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DA方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失效模式优化 被引量:32
1
作者 白久林 欧进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98-203,共6页
结构失效的关键在于非最优的失效模式导致结构不能承受最大的外部荷载。为改善结构的失效模式,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一个5层3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纤维模型。按场地条件选取10条不同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结合IDA曲线的特... 结构失效的关键在于非最优的失效模式导致结构不能承受最大的外部荷载。为改善结构的失效模式,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一个5层3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纤维模型。按场地条件选取10条不同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结合IDA曲线的特征和结构的失效准则,提出基于IDA方法的结构最弱失效模式。最后提出3种方案对结构进行失效模式优化,其中以综合考虑失效路径中失效截面的先后顺序和形成"强柱弱梁"型全梁铰式耗能失效机制的方案最优,其结构的抗震能力最强。基于IDA方法的结构失效模式优化,可广泛用于其它结构形式,为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失效模式 增量动力分析(IDA) 优化 OPENSEES
原文传递
结构抗震分析的耐震时程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白久林 杨乐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共11页
耐震时程法是一种新的生成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方法,其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地震动强度逐渐增大,且任一时程的反应谱曲线与目标反应谱吻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函数合成了基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耐震时程曲线,并研究了该... 耐震时程法是一种新的生成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方法,其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地震动强度逐渐增大,且任一时程的反应谱曲线与目标反应谱吻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函数合成了基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耐震时程曲线,并研究了该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以耐震时程曲线和7条地震动作为输入,对比分析了弹塑性SDOF体系和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耐震时程分析结果处于7条地震动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包络线之内,其结果宏观上表现为多个地震动输入结果的平均值;耐震时程法能有效地预测结构的抗震效应且计算效率高。耐震时程法将为不同类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预测,结构抗震动力试验输入,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等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法 非线性最小二乘 增量动力分析 RC框架结构 弹塑性SDOF体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塑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白久林 欧进萍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31,共10页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基于能量平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设计方法。通过结构多失效模式分析,以"强柱弱梁"整体破坏机制作为塑性设计的失效模式;推导了结构能量平衡方程并给出了地震输入能和弹性振动能的计算式。为...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基于能量平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设计方法。通过结构多失效模式分析,以"强柱弱梁"整体破坏机制作为塑性设计的失效模式;推导了结构能量平衡方程并给出了地震输入能和弹性振动能的计算式。为反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刚度退化和捏缩效应,给出了修正的结构能量平衡方程,对结构的非弹性应变能进行修正。根据外力做功等于结构的非弹性应变能,求出考虑P-Δ效应的结构的侧向力大小,进而根据结构的耗能机制计算出梁柱构件截面的内力值。最后对1榀3跨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塑性设计,并与对应的弹性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塑性设计结构能充分形成"强柱弱梁"型屈服机制,结构的延性好,层间变形更加均匀,其抗震能力更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塑性设计 失效模式 能量平衡 “强柱弱梁”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白久林 欧进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96,共11页
耐震时程法的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时间的增加,地震强度逐渐增大。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合成了基于我国抗震规范反应谱的三条耐震时程曲线。以两个5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别对结构进行22条天然地震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和3条耐... 耐震时程法的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时间的增加,地震强度逐渐增大。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合成了基于我国抗震规范反应谱的三条耐震时程曲线。以两个5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别对结构进行22条天然地震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和3条耐震时程曲线输入下的非线性分析,对比研究了结构在不同强度下的最大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基底剪力和结构滞回耗能分析,比较了结构在大震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布和最大楼层剪力分布。分析研究表明,耐震时程法能较好的预测结构的抗震响应,其分析结果离散性小,宏观上与多条天然地震动分析结果的中位值吻合较好。由于耐震时程法仅需进行一次时程分析便可获得结构不同强度下的抗震响应,计算效率高,计算精度较好,这为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法 抗震性能评估 钢筋混凝土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滞回耗能
原文传递
基于剪力比的防屈曲支撑-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潘毅 阎勋章 +1 位作者 易路行 白久林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5,共10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剪力比的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剪力比α设置不同参数的防屈曲支撑并进行了多个不同层数结构的抗震设计;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剪力比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防屈曲支撑滞... 该文提出了基于剪力比的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剪力比α设置不同参数的防屈曲支撑并进行了多个不同层数结构的抗震设计;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剪力比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防屈曲支撑滞回耗能比随剪力比α的关系曲线,并得出剪力比α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3<α<0.5。在剪力比合理的取值基础上研究了层间位移角最大值随不同刚度主体框架的变化规律,并建议了主体混凝土框架最大层间位移角的设计取值。该文所提方法简便、实用,为防屈曲支撑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混凝土框架结构 剪力比 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等损伤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白久林 杨乐 欧进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3,共8页
等损伤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所有构件(楼层)发生同等程度的损伤而形成均匀的侧向变形,使所有结构构件的性能均能充分发挥。该文采用优化准则法发展了基于Open Sees平台的钢框架结构等损伤抗震设计方法。通过提取结构在强震下的构件... 等损伤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所有构件(楼层)发生同等程度的损伤而形成均匀的侧向变形,使所有结构构件的性能均能充分发挥。该文采用优化准则法发展了基于Open Sees平台的钢框架结构等损伤抗震设计方法。通过提取结构在强震下的构件损伤指数来获得损伤指数比列阵,进而定量地对损伤严重部位进行加强、对损伤较轻部位进行削弱;基于材料总造价恒定和体系约束条件,对所有构件进行重新调整。以一个8层钢框架结构作为原始结构,采用规范反应谱拟合的一条人工地震动作为输入,探讨了不同超松弛因子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通过大样本时程分析,对比了结构优化前后的层间位移角分布、整体损伤指标、楼层损伤分布和整体抗震能力,结果表明该文的优化方法能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损伤 优化准则法 钢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人工地震动
原文传递
基于剪力比和刚度比的防屈曲支撑-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毅 高宪 +1 位作者 易路行 白久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7,共9页
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不仅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且在地震中可通过芯材的屈服吸收能量,从而减少输入主体结构的能量,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防屈曲支撑在结构体系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不仅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且在地震中可通过芯材的屈服吸收能量,从而减少输入主体结构的能量,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防屈曲支撑在结构体系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主体结构刚度主要由梁柱构件截面尺寸决定,而主体结构强度由截面尺寸和配筋共同决定。基于此,以BRB-RC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基于剪力比和刚度比的设计方法进行BRB参数设计,对2种方法设计后的结构进行反应谱及弹塑性时程分析,从周期、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滞回耗能比及滞回曲线等方面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分析获得了基于刚度比和剪力比设计方法的优缺点,为BRB-RC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剪力比 刚度比 混凝土框架 抗震设计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整体失效模式可控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白久林 金双双 欧进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9,共9页
该文发展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地震整体失效模式可控设计方法。基于能量平衡概念和塑性内力设计机制,提出了改进的能量平衡方程和塑性内力设计方法来实现具有不同滞回性能结构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几... 该文发展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地震整体失效模式可控设计方法。基于能量平衡概念和塑性内力设计机制,提出了改进的能量平衡方程和塑性内力设计方法来实现具有不同滞回性能结构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几何配置的结构,并研究了结构沿楼高的强柱弱梁系数分布。分别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和22条地震下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的整体能力曲线、屈服机制、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布和柱端弯矩需求。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不需要任何迭代便能实现结构预期的抗震性能和整体失效模式,克服了传统抗震设计需不断试凑迭代来满足抗震性能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柱弱梁机制 整体失效模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考虑模态侧向力组合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白久林 欧进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6,共9页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是结构各阶模态共同参与的结果。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展了考虑结构模态侧向力组合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采用模态贡献修正系数作为各阶模态参与的权重,考虑模态侧向力的方向,构造了基于模态侧向力组合的推覆...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是结构各阶模态共同参与的结果。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展了考虑结构模态侧向力组合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采用模态贡献修正系数作为各阶模态参与的权重,考虑模态侧向力的方向,构造了基于模态侧向力组合的推覆分析侧向力模式,将各侧力模式分析结果的包络值作为结构的抗震响应。以两个5层和1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研究了结构的能力曲线和目标位移处的楼层变形分布;分别采用能量方法和非弹性响应谱来构造结构的能力曲线和需求曲线,对比分析了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楼层侧向位移。结果表明:结构的能力曲线由四种组合侧力模式共同决定,性能点处的抗震响应由两种组合侧力模式控制;该文方法能较好的预测结构的抗震响应,比常规的侧向力模式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侧向力组合 推覆分析 抗震性能 响应包络值 RC框架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剪力比的黏弹性阻尼腋撑-RC框架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毅 陈侠辉 +2 位作者 赵俊贤 白久林 赵崇锦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9-86,共8页
现有减震设计方法需进行繁琐的迭代,其效率有待提高。基于剪力比的概念,采用黏弹性阻尼腋撑,设置罕遇地震下腋撑与框架结构的耗能比,提出了基于剪力比的黏弹性阻尼腋撑-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选取7条地震动记录,根据不同剪力比α对6... 现有减震设计方法需进行繁琐的迭代,其效率有待提高。基于剪力比的概念,采用黏弹性阻尼腋撑,设置罕遇地震下腋撑与框架结构的耗能比,提出了基于剪力比的黏弹性阻尼腋撑-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选取7条地震动记录,根据不同剪力比α对6层、9层、12层模型设置不同参数的腋撑,进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腋撑耗能占地震输入结构总能量的关系,并将各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与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值进行了对比。从层间位移角、层剪力、顶层最大位移值、顶层峰值加速度等方面比较了结构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40 m以下的框架结构,耗能比为0.6时,剪力比α的合理取值范围在0.10~0.20之间;剪力比α取0.15时,RC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顶层最大位移值均减少34%~45%,层剪力、顶层加速度峰值均减少1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剪力比 黏弹性阻尼器 腋撑 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
全文增补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的搜索与改善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勇 白久林 欧进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92-197,共6页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一个十层三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纤维模型.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浇楼板效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浇楼板的存在可增大柱的转动,减小梁的转动,削弱设计时"强柱弱...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一个十层三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纤维模型.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浇楼板效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浇楼板的存在可增大柱的转动,减小梁的转动,削弱设计时"强柱弱梁"的效果,从而改变了梁与柱达到屈服状态和极限状态的先后顺序.然后,根据结构失效准则,利用Pushover方法搜索出结构地震失效模式.最后,采用3种不同的改善方案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加强局部构件来改善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研究分析表明,改善结构的不同部位能提高结构的弹塑性刚度和延性,改变地震失效模式,提高抗震性能.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的搜索与改善能有效揭示建筑结构地震弹塑性发展和破坏倒塌规律,为建立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分析理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失效模式 OPENSEES 纤维模型 PUSHOVER分析方法
下载PDF
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研究综述
12
作者 白久林 王瑞毅 +1 位作者 王宇航 杨庆山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3,共14页
陆上风电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有效保障基础质量,并减少对环... 陆上风电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有效保障基础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风电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搜集、整理和归纳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及研究现状,针对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的特点,总结了梁板基础、多足基础等6类主要的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形式,并对每种形式的特点、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列举了部分国内外应用装配式基础的陆上风电场项目。结果表明: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依据,优化结构形式,形成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性能控制方法,以支撑风电结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陆上风电结构 装配式基础 基础类型
下载PDF
全装配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滞回模型及其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双双 李盈开 +2 位作者 周建庭 杜轲 白久林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57,共9页
为减小防屈曲支撑的震后残余变形,降低结构的修复难度和成本,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组合碟簧实现复位的全装配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该新型支撑通过设置BRB系统承载力和SC系统预压力的比率,可有效控制滞回曲线的特性。文中阐述了该支撑的构... 为减小防屈曲支撑的震后残余变形,降低结构的修复难度和成本,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组合碟簧实现复位的全装配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该新型支撑通过设置BRB系统承载力和SC系统预压力的比率,可有效控制滞回曲线的特性。文中阐述了该支撑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推导了循环加载下的理论滞回模型,并据此设计制作了3个不同组合的全装配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对比了残余变形和滞回耗能等特性,探讨了自复位效果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全装配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滞回曲线有明显的旗帜型特征,滞回性能稳定;组合碟簧自复位系统大幅减小了支撑的残余变形,复位效果明显;理论滞回模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自复位减震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碟簧 滞回模型 拟静力试验 残余变形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轻钢主次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杨红 苏星宇 +2 位作者 王志军 郑宇睿 白久林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4,共13页
为了增加轻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基于主次结构的理念,提出了以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斜撑为主结构并形成主要抗侧力体系,以主要承受自身竖向荷载的轻钢框架为次结构的结构体系,其中轻钢次框架以循环嵌套的方式与主结构相结合。为研究轻钢... 为了增加轻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基于主次结构的理念,提出了以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斜撑为主结构并形成主要抗侧力体系,以主要承受自身竖向荷载的轻钢框架为次结构的结构体系,其中轻钢次框架以循环嵌套的方式与主结构相结合。为研究轻钢次框架的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次框架采用预制装配式楼板对主次框架结构损伤特征和抗震性能的影响,按7度0.1g设计并制作了2个按1∶3缩尺的6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轻钢主次框架结构模型。对2个模型分别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2个缩尺模型在7度0.1g罕遇地震作用下均无明显破坏现象,在8度0.2g极罕遇地震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达到1/28和1/35,但主要结构构件未出现明显损伤;次框架采用铰接梁柱节点并取消第3层钢柱可明显减小水平地震对次框架受力的影响,且可提高装配率、降低造价;刚性法兰连接节点可确保双向水平地震下钢管混凝土柱端先屈服,能满足连接节点更强的抗震要求;经过构造措施加强的次结构预制楼板与边钢梁有明显的组合空间作用,可对边钢梁扭转形成有效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主次结构 轻钢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考虑RNA运行作用的近海风电结构TMD振动控制研究
15
作者 白久林 李晨辉 王宇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4-534,共11页
为探究风轮-机舱组件(RNA)运行作用对近海风电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控制的影响,以NREL 5 MW单桩风电塔为对象,基于风-浪-流-RNA运行耦合的近海风电结构分析模型,通过定点理论对风电塔架一阶频率设计TMD参数。结合RNA控制策略下... 为探究风轮-机舱组件(RNA)运行作用对近海风电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控制的影响,以NREL 5 MW单桩风电塔为对象,基于风-浪-流-RNA运行耦合的近海风电结构分析模型,通过定点理论对风电塔架一阶频率设计TMD参数。结合RNA控制策略下风电机组的时变振动特性,分别研究TMD对近海风电结构塔顶前后向及侧向动力响应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由于前后向与侧向动力条件的不同,TMD无法有效控制塔顶前后向振动,但可显著抑制塔顶侧向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RNA 风-浪-流耦合 TMD 振动控制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影响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芮建辉 白久林 欧进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78-282,共5页
按照7度设防标准设计一20层平面钢框架,采用层刚度比方法布置防屈曲支撑,通过计算分析选出合理的刚度比例。采用Wael三撑杆模型、改进的Atkinson和Yan本构关系曲线模拟填充墙,并建立含填充墙的20层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模型。采用增量动力... 按照7度设防标准设计一20层平面钢框架,采用层刚度比方法布置防屈曲支撑,通过计算分析选出合理的刚度比例。采用Wael三撑杆模型、改进的Atkinson和Yan本构关系曲线模拟填充墙,并建立含填充墙的20层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并结合ATC委员会的提出的倒塌储备系数(CMR)评价方法,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和含有填充墙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填充墙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并能增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倒塌能力,通过合理的布置防屈曲支撑可使7度设防钢框架基本实现8度"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同时表明CMR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在长周期结构中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钢框架 填充墙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储备系数(CMR)
下载PDF
钢板剪力墙-RC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平衡的大震塑性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双双 谢雨 +1 位作者 白久林 李梦依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两边连接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具有承载力高、耗能能力强、延性好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中布置灵活,能够减小对框架柱的作用力,避免框架柱过早发生破坏。为确定墙体在结构中的布置方式以使结构抗震性能充分发挥,提出了钢板剪力墙-RC框架结构... 两边连接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具有承载力高、耗能能力强、延性好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中布置灵活,能够减小对框架柱的作用力,避免框架柱过早发生破坏。为确定墙体在结构中的布置方式以使结构抗震性能充分发挥,提出了钢板剪力墙-RC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平衡的大震塑性设计方法。设定结构预期的整体破坏模式和目标位移,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计算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采用剪力比将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离散为钢板剪力墙体系和框架体系并计算设计楼层剪力,进而完成钢板墙的截面设计。按照塑性内力分配机制和钢板墙屈服后的性能,计算框架结构梁、柱的内力需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截面设计。分别对5层和10层结构进行基于能量平衡的大震塑性设计,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对比研究了两个结构的损伤机制、最大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比和残余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结构预期的整体破坏模式,并满足结构大震抗震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结构 能量平衡 塑性设计 整体破坏模式
下载PDF
RXP环保阻燃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唐 白久林 揣成智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1,72,共5页
探索了磷酸酯类环保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RXP)对PC/ABS共混体系的应用效果.比较了该阻燃剂与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阻燃剂对PC/AB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形态的影响.结... 探索了磷酸酯类环保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RXP)对PC/ABS共混体系的应用效果.比较了该阻燃剂与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阻燃剂对PC/AB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RXP环保阻燃剂可以替代溴锑阻燃剂应用在PC/ABS合金中并能取得较好的阻燃效果和较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RXP 十溴二苯乙烷 三氧化二锑 阻燃性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地震响应与破坏过程的耐震时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乐 白久林 欧进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耐震时程法(ETM)是一种基于动力时程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其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地震动强度逐渐增大。本文合成了基于中国抗震反应谱的耐震时程曲线,并以此作为输入,对一个8层3跨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采... 耐震时程法(ETM)是一种基于动力时程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其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地震动强度逐渐增大。本文合成了基于中国抗震反应谱的耐震时程曲线,并以此作为输入,对一个8层3跨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对结构在不同耐震持时下的整体响应进行了评估;以大震下天然地震动分析结果为标准,对比了结构在耐震时程曲线(ETA)作用下的塑性铰分布概率、形成顺序和延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耐震时程法能较好地预测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及破坏过程,且分析次数少,这为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快速分析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法(ETM) 钢框架结构 耐震时程曲线(ETA) 规范反应谱 增量动力分析(IDA)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拆装式门式刚架房屋加强型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徐长进 吴鸿超 +4 位作者 周军 白久林 汪晓阳 李文学 冯明富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29-1235,共7页
新型拆装式门式刚架房屋既要满足建得快,也要满足拆得快,这对其节点构造及力学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使节点获得较大刚度,通常采用现场焊接施工,但这种施工方式速度慢、效率低,且无法拆卸二次投入使用。因此,满足快速拆装的梁柱节点... 新型拆装式门式刚架房屋既要满足建得快,也要满足拆得快,这对其节点构造及力学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使节点获得较大刚度,通常采用现场焊接施工,但这种施工方式速度慢、效率低,且无法拆卸二次投入使用。因此,满足快速拆装的梁柱节点通常采用螺栓连接,但这种连接方式往往难以达到刚度要求。为同时满足快速拆装及节点刚度的要求,对梁梁节点及梁柱节点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在此基础上增加结构加强件来加大节点刚度,同时也可以增加节点的安全储备。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节点域及加强件的截面应力–应变曲线、节点转动角度、以及试验过程中节点的拆装时间。结果表明,设计荷载下,节点域内各构件均处于弹性,紧固件无明显损伤,且重复六次承载力及刚度无明显下降,可多次拆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装式 门式刚架 连接节点 刚度 拆装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