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沙鳖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黎姗梅 吴柳青 +7 位作者 许飘尹 贺晓晨 肖双燕 邱梓晟 梁静真 韩书煜 黄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3-680,共8页
【目的】对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患病黄沙鳖(Pelodiscus sinensis)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防治黄沙鳖蜡样芽孢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患病黄沙鳖进行细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50CH... 【目的】对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患病黄沙鳖(Pelodiscus sinensis)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防治黄沙鳖蜡样芽孢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患病黄沙鳖进行细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50CH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以K-B纸片扩散法及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黄沙鳖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GXWXAA,对健康黄沙鳖致死率达100.0%。经鉴定,菌株GXWXAA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与蜡样芽孢杆菌JY5(HQ833024)、JY7(HQ833025)、JY9(HQ833026)和VBE16(MG027671)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达99.9%。菌株GXWXAA对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中介,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和多粘菌素B耐药。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对菌株GXWXAA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88、0.122和0.244μg/mL。【结论】引起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黄沙鳖发病的病原菌属于蜡样芽孢杆菌,建议选择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对患病黄沙鳖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蜡样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对虾肝肠胞虫病致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梁静真 贺晓晨 +7 位作者 苏栒 许飘尹 覃志彪 施君 韦英益 黄钧 胡庭俊 《广西畜牧兽医》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对虾肝肠胞虫(EHP)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危害性较大的对虾寄生虫。在我国,EHP已造成一定的流行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EHP的流行情况及宿主、致病机理、传播和感染机制等方面综述了与EHP致病性相关的研究进展... 对虾肝肠胞虫(EHP)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危害性较大的对虾寄生虫。在我国,EHP已造成一定的流行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EHP的流行情况及宿主、致病机理、传播和感染机制等方面综述了与EHP致病性相关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的EHP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肝肠胞虫 流行情况 致病机理 传播和感染机制
下载PDF
黄沙鳖β-防御素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许飘尹 杨廷雅 +6 位作者 胡大胜 韩书煜 黎姗梅 李明 梁静真 黄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69-2277,共9页
【目的】明确β-防御素在黄沙鳖先天免疫中的潜在作用,为开展黄沙鳖绿色病害防治及促进其养殖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方法】运用RACE克隆黄沙鳖β-防御素基因(Hs-BD1)cDNA序列,采用SignalP-5.0、PredictProtein、PSIPRED、Robetta和Clus... 【目的】明确β-防御素在黄沙鳖先天免疫中的潜在作用,为开展黄沙鳖绿色病害防治及促进其养殖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方法】运用RACE克隆黄沙鳖β-防御素基因(Hs-BD1)cDNA序列,采用SignalP-5.0、PredictProtein、PSIPRED、Robetta和Clustal X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BD1基因在黄沙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细菌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结果】Hs-BD1基因c DNA序列全长493 bp,包括72 bp的5’非编码区(5’-UTR)、20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及220 bp的3’非编码区(3’-UTR)。Hs-BD1基因编码66个氨基酸残基,包括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区、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前肽区和41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区。其中,成熟肽区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31Cys、58Cys、38Cys、52Cys、42Cys和59Cys)及位于C1和C2间的甘氨酸残基(Gly),即Hs-BD1基因属于β-防御素家族。Hs-BD1氨基酸序列与中华鳖β-防御素16的相似性最高(93.9%),基于β-防御素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黄沙鳖与中华鳖和西部锦龟聚为一支,其亲缘关系相对较近。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分别以C1-C5、C2-C4和C3-C6的连接方式形成3个二硫键;Hs-BD1成熟蛋白三级结构是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Hs-BD1基因在黄沙鳖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心脏、肠道、肌肉、脑组织和表皮中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以温和气单胞菌攻毒后,Hs-BD1基因在黄沙鳖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攻毒后第3和36 h共出现2个表达峰值,对应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攻毒前(0 h)的20.8和10.6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Hs-BD1基因在黄沙鳖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且可被温和气单胞菌感染诱导表达,说明Hs-BD1基因在黄沙鳖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Β-防御素 温和气单胞菌 Hs-BD1基因 表达特征
下载PDF
黄沙鳖抗菌肽cathelicidin基因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沙 +7 位作者 许飘尹 贺晓晨 黎姗梅 韦汉英 韦慕兰 黄立春 梁静真 黄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5-1612,共8页
【目的】克隆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并分析其组织分布特征及在攻毒后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cathelicidin功能及在黄沙鳖先天免疫中的潜在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克隆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 【目的】克隆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并分析其组织分布特征及在攻毒后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cathelicidin功能及在黄沙鳖先天免疫中的潜在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克隆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攻毒后的表达变化。【结果】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cDNA序列全长1026 bp(GenBank登录号MK250818),包括48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315 bp的5'非编码区(5'UTR)和228 bp的3'非编码区(3'UTR)。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cDNA序列编码160个氨基酸,包括氨基端的信号肽区域、含有4个保守半胱氨酸(Cys)残基的cathelin区域及羧基端的成熟肽区域。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与中华鳖cathelicidin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KY948708.1)的相似性最高,为97.5%;基于cathelicidin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黄沙鳖与中华鳖的亲缘关系最近。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在脾脏和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相对较高,其次是心脏,在脑组织、肾脏、肠道、肌肉、表皮和背甲的相对表达量较低。以温和气单胞菌攻毒后,黄沙鳖脾脏cathelicidi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升—降—升—降的波动变化趋势,出现2个峰值(攻毒后第3和36 h),对应的cathelicidin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的23.1和3.5倍。【结论】黄沙鳖cathelicidin基因在脾脏和肝脏中高表达量,且可被温和气单胞菌感染诱导,说明cathelicidin基因在黄沙鳖抵抗病原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抗菌肽 CATHELICIDIN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下载PDF
山羊ST1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瑞龙 李艳艳 +4 位作者 林亚秋 陈定双 赵楠 刘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59-2973,共15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获取山羊ST13基因完整的蛋白质编码区(sequence coding for aminoacids in protein,CDS)序列,并对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同时探究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诱导分化不同阶段的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利用逆转录PCR(re... 本研究旨在克隆获取山羊ST13基因完整的蛋白质编码区(sequence coding for aminoacids in protein,CDS)序列,并对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同时探究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诱导分化不同阶段的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利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克隆ST13基因,利用在线工具和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T-PCR,qRT-PCR)技术检测其在山羊各个组织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中的表达规律。克隆获得山羊ST13基因序列长度为1380 bp,其CDS区长度为1101 bp,共编码366个氨基酸;蛋白预测结果显示,ST13蛋白存在26个磷酸化位点,部分序列有强烈的亲水性和不稳定性,并且属于非跨膜和非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ST13大部分分布在细胞核中,占69.6%;进化树显示,山羊ST13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谱显示,ST13基因在山羊心、肝、脾、肺、肾等1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臂三头肌和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在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和胰腺中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时序表达谱显示,该基因在诱导分化后的脂肪细胞中表达上调,在诱导分化第108小时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诱导分化时间段(P<0.01);研究表明,该基因在山羊组织中广泛表达,对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ST13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时序表达
原文传递
山羊ZNF3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赵楠 +5 位作者 林亚秋 陈定双 王瑞龙 李傲 王永 李艳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0-311,共12页
以成年健康简州大耳羊为实验动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山羊ZNF3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检测ZNF32在山羊各组织中和诱导分化不同阶段的皮下脂肪细胞... 以成年健康简州大耳羊为实验动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山羊ZNF3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检测ZNF32在山羊各组织中和诱导分化不同阶段的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构建过表达载体并利用qPCR技术检测过表达或干扰ZNF32对增殖抑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克隆所得山羊ZNF32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049 bp,其中CDS区长为822bp,编码273个氨基酸;ZNF32分子量为30 983.03 Da,理论等电点为9.52,亲水性平均值为-0.813;在氨基酸序列组成中,丝氨酸含量为9.2%,占比最高;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显示,149个氨基酸形成无规卷曲,含量最高;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简州大耳羊与绵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且在进化上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谱表明,ZNF32基因在山羊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大肠中表达量最高(P<0.01);时序表达谱表明,ZNF32基因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在96 h表达量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分化前(P<0.01);q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ZNF32基因抑制增殖抑制相关基因p27和p57的表达,干扰ZNF32基因促进p21、p27、p53及p57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ZNF32基因可能是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正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ZNF32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分化 增殖
下载PDF
三种细菌混合灭活疫苗对黄颡鱼的保护性实验
7
作者 梁金亨 +7 位作者 叶小红 潘英姿 梁祖銮 苏清荣 邓翊煊 刘杰 梁静真 黄钧 《广西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6-9,47,共5页
为了探讨三种细菌混合灭活疫苗对黄颡鱼的免疫保护作用,在防病上提供理论依据,将分离自患病黄颡鱼的温和气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3种细菌浓度均调至约5×108CFU/mL,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成混合细菌悬液,然后制成... 为了探讨三种细菌混合灭活疫苗对黄颡鱼的免疫保护作用,在防病上提供理论依据,将分离自患病黄颡鱼的温和气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3种细菌浓度均调至约5×108CFU/mL,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匀成混合细菌悬液,然后制成福尔马林混合灭活疫苗,对黄颡鱼(体重约14.1g±1.2g)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分别在免疫注射后7d、14d和28d进行3种细菌混合活菌的人工感染试验,以检测混合灭活疫苗的保护率。试验结果,使用0.5%福尔马林在25℃条件下灭活菌液24h可达到完全灭活要求,在人工感染后的第1d~3d为各试验组和对照组黄颡鱼的死亡高峰期,在免疫注射的7d、14d和28d后,混合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依次为64.2%、92.4%和89.0%。表明本试验的3种细菌混合灭活疫苗对黄颡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免疫注射14d后保护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混合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
下载PDF
广西虾源副溶血弧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C、qnrS、qnrVC的检测及分析
8
作者 杨廷雅 +7 位作者 张振豪 潘英姿 梁祖銮 苏清荣 邓翊煊 陈耐牟 肖双燕 梁静真 《水产研究》 2020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本实验通过PCR方法检测34株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C、qnrS和qnrVC的分布情况。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4株副溶血弧菌中qnrC、qnrS和qnrVC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2.9%、0.0%与2.9%。qnrC基因在防城港市、钦州市、... 本实验通过PCR方法检测34株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C、qnrS和qnrVC的分布情况。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4株副溶血弧菌中qnrC、qnrS和qnrVC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2.9%、0.0%与2.9%。qnrC基因在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的检出率分别为16.7%、0%、0%。qnrS基因在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的检出率均为0%。qnrVC基因在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的检出率分别为0%、0%、6.3%,三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在三个市的副溶血弧菌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基于qnrC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防城港株F17383与副溶血弧菌TOE26912.1、TOP53441.1、OQU02262.1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0%、98.8%和98.8%。基于qnrVC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北海株B13121与副溶血弧菌AXI69764.1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副溶血弧菌 qnrC基因 qnrS基因 qnrVC基因
下载PDF
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杰 曾令泽 +4 位作者 贺晓晨 许飘尹 梁静真 黄钧 《广西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197-202,共6页
为查明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对广西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的危害及耐药情况,用常规方法对凡纳滨对虾病样进行细菌分离,API 20NE和16S rRNA对病原菌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16... 为查明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对广西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的危害及耐药情况,用常规方法对凡纳滨对虾病样进行细菌分离,API 20NE和16S rRNA对病原菌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160份发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共分离到67株副溶血弧菌,总检出率为41.88%。67株副溶血弧菌彼此之间高度同源,其相似度达99.2%~100%,与标准副溶血弧菌ATCC17802(GenBank登录号:NR114632.1)相似度为98.8%~100%。67株副溶血弧菌对28种试验抗生素中的氟苯尼考等12种药物表现出很强的敏感性,敏感率均在80%以上;对青霉素G等5种抗生素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副溶血弧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