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延迟愈合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进行高压氧疗,...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延迟愈合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进行高压氧疗,并在骨折周围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清黏附因子[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水平,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及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1、2、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sICAM-1、BMP-2、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TGF-β1、IGF-1及PD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OPG/RANKL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关节外骨折或简单的部分关节内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关节外骨折或简单的部分关节内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究总共包括31名患者,其中只有29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7岁(51~85岁)。根据 AO 分型,A2型1例,A3型24例,C2型4例。分别对患者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经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放射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 腕关节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调查(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问卷。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腕关节活动度(伤侧对比健侧):掌屈95%,背伸95%,尺偏93%,桡偏91%,旋前99%,旋后99%;平均握力(伤侧对比健侧)96%;Mayo 腕关节评分,优20例,良9例;平均 DASH 问卷评分4.8分;最终的影像学参数:平均尺偏角25°,掌倾角11°,桡骨高度10 mm,尺骨变异﹢1 mm,2例患者术后1年发生了复位丢失,有1例患者出现了短暂的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结论髓内钉技术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中具有安全有效和并发症小的特点。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益肾蠲痹丸联合物理治疗对晚期踝关节炎关节镜下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20例经过关节镜辅助下植骨融合术治疗后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目的研究益肾蠲痹丸联合物理治疗对晚期踝关节炎关节镜下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20例经过关节镜辅助下植骨融合术治疗后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从入院前第1天起,对照组患者采用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同时口服塞来昔布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并在术前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蠲痹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33%)高于对照组(5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代谢标志物、IL-1、TNF-α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H、β-CTX、IL-1、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C、PI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感染、畸形愈合及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植骨融合术后经过益肾蠲痹丸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融合术的疗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很好的调节了骨的代谢,显著降低IL-1、TNF-α水平。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延迟愈合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进行高压氧疗,并在骨折周围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清黏附因子[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水平,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及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1、2、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sICAM-1、BMP-2、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TGF-β1、IGF-1及PD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OPG/RANKL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关节外骨折或简单的部分关节内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究总共包括31名患者,其中只有29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7岁(51~85岁)。根据 AO 分型,A2型1例,A3型24例,C2型4例。分别对患者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经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放射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 腕关节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调查(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问卷。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腕关节活动度(伤侧对比健侧):掌屈95%,背伸95%,尺偏93%,桡偏91%,旋前99%,旋后99%;平均握力(伤侧对比健侧)96%;Mayo 腕关节评分,优20例,良9例;平均 DASH 问卷评分4.8分;最终的影像学参数:平均尺偏角25°,掌倾角11°,桡骨高度10 mm,尺骨变异﹢1 mm,2例患者术后1年发生了复位丢失,有1例患者出现了短暂的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结论髓内钉技术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中具有安全有效和并发症小的特点。
文摘目的研究益肾蠲痹丸联合物理治疗对晚期踝关节炎关节镜下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20例经过关节镜辅助下植骨融合术治疗后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从入院前第1天起,对照组患者采用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同时口服塞来昔布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并在术前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蠲痹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33%)高于对照组(5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代谢标志物、IL-1、TNF-α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H、β-CTX、IL-1、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C、PI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感染、畸形愈合及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植骨融合术后经过益肾蠲痹丸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融合术的疗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很好的调节了骨的代谢,显著降低IL-1、TNF-α水平。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更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