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飞 陈海杰 +4 位作者 刘峰均 谷小兵 车广民 白玉 杨林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5,共8页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利用热烟气蒸发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开展了不同悬浮物(SS)含量的脱硫废水原水以及经浓缩的高盐废水的蒸发实验,采用可视化手段观察了脱硫废水在干燥塔内的蒸发特性,考察了脱硫废水喷雾蒸发过程中停留...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利用热烟气蒸发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开展了不同悬浮物(SS)含量的脱硫废水原水以及经浓缩的高盐废水的蒸发实验,采用可视化手段观察了脱硫废水在干燥塔内的蒸发特性,考察了脱硫废水喷雾蒸发过程中停留时间、进口烟气温度、气液比对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喷雾蒸发工艺对高盐、高SS含量等复杂脱硫废水组分具有较佳的适应性;脱硫废水从旋转雾化器喷出后迅速蒸发,主蒸发区在雾化盘下方0.75~1.00 m区域内;随后是蒸发析出的未干盐分及未完全蒸发的废水液滴进一步蒸干至含水率低于2%;烟气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停留时间需要维持在20 s以上才能保证塔出口灰分含水率低于2%;入口烟气温度越高,其塔底及塔出口的灰分含水率越低,在气液比为12000 m^3/m^3(标准状态)的废水工况下,入口烟温为280℃时已经难以保证废水液滴良好蒸发;在入口烟气温度为340℃、气液比大于10000 m^3/m^3(标准状态)时,塔底灰分含水率小于2%,蒸发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蒸发特性 停留时间 悬浮物浓度 可视化实验
下载PDF
火电厂高镁硬度脱硫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飞 朱利明 +6 位作者 刘海洋 杨春平 武旭升 白玉 荆亚超 胡浩 王慧卿 《世界生态学》 2024年第2期290-297,共8页
以高镁硬度脱硫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药剂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其中Ca2 和Mg2 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草酸钠添加量为n (C2O42-):n (Ca2 ) = 1.4:1,pH为4,陈化时间为8 h,草酸钙晶种添加量为0.35%时,Ca2 的去除率高达91.2%,Mg2 的去... 以高镁硬度脱硫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药剂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其中Ca2 和Mg2 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草酸钠添加量为n (C2O42-):n (Ca2 ) = 1.4:1,pH为4,陈化时间为8 h,草酸钙晶种添加量为0.35%时,Ca2 的去除率高达91.2%,Mg2 的去除率仅为2.5%。本方法可在基本不影响Mg2 含量的同时,实现对Ca2 的选择性去除。以本实验采用的废水为例,相对于常规双碱软化法,本方法可降低86.7%的沉淀量,降低93.4%的软化剂投加量,减少80.3%的软化剂成本,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废水 高镁硬度 钙硬度 预处理
下载PDF
热风分布器结构对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飞 陈海杰 +4 位作者 孙宗康 谷小兵 白玉 高飞 杨林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85-392,共8页
针对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过程,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动及传热传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电厂300MW机组的脱硫废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热风分布器中导流板的角度和数量对干燥塔内流场、废水雾滴运动与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导流板... 针对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过程,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动及传热传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电厂300MW机组的脱硫废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热风分布器中导流板的角度和数量对干燥塔内流场、废水雾滴运动与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导流板角度对喷雾干燥塔内流场影响比内导流板大,随着外导流板角度的增加,热烟气进入喷雾干燥塔的旋转作用更加明显,外导流板角度为32°时烟气旋流作用最好;随着内导流板角度的增加,液滴轴向运动最远距离减少,同时内导流板角度的改变对喷雾干燥塔内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的影响大于外导流板,内导流板角度为0°时液滴蒸发时间最短;内导流板数量对喷雾干燥塔内流场、液滴的运动和蒸发影响较小,随着内导流板数量的增加,干燥塔内流场、液滴运动距离和完全蒸发时间趋于稳定,综合考虑烟气导流与风压损失,建议内导流板数量取为24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喷雾蒸发 热风分布器 导流板 流场
下载PDF
基于催化臭氧氧化去除煤化工废水中污染物——苯系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思伟 何绪文 +2 位作者 白玉 谷小兵 刘海洋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207-212,共6页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是煤化工废水中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通常情况下BTEX较难通过传统的化学氧化技术去除。笔者自主制备了多孔臭氧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催化臭氧化降解BTEX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不同反应体...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是煤化工废水中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通常情况下BTEX较难通过传统的化学氧化技术去除。笔者自主制备了多孔臭氧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催化臭氧化降解BTEX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不同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激发情况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探究催化臭氧化对BTEX的去除机理,为BTEX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XRD分析结果表明,多孔臭氧催化剂含有氧化铝、氧化硅等,且含有沸石结构的化合物。XPS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催化剂含Si、O、Cu、Fe、Mn、Al等元素。SEM结果表明,催化剂由许多不规则的细小块状粉末构成,且表面非常蓬松,堆叠成多级结构,使催化剂呈多孔性。比表面积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0.8 m^2/g,孔隙直径主要集中在3.8 nm。使用该催化剂对BTEX进行催化臭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溶液pH=8、臭氧投加量为3.5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5 g/L时,BTEX的降解效果最佳。在该反应体系中有机物去除率为99.1%,其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5.6%、98.2%、100%、100%。ESR分析结果表明,催化臭氧化反应体系中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激发强度明显高于臭氧氧化反应体系,这是因为本文制备的催化剂含有Al、Fe、Mn、Cu氧化物,使催化反应过程中负载的金属氧化物价态间相互变化,转移的电子可促进臭氧分子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催化臭氧化技术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导,超氧自由基、催化剂吸附为辅助,协同实现煤化工废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BTEX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催化臭氧化 煤化工废水 自由基 典型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300 MW燃煤电厂生命周期排放气态有机污染物环境影响
5
作者 岳朴杰 孟磊 +4 位作者 王长清 谷小兵 白玉 彭娅 杨晴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181,共9页
近年来,我国煤电生产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主要集中在评估常规污染物带来的影响,而非常规气态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影响一直被忽视,导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被低估。为研究燃煤电厂气态有机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 近年来,我国煤电生产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主要集中在评估常规污染物带来的影响,而非常规气态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影响一直被忽视,导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被低估。为研究燃煤电厂气态有机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利用Gabi软件建模,通过实地数据采集和文献数据调研,详细编制了我国典型3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过程排放气态有机污染物的能耗物耗数据清单,并对其排放清单结果及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某300 MW燃煤电厂生命周期排放气态有机污染物总量约为9.99×10^(-3) kg/MWh。其中,燃煤发电系统排放量为3.87×10^(-3) kg/MWh,占总排放的38.69%,燃煤发电过程中间接排放是直接排放的1.64倍,占总排放的62.16%。燃煤电厂生命周期气态有机污染物排放计算得出的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值(POCP)、陆地生态毒性潜值(TETP)、潜在全球变暖效应潜值(GWP)、海洋生态毒性潜值(MAETP)、人体毒性潜值(HTP)、淡水生态毒性潜值(FAETP)和臭氧消耗潜值(ODP)环境影响类型的标准化值分别是7.43×10^(-14)、9.05×10^(-17)、7.72×10^(-17)、5.21×10^(-17)、1.43×10^(-13)、4.13×10^(-16)和3.21×10^(-18)。其中,POCP和HTP是对环境危害程度最大的影响类型,分别占总环境影响潜在值的50.63%和47.82%,煤炭开采、分选和烟气净化系统分别是POCP和HTP的主要贡献者,电厂运行阶段的煤炭消耗变化量对总环境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有机污染物 燃煤电厂 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下载PDF
基于臭氧氧化对煤化工废水中苯系污染物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思伟 何绪文 +3 位作者 刘海洋 白玉 谷小兵 李叶红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是煤化工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通常情况下较难被生物降解,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手段对其进行去除。本研究以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为基础,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模拟废水中的BTEX进行...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是煤化工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通常情况下较难被生物降解,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手段对其进行去除。本研究以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为基础,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模拟废水中的BTEX进行去除实验。探究了pH值、温度、臭氧投加量以及臭氧投加模式对BTEX降解效果的影响;使用叔丁醇作为羟基自由基抑制剂、自由基歧化酶作为超氧自由基抑制剂,探究臭氧降解BTEX时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8、反应温度为30℃、臭氧投加量为3.5 g/L、臭氧投加模式为逆流投加时,BTEX的降解效果最佳;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存在是臭氧有效去除水中BTEX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苯系物 自由基 抑制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