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快速响应的压电晶体生物亲和传感器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新霞 崔大付 +2 位作者 韩泾鸿 尹奎植 相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1-14,共4页
在6MHz的压电晶振QCM(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金电极表面采用蛋白质A-金的方法固定生物敏感膜,利用QCM单面测试技术和连续流动自动分析系统全面测试分析此膜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IgG)... 在6MHz的压电晶振QCM(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金电极表面采用蛋白质A-金的方法固定生物敏感膜,利用QCM单面测试技术和连续流动自动分析系统全面测试分析此膜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IgG)之间的生物亲和反应,从而研究快速响应的压电晶体生物亲和传感器。停止流动法测量结果为:在1~2min内亲和响应随时间而急剧增大,随后趋于缓慢,对107μg/ml人体IgG三次响应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分别为25Hz和277%,在1~107μg/ml测量范围内响应值与测试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和灵敏度分别为09824和536Hz/dec.(μg/ml);连续流动法测试结果为:进样时间约为1min,每个样品测试时间为3min,在29~249μg/ml测量范围内响应值与测试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和灵敏度分别为09797和689Hz/dec.(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晶体 生物亲和传感器 IGG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生物处理信息的秘密
2
作者 相泽 刘春阳 《世界科学》 1993年第1期17-18,共2页
前言近10年来,以在工程上实现脑的信息处理为目标的“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全息计算机”、“生物器件”、“神经元件”等很快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目前冯·诺伊曼式计算机难以实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就... 前言近10年来,以在工程上实现脑的信息处理为目标的“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全息计算机”、“生物器件”、“神经元件”等很快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目前冯·诺伊曼式计算机难以实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就潜藏在大脑中,重要的是了解它,学习其原理,创造新的信息处理系统。仿生信息处理不限于脑。生物信息处理系统有发端于感官、汇集于脑,同时发散到各执行单元的神经系统和使用荷尔蒙等信息分子进行细胞间通信的分泌系统。而且,各个细胞都内含复杂巧妙的信息处理装置。DNA复制、转录到RNA及破译等一系列的遗传信息处理系统本身就是极精密的信息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生物 信息处理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一种快速响应的压电晶体生物亲和传感器
3
作者 蔡新霞 崔大付 +3 位作者 韩泾鸿 尹奎植 小畠英理 相泽 《化学传感器》 CAS 1996年第4期282-287,共6页
在6MHz的压电晶振QCM(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金电极表面采用蛋白质A—金的方法固定生物敏感膜,利用QCM单面测试技术和连续流动自动分析系统全面测试分析此膜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IgG)之间的生物亲和反应,从而研究快速响应的压电晶... 在6MHz的压电晶振QCM(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金电极表面采用蛋白质A—金的方法固定生物敏感膜,利用QCM单面测试技术和连续流动自动分析系统全面测试分析此膜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IgG)之间的生物亲和反应,从而研究快速响应的压电晶体生物亲和传感器。停止流动法测量结果为:在1—2min内亲和响应随时间而急剧增大,随后趋于缓慢,对107μg/ml人体IgG三次响应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分别为2.5Hz和2.77%,在1—107μg/ml测量范围内响应值与测试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用关系数和灵敏度分别为0.9824和53.6Hz/dec.(μg/ml):连续流动法测试结果为:进样时间约为1min,每个样品测试时间为3min,在2.9-249μg/ml测量范围内响应值与测试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和灵敏度分别为0.9797和68.9Hz/dec.(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 生物亲和反应 生物传感器 压电晶体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的现状及前景
4
作者 相泽 包玉生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6-99,共4页
1 前言进入80年代后,人们对生物传感器有了广泛认识,随后10年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先驱,酶传感器在70年代后期达到实用阶段,揭开了无试剂分析(reagentless analysis)的序幕,此后这一分析技术保持着其统治地位。但进入8... 1 前言进入80年代后,人们对生物传感器有了广泛认识,随后10年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先驱,酶传感器在70年代后期达到实用阶段,揭开了无试剂分析(reagentless analysis)的序幕,此后这一分析技术保持着其统治地位。但进入80年代后,酶传感器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