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4期72-74,共3页
中西文化的入路不同,所以中国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其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就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可从两方面进行讨论:从为学(知识)层面言,包括传统研究法和中西对比研究法;从为道层面言,指实践工夫论。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为学 为道 传统研究法 中西对比研究法 实践工夫论
下载PDF
净化人心如何可能?大乘佛教本体论的演化
2
作者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1,共2页
空宗和有宗的侧重点和言教的安立都有不同,实际上,缘生法幻有非真、真胜义离言绝相,对于两派来说都是共通的。"印度佛教自部派佛教以来,尤其是大乘佛教,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一切存在的真实本性、众生的本原和成佛的根据等问题... 空宗和有宗的侧重点和言教的安立都有不同,实际上,缘生法幻有非真、真胜义离言绝相,对于两派来说都是共通的。"印度佛教自部派佛教以来,尤其是大乘佛教,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一切存在的真实本性、众生的本原和成佛的根据等问题的探讨和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本体论学说。"(方立天《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而对于关注人生的佛教来说,本体论的旨归就在于说明净化人心的可能性。以下举空宗、有宗(唯识宗)的观点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空宗 印度佛教 唯识宗 绝相 幻有 圆成实性 成佛 旨归 阿赖耶识
原文传递
《大般涅槃经》“无我”论及其与“轮回”“涅槃”之理论关系
3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5,共9页
《大般涅槃经》通过破斥各种“假我”及宇宙万有一切现象之实有性,力主“无我”论,认为“无我”并非断灭而与“假我”一体不二;指出不存在轮回主体,轮回是就众生的烦恼、业果及五蕴身心活动之相续流转而言,且烦恼、业果亦空而无定相;涅... 《大般涅槃经》通过破斥各种“假我”及宇宙万有一切现象之实有性,力主“无我”论,认为“无我”并非断灭而与“假我”一体不二;指出不存在轮回主体,轮回是就众生的烦恼、业果及五蕴身心活动之相续流转而言,且烦恼、业果亦空而无定相;涅槃只是熄灭各种烦恼、业,而净化了的心灵或精神境界,以“无我”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般涅槃经 假我 无我 轮回主体 涅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