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接种处理对苜蓿根瘤菌的定殖、结瘤和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热比姑丽.热合曼 郭海玉 +3 位作者 李卫军 罗明 皇甫 韩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9-487,共9页
在苜蓿地下滴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处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菌株在苜蓿根际的定殖、结瘤动态和固氮性能。结果表明:拌种接菌(B)在第1茬苜蓿根际根瘤菌的定殖密度、... 在苜蓿地下滴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处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菌株在苜蓿根际的定殖、结瘤动态和固氮性能。结果表明:拌种接菌(B)在第1茬苜蓿根际根瘤菌的定殖密度、结瘤数和占瘤率最高,第2、3茬苜蓿则明显降低。第1茬苜蓿刈割后滴施1次根瘤菌(D),拌种结合第1茬刈割后滴施1次根瘤菌(B+D1),拌种结合第1、2茬刈割后滴施2次根瘤菌(B+D2),拌种结合第1茬刈割后滴施1次根瘤菌并增施1次氮肥(B+D1+N1),拌种结合第1、2茬刈割后滴施2次根瘤菌并增施2次氮肥(B+D2+N2)处理,根瘤菌的定殖水平持续稳定,显著高于B处理。B+D1、B+D2、B+D1+N1和B+D2+N2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苜蓿结瘤数,提高占瘤率(P<0.05),其中B+D1+N1和B+D2+N2接种效果最优。地下滴灌模式有利于苜蓿侧根形成根瘤。采用15 N天然丰度法测定不同接种处理的固氮效率,结果显示,接种处理在苜蓿一年生长期中的固氮率和固氮量分别为54.52%~76.80%和43.00~183.39kg·hm^(-2),较未接种对照提高3.35%~40.41%和13.56~83.86kg·hm^(-2)。B处理在第1茬苜蓿的固氮效率最突出,之后明显下降。B+D1+N1、B+D2+N2处理分别在第2、第3茬苜蓿上具有最高的固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拌种结合滴施根瘤菌同时加施少量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根瘤菌的定殖、结瘤和固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苜蓿中华根瘤菌 定殖 固氮效率 15 N天然丰度法
下载PDF
外源甘氨酸处理对苜蓿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卡迪尔.阿布都热西提 皇甫 +1 位作者 司马义.巴拉提 马刘峰 《喀什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甘氨酸(0、100、200、400、500μmol/L)处理苜蓿幼苗,研究外源甘氨酸对苜蓿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甘氨酸处理幼苗不仅显著促进了苜蓿幼苗的生长,如幼苗的株高... 以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甘氨酸(0、100、200、400、500μmol/L)处理苜蓿幼苗,研究外源甘氨酸对苜蓿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甘氨酸处理幼苗不仅显著促进了苜蓿幼苗的生长,如幼苗的株高和根的增长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且提高了苜蓿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如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但施用500μmol/L的外源甘氨酸相对于施用400μmol/L的外源甘氨酸来说,苜蓿幼苗的SOD和CAT的活性相对降低,MDA的含量相对升高;幼苗的生长相对受到抑制,叶绿素的含量相对降低.与对照组相比,500μmol/L的外源甘氨酸处理仍然增强了苜蓿幼苗的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苜蓿幼苗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MDA的含量.为了提高苜蓿的产量和抗氧化能力,以喷洒400μmol/L的外源甘氨酸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甘氨酸 抗氧化酶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磁化水对根瘤菌和生防枯草杆菌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皇甫 董楠 +2 位作者 陆茜 罗明 李卫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以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和生防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2-4菌株为材料,研究4 000Gs和20 000Gs的磁处理水对其生长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000Gs磁场强度下处理的磁化水对苜蓿根瘤菌生长繁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以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和生防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2-4菌株为材料,研究4 000Gs和20 000Gs的磁处理水对其生长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000Gs磁场强度下处理的磁化水对苜蓿根瘤菌生长繁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菌体繁殖速度加快,培养液浓度增加,活菌数显著提高。4 000Gs磁化1次(T1)、2次(T2)和3次(T3)处理活菌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普通水)增加11.02%、76.92%、72.47%,T2、T3处理缩短了达到最高活菌数的时间。苜蓿盆栽试验表明磁化水处理的单株结瘤数较对照平均增加5~11个;接种T3磁化水培养的根瘤菌+T3磁化水浇灌处理,苜蓿结瘤数的增加幅度最显著(P<0.01)。试验发现,4 000Gs磁化1次(T1)、2次(T2)的磁处理水对枯草杆菌前期生长速度有一定延缓,但对生长量影响不大。4 000Gs磁化3次(T3)和20 000Gs磁化1次(T4)的磁处理水对枯草杆菌的整个生长期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活菌数较对照降低33.17%和93.52%(P<0.01)。平板对峙试验测定磁处理水培养的枯草杆菌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显示,与对照相比,T1磁处理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有一定增效作用,而T3和T4磁处理水培养的枯草杆菌对棉花黄萎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减弱(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水 根瘤菌 生防细菌 生长 结瘤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