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刑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述评与展望——以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概念解构为切入点 被引量:12
1
作者 卢建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7,共16页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既非此即彼又能共同发展。这一悖论存在的原因在于这两个概念内核的丰富性、复杂性,导致同样的表述下隐藏着多个层次的内涵,有必要将其明晰化。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概念可从多个维度解构,两者宏观上互斥,微观上共存,而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既非此即彼又能共同发展。这一悖论存在的原因在于这两个概念内核的丰富性、复杂性,导致同样的表述下隐藏着多个层次的内涵,有必要将其明晰化。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概念可从多个维度解构,两者宏观上互斥,微观上共存,而无论哪个层面均不存在二选一的问题。我国刑法发展的现实是既有犯罪化又有非犯罪化;既有罪质上的,又有罪量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整体呈犯罪化趋势。这是社会发展内在需要驱动下的结果,不是刑法发展刻意追求的目标。对具体的犯罪化或非犯罪化举措的合理性评价应以刑法规制的必要性为依托;对一国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整体评价应同时考虑增量和存量。未来我国刑法发展将呈现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并行的趋势,一定时期内仍将主要体现为犯罪化,并应同步推进刑罚的轻缓化。这是法治化以及刑法现代化的应有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化 非犯罪化 犯罪圈 刑法现代化
下载PDF
网络著作权保护与信息传播保障平衡探究
2
作者 《科教文汇》 2016年第9期185-188,共4页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日益凸显。平衡信息传播之效率与网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之保护已成为当今立法、司法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侵权行为亦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著作权侵权...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日益凸显。平衡信息传播之效率与网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之保护已成为当今立法、司法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侵权行为亦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著作权侵权行为之处。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探寻网络著作权保护中,合理使用制度的必要性、避风港原则适用的可行性,并对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著作权 合理使用 避风港 平衡
下载PDF
浅谈国际刑法中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
3
作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7期127-128,共2页
在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当中,国际法的基本主体仅仅包括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两类,个人是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际法也不能直接适用于个人行为。虽然说国际刑法并不等同于国际法,国际刑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理论界尚存在很多种观点,本... 在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当中,国际法的基本主体仅仅包括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两类,个人是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际法也不能直接适用于个人行为。虽然说国际刑法并不等同于国际法,国际刑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理论界尚存在很多种观点,本文暂且不论,但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在国际刑法中得到确立,必须承认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旨在对国际刑法中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对现行该原则的相关规定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其有一个相对立体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法 个人刑事责任原则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下载PDF
侵害的“急迫性”要件及其局限——以最高裁平成29年裁定为切入
4
作者 大塚裕史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6,F0003,共10页
正当防卫的认定主要在于急迫性要件的判断。日本的判例最初认为,对侵害的发生有所预期即可否定急迫性要件;后逐渐认为不能据此直接否定急迫性,还应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积极的加害意思(昭和52年即1977年裁定),由此导致有观点认为"积... 正当防卫的认定主要在于急迫性要件的判断。日本的判例最初认为,对侵害的发生有所预期即可否定急迫性要件;后逐渐认为不能据此直接否定急迫性,还应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积极的加害意思(昭和52年即1977年裁定),由此导致有观点认为"积极的加害意思"是否定急迫性要件的必要条件,并在诸多判例中得到体现。但实际上很多案例中对积极加害意思的认定非常勉强。且照此逻辑,对侵害没有预期的反而难以认定急迫性。对此平成20年(2008年)裁定的解决方法是绕过急迫性要件,在进入构成要件论的探讨之前,基于自招损害否定正当防卫的成立。这使得急迫性要件的解释难以统一。平成29年(2017年)裁定明确了"存在预期"和"积极的加害意思"都不是否定急迫性的必要条件,意义重大。而以上两种判断逻辑均可解释为缺乏"紧急状况性"而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急迫性要件 积极的加害意思 自招损害 紧急状况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