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29
1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1 位作者 刘敏 涂志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72,共5页
论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支撑和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论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支撑和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现代农业 发展
下载PDF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划分依据,提出了以农机作业为基础、能力为保障、效益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发展阶段模糊评判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我国及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所处发展阶段进行了评判,并分析了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 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划分依据,提出了以农机作业为基础、能力为保障、效益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发展阶段模糊评判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我国及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所处发展阶段进行了评判,并分析了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 阶段性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 被引量:51
3
作者 白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对新阶段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提出农民增收的根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的观点 ,并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 ,要抓好 5个结合 ,即推进农... 对新阶段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提出农民增收的根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的观点 ,并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 ,要抓好 5个结合 ,即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结合 ,加强政府的支持和调控力度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中国 产业结构调整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城镇化
下载PDF
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7
4
作者 杨晓东 白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包括生产性环境污染和生活性环境污染;建立了小城镇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优化模型和小城镇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认为小城镇环境保护应实施“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计划”两大环境保护新...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包括生产性环境污染和生活性环境污染;建立了小城镇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优化模型和小城镇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认为小城镇环境保护应实施“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计划”两大环境保护新举措。提出了健全现行政策制度、执行乡镇企业环境保护法、编制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有关对策,以加强小城镇环境污染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三维复合系统
下载PDF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3,共4页
基于有序样本的分类方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研究。将我国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划分成不同子样,使整个分类达到某种目标下的最优。据此将我国各省市区(台湾省除外)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分为4类;各类地区在作业、效益、结... 基于有序样本的分类方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研究。将我国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划分成不同子样,使整个分类达到某种目标下的最优。据此将我国各省市区(台湾省除外)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分为4类;各类地区在作业、效益、结构、经济、规模和文化诸方面所形成的综合水平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 不平衡性
下载PDF
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分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规模、需求和经济条件;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农机总动力与农民收入水平、农业劳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关系;依模型对农机总动力发展进行预测。
关键词 关系分析 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机总动力 动力分析模型 生产规模 经济条件 收入水平 粮食单产 播种面积 农民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世峰 白人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薄弱部位。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并从战略与规划、准确定位、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城乡部土地可持... 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薄弱部位。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并从战略与规划、准确定位、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城乡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土地利用 可持续利用 特征 规划 定位 战略措施
下载PDF
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7
8
作者 白人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22,共5页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对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如何突破水稻机械种植这一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同时指出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对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如何突破水稻机械种植这一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同时指出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的选择,必须提到适应、符合产业化经营要求的新高度,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 水稻生产机械化 技术路线 发展格局
下载PDF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立新 秦富 白人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8,共6页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并结合成本分析进行综合比较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粮食作物 比较优势 中国 稻谷 小麦 玉米 大豆 生产规模 生产成本 劳动纯收益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祝美群 白人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以 1 99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的潜在优势和显性优势 ;这种地区优势 ,特别是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生产 地区优势分析 潜在优势 显性优势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种植业)机械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72,共5页
该文阐述了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区比较研究的意义。在调查与分析我国各地区农业 (主要是种植业 )机械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地区比较研究与综合评价。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不同 ,我国农... 该文阐述了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区比较研究的意义。在调查与分析我国各地区农业 (主要是种植业 )机械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地区比较研究与综合评价。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不同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北方农业机械化的总体水平比南方高 ,西南是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低、难度最大的地区。通过综合评分法和模糊聚类模型的计算 ,按照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分为 4类地区。提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按北部、中部、南部来分类指导 ;实行分区决策、分类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区域不平衡性 中国 种植业
下载PDF
中国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97,共4页
针对实现我国 2 0 2 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 0 0 0年翻两番目标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研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机械净值、农业机械化投入之间的关系 ,以及政府财政投入对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带动作用 ;对实现 2 0 2 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 针对实现我国 2 0 2 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 0 0 0年翻两番目标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研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机械净值、农业机械化投入之间的关系 ,以及政府财政投入对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带动作用 ;对实现 2 0 2 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6 5 %的目标所需的财政投入进行了测算 ,分析了财政投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机械化 财政投入分析 农业机械净值
下载PDF
关于“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0
13
作者 白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对"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起点、新环境、新期待、和新举措进行了研究思考,提出"十三五"依然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态势是由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全面机械化进军。我们的责... 对"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起点、新环境、新期待、和新举措进行了研究思考,提出"十三五"依然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态势是由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全面机械化进军。我们的责任是在新高度上开创农机化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 农业机械化 全程机械化 农业全面机械化
下载PDF
影响山西省农机化水平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宝峰 白人 刘广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针对定量分析农机化发展影响因素困难的问题,依据2002年山西省115个县(市)影响农机化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因素逐步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 针对定量分析农机化发展影响因素困难的问题,依据2002年山西省115个县(市)影响农机化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因素逐步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程度高低依次为:每hm2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丘陵山地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每hm2农业机械原值、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和无霜期7个因素。提升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的关键在于在加强农机动力配备的同时还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适合丘陵山地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水平 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病” 被引量:19
15
作者 祝华军 白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对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集聚效应差和环境恶化进行分析 ,指出布局分散是“小城镇病”的根源之所在 ;作者认为从规模经济考虑 ,我国城镇发展方针应调整为 :发挥大城市集聚—扩散效应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 本文对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集聚效应差和环境恶化进行分析 ,指出布局分散是“小城镇病”的根源之所在 ;作者认为从规模经济考虑 ,我国城镇发展方针应调整为 :发挥大城市集聚—扩散效应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有重点地选择性发展小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 集聚效应 分散性 中国
下载PDF
21世纪初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展望 被引量:15
16
作者 白人 《中国农机化》 2000年第6期8-11,共4页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21世纪 发展展望 经常体制改革
下载PDF
中国农业机械化所处发展阶段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白人 杨敏丽 刘清水 《中国农机化》 1999年第2期33-36,共4页
正确认识我国农业机械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我国农机化规划。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完成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发展农村生产力,... 正确认识我国农业机械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我国农机化规划。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完成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发展农村生产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 农机化发展
下载PDF
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 被引量:17
18
作者 白人 《中国农机化》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十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取得了巨大进展和重要成就,为“十一五”进一步加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农机化发展已处于成长期。“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要走资源节约型、协调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取得了巨大进展和重要成就,为“十一五”进一步加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农机化发展已处于成长期。“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要走资源节约型、协调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重点抓好四大农机化工程。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农机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机化的支持力度、制定支持保障农机有效供给的有关政策、制定实施科教兴机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有关政策、支持扩大开放等五项农机化发展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农机化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地区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白人 杨敏丽 刘清水 《中国农机化》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1.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分类研究的意义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要从增强农机化实力和提高农机化水平两方面着手。实力有大小强弱之分,主要反映装备、人员、作业等总量的多少,反映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潜力... 1.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分类研究的意义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要从增强农机化实力和提高农机化水平两方面着手。实力有大小强弱之分,主要反映装备、人员、作业等总量的多少,反映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潜力。水平有高低之分,主要反映农机化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农机化发展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敏丽 白人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共7页
参考波特教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明确提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要具有“更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将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归纳为竞争能力(内因)和竞争环境(外因)两大方面,并得出农业生产要素状况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根... 参考波特教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明确提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要具有“更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将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归纳为竞争能力(内因)和竞争环境(外因)两大方面,并得出农业生产要素状况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农业机械)又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提出农业机械化过程是技术进步和新陈代谢过程,对农业机械化投入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产生收益递增,从而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中国应走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效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农业机械化道路,突出多样化、综合性、优质高效性,选择技术进步与发挥劳动资源优势相结合的组合型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国际竞争力 比较研究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