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附13例报告)
1
作者 宋晓东 李凡 +3 位作者 杨为民 袁晓奕 文威 叶章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本组患者13例,均采用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前超声及CT扫描等检查测量肾脏的最短径作为小切口长度,辅助定位腹腔镜通道穿刺点。腹腔镜经腹行肾切除术,切除...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本组患者13例,均采用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前超声及CT扫描等检查测量肾脏的最短径作为小切口长度,辅助定位腹腔镜通道穿刺点。腹腔镜经腹行肾切除术,切除肾脏后经小切口取出。对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时间等资料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14±16)min(90~135min),术中失血(231±89)ml(100~350 m1),术中及术后输血0~400ml。术后第一个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为3~6分。术后3天内使用双氯芬酸钠纳肛50~100mg/d。术后患者恢复进食时间1~2天,下床活动时间3~5天。1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个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小切口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肾脏解剖结构,个体化设计并充分利用腹腔镜的三个穿刺造通道。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肾切除术 改良手术
原文传递
盆腔腹膜后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治例分析
2
作者 杨俊斌 陈忠 +4 位作者 詹鹰 文威 宋晓东 杨为民 周惜才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6期361-361,365,共2页
患者,男,23岁。发现中下腹、盆腔肿物1年,伴腰痛、尿频、双下肢水肿3月入院。体格检查:T36.5℃,P86次/min,R20次/min,BP128/87mmHg(1mmHg=0.133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软,中下腹膨隆,可扪及一类圆形肿物,约... 患者,男,23岁。发现中下腹、盆腔肿物1年,伴腰痛、尿频、双下肢水肿3月入院。体格检查:T36.5℃,P86次/min,R20次/min,BP128/87mmHg(1mmHg=0.133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软,中下腹膨隆,可扪及一类圆形肿物,约20cm×18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腹膜后 肿瘤诊治 纤维性 孤立 双下肢水肿 浅表淋巴结 盆腔肿物 体格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