分散”的特点,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关键词分析表明,固化/稳定化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在中英文献中的研究比重均较高(约80%),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从田间试验的修复效果来看(以镉污染为例),低积累作物品种种植(籽粒降镉率达67.9%)、无机-有机组配(42.7%)以及叶面阻控技术(39.9%)在降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未来还需将其与农艺措施(如间套作、水分调控)、微生物菌剂等联合配施,以实现更好的田间修复和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农田 修复技术 文献计量
原文传递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
作者 胡彩霞 杨东霞 +8 位作者 刘红恩 刘亥扬 刘立杰 张玉鹏 许嘉阳 秦世玉 李畅 聂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0)P_(0)、Se_(0)P_(0.2)、Se_(0)P_(0.4)、Se_(0.5)P_(0)、Se_(0.5)P_(0.2)、Se_(0.5)P_(0.4)),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磷硒浓度、土壤有效磷含量、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施磷显著增加Se_(0)和Se_(0.5)水平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显著降低Se_(0.5)水平下根系、茎叶及籽粒硒浓度,且籽粒、颖壳及茎叶硒累积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Se_(0.5)P_(0.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施硒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硒浓度和累积量,降低了P_(0.4)水平下籽粒产量和P_(0.2)和P_(0.4)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对P_(0.2)水平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磷显著增加了Se_(0.5)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溶态硒含量及所占比例,施硒显著增加了P_(0.4)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Se_(0.5)水平下,P_(0.2)和P_(0.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施硒显著增加了P_(0.2)水平下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P_(0.4)水平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Se_(0.5)水平下,与P0相比,P_(0.2)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在P_(0.2)水平下,施硒显著提高Simpson指数。适宜的磷硒配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磷硒的释放并提高其有效态含量,进而增强磷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和籽粒硒的累积,以Se_(0.5)P_(0.2)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亚硒酸盐 籽粒产量 土壤有效磷 硒形态转化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小麦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冯文静 高巍 +6 位作者 孙苗苗 赵鹏 康国章 刘红恩 秦世玉 李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3-942,共10页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镉积累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试验采用叶面喷施激素的水培方法,分析1μmol·L^(-1)和100μmol·L^(-1)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特性及镉...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镉积累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试验采用叶面喷施激素的水培方法,分析1μmol·L^(-1)和100μmol·L^(-1)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特性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清水对照,1μmol·L^(-1)MeJA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生物量15%~30%,降低小麦整株镉含量14%~43%。MeJA可提高小麦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降低胞间CO_(2)浓度。除此以外,1μmol·L^(-1)MeJA可以显著降低根系离子态镉、有机酸-镉所占比例,提高果胶/蛋白质吸附镉和不溶性草酸镉所占比例。由此可见,叶面喷施MeJA可以降低小麦幼苗根系镉吸收能力,提高干物质积累,降低幼苗镉含量,促进活性态镉向惰性镉的转化,缓解镉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茉莉酸甲酯 光合作用 根系形态 镉化学形态
下载PDF
外源施用磷肥缓解小麦镉积累的效应
7
作者 王俊 李广鑫 +7 位作者 李畅 刘红恩 高巍 秦世玉 王龙 冯洋 赵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为了探讨外源施用磷肥对小麦镉(Cd)积累的影响,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在Cd(4 mg/kg)胁迫条件下,外源施用磷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小麦各生育时期(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供磷处理[P150(磷酸二氢钾,以P_(2... 为了探讨外源施用磷肥对小麦镉(Cd)积累的影响,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在Cd(4 mg/kg)胁迫条件下,外源施用磷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小麦各生育时期(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供磷处理[P150(磷酸二氢钾,以P_(2)O_(5)计,150 mg/kg)、P600(磷酸二氢钾,以P_(2)O_(5)计,600 mg/kg)]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并随小麦生育时期呈现降低趋势;整体上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及成熟期分别下降了23.02%和28.79%、22.66%和36.73%、29.41%和28.53%。与不施磷(P0)处理相比,P150处理小麦生物量最高,表明在Cd胁迫条件下,过量施用磷肥不能继续增加小麦生物量。Cd胁迫条件下,外源供磷(P150和P600)处理主要降低了小麦根系Cd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及成熟期分别下降了20.40%和13.32%、1.81%和30.73%、14.80%和32.01%。外源施用磷肥显著降低成熟期Cd由根系向籽粒的转移,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根系向籽粒的转移系数分别下降了48.72%、42.32%。综上所述,外源施用磷肥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通过减少小麦根系对Cd的吸收以及成熟期Cd向籽粒的转运,显著缓解了Cd对小麦的毒害,并提高了小麦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磷肥 镉积累 吸收 缓解
下载PDF
P对小麦Cd和As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云 赵鹏 +7 位作者 李广鑫 胡彩霞 王俊 刘红恩 高巍 秦世玉 李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89-2898,共10页
为了探究磷(P)对小麦幼苗镉(Cd)和砷(As)吸收转运生理机制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以百农20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Cd和As胁迫条件下,外源供P和缺P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参数、抗氧化系统、离子含量和根茎转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磷(P)对小麦幼苗镉(Cd)和砷(As)吸收转运生理机制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以百农20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Cd和As胁迫条件下,外源供P和缺P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参数、抗氧化系统、离子含量和根茎转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缺P处理相比,外源P供应显著增加As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的含量,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生物量,而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外源P供应时显著增加了Cd胁迫条件下根系的P和Cd含量,降低了地上部的P和Cd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As胁迫条件下地上部的P和As含量以及As向地上部的转移系数.因此,供P与否对小麦幼苗Cd和As毒害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As胁迫时,外源供P提高了As向地上部的转运能力以及根系的CAT活性,降低了As对小麦的毒害,从而促进了小麦幼苗生物量的累积;而在Cd胁迫条件下,P与Cd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外源供P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Cd对小麦的毒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P) 镉(CD) 砷(As) 小麦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金康 赵鹏 +5 位作者 秦世玉 李畅 扶海超 王龙 介晓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0-472,共13页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纳米科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待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有关NPs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纳米科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待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有关NPs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为植物生产和纳米科技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2000—2022年NPs与植物相互作用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22年间,国内外对NPs与植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呈J型增长,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且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和年增长率均显著高于中文文献(P<0.05)。国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和研究要早于国内,并且我国在NPs与植物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对全球贡献较大(排名第二),但有影响力的研究较为缺乏,亟待进一步提高。在NPs种类上,国内外关注较多的是纳米银、纳米金、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铜;在植物种类上,玉米和水稻的研究较多。由国际合作关系比较可知,国内学者大部分为独立作者,合作关系较为松散。关键词提取和时空突现分析表明,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NPs对植物的负面效应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的风险评估;(2)NPs对植物的正面效应及纳米颗粒毒性的降低,使之更好地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3)植物介导NPs的绿色合成,从而促进纳米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植物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微碱性土壤施用烟秆生物炭与磷酸盐降低小麦籽粒镉积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艳征 张银鸽 +7 位作者 李畅 扶海超 秦世玉 王龙 刘亥扬 刘红恩 赵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769-5777,共9页
为探究烟秆生物炭(TSB)和磷酸氢二铵(DHP)对微碱性土壤镉(Cd)迁移转化机制,通过盆栽试验调查了其施用对土壤pH、有效态Cd、Cd赋存形态和小麦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TSB和DHP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10.12 t·hm^(-2)TSB可降... 为探究烟秆生物炭(TSB)和磷酸氢二铵(DHP)对微碱性土壤镉(Cd)迁移转化机制,通过盆栽试验调查了其施用对土壤pH、有效态Cd、Cd赋存形态和小麦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TSB和DHP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10.12 t·hm^(-2)TSB可降低微碱性土壤(pH 7.8)有效态Cd含量的44%.②TSB和DHP显著改变了土壤Cd的赋存形态,6.75 t·hm^(-2)和10.12 t·hm^(-2)TSB分别降低可交换态Cd含量的48%和42%,分别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含量的47%~67%和22%~38%.所有处理均增加了残渣态Cd含量,以TSB和DHP配施增幅最大,为115%~217%.③TSB和DHP显著降低小麦根系、叶片、叶鞘、茎秆、颖壳和籽粒Cd含量.10.12 t·hm^(-2) TSB小麦籽粒Cd含量降低56%,产量不受影响.10.12 t·hm^(-2)TSB和DHP配施小麦可增产32%,籽粒Cd含量降低53%.结果说明在微碱性土壤上施用TSB和DHP可促进土壤Cd的形态转化,降低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小麦籽粒Cd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小麦 改良剂 弱碱性土壤 烟杆生物炭(TSB) 磷酸氢二铵(DHP)
原文传递
螯合-缓冲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添加外源锌对小麦幼苗生长和TaZIP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广鑫 赵鹏 +6 位作者 刘红恩 秦世玉 段然 杨艳征 王云 李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0-481,共12页
【目的】研究外源供锌对小麦幼苗根系发育、光合作用、金属离子平衡以及锌铁转运蛋白ZIP基因的表达,以期深入了解小麦的锌营养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供试材料为冬小麦‘百农207’,试验共设置了5个锌(Zn)浓度处理:0(Zn0)、... 【目的】研究外源供锌对小麦幼苗根系发育、光合作用、金属离子平衡以及锌铁转运蛋白ZIP基因的表达,以期深入了解小麦的锌营养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供试材料为冬小麦‘百农207’,试验共设置了5个锌(Zn)浓度处理:0(Zn0)、0.05(Zn0.05)、0.25(Zn0.25)、1.0(Zn1.0)和2.5(Zn2.5)mg/L。在处理3周后,测定了小麦幼苗株高、根长、干物质重、根系形态、光合参数、金属离子含量和基因表达量。【结果】Zn0.05处理幼苗的生长、干物质重最高;Zn0.25处理的幼苗根系形态(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光合参数和锌转运能力最优。常规锌(Zn0.05、Zn0.25)处理下,小麦幼苗的生物量、根系形态参数、光合参数较Zn0处理分别增加了16.66%~35.91%、0.30%~27.0%、3.55%~58.11%,有效促进了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供锌水平的提高,小麦幼苗根部和地上部的锌含量和锌累积量显著增加,但Mn、Fe、Cu含量却呈降低趋势。在缺锌(Zn0)以及高锌(Zn1.0、Zn2.5)处理下,小麦幼苗的生长较常规锌处理(Zn0.05、Zn0.25)受到显著抑制,生物量较Zn0.05处理下降了25.6%~31.6%,根系形态指标较Zn0.25处理下降了1.3%~21.2%,光合参数较Zn0.25处理下降了5.00%~16.69%,造成了小麦幼苗生长受到阻碍、金属离子失衡以及光合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TaZIPs基因表达结果显示,TaZIP3、TaZIP5、TaZIP7和TaZIP13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量随供锌水平的提高逐渐下降,说明这些基因受到缺锌的诱导性表达,在锌缺乏时通过较高的表达量促进了锌的吸收,维持了幼苗的正常生长;TaZIP6基因在根系中是组成性表达,其表达量几乎不受锌供应浓度的影响,但其在地上部的表达量随供锌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加,表明其可能参与了锌的转运。【结论】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对缺锌和锌过量的响应机制不同。适量供锌明显改善小麦幼苗的光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离子平衡 光合作用 ZIP转运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镉、铅吸收和积累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齐状 王龙 +5 位作者 黄绍敏 肖亚涛 秦世玉 刘红恩 赵鹏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7,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磷(P)、镉(Cd)和铅(Pb)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室内培养下,开展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P、Cd、Pb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P、Cd和Pb的吸收、转运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大田... 【目的】明确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磷(P)、镉(Cd)和铅(Pb)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室内培养下,开展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P、Cd、Pb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P、Cd和Pb的吸收、转运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大田环境条件下,在Cd、Pb中度污染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验证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P、Cd和Pb的积累差异。【结果】磷高效小麦品种(HP)根系的平均含P量为7.69 mg/g,显著低于磷低效品种(LP)的8.36 mg/g(P<0.05),而HP品种地上部的平均含P量为9.73 mg/g,显著高于LP的8.19 mg/g(P<0.05),同时HP品种的P转运系数为1.45,显著高于LP品种的1.19(P<0.05)。不同磷效率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对Cd和Pb吸收动力学特征都符合米氏方程(R^(2)>0.94),其最大吸收速率(V_(max))和米氏常数(K;)在HP和LP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HP品种根系对Cd、Pb的V_(max)分别为23.9μg/(g·d)和411μg/(g·d),极显著低于LP品种的80.0μg/(g·d)和835μg/(g·d)(P<0.01),而HP品种地上部对Cd、Pb的V_(max)最大,LP品种的V_(max)最小,并且K_(m)在HP和LP品种间的差异与V_(max)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Cd和Pb转运系数与根系含磷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38和-0.714,P<0.01),而Cd转运系数与P转运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1,P<0.01),Pb转运系数与P转运系数无显著相关性(r=0.391,P>0.05),说明根系含P量的增加有助于降低Cd、Pb向地上部的转运,同时,P转运的增加不能有效增加Pb向地上部的转运,却能显著促进Cd的转运。【结论】磷低效品种根系对P、Cd和Pb的吸收量大,但转运量小;而磷高效品种对P、Cd和Pb的吸收量少,但转运量大,表明Cd、Pb安全利用类土壤更适宜种植磷低效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效率 小麦 吸收特性
下载PDF
分类引导在本科新生辅导过程中的创新应用
13
作者 李芳 +2 位作者 吴婉玉 李培培 王岚 《进展》 2022年第23期78-79,共2页
高中步入大学是学生面临的重要转折,不仅关系着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就,对学生毕业、就业乃至以后人生都影响深远。本研究基于对300名大一大二新生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自我认知将受试学生划分为憧憬向往型、目标明确型、期待改变型、... 高中步入大学是学生面临的重要转折,不仅关系着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就,对学生毕业、就业乃至以后人生都影响深远。本研究基于对300名大一大二新生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自我认知将受试学生划分为憧憬向往型、目标明确型、期待改变型、缓慢进步型4类。对每一种类型学生的内心想法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班主任的角度提出针对每种类型学生的辅导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新生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本分类引导 性格特征 班主任
下载PDF
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氮素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聂兆君 秦世玉 +6 位作者 刘红恩 赵鹏 吴香婷 高巍 李畅 张雯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1-441,共11页
【目的】锌(Zn)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N)素的吸收利用。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土壤氮素形态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有助于探究氮锌配施促进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的可能机制,为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麦... 【目的】锌(Zn)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N)素的吸收利用。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土壤氮素形态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有助于探究氮锌配施促进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的可能机制,为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麦379’为试材进行壤质潮土培养试验,设置CK(不施N和Zn)、Zn(施Zn 10 mg/kg)、N(施N 0.2 g/kg)、N+Zn(施N 0.2 g/kg+Zn 10 mg/kg)共4个处理,分析了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测定4个生育期植株各部位N、Zn含量,土壤NO3–-N和NH4+-N含量及土壤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Zn、N及N+Zn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每盆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提高了不同时期小麦根、茎叶、穗和籽粒中N、Zn含量,且N+Zn处理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Zn和N处理。随着冬小麦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下土壤NO3–-N和NH4+-N含量有所降低,亚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有所提高,蛋白酶活性有所降低。N和N+Zn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NO3–-N含量,且N+Zn在冬小麦生育后期提高土壤NO3–-N含量的幅度显著高于N处理。Zn、N及N+Zn处理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NH4+-N的含量,且N+Zn处理提高的幅度高于Zn处理。Zn处理显著降低了拔节期后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N及N+Zn处理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且N+Zn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程度高于N处理;Zn、N和N+Zn处理均降低了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Zn和N处理显著降低拔节期土壤脲酶的活性,但Zn、N和N+Zn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蛋白酶活性。【结论】氮锌配施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促进冬小麦吸收土壤氮素,这是由于氮锌配施提高了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促进了土壤有机氮向铵态氮及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同时降低了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抑制了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从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锌配施 冬小麦 硝态氮 铵态氮 硝酸还原酶 亚硝酸还原酶 脲酶 蛋白酶
下载PDF
镉胁迫下施硒对冬小麦幼苗镉吸收、抗氧化能力及植株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振搏 刘红恩 +9 位作者 许嘉阳 祝姣姣 王灵璐 刘亥扬 张玉鹏 秦世玉 李畅 赵鹏 聂兆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43,共14页
【目的】硒(Se)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硒减轻植物重金属Cd毒害的直接和间接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供试作物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水培试验设置5个处理:Hoagland基础营养液(CK),营养液中只添加Cd 5μmol/L(... 【目的】硒(Se)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硒减轻植物重金属Cd毒害的直接和间接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供试作物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水培试验设置5个处理:Hoagland基础营养液(CK),营养液中只添加Cd 5μmol/L(Cd5Se0),添加Cd 5μmol/L和Se 5μmol/L(Cd5Se5),只添加Cd 20μmol/L(Cd20Se0),同时添加Cd 20μmol/L和Se 5μmol/L(Cd20Se5)。通过测定小麦镉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研究硒对小麦镉吸收时间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小麦抗氧化体系中的调控机制;并观察了叶片和根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镉胁迫下,施硒使小麦地上部的镉含量降低了18.20%~38.16%,镉积累量显著降低了40.79%~43.05%(P<0.05)。小麦根系在0~24 h内对镉的吸收特征符合一元二次方程,24 h内,在Cd5和Cd20条件下,施硒后小麦对镉的吸收量分别降低了48.96%和11.47%。相较于CK,在Cd20条件下,根和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_(2)^(-))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显著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不同镉水平下,施硒使小麦根中H_(2)O_(2)含量显著降低了34.21%~50.32%,叶片MDA含量降低了10.34%~24.91%(P<0.05),叶片APX活性显著提高了29.09%~30.46%(P<0.05),SOD和POD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镉胁迫下,小麦植株中细胞器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施硒的小麦细胞器的损害得到一定的缓解。【结论】施硒降低了镉胁迫下冬小麦地上部和根部的Cd含量与积累量,降低了镉的最大吸收量和积累量,增强了小麦幼苗抗氧化的能力,减轻了由于镉胁迫造成的小麦根系和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进而缓解了镉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镉胁迫 生理特性 时间动力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施锌对不同品种小麦锌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广鑫 赵鹏 +4 位作者 刘红恩 高巍 秦世玉 李畅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明确土壤施锌对不同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选用河南省广泛种植的10个冬小麦品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 mg·kg^-1(Zn0)、10 mg·kg^-1(Zn10)、20 mg·kg^-1(Zn20)、30 mg·kg^-1(Zn30)4个施锌水平,研... 为明确土壤施锌对不同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选用河南省广泛种植的10个冬小麦品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 mg·kg^-1(Zn0)、10 mg·kg^-1(Zn10)、20 mg·kg^-1(Zn20)、30 mg·kg^-1(Zn30)4个施锌水平,研究不同施锌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锌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方石灰性潮土增施锌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但产量构成要素、干质量及锌效率等对施锌的响应因品种而异。施锌显著增加了供试小麦整株锌含量和累积量,且在Zn20水平下增幅最大,较Zn0处理分别提高了41.4%~85.1%和19.9%~110.1%。"郑麦379""百农207""郑麦0856""周麦22"的籽粒锌含量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在Zn30达到最高,较Zn0提高了43.5%、65.1%、68.2%、55.8%;"郑麦366"和"周麦27"的籽粒锌含量在锌肥10~30 mg?kg-1时无显著差异,较Zn0处理增加了40.6%~62.3%;而其他品种小麦的籽粒锌含量在Zn20处理最高,较Zn0处理增加55.7%~92.2%。施锌后不同小麦各部位的锌累积量分配比例有明显差异,籽粒、颖壳、茎秆、根部的锌累积量占比范围分别为17.4%~49.9%、6.3%~16.0%、21.5%~46.1%、12.9%~28.7%。研究表明,"郑麦379"和"矮抗58"可作为锌高效品种;土施锌肥10~20 mg·kg^-1可以有效提高籽粒锌含量,改善小麦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锌效率 吸收 累积 分配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