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减贫:应该更关注教育还是健康?——基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308
1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1 位作者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144,共15页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研究了健康与教育对中国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0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农户...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研究了健康与教育对中国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0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农户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差距缩小。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收入水平的显著因素,对农村减贫具有显著作用。但从收入差距缩小视角看,健康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比教育更为显著。坚持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取向,特别是提高贫困农户健康水平,对于农村减贫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教育 贫困 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05
2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8,共13页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原文传递
要素市场扭曲、垄断势力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75
3
作者 朱喜 +1 位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75,共15页
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 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若资本市场扭曲得到改善,样本期间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57.79%,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31.46%,间接效应提高26.32%;若劳动力市场扭曲得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3.12%,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11.42%,间接效应提高21.69%。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劳动力收入份额、国有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证明了模型和结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不当 全要素生产率 垄断势力 进入退出行为
原文传递
民营企业的政治参与、治理结构与慈善捐赠 被引量:220
4
作者 梁建 陈爽英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基于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对中国民营企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本文研究了政治参与与公司治理结构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以2005年企业慈善捐赠数据为因变量,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对企业慈善捐赠有... 基于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对中国民营企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本文研究了政治参与与公司治理结构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以2005年企业慈善捐赠数据为因变量,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对企业慈善捐赠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公司治理结构各指标中,"三会"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建立党组织对企业的慈善捐赠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对交互作用的检验中,公司治理的完备性和管理者控制会显著地降低政治参与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正向效应。本研究揭示了民营企业在社会转型期参与社会慈善捐赠的部分规律,对有效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治理结构 慈善捐赠 民营企业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 被引量:192
5
作者 程名望 +1 位作者 Jin Yanhong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81,192,共15页
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回报率和贡献率双重视角,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健康、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所体... 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回报率和贡献率双重视角,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健康、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所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作用,总贡献率为38.57%。其中,健康和基础教育是影响农户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变量;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劳动性收入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对以外出务工收入为核心的工资性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最为显著;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推进,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却均呈现弱化趋势。坚持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与财富的作用,对于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户收入 回报率 贡献率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
原文传递
农户收入差距及其根源:模型与实证 被引量:167
6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1 位作者 Jin Yanhong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8,共12页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研究了中国农户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多元而复杂,既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研究了中国农户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多元而复杂,既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也有产业差异、区域分割、制度与政策等宏观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非农就业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而社会资本、金融负债、制度与政策、区域发展水平等拉大了农户收入差距。就结构性收入分解看,不同的收入来源,其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不同的影响因素,其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其中,基础教育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其余诸变量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仅仅通过部分收入来源对农户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收入差距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 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土地资源配置不当与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137
7
作者 朱喜 +1 位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中国农村土地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按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这忽略了农户在农业生产效率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其生产效率间的错配,造成土地资源配置不当。本文在标准的两部门模型中,引入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安排,从理论... 中国农村土地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按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这忽略了农户在农业生产效率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其生产效率间的错配,造成土地资源配置不当。本文在标准的两部门模型中,引入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安排,从理论上说明了土地资源配置不当对中国加总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2004—2013年)详实的微观数据评价了土地资源误配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若土地能够有效配置,平均而言样本期间中国农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1.36倍,农业劳动力占比将下降16.42%,加总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1.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不当 结构转型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劳动力市场扭曲、结构转变和中国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120
8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7,111,共12页
本文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引入劳动力市场扭曲,使用非位似的Stone-Gary效用函数从理论上说明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同经济结构变化和劳动生产率间的关系,并使用1980—2009年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中国部门间劳... 本文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引入劳动力市场扭曲,使用非位似的Stone-Gary效用函数从理论上说明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同经济结构变化和劳动生产率间的关系,并使用1980—2009年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存在扭曲,且并没有呈现随时间而减弱的趋势,控制部门间人力资本差异后的年均扭曲指数为0.24,即农业的工资水平仅相当于非农部门的24%;其次,劳动市场扭曲会显著迟滞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若消除扭曲,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将下降26.38%;最后,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使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会带来显著的效率损失,年均潜在损失达到16.34%。若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中国劳均产出可增加1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扭曲 结构转变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土地流转能够影响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吗?——来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证据 被引量:61
9
作者 程名望 +1 位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1-340,共20页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地资源分配的基本准则,估计了农地资源误配的程度,评价了土地流转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庄土地禀赋和家庭规模是决定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核心因素;农地...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地资源分配的基本准则,估计了农地资源误配的程度,评价了土地流转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庄土地禀赋和家庭规模是决定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核心因素;农地资源存在资源误配且误配的程度逐年提高;只有转向农户的土地流转才能有效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若政策以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为主要目标,则不仅要关注土地流转的程度,更应注重土地流转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责任制 土地流转 资源误配
原文传递
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微观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 被引量:53
10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1 位作者 史清华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3-1274,共22页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度与政策、政治与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鼓励农户非农就业,提供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降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收入不平等 回归分解 收入决定函数
原文传递
市场化、政治身份及其收入效应--来自中国农户的证据 被引量:39
11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1 位作者 Jin Yanhong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9,共14页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数据,以党员和干部身份作为衡量指标,运用双差法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了政治身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政治身份户比非政治身份户的人均收入高19.38%,其中有5.8...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数据,以党员和干部身份作为衡量指标,运用双差法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了政治身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政治身份户比非政治身份户的人均收入高19.38%,其中有5.84个百分点来自于政治身份的贡献(收入效应)。乡村干部户的收入效应最高(7.73%), 其次是国家干部户(6.05%),最弱的是党员户(3.94%)。政治身份对农户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为0.48%,并不是造成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政治身份的收入效应主要来源于国家职工工资,以及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支付收入等非劳动性收入。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仅仅改变了政治身份在各结构性收入上的收入效应,对总收入的收入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构建和培育更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规范和改革农村的政治治理结构和模式,抑制政治身份户、特别是乡村干部户的权力寻租及其收入效应,是中国乡村治理乃至农村稳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身份 收入效应 中国农户 市场化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
原文传递
从小农户经营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承政 +1 位作者 张无坷 史清华 《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52,共18页
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转型的关键。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土地流转、农户就业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强调土地流转不仅能直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还通过影响农户就业选择和技术采用,间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 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转型的关键。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土地流转、农户就业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强调土地流转不仅能直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还通过影响农户就业选择和技术采用,间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定量结果表明,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将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的转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高71.02%。劳动力市场改革、农产品价格调整等均会影响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就业选择 资源误配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以融合促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雪 石宝峰 +2 位作者 吴比 赵敏娟 《管理世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9,共1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的形式分为产业链延伸型、内部融合型、多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4种,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7~2018年298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的形式分为产业链延伸型、内部融合型、多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4种,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7~2018年2983个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其收入,产业链延伸型、技术渗透型融合的增收效应尤为显著,且二者存在协同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参与产业链延伸型和技术渗透型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水平,而且有助于提升其转移性收入。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在主体类型、经营类型、负责人能力和地区层面均表现出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产业融合促进增收的相关研究,也为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增收效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农村现代化
原文传递
贸易成本、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36
14
作者 方聪龙 +1 位作者 朱喜 程名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80,206-207,共18页
本文在Eaton和Kortum(2002)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力市场扭曲构建开放经济的多部门模型,研究了贸易成本、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1995~2013年中国农业和制造业贸易成本分别下降了0.65和0.60,消除贸易... 本文在Eaton和Kortum(2002)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力市场扭曲构建开放经济的多部门模型,研究了贸易成本、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1995~2013年中国农业和制造业贸易成本分别下降了0.65和0.60,消除贸易成本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改进空间由64.92%下降至23.12%。另一方面,消除贸易成本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劳动生产率的改进存在相互影响,样本期间若同时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和贸易成本,加总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67.98%,要高于分别改革两个市场所得到的总效应(仅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或贸易成本,加总劳动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20.51%或44.29%)。上述结果意味着在实际改革中,中国需要统筹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才能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型 贸易成本 劳动力市场扭曲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财富对创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三省农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文章从动态视角重新考察了财富与创业的关系,并基于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富对创业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单调关系。当农户资产处于0-98.70分位数区间(0<资产<26.84万元)时,农户资产越多越倾向于创业... 文章从动态视角重新考察了财富与创业的关系,并基于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富对创业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单调关系。当农户资产处于0-98.70分位数区间(0<资产<26.84万元)时,农户资产越多越倾向于创业,这与静态模型的预测相同;但当资产处于98.70分位数之后的区间(资产≥26.84万元)时,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存在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资产越多,创业概率越低,支持了动态模型的理论预测。文章还使用"人情收入"作为资产的工具变量来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发现此结论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动态模型 流动性约束 自选择偏差
原文传递
土地比较优势、农户行为与农业生产效率——来自种植结构调整的考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美知 +1 位作者 石宝峰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155,共18页
土地比较优势是农户作物选择的基础,政策调整会影响土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并进一步改变农户行为和农业生产效率。本文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例,从土地比较优势出发构建模型,刻画农户作物选择的内在机理,分析和评估不同调整策略对农户种植行为... 土地比较优势是农户作物选择的基础,政策调整会影响土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并进一步改变农户行为和农业生产效率。本文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例,从土地比较优势出发构建模型,刻画农户作物选择的内在机理,分析和评估不同调整策略对农户种植行为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直接行政干预,采用价格调整、补贴等市场化调整方式更加有效,同时政策实施对农户的产出和收入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实践中,种植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注重市场机制的运用,另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政策调整对农户的异质性影响,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作物选择 价格调整 补贴 政策评估
原文传递
资源、制度与研发强度: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海磊 梁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105,共11页
随着对技术前沿的消化吸收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本文以中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型经济中资源、制度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相关变量后,我们发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随着对技术前沿的消化吸收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本文以中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型经济中资源、制度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相关变量后,我们发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如内部知识资源和外部支持)对研发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印证了资源基础观的观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制度负向地调节了知识资源和外部支持与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讨论了研究结果在转型经济中的理论价值和对企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强度 资源 制度 民营企业
下载PDF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职业趋同
18
作者 赵文铖 +1 位作者 王美知 胡雯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6期39-40,共2页
当前,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间的职业隔离是造成其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进而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在于保障其享有公平就业的机会。21世纪以来,中国的户籍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劳动力市场供需关... 当前,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间的职业隔离是造成其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进而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在于保障其享有公平就业的机会。21世纪以来,中国的户籍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职业选择。有必要明确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职业差异、变化趋势和职业变迁的内在动力,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融入城市 公平就业 户籍制度 城镇职工 工资差距 职业隔离 政策参考 职业变迁
原文传递
中国职业技能结构转型:任务内容的视角
19
作者 胡涟漪 +1 位作者 朱喜 郭士祺 《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207,共20页
本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法分析职业技能属性,构建中国职业的抽象、常规和社交技能指数,并从时间、人口特征和空间层面描述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技能变化趋势,总结其结构转型的规律... 本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法分析职业技能属性,构建中国职业的抽象、常规和社交技能指数,并从时间、人口特征和空间层面描述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技能变化趋势,总结其结构转型的规律。本文研究发现:首先,1990年至2015年期间,高抽象、低常规、高社交职业的就业份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同时具备抽象和社交技能的复合型职业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职业技能属性在不同教育水平、年龄、出生年代和户口类型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经济发展水平与抽象、社交就业比例呈“U”型关系,与常规就业比例呈倒“U”型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需要重视职业技能结构转型的趋势和特征,从而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 任务内容 就业结构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谁能返乡再就业——来自回流人口工作分化的微观证据
20
作者 苏芳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让返乡人才“回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梳理回流人口的工作分化情况,实证分析回流人口工作性质分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工作收入分化的原因。研究发现:(1)外... 让返乡人才“回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梳理回流人口的工作分化情况,实证分析回流人口工作性质分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工作收入分化的原因。研究发现:(1)外地创业经历能促进返乡创业,发达地区务工经历、回流地较好的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有利于回流人口返乡再就业;(2)回流地的产业发展主要通过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促进返乡再就业;(3)市场环境和政策差异是造成回流人口工作收入分化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人口 工作分化 务工经历 产业发展 非农就业机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