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无效辩护制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18
1
作者 飞飞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50,共9页
无效辩护制度是有效辩护制度良好运行的必要保障。通过对美国无效辩护制度的考察,可以看到,无效辩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辩护的质量。我国辩护制度运行状况堪忧,委托辩护质量不高,指定辩护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就目前情况看,... 无效辩护制度是有效辩护制度良好运行的必要保障。通过对美国无效辩护制度的考察,可以看到,无效辩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辩护的质量。我国辩护制度运行状况堪忧,委托辩护质量不高,指定辩护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就目前情况看,在所有案件中借鉴无效辩护制度的时机还不成熟,而率先在死刑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将无效辩护制度应用于委托辩护与指定辩护,不仅可行,而且紧急。但是,因为司法传统以及刑事诉讼制度的差异,对于无效辩护的判断标准、证明责任、救济程序、律师责任的承担等,我国应采取不同于美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辩护 死刑案件 委托辩护 指定辩护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窒息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艳艳 飞飞 +2 位作者 李海英 索桂海 吴尤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窒息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的60例窒息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早产儿脑损伤专家共识将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窒息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的60例窒息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早产儿脑损伤专家共识将研究对象分为脑损伤组(n=28)、非脑损伤组(n=32),分别于生后7 d内(至少2次)、纠正胎龄满40周行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足月前阶段、扭动运动阶段以及不安运动阶段行GMs的初筛和复筛,在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CDCC)。分析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窒息早产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与CDCC的相关性。结果1)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预测窒息早产儿脑损伤的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84.38%。2)GMs联合Dubowitz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筛查阳性率与纠正胎龄满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CDCC(PDI、MDI)评分均具有正相关性(r=0.71、0.66;0.67、0.59;0.73、0.71),其中与12个月CDCC相关性最强。结论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可作为窒息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Dubowitz神经学检查 窒息 早产儿 脑损伤
原文传递
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飞飞 索桂海 +3 位作者 郑玉芹 李海英 杨卫霞 吴尤佳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均按照全国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培养。告知两...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均按照全国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培养。告知两组学员最终成绩的构成方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结业考核,其结业成绩为最终成绩;实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最终总成绩构成包括过程考核(35%)、结业考核(50%)、医德医风(5%)、读书报告(5%)、考勤(5%)。通过考核成绩分析及学员自评两种方式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表达。结果实验组学员的过程考核、结业考核成绩与总成绩呈正相关(r=0.953,r=0.966,P=0.00)。在结业考核评定中,实验组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与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12.03±1.51)vs.(10.83±1.42),(12.03±1.40)vs.(10.83±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自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临床推理及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及专业性的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儿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刍议 被引量:12
4
作者 甄贞 飞飞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9-52,共4页
信息共享平台是实践中解决公安、检察部门获取涉嫌犯罪案件或案件线索的重要机制,但是,如果只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录入涉嫌犯罪案件,那么信息共享平台也只是"华丽的外衣"。因此,务必扩大录入案件范围。案件范围的录入必须分两步... 信息共享平台是实践中解决公安、检察部门获取涉嫌犯罪案件或案件线索的重要机制,但是,如果只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录入涉嫌犯罪案件,那么信息共享平台也只是"华丽的外衣"。因此,务必扩大录入案件范围。案件范围的录入必须分两步进行,先录入重点领域的行政处罚案件,待条件成熟后再录入所有行政处罚案件。联席会议的牵头部门各式各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刑衔接机制有效推进,由负有法定监督职责的检察部门与监察部门共同牵头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平台 案件范围 联席会议 牵头部门
原文传递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小环 韩文良 +2 位作者 飞飞 赵春玲 陈贝贝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4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小肠疾病的镜下表现及患病率。结果 80例受检者共发现病变56例(70.0%),小肠疾病42例(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小肠疾病的镜下表现及患病率。结果 80例受检者共发现病变56例(70.0%),小肠疾病42例(52.5%),其中小肠黏膜下肿物6例,小肠肿瘤3例,小肠多发息肉1例,小肠蛔虫2例,小肠多发溃疡6例(其中1例疑似克罗恩病),小肠炎16例(其中非特异性炎症10例,疑似缺血性肠炎1例),小肠憩室2例,小肠多发血管瘤3例,小肠血管畸形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小肠外压征1例;另外食管憩室1例,糜烂性胃炎2例,浅表性胃炎4例,胃溃疡4例(残胃溃疡1例),幽门管溃疡1例,结肠息肉1例,升结肠肿瘤1例,其余24例患者镜下未见异常(30.0%)。结论胶囊内镜对各类小肠疾病包括炎症及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作为小肠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飞飞 李小环 +3 位作者 祁代华 姜红建 郭战萍 陈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258例胃肠疾病患者,其中慢性胃炎患者112例(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消化性溃疡组)、胃癌患者48例(胃癌组),聚合酶链式反应(P...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258例胃肠疾病患者,其中慢性胃炎患者112例(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消化性溃疡组)、胃癌患者48例(胃癌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p基因型并分析其在胃肠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分析Hp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PGⅠ、PGⅡ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低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G-17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PGⅠ、PGⅡ、CRP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消化性溃疡组(P<0.05),而G-17水平高于消化性溃疡组(P<0.05);消化性溃疡组Hp感染基因型cagA、iceA、baba2占比低于慢性胃炎组(P<0.05),而vacA占比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vacA占比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而iceA占比低于慢性胃炎组和消化性溃疡组(P<0.05);胃癌预后差患者中vacA基因亚型m2占比高于慢性胃炎组和消化性溃疡组(P<0.05)。结论 Hp感染基因型可能影响胃肠疾病病变程度,其中Hp感染基因型vacA亚型m2可能与胃癌不良预后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型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原文传递
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飞飞 王朵梅 +1 位作者 孙宝兰 吴尤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IM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间诊断为IM的住院患儿,分为EBV... 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IM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间诊断为IM的住院患儿,分为EBV感染者和非EBV感染者。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基本资料,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IM住院患儿127例中EBV感染者102例(感染组),非EBV感染者25例(非感染组)。(1)感染组较非感染组发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2)感染组肝脾肿大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皮疹发生率低于非感染组;(3)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改变较非感染组更明显;(4)感染组谷丙转氨酶、总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较非感染组变化更显著。结论:IM患儿EBV感染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儿童
下载PDF
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法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丛晓亚 飞飞 +3 位作者 索桂海 郑玉芹 李海英 吴尤佳 《交通医学》 2019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法的效果,寻求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83例,于生后6小时内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r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监测,收集生后24小时... 目的:通过比较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法的效果,寻求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83例,于生后6小时内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r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监测,收集生后24小时内尿液标本行S100B蛋白检测,在生后7~10天内完成头颅MRI检查,并在纠正胎龄18月时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检查,比较三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神经行为学随访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损伤组51例中aEEG轻度异常14例,重度异常27例,正常10例;非脑损伤组32例中aEEG轻度异常5例,重度异常1例,正常26例,两组aEEG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2,P<0.01).脑损伤组尿S100B蛋白1.93±0.79 ng/mL,异常37例,正常14例;非脑损伤组S100B蛋白0.93±0.38 ng/mL,异常7例,正常25例,两组尿S100B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95,P<0.01).脑损伤组MRI异常36例(70.59%),正常15例(29.41%);非脑损伤组MRI异常3例(9.38%),正常29例(90.62%),两组MRI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2,P<0.01).aEEG灵敏度最高,MRI特异度最高,aEEG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价值为三者中最高.头颅MRI与纠正胎龄18月时神经行为学随访结局相关性高于aEEG及尿S100B蛋白.结论:aEEG是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手段,头颅MRI有助于判断早产儿脑损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图 尿S100B蛋白 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与健康母亲初乳寡糖浓度差异分析
9
作者 飞飞 仲书钰 +2 位作者 陈鹏 郑玉芹 吴尤佳 《现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健康母亲初乳中母乳寡糖(HMO)浓度的差异,为优化GDM患者的新生儿喂养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产科GDM患者初乳样本38例和健康母亲初乳样本80例,记录母亲的产前体重、身高、产次、孕周...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健康母亲初乳中母乳寡糖(HMO)浓度的差异,为优化GDM患者的新生儿喂养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产科GDM患者初乳样本38例和健康母亲初乳样本80例,记录母亲的产前体重、身高、产次、孕周等临床特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初乳中HMO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Se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分组的GDM患者与健康母亲初乳中HMO、乳糖、总糖浓度,分析初乳中HMO、乳糖、总糖浓度与母亲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分泌类型的母亲初乳中,与正常健康母亲相比GDM对HMO、乳糖、总糖的浓度产生的影响不同。总HMO浓度最高为正常Se^(+)组,GDM Se^(+)组次之;乳糖最高为GDM Se^(-)组,正常Se^(+)组次之;总糖浓度最高为正常Se^(+)组,GDM Se^(+)组次之;GDM Se^(+)组乳糖、总糖浓度较正常Se^(+)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 Se^(-)组乳糖浓度较正常Se^(-)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 Se^(-)组比较,GDM Se^(+)组仅岩藻糖类HMO、总HMO升高,岩藻糖和唾液酸类HMO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Se^(+)组GDM与正常健康母亲相比,初乳HMO、乳糖、总糖浓度减少,建议针对GDM母亲母乳喂养儿童,补充特定HMO促进婴儿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寡糖 妊娠期糖尿病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初乳
原文传递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祁代华 韩文良 +4 位作者 李小环 姜红建 飞飞 段莎莎 于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经过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疑似早期胃部病变患者,给予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白光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 目的研究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经过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疑似早期胃部病变患者,给予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白光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显著高于采用白光内镜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诊断 早期胃癌
下载PDF
2019—2022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11
作者 仇冬梅 飞飞 +1 位作者 沈丽媛 吴尤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究2019—2022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上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血液标本,检测患儿MP感染情况,分析M... 目的 探究2019—2022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上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血液标本,检测患儿MP感染情况,分析MP感染不同年份、季节、性别及年龄的流行情况。结果 12 830例住院儿童的血标本中MP阳性率为16.55%(2 123/12 830),2019年住院儿童MP阳性率为17.97%,2022年住院儿童MP阳性率为16.48%,呈下降趋势(P<0.05)。女性住院儿童的阳性率19.38%(1 198/6 182)高于男性住院儿童的阳性率13.91%(925/6 648)(χ^(2)=69.277,P<0.05)。夏季(19.84%)、秋季(19.57%)两季阳性率高于春季(12.97%)、冬季(12.38%)(P<0.05)。不同年龄的2019—2022年住院儿童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岁(9.68%)、1~3岁(12.95%)、4~6岁(18.23%)、>6岁(23.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的儿童阳性率最高。不同疾病组2019至2022年住院儿童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49%)、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7.28%)、重症肺炎(16.43%)、其他疾病(1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是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019—2022年住院儿童MP感染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其感染水平仍较高,以夏秋季高发,>6岁儿童尤其女童是MP感染的高发人群。应针对高发人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临床抗感染策略,切实提高本地区儿童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预防
原文传递
分层递进式教学方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飞飞 索桂海 +3 位作者 郑玉芹 倪凯华 李海英 吴尤佳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0期3561-3563,共3页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学儿科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临床专业本科医学生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与试验组(3...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学儿科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临床专业本科医学生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与试验组(35名),试验组学生运用分层递进式教学,对照组学生运用传统实践教学,2组学生的实习时间均为6周。实习期满观察2组学生在教学考核成绩及满意度问卷调查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组的教学考核成绩总分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均高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递进式教学方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递进式教学 临床医学 儿科 实习
下载PDF
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卫霞 吴尤佳 +1 位作者 飞飞 张晓群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案例学习(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CBL小班授课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课程结束后以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对CBL... 目的探索基于案例学习(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CBL小班授课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课程结束后以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对CBL小班授课教学法评价均较高,认为该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儿科实习生临床综合素质和带教老师综合教学水平。结论 CBL小班授课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案例学习 实习 儿科学
下载PDF
低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影响
14
作者 仇冬梅 飞飞 +1 位作者 沈丽媛 吴尤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23-924,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甲泼尼龙 布地奈德 重症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置信职业行为在儿科本科实习中的应用初探
15
作者 飞飞 邵志莉 +1 位作者 郑玉芹 吴尤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目的探索如何将置性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bities,EPAs)应用于儿科学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实习阶段,提升儿科本科实习培养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本科医学生56名。随机分... 目的探索如何将置性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bities,EPAs)应用于儿科学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实习阶段,提升儿科本科实习培养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参加实习的本科医学生5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EPAs评价。两组学员的培训时间均为4周。观察学生实习前后EPAs评分的差异,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在传统教学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EPAs自评分、中级职称带教老师评分、高级职称带教老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6.96±1.75)分vs(39.32±2.06)分]、[(17.21±1.66)分vs(41.00±1.68)分]、[(17.35±1.64)分vs(39.86±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沟通能力评价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格检查、技能操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As评价在儿科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职业行为 本科实习 儿科学 医学教育 实习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净月 徐美玉 +3 位作者 吴尤佳 飞飞 索桂海 李海英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90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F组(23例)静脉滴注芬太尼2...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90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F组(23例)静脉滴注芬太尼2μg·kg^(-1)·h^(-1);M组(23例)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1 mg·kg^(-1)·h^(-1);FM组(22例)联合使用芬太尼2μg·kg^(-1)·h^(-1)和咪达唑仑0.1 mg·kg^(-1)·h^(-1);FMH组(22例)联合使用芬太尼1μg·kg^(-1)·h^(-1)和咪达唑仑0.05 mg·kg^(-1)·h^(-1)。比较4组患儿用药前(0 h),用药后4 h、8 h、12 h、24 h的新生儿疼痛兴奋镇静量表(N-PASS)评分、吸气峰压(PIP)、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血糖(Glu);比较4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足量喂养时间和短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90例患儿用药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别的N-PASS评分、PIP、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分组交互作用(P<0.05)。患儿用药不同时间点的FiO2、HR、MBP、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间用药后不同时间点N-PA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组、FMH组不同时间点N-PASS评分均低于F组、M组(P<0.05)。4组患儿用药12 h、24 h时的PIP、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组、FMH组用药12 h、24 h时的PIP、RR均低于F组、M组(P<0.05)。4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足量喂养时间及短期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能有效减轻疼痛,降低RR,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但两药联用的最适宜剂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咪达唑仑 早产儿 镇痛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高危儿全身运动质量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柏丹丹 飞飞 +3 位作者 索桂海 郑玉芹 李海英 吴尤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606-610,共5页
目的 分析探究影响高危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而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本院新生儿室住院治疗的高危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成了GMs扭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评估,最终采用非参数检... 目的 分析探究影响高危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而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本院新生儿室住院治疗的高危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成了GMs扭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评估,最终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GMs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扭动阶段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OR=5.735,95%CI:1.032-31.855)、颅内出血(OR=8.278,95%CI:1.853-36.982)、新生儿低血糖症(OR=5.265,95%CI:1.219-22.746),影响扭动阶段异常程度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HIE(OR=15.566,95%CI:1.349-179.59),不安运动阶段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新生儿窒息(OR=4.289,95%CI:1.114-16.519)。结论 HIE、颅内出血、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窒息是影响高危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高危儿进行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 危险因素 高危儿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8
作者 飞飞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2期96-99,103,共5页
目的构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心导管介入术治疗的320例先心病患儿。将患儿按照7∶3... 目的构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心导管介入术治疗的320例先心病患儿。将患儿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即模型组224例,验证组96例。模型组按介入术后是否发生SAE分为SAE组(n=204)和非SAE组(n=20),对2组资料进行比较,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Hosmer-Lemeshow(H-L)检验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患儿介入术后发生SAE 28例,SAE发生率为8.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心力衰竭病史、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程度、肺动脉高压程度、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介入术后SAE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组、验证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95%CI(0.895,0.974)],0.907[95%CI(0.879,0.935)];H-L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846,P=0.797,χ2=4.456,P=0.814。结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先心病患儿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高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术 严重不良事件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无痛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飞飞 李小环 +1 位作者 祁海莉 刘圆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0期41-4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无痛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肠息肉患者20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痛组与常规组, 每组100例。常规组采取电子肠... 目的对比分析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无痛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肠息肉患者20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痛组与常规组, 每组100例。常规组采取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无痛组采取无痛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胃肠功能(胃泌素、胃动素), 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 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无痛组总有效率(94.00%, 94/100)高于常规组(74.00%, 74/100), P<0.05;无痛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术后6 h, 无痛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1 d, 无痛组NE、Cor、E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3 d, 无痛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无痛组并发症发生率(6.00%, 6/100)低于常规组(20.00%, 20/100), P<0.05。结论对肠息肉患者采用无痛电子肠镜下黏膜切除术, 可提高临床效果, 减轻对胃肠功能的刺激, 并能改善机体应激反应, 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无痛 电子肠镜 黏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2岁以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飞飞 柏丹丹 李海英 《交通医学》 2023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2岁以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5例2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10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24小时内检测患儿血清唾液酸浓度,对患儿家长或看护人进行问卷调... 目的:探讨影响2岁以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5例2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10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24小时内检测患儿血清唾液酸浓度,对患儿家长或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血清唾液酸浓度为1 148.79±228.10 ng/L,低于对照组的1 353.59±246.2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唾液酸(OR=0.306,95%CI=0.156~0.603)、母乳喂养(OR=0.233,95%CI=0.130~0.418)、喂奶和喂饭前看护人洗手(OR=0.414,95%CI=0.235~0.728)是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接触腹泻和(或)呕吐患者(OR=4.212,95%CI=2.338~7.590)、入院前1周使用抗生素(OR=4.115,95%CI=2.197~7.705)是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1周使用抗生素(OR=4.010,95%CI=1.950~8.244)、接触腹泻和(或)呕吐患者(OR=3.633,95%CI=1.838~7.178)是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OR=0.244,95%CI=0.114~0.522)是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加强对婴儿母亲及看护人卫生宣教,避免婴儿接触腹泻和(或)呕吐患者,养成喂奶或喂饭前正确洗手的习惯,防止轮状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影响因素 唾液酸 婴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