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大连骆驼山早更新世巨副驼头骨化石
1
作者 董为 刘文晖 +4 位作者 刘思昭 王元 刘金远 金昌柱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8,共22页
起源于中始新世的骆驼科(Camelidae)是一支在北美的新生代期间演化非常成功的类群,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其中的一类约在中中新世期间经白令陆桥迁徙到亚洲,随后扩散到欧洲和非洲。虽然骆驼科在北美新生代期间演化辐射出很多种类,但从北美... 起源于中始新世的骆驼科(Camelidae)是一支在北美的新生代期间演化非常成功的类群,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其中的一类约在中中新世期间经白令陆桥迁徙到亚洲,随后扩散到欧洲和非洲。虽然骆驼科在北美新生代期间演化辐射出很多种类,但从北美扩散到旧大陆的骆驼只有一个族(Camelini)的两个属:副驼(Paracamelus)和骆驼(Camelus)。巨副驼(Paracamelus gigas)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化石骆驼,一直被认为是起源于北美的Megatylopus之类的大型骆驼,然后扩散到旧大陆其他地区,最后演化成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及双峰驼(C.bactrianus)。但也有学者认为骆驼属起源于非洲。最近在大连复州湾骆驼山金远洞第四纪堆积剖面的第4层中出土了一些骆驼化石,其中1件破损的头骨和带有两枚下臼齿的残破下颌骨经研究被归入巨副驼。根据对巨副驼及其他副驼种的地理及年代分布的研究,巨副驼的直接祖先应该类似于晚上新世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体型稍小的阿氏副驼(P.alexejevi)或相似类型。大连出产的巨副驼在形态及大小上与诺氏驼接近,但其齿列长度略大于诺氏驼且明显大于野生双峰驼(C.ferus)及单峰驼(C.dromedarius)。而巨副驼与诺氏驼在地理分布上的重叠范围较大,时代分布上呈先后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巨副驼是诺氏驼的直接祖先,巨副驼在中更新世晚期通过P3收缩或简化及p3消失而演化成诺氏驼。综合化石层位的古地磁测年及花粉分析结果判断,巨副驼在早更新世的1.1~1.52 Ma期间栖息在大连半岛的森林草原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早更新世 洞穴堆积 骆驼 巨副驼 演化
下载PDF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马科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董为 +1 位作者 刘文晖 张立民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44,共33页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的研究系统记述了马科化石的5个种,加上此前曾记述过的1个种,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的研究系统记述了马科化石的5个种,加上此前曾记述过的1个种,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马科化石至少有6个种。其中古马型马有4种:三门马(Equus sanmeniensis)、德氏马(E.teilhardi)、黄河马(E.huanghoensis)和古马(E.stenonis);两种三趾马: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和山西近三趾马(H.(Plesiohiparrion)shanxiense)。研究表明在早更新世期间新出现的古马型马的多样性是显著的,仅在辛窑子动物群中就有4种。而延续到早更新世的三趾马这些新近纪残留类群在辛窑子动物群中仍然有两个种。三门马和中国长鼻三趾马是早更新世期间真马与三趾马共存的最典型代表。它们在中国的产出地点很多,分布也较广,并有较大幅度的重叠。辛窑子动物群中马科化石种类的多样性表明它们所依赖摄食的植被也应存在较大的多样性。高冠的颊齿和发育的白垩质及完全臼齿化的前臼齿指示这些马科种类食物粗糙,很可能是单子叶草类。它们的栖息地应为草原草甸环境,且其范围较大,以便满足6个马科种类在那里摄食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天镇辛窑子沟 泥河湾盆地 早更新世 泥河湾层 马科
下载PDF
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董为 +4 位作者 刘金远 王元 金昌柱 刘思昭 刘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1-827,共7页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的体型相对较大,鹿角的主枝在第一和第二分叉之间的部分呈竖琴状并伴有螺旋形;眉枝较长,位于角环上方,但不靠近角环;第二枝和第三枝都较长,但第三枝更长;第一分叉的角度较大,第二分叉的角度则较小;...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的体型相对较大,鹿角的主枝在第一和第二分叉之间的部分呈竖琴状并伴有螺旋形;眉枝较长,位于角环上方,但不靠近角环;第二枝和第三枝都较长,但第三枝更长;第一分叉的角度较大,第二分叉的角度则较小;纵向排列的沟棱角饰不发育。自山西轴鹿在山西的榆社盆地发现以后,陆续在晋南、陕西、江苏及云南等地区发现;最近在辽宁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的早更新世堆积中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出的新材料,使山西轴鹿的地理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东北。生物系统演化的支序分析表明,山西轴鹿是在最晚中新世至上新世之间从分布在内蒙古的秀丽轴鹿(Axis speciosus)支系上衍生出来的1个分支,到早更新世中期后消失。山西轴鹿与晚更新世出现在河南许昌遗址的灵井轴鹿(Axis lingjingensis)的系统关系最近,两者可能是时间种的关系。粗面轴鹿(Axis rugosus)只出现在早更新世,在保存了轴鹿特征的基础上第一分叉的位置有所降低,主枝变得颀长,与现生的白斑鹿(Axis axis)更相似。粗面轴鹿与白斑鹿组成姐妹群,粗面轴鹿可能是在上新世在华北从秀丽轴鹿支系衍生出来的,而白斑鹿可能是从粗面轴鹿迁徙到华南的居群中直接衍生出来的一个冠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更新世 山西轴鹿 新材料 系统演化骆驼山地点 辽宁大连
原文传递
内蒙古化德土城子地点晚中新世麝科化石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董为 刘文晖 +2 位作者 张立民 蔡保全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47,共19页
Schlosser(1924)记述了最初发现于内蒙古化德境内或附近的二登图、敖兰卓蕾、哈尔敖包及华坝的古麝(Moschus grandaevus)。1959年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在化德的另一个地点土城子采集到不少古麝化石。2013年以来作者在土城子进行的野外发掘... Schlosser(1924)记述了最初发现于内蒙古化德境内或附近的二登图、敖兰卓蕾、哈尔敖包及华坝的古麝(Moschus grandaevus)。1959年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在化德的另一个地点土城子采集到不少古麝化石。2013年以来作者在土城子进行的野外发掘积累了更多的古麝化石标本。土城子标本在形态和测量数据方面和二登图等地点的古麝非常接近,可以归入同一种。根据现有资料归纳,古麝的地理分布范围自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到华北,很可能延伸到华南;其地质时代分布范围为晚中新世-上新世。食叶型古麝在土城子晚中新世地层中的出现说明当时土城子一带有森林环境。支序分析显示麝属(Moschus)化石种相互之间的系统关系非常近,可以归并为麝族(Moschini)或麝亚科(Moschinae);Micromeryx更接近麝属和鹿科,它与麝属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认为的复杂,而Hispanomeryx更接近牛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化德土城子 晚中新世 麝科 古麝
下载PDF
中国境内部分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支序系统学分析及生物年代学推断 被引量:2
5
作者 董为 刘文晖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81,共15页
在中国境内有很多地点产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哺乳动物演化、生物年代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古动物地理学等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生物年代学方面,动物群组合面貌和绝灭率曾经是用来推断动物群年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 在中国境内有很多地点产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哺乳动物演化、生物年代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古动物地理学等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生物年代学方面,动物群组合面貌和绝灭率曾经是用来推断动物群年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根据Brainerd-Robinson法则对动物群的二元相似性系数进行排序,通过二元相似性系数确定动物群的古老系数判断动物群的年代顺序等方法。而二元相似性系数的确定取决于一个种类在一个动物群中的存在与否,类似于支序系统学中性状矩阵的建立是根据一个特征在一个种类中存在与否那样。因此本文尝试使用支序系统学方法来研究动物群之间的演化关系,选择了一些经过二元相似性系数排序的动物群进行支序系统学分析,将这些结果与使用其他生物年代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合一些动物群绝对年龄的测年成果,对那些尚未进行绝对年龄测年的动物群进行年龄推断,得出的绝对年龄如下:辽宁大连的古龙山动物群为16~20 ka;辽宁本溪的山城子动物群为20~30 ka;安徽东至人遗址的华龙洞动物群为150~400 ka;河南南召人遗址的杏花山动物群为150~400 ka;陕西洛南人遗址的东河动物群为500~700 ka;湖北郧西人遗址的白龙洞动物群为500~850 ka;湖北郧县的梅铺动物群为500~850 ka;广西田东人遗址的么会洞动物群为1.2~1.8 Ma;广西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为1.2~1.5 Ma;内蒙古赤峰初头朗动物群为1.6~1.9 Ma;安徽繁昌人字洞动物群为1.9~2.4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更新世 哺乳动物群 支序系统学 生物年代学
下载PDF
中国境内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化石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为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0-502,共13页
1956年在广西大新黑洞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此后在广西的柳城和武鸣、湖北建始、广西巴马、重庆巫山、广西田东和崇左、贵州毕节及海南昌江也陆续发现了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其中田东有么会洞和... 1956年在广西大新黑洞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此后在广西的柳城和武鸣、湖北建始、广西巴马、重庆巫山、广西田东和崇左、贵州毕节及海南昌江也陆续发现了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其中田东有么会洞和吹风洞两个地点,崇左有三合大洞、泊岳山、缺缺洞、百孔洞、岩亮洞和合江洞等地点群。这些地点均分布在长江以南,在31°N以南、19°N以北、105°E以东、110°E以西的范围内。与巨猿伴生的大哺乳动物中,种类及标本数量占有显著比例的偶蹄类总计有30个种类,可以归入5个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偶蹄类是最后河马齿河猪(Hippopotamodon ultimus)、小猪(Sus xiaozhu)、裴氏猪(S.peii)、麂属(Muntiacus sp.)、凤岐祖鹿(Cervavitus fenqii)、黑鹿亚属(Cervus(Rusa))及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如果在新的化石地点找到这些代表性种类,就有可能发现新的巨猿化石,突破巨猿现有的分布范围。在上述30个种类中从新近纪延续下来的属有河马齿河猪、猪、丘齿鼷鹿(Dorcabune)、麝(Moschus)、麂(Muntiacus)、副麂(Paracervulus)、后麂(Metacervulus)、祖鹿、羚羊(Gazella)和转角羚(Spirocerus)共10个。早更新世出现的种有17个,其中未能延续到中更新世的种有10个;早更新世出现的属有7个,均为牛科成员。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中牛科动物指示存在局部的草原草甸环境,其余偶蹄类均指示阔叶森林和灌木林环境。猪科、黑鹿和水牛还指示存在零星水域。杂食的巨猿在食性上与猪科有部分重叠而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和粗食的牛科几乎没有重叠和直接的竞争,而和嫩食的鼷鹿科、麝科和鹿科只有少量重叠。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均是食肉类的捕食对象,从而为巨猿分担了大部分被捕食的危险,因此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有利于巨猿的生存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猿 偶蹄类 古生态 更新世 华南
下载PDF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 被引量:1
7
作者 董为 王元 +3 位作者 张颖奇 刘金毅 金昌柱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6-318,共13页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是这个种目前在地理分布上最靠南的记录。缺缺洞产出的广西巨羊下颌骨具有肿厚现象,与以储钙为主的大角鹿和容纳下犬齿的李氏野猪的下颌肿厚原因不同,而可能与广西巨羊以类似竹子和甘蔗之类的坚韧食物为食的食性有关。缺缺洞的周氏水牛是目前年代最早的水牛,可能是中更新世水牛的祖先。猪属和巨羊属在中国和西欧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均有分布,指示自新近纪晚期以来欧亚大陆发生过动物群的迁徙或交流事件。缺缺洞动物群各个成员的生态习性指示在早更新世晚期缺缺洞一带生态环境为热带森林-林灌环境,周边有一些浅的水域。这种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巨猿以及相关的高等灵长类在那里生息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群 巨猿 广西巨羊 缺缺洞 广西崇左 早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鹿科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为 +1 位作者 潘越 刘文晖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248,共28页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台家坪、水冲口和大庄科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鹿科化石的研究鉴定出7个种:步氏麂(Muntiacus bohlini)...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台家坪、水冲口和大庄科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鹿科化石的研究鉴定出7个种:步氏麂(Muntiacus bohlini)、化德祖鹿相似种(Cervavitus cf.C.huadeensis)、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华丽日本鹿(Nipponicervus elegans)、始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predavidianus)、双叉麋鹿(E.bifurcatus)及赤鹿(Cervus(Elaphus)elaphus)。其中前6个种产自台家坪和水冲口化石地点的泥河湾组中,层位相当于欧洲的中、晚维拉方期,即早更新世,而赤鹿产自大庄科化石地点,层位目前还不确定,但可能也是泥河湾组。因此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目前发现的鹿科化石至少有6个种。其中的化德祖鹿相似种和山西轴鹿是从晚新近纪残留下来的种类,而步氏麂、华丽日本鹿、始麋鹿和双叉麋鹿是早更新世出现的新种类。如果大庄科地点的层位可以确定为早更新世的话,赤鹿的最早记录则可以回溯到早更新世,其鹿角的演化是始于无冰枝,然后出现冰枝。另外,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都发现过麋鹿和日本鹿化石,进一步说明在早更新世期间海平面曾经下降很多,使得大陆的一些鹿类得以迁徙到列岛上。最后,数量较多的低冠鹿科化石标本指示桑干河盆地一带在早更新世存在一定范围的森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天镇 辛窑子 桑干河盆地 泥河湾组 早更新世 中、晚维拉方期 鹿科
下载PDF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犀科化石新材料
9
作者 董为 张立民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94,共22页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和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可能还存在过第三个种。由于标本保存状况不理想,暂时鉴定为梅氏犀相似种(Stephanorhinus cf.S.kirchbergensis)。虽然后者的形态大小与梅氏犀最接近,但和泥河湾披毛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种之一的种内变异类型。同样,产于下沙沟地点被德日进和皮维托鉴定为有疑问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也可能是梅氏犀或泥河湾披毛犀的种内变异类型。迄今为止在广义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早更新世犀类有两个确定的种和两个不确定的种。出土裴氏板齿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山神庙咀、大黑沟及辛窑子沟;出土泥河湾披毛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大南沟、东谷坨、山神庙咀及辛窑子沟。有疑问的中国犀仅出现在下沙沟,梅氏犀相似种仅出现在辛窑子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窑子沟 天镇 泥河湾盆地 早更新世 泥河湾层 犀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