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产品质量事件的动因与后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学勇 张秋月 +1 位作者 盖明 张雷妮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文选取了A股96家上市公司共150个产品质量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产品质量事件的动因和影响。结果显示,法制环境的薄弱和缺乏有效的举报机制是导致产品质量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反应的研究... 本文选取了A股96家上市公司共150个产品质量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产品质量事件的动因和影响。结果显示,法制环境的薄弱和缺乏有效的举报机制是导致产品质量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反应的研究发现,短期内,上市公司股票在发生产品质量事件后获得显著为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尤其是对那些通过媒体首次披露和事后有公告的公司。此外,如果公司能够较快对事件进行处理,并在公告中积极承担责任,将有利于减少股东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事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
下载PDF
技术分析与超额收益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学勇 盖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1-50,共10页
技术分析能否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率是金融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早期理论界主要采用传统t检验方法,得出技术分析无效的结论;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布鲁克等人(Brock et al)基于传统t检验存在的计量误差,采取脱靴检验方法,认为... 技术分析能否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率是金融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早期理论界主要采用传统t检验方法,得出技术分析无效的结论;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布鲁克等人(Brock et al)基于传统t检验存在的计量误差,采取脱靴检验方法,认为技术分析能够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率,随后,有学者认为股票收益率呈现非线性相关的特征,采用前向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技术分析有效的结论;然而,数据窥查效应的剔除使得技术分析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减少,遗传规划模型的应用也使得技术分析有效的结论受到了较大的质疑。因此,目前对于技术分析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分析 收益率非线性 数据窥查 事后选择偏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