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流动对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段成荣 丹阳 刘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7,共9页
本文关注我国边境人口变动和人口流动状况,着重分析了人口流动对边境人口安全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边境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边境县域人口总体规模稳中略降,人口增速和增量持续减少;(2)人口净流出已逐步成为边境人口变动主... 本文关注我国边境人口变动和人口流动状况,着重分析了人口流动对边境人口安全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边境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边境县域人口总体规模稳中略降,人口增速和增量持续减少;(2)人口净流出已逐步成为边境人口变动主要因素;(3)边境人口变动与流动影响程度有明显区域差异。外流风险型地区已出现明显的人口负增长和外流,人口安全缺乏数量和质量保障;相对稳定型地区人口保持低速增长,但其人口净流出水平正不断提高,有向外流风险型转变的趋势;相对封闭增长型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但流动性较弱。各类边境地区人口流出流入呈现不同特征,并受到经济、教育、城镇化、民族、政策等不同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人口 人口变动 流动贡献率 人口安全
原文传递
人口迁移流动与全方位民族互嵌格局的发展演化逻辑 被引量:4
2
作者 段成荣 丹阳 +1 位作者 巫锡炜 毕忠鹏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131-153,M0009,M0010,共25页
基于人口流动与族群关系融合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提炼了人口迁移流动与族群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梳理了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之间的理论关联,分析了当下人口大流动助力全方位民族互嵌进程的现实进展。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人口迁徙... 基于人口流动与族群关系融合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提炼了人口迁移流动与族群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梳理了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之间的理论关联,分析了当下人口大流动助力全方位民族互嵌进程的现实进展。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人口迁徙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族群格局,促进了族群间长期交往融合和族群演进,带来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迁移流动成为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力量,持续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悄然推动我国进入第五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阶段。本文提出人口迁移流动推动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啮合传动论:在民族全方位互嵌的推进过程中,人口大规模流动奠定了各族群众空间互嵌的基础。空间互嵌既是全方位民族互嵌的结果,也是过程和手段,它增强了民族间经济联系,进而推动了民族文化互鉴、社会交往和心理认同。当前,我国各民族群众空间分布日趋均衡、就业结构非农化、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逐步提升,各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和族际通婚比例普遍提高,民族互嵌格局不断得到增强。但部分维度的民族互嵌仍不充分,各民族居住聚集、就业收入保障差距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充分顺应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各民族群众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民族间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心理认同的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性支持,推进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全方位民族互嵌 互嵌机制 增进共同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迁徙中国视野下我国县域人口流动状况与发展挑战 被引量:9
3
作者 段成荣 丹阳 +2 位作者 吕利丹 邱玉鼎 梅自颖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从跨县流动和县内流动两方面,系统地梳理了2000年以来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县域人口跨县流动活跃性正迅速增强,净流出活跃型县域数量迅速增加,跨县流出人口规模...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从跨县流动和县内流动两方面,系统地梳理了2000年以来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县域人口跨县流动活跃性正迅速增强,净流出活跃型县域数量迅速增加,跨县流出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跨县流出人口的中老年化趋势明显、省内流动占比增加、流动原因趋于多元。与此同时,净流入活跃型县域和跨县流入人口的增长缓慢,跨县流入人口中,老年人占比有所下降、省内人口占比不断提高、社会型流动占比有所降低。我国县内流动人口规模止升趋降,乡城流动稳占主流,县内流动儿童和老人规模持续扩大,家庭、教育和宜居成为县内流动主要原因。我国县域已由乡土时代步入迁徙时代,人口流失加快了县域人口负增长转变,区域分化提升了分类治理难度,流留儿童带来学校教育和亲情双重挑战,流留老人增加提高了养老公共服务需求,人口流动重塑了县域家庭结构。基于此,要妥善应对县域人口流失、强化县域的分类施策和公共服务多样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中国 县域 人口流动 地域类型 问题挑战
下载PDF
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 被引量:2
4
作者 丹阳 段成荣 +2 位作者 吕利丹 毕忠鹏 闵欣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8,共20页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要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县域人口变动事关县域的发展及其重要载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1990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规模、结构、质量等多个维...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要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县域人口变动事关县域的发展及其重要载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1990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规模、结构、质量等多个维度考察了我国县域人口现状及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0世纪90代以来我国县域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人口出现缩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区域间县域人口发展分化加剧,面临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增加及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缩小也为县域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利用好县域人口城镇化和教育提升优势,提升县域整合功能,密切关注县域人口外流、结构老化和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等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人口 人口负增长 人口城镇化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变动趋势研究——基于“三普”至“七普”数据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成荣 丹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章回顾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的历史脉络,利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当前陆地边境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征,分析边境人口变动的本质及未来中长期的影响。千百年来,边境人口的充实受到历朝历代政府高度重视,大规模移民前赴后继... 文章回顾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的历史脉络,利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当前陆地边境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征,分析边境人口变动的本质及未来中长期的影响。千百年来,边境人口的充实受到历朝历代政府高度重视,大规模移民前赴后继,奠定了我国边境的人口基础。在我国人口内在自然负增长转变的过程中,边境地区人口先于全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2010~2020年,我国边境县总人口首次出现了整体性负增长。人口负增长边境县的数量迅速增加,由零星分布向连片蔓延。边境人口负增长的本质是外生性人口负增长,与所在区域的人口负增长密切相关,深层原因是滞后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边境县的人口负增长与人口结构的失衡相互强化,对边境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及边境安全都将造成长期影响。为此,要将边境人口发展纳入边疆治理、国家战略的考量中,重新审视边境人口安全问题,加强边境人口变动的监测,有计划有目的地探求最大程度保证边境安全、制定符合边境地区现代化发展利益的人口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边境 人口负增长 老龄化 外生性负增长 长期影响
下载PDF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丹阳 陈卫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在国家总体安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上占有独特地位。人口之于边境地区安全、发展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文章在探讨边境人口预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队列...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在国家总体安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上占有独特地位。人口之于边境地区安全、发展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文章在探讨边境人口预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队列要素法为基础,对未来50年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多情景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无论在何种预测方案下,未来陆地边境地区的人口负增长趋势都将长期延续,2050~2060年,人口内生负增长趋势将在所有边境地区蔓延开来。在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陆地边境人口总规模下降速度更快,尤其在2040~2070年后,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负增长的加速作用将更为明显。人口结构方面,未来边境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更快。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育龄妇女的比重则将持续下降。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陆地边境地区还将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失衡与生育潜力削弱的问题。要立足边境人口负增长将长期持续的现实,重视提高边境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居留稳定性;充分发挥边境地区政策优势与固有优势,培养与吸引人才;提高边境地区生育潜力,放宽边境生育限制,关注生育主体的需求;充分考虑不同边境地区发展条件,探索符合边境地区现实情况的人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人口 人口负增长 小区域人口预测 队列要素法
下载PDF
中国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变迁与模式研究——基于1953-2020年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毕忠鹏 段成荣 丹阳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34,共15页
人口大流动、大融居时代背景下,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不断深化,为促进各民族交融互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给全面深化认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规律提出了新要求。基于1953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通... 人口大流动、大融居时代背景下,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不断深化,为促进各民族交融互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给全面深化认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规律提出了新要求。基于1953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通过计算群内接触指数、人口区位熵、人口再分布指数等指标,从人口空间分布的集散程度、地区偏好、动态变化三个维度,全面分析我国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变迁及模式。研究发现:我国各民族人口群内接触指数呈下降态势,族际接触互嵌程度强化、分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民族人口空间扩散地区偏好存在明显差异,地区偏好具有距离邻近与经济吸引的双重效应特征;各民族人口再分布仍然保持活跃,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仍处重要调整期。基于此,文章认为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再构为当前民族交融互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已有研究仍然忽视了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族际差异性,忽略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对非传统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关注明显不够。未来应从动态差异视角出发全面认识我国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从民族互嵌高度出发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从民族工作需求出发从容应对我国民族人口格局变迁与挑战,从而优化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构建民族互嵌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人口 空间分布 变迁 模式
下载PDF
1953年以来东北三省人口跨省迁移研究--基于普查存活比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段成荣 丹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8,共15页
东北三省人口负增长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人口外流被认为是东北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但现有研究对东北人口跨省迁移规模的估计方法相对有限,关于迁移流动对东北人口规模和结构影响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使用1953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普查数... 东北三省人口负增长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人口外流被认为是东北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但现有研究对东北人口跨省迁移规模的估计方法相对有限,关于迁移流动对东北人口规模和结构影响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使用1953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普查存活比法系统测算1953-2020年东北三省净迁移人口规模、性别年龄结构的特征和变迁,评估人口迁移对东北三省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人口净迁移经历了人口大量净迁入、净迁入萎缩、人口波动净迁出、大量净迁出四个阶段。各阶段净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可依次概括为:劳动年龄人口及随迁儿童大量净迁入、劳动年龄人口及儿童净迁出、老年人口净迁出和全年龄人口净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净迁入提高了东北人口增量和人口红利,1982年后人口迁移对东北人口存量削弱作用逐步增强并在2000年后成为东北人口变动的主导因素。劳动力外迁消减了东北人口红利,老年人口外迁降低了老龄化程度、延长了东北人口红利,但这两种作用已逐步消失。黑龙江人口变动受人口净迁移影响最大,吉林次之,辽宁最为有限。当前,东北三省均已进入以人口净迁出为主导的人口负增长阶段,应从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引导观念等多方面着手,因地制宜破解东北人口流失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迁移规模 年龄结构 人口流失 老龄化
下载PDF
大丰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技术改造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瑶 彭祥 +3 位作者 丹阳 宋海涛 倪莉 陈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8-209,共2页
针对斜管沉淀池穿孔排泥管堵塞及其他问题,介绍了几种改造措施,如扩大穿孔排泥孔眼;将排泥槽边倾角由原来的46°改造成55°;增设压力喷嘴及排泥活门装置;将原有的普通低压闸阀改装成手动杠杆式快开排泥阀等。改造后的斜管沉淀... 针对斜管沉淀池穿孔排泥管堵塞及其他问题,介绍了几种改造措施,如扩大穿孔排泥孔眼;将排泥槽边倾角由原来的46°改造成55°;增设压力喷嘴及排泥活门装置;将原有的普通低压闸阀改装成手动杠杆式快开排泥阀等。改造后的斜管沉淀池排泥顺畅,产水量提高,自耗水降低,证实了改造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排泥管 堵塞 孔眼 积泥层 含水率
下载PDF
MBBR在饮用水预处理中的中试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日晨 曹勋 +3 位作者 冯小卫 丹阳 丁新春 张建朱 《江苏水利》 2019年第10期14-17,共4页
在盐城某自来水厂内开展MBBR中试研究,考察其对水体CODMn、氨氮的去除效果,为MBBR工艺在饮用水预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BBR工艺对饮用水源水CODMn和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可达10.2%和45.8%;MBBR工艺具有较... 在盐城某自来水厂内开展MBBR中试研究,考察其对水体CODMn、氨氮的去除效果,为MBBR工艺在饮用水预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BBR工艺对饮用水源水CODMn和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可达10.2%和45.8%;MBBR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水量为设计值的400%时,氨氮仍有49%的去除率;30%是最佳的填料投加比,此时CODMn的去除率可达21%,同时能保证氨氮能稳定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饮用水 预处理
下载PDF
葛根中1个新的6a,11a-脱氢紫檀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锟 田梦茹 +9 位作者 丹阳 袁明昊 王琰琰 李梦园 支燕乐 马金莲 薛贵民 陈辉 孙彦君 冯卫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130-4135,共6页
目的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葛... 目的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葛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葛檀素(1)、芒柄花苷(2)、大豆苷(3)、大豆素(4)、4′,8-dimethoxy-7-O-β-D-glucopyranosylisoflavone(5)、异芒柄花苷(6)、染料木素(7)、formononetin-7-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8)、7,2′,4′-trihydroxyisoflavone(9)、3′-methoxydaidzein(10)和芒柄花素(11)。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6a,11a-脱氢紫檀素,化合物8和9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6a 11a-脱氢紫檀素 异黄酮苷 染料木素 芒柄花素 葛檀素
原文传递
浅谈新课程作文的立意
12
作者 丹阳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18期87-87,共1页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我国古代就有“丈贵立意”、“意在笔先”的说法。
关键词 立意 正确 集中 鲜明 新颖 新课程作文
下载PDF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13
作者 丹阳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12期69-69,共1页
在现今多元学习的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教学法不能再墨守成规,否则将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我们教师必须深化教学方法,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关键词 精彩 激趣 质疑 创新
下载PDF
大丰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
14
作者 陈明 丹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城北污水处理厂 二期扩建工程 大丰市 旋流沉砂池 污水处理能力 取水泵房 城市政府 CA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