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类脆性材料损伤演化分析及其模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超 杨楚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44-2354,共11页
为了合理解决岩石类脆性材料损伤状态的描述及其演化问题,探讨了基于应变等效假设的弹性模量法各参数物理含义及其模型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灰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过程中模量变化研究,讨论了卸荷模量替代法以及统计损伤演化模型在损伤... 为了合理解决岩石类脆性材料损伤状态的描述及其演化问题,探讨了基于应变等效假设的弹性模量法各参数物理含义及其模型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灰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过程中模量变化研究,讨论了卸荷模量替代法以及统计损伤演化模型在损伤演化分析中存在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弹性模量法仅能够用于反映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卸荷模量替代法无法正确描述岩石损伤状态及其演化规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仅可视为统计损伤演化模型数值[0,1]范围下的理论自洽解决办法。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了考虑损伤应变阈值影响的岩石损伤表征变量及其演化模型,建立了损伤应变阈值前本构模型以及损伤应变阈值后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和方法不仅能够合理阐释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机制,也能够准确模拟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弹性模量法 损伤演化 本构模型 敏感性
下载PDF
参数型岩石几何损伤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99-3909,共11页
岩石几何损伤模型是建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重要基础。在岩石变形力学特性基础上对现有岩石几何损伤模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它们难以较好地反映初始损伤特征和峰后变形破坏特征的缺陷与不足,首先,将岩石材料视为由未损伤部分、初始... 岩石几何损伤模型是建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重要基础。在岩石变形力学特性基础上对现有岩石几何损伤模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它们难以较好地反映初始损伤特征和峰后变形破坏特征的缺陷与不足,首先,将岩石材料视为由未损伤部分、初始损伤部分和后继损伤部分组成,提出了考虑初始损伤的岩石几何损伤模型;然后,通过探讨Weibull分布参数m和F0对损伤变量变化产生的影响,构建了参数型岩石几何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应变软化类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进行了修正,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模型验证和参数分析表明,修正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参数λ和η对损伤变量变化产生的影响与m和F0等效,解决了现有岩石几何损伤模型存在的共性问题,该模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几何损伤模型 初始损伤 峰后变形 模型参数
下载PDF
基于强度理论的岩石脆延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超 俞缙 +3 位作者 曹文贵 张升 郭志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岩石脆延特性转化过程模拟是现有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基于三轴压缩试验资料,分析了围压水平变化对岩石应力特征值及其脆性指标的影响规律,针对M-C强度准则仅能够预测低围压水平岩石应力特征值,提出能够适用... 岩石脆延特性转化过程模拟是现有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基于三轴压缩试验资料,分析了围压水平变化对岩石应力特征值及其脆性指标的影响规律,针对M-C强度准则仅能够预测低围压水平岩石应力特征值,提出能够适用于预测围压水平大区间变化条件下新型岩石强度准则;然后,结合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基于强度理论的岩石统计损伤演化模型,进而在考虑残余强度特征的损伤模型基础上,建立岩石脆延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给出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大理岩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本文强度准则能够很好地预测大理岩应力特征值的变化规律,本文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大理岩脆延特性转化过程,揭示出现有统计损伤模型无法模拟脆延特性转化的关键因素在于它缺乏适用于围压水平大区间变化条件下岩石强度准则并忽视了应力特征值的预测值偏离程度对模型曲线产生的影响,拓宽了现有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理论的应力水平适用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本构模型 脆延转化 强度准则 应力特征值 参数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Weibull分布的脆性岩石峰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及其统计损伤模拟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超 +1 位作者 杨楚卿 雷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31,共10页
作为一种非均质且内部缺陷分布具有强烈随机性的地质材料,脆性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始终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其合理的本构模型是保证岩石工程稳定性控制和安全预测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统计损伤软化本构模型难以较好地模拟脆... 作为一种非均质且内部缺陷分布具有强烈随机性的地质材料,脆性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始终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其合理的本构模型是保证岩石工程稳定性控制和安全预测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统计损伤软化本构模型难以较好地模拟脆性岩石峰值强度之后应力跌落过程,首先,根据理论模型分析可知脆性岩石峰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主要取决于损伤变量D的变化规律,由峰值点法获得的Weibull分布参数m和F_(0)使理论模型在模拟脆性岩石峰值强度之后应力跌落过程中存在强烈的随机性。然后,在继承已有岩石损伤模型的优越性基础上,引入参数λ和η,提出新型脆性岩石损伤模型,从而建立脆性岩石变形破裂过程统计损伤模拟方法,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及模型验证表明,参数λ与分布参数m对损伤演化规律产生的影响一致,参数η与分布参数F_(0)对损伤演化规律产生的影响接近相同,本文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模拟脆性岩石峰值强度之前前变形过程,也能够明显缩小峰值强度之后应力跌落过程与试验曲线的偏离程度,本文模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统计损伤 本构模型 峰后变形 模型参数
下载PDF
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及本构模型
5
作者 张根宝 张超 +1 位作者 杨楚卿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变形全过程模拟方法是岩石变形力学特性研究的焦点之一。首先,在充分探讨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细观唯象分析方法,将空隙岩石细观化为由基质材料和裂... 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变形全过程模拟方法是岩石变形力学特性研究的焦点之一。首先,在充分探讨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细观唯象分析方法,将空隙岩石细观化为由基质材料和裂隙材料2部分串联组成,建立了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模型。基于体积柔度与空隙岩石内部张开裂隙数量密切相关的特点,引入了体积柔度与弹性模量之间以及静水压力与裂隙纵横比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质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围压之间的关系式。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三轴压缩条件下基质材料变形破坏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然后,在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隙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根据红砂岩和煤岩2类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资料对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空隙压密非线性上凹变形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岩石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不断增大的变化特点,还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岩石峰值后区变形特征。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模型和基质材料弹性模量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得到了较好的验证,该模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本构模型 细观唯象分析 空隙岩石 统计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岩石脆性特征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超 +2 位作者 安永林 汪辉平 曾兴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了研究更加合理有效、适用范围更广的岩石脆性表征方法,采用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验证的方法,分析了脆性对于实际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现有的基于强度特征、应力应变曲线、矿物组分、断裂韧度等的脆性指标,对其合理性及在使用中的局限... 为了研究更加合理有效、适用范围更广的岩石脆性表征方法,采用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验证的方法,分析了脆性对于实际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现有的基于强度特征、应力应变曲线、矿物组分、断裂韧度等的脆性指标,对其合理性及在使用中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进一步研究了应力应变曲线对于岩石脆性的表征作用,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了峰前应力增长速率、幅度及峰后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基于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岩石脆性特征评价方法,并通过不同岩石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花岗岩、砂岩、灰岩、大理岩脆性依次减小,符合脆性越大破化现象越明显的规律;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对于同种岩石该指标随围压的增大逐渐减小,符合岩石随围压增大而表现出的脆-延转换规律;该指标能够对不同岩石的脆性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该指标对于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岩石也能较好地反映其脆性特征;该指标对于岩石不同应力状态下其内部性质的外部反映进行了全面考虑;该方法中所使用的参数均为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容易获取的参数,其具有适用范围广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岩石脆性评价体系,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石脆性指标 理论分析 岩石 围压
原文传递
IH125-100-200化工泵技术改造——以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国平 彭夷南 +1 位作者 张建民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年第5期29-30,共2页
文章结合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IH125-100-200化工泵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实施技术改造的相关措施,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 泵轴 轴承 故障 技术改造
下载PDF
热处理对2205-Q345爆炸复合板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邓家爱 +2 位作者 王章忠 巴志新 戴玉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0-62,共3页
采用不同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Q345低合金钢爆炸复合板进行了退火,并对退火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疲劳寿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有塑性变形,组织成纤维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提高,界面附近的组织逐渐产... 采用不同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Q345低合金钢爆炸复合板进行了退火,并对退火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疲劳寿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有塑性变形,组织成纤维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提高,界面附近的组织逐渐产生回复再结晶,界面显微硬度逐渐降低;复层耐蚀性在高于650℃热处理后明显降低;450℃热处理疲劳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复合板 热处理 界面 疲劳性能
原文传递
时域径向基函数网络诊断方法在往复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屠良尧 +1 位作者 杨纯宝 辛绍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往复机械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机械设备 ,由于其动力学和运动学形态比旋转机械复杂 ,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存在较大难度 ,有效提取往复机械运动中非平稳时变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和将故障特征准确分类是解决往复机械故障诊断问题的两个关键。... 往复机械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机械设备 ,由于其动力学和运动学形态比旋转机械复杂 ,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存在较大难度 ,有效提取往复机械运动中非平稳时变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和将故障特征准确分类是解决往复机械故障诊断问题的两个关键。本文利用时域数字特征分析方法完成故障特征信息提取 ;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对特征信息分类识别 ,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利用以上原理建立的油田往复塞泵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 ,通过在大庆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 ,系统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往复柱塞泵多种常见故障 ,且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网络 往复泵 故障诊断 往复机械 时域数字特征分析 信号提取
下载PDF
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峰 李木森 +1 位作者 隋金玲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 以四水硝酸钙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方法 利用TG-DTA曲线分析凝胶的特性,利用XRD和FTIR研究干凝胶烧结后的组成变化,并采用TEM观察合成粉体的形貌与尺寸。结果 经700℃焙烧可得到... 目的 以四水硝酸钙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方法 利用TG-DTA曲线分析凝胶的特性,利用XRD和FTIR研究干凝胶烧结后的组成变化,并采用TEM观察合成粉体的形貌与尺寸。结果 经700℃焙烧可得到最大粒径25nm左右,分散良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加入聚乙二醇(PEG)作络合剂,可得到粒径25nm左右,尺寸分布均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结论 采用该溶胶-凝胶法可以合成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该法的优点是无需调节pH值,且无需剧烈搅拌和长时间的水解即可成胶,HA的合成周期较短,所得纳米粉体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溶胶-凝胶法 纳米粉体 络合剂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章忠 周衡志 《中国冶金教育》 2010年第3期49-51,共3页
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教学的特点,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和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教学的特点,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和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性能 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
下载PDF
J4不锈钢及化学镀Ni-P和Ni-Cu-P镀层在液-固两相流中的冲刷腐蚀行为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方信贤 王章忠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用质量损失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50℃)和不同冲刷速率(0.63—1.88 m/s)下,J4不锈钢、Ni-P和Ni-Cu-P合金镀层,及对比材料316L不锈钢在液-固两相流(20%H_2SO_4+20 g/L Al_2O_3)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和镀层的抗冲刷腐蚀... 用质量损失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50℃)和不同冲刷速率(0.63—1.88 m/s)下,J4不锈钢、Ni-P和Ni-Cu-P合金镀层,及对比材料316L不锈钢在液-固两相流(20%H_2SO_4+20 g/L Al_2O_3)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和镀层的抗冲刷腐蚀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镀态Ni-Cu-P,镀态Ni-P,热处理态Ni-Cu P,316 L,J4,提高两相流介质温度均使它们的冲刷腐蚀速率增大。316L不锈钢在25℃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镀态Ni-Cu P,镀态Ni-P和热处理态Ni-Cu-P镀层的8.5倍,8倍和2.6倍以上,而在50℃下分别为392倍,80倍和14.8倍以上;J4不锈钢在25和50℃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316L不锈钢的28倍和13倍以上,在25和50℃,J4不锈钢分别为选择性腐蚀和均匀腐蚀,而316L不锈钢均为轻微选择性腐蚀,Ni-P和Ni-Cu-P合金镀层均为均匀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P NI-P J4不锈钢 316L不锈钢 液-固两相流 冲刷腐蚀
原文传递
医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骨组织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宁 李木森 +2 位作者 马泉生 郝广政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医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由碳纤维三维立体织物浸渍糠醇树脂、碳化、化学气相渗透和石墨化等主要步骤构成.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肖氏硬度计对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及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测定.为进一步探讨该材料作为... 医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由碳纤维三维立体织物浸渍糠醇树脂、碳化、化学气相渗透和石墨化等主要步骤构成.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肖氏硬度计对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及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测定.为进一步探讨该材料作为骨组织替换材料的可行性,开展了实验动物骨内种植实验,并通过X射线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对材料与骨组织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均匀致密.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与正常人体皮质骨十分接近的表面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制备 生物相容性 骨组织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占道伟 徐颖梅 +4 位作者 陈忠强 茅利玉 杨喜兵 罗开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及内科常规干预,对照组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及内科常规干预,对照组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独立预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m RS评分及MBI指数均有改善,Hcy和hs-CRP水平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与mR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MBI指数升高更明显(P<0.05),炎症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的74.36%(P<0.05)。结论针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升前循环AIS溶栓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独立生活水平,改善不良预后,可能与降低外周血Hcy和hs-crp水平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丁苯酞注射液 溶栓 前循环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合成与分散技术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曹宁 李木森 +2 位作者 沈翔 王成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8-50,53,共4页
本文综合论述了羟基磷灰石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在对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团聚机理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粉体几种主要分散技术研究现状,提出通过改进湿法制备工艺获得高分散性医用羟基磷灰石粉体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合成 团聚 分散技术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占道伟 钱华 +3 位作者 杨喜兵 茅利玉 罗开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发病至进行溶栓的治疗时间(OTT)≤3 h的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溶栓与内科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发病至进行溶栓的治疗时间(OTT)≤3 h的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溶栓与内科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中脘、气海、内关等,每次30 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mRS评分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NIHSS、mRS评分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70.6%(36/51,P<0.05)。结论:针刺可促进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脑血管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溶栓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模拟体液法合成晶须状类骨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峰 李木森 +1 位作者 吕宇鹏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通过增加模拟体液中钙盐和磷盐的浓度,在模拟体液中合成了晶须状类骨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基本特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晶须... 通过增加模拟体液中钙盐和磷盐的浓度,在模拟体液中合成了晶须状类骨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基本特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晶须的形貌、尺寸与生长方向,将粉体在500~900℃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研究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晶须状羟基磷灰石的平均长径比为25∶1(长100nm,直径4nm),晶须沿c轴方向生长;热处理温度超过700℃,羟基磷灰石易发生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体液 纳米羟基磷灰石 晶须 生长方向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峰 李木森 +2 位作者 隋金玲 亓永新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44-47,共4页
介绍了羟基磷灰石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在生物材料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在讨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几种合成方法的同时,对各种方法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材料 合成方法 应用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Q345低合金钢爆炸复合板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文 +2 位作者 王章忠 戴玉明 汤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6,44,共5页
采用爆炸复合法制备了2205双相不锈钢/Q345低合金钢复合板,借助光学显微镜、能谱仪、力学性能试验机等设备对爆炸复合板结合区的显微组织、元素扩散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呈波状,剪切强度高;与基板相比,复... 采用爆炸复合法制备了2205双相不锈钢/Q345低合金钢复合板,借助光学显微镜、能谱仪、力学性能试验机等设备对爆炸复合板结合区的显微组织、元素扩散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呈波状,剪切强度高;与基板相比,复合板脆性倾向增加,界面元素扩散层厚度5~20μm;界面附近Q345低合金钢侧组织呈纤维状,其显微硬度升高约41.83%,2205双相不锈钢侧则呈现飞线组织,其显微硬度升高约1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复合板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金刚石的金属包覆膜的FESEM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亓永新 李木森 +2 位作者 宫建红 李和胜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0,共3页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了金刚石的金属包覆膜微观形貌。结果发现,金属包覆膜内表面长有大量的尺寸为30-100nm的类金刚石颗粒,包覆膜断截面有与内表面垂直的层状结构,靠近包膜内层的层面分布有团簇状10nm级的类金刚石颗粒...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了金刚石的金属包覆膜微观形貌。结果发现,金属包覆膜内表面长有大量的尺寸为30-100nm的类金刚石颗粒,包覆膜断截面有与内表面垂直的层状结构,靠近包膜内层的层面分布有团簇状10nm级的类金刚石颗粒。分析认为,石墨中碳原子进入包覆膜后先以金属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在催化相的反应协助下,首先形成团簇状细小的纳米类金刚石颗粒,然后,通过包覆膜片层间隙扩散至包膜内表面,长大为具有较规则晶形的纳米类金刚石颗粒,最后沉积在金刚石表面,使金刚石晶体以层状方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金刚石 FESEM 金属包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