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形态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贺辛亥 王俊勃 +3 位作者 苏晓磊 秦辉 杨敏鸽 申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生物形态多孔陶瓷可被用于分离膜、触媒催化载体、过滤器件和微反应器等工业领域。自然界的生物材料具有完美独特的结构形态,以其为模板经遗态转化工艺制备生物形态的多孔陶瓷,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从生物模板的选材、多孔陶... 生物形态多孔陶瓷可被用于分离膜、触媒催化载体、过滤器件和微反应器等工业领域。自然界的生物材料具有完美独特的结构形态,以其为模板经遗态转化工艺制备生物形态的多孔陶瓷,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从生物模板的选材、多孔陶瓷制备工艺、反应机理和应用等4个方面,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生物模板法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模板法制备多孔陶瓷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法 多孔陶瓷 制备工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苎麻形态SiC多孔陶瓷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贺辛亥 齐乐华 +3 位作者 王俊勃 申明 苏晓磊 杨敏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5-1488,共4页
以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经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过程制得具有苎麻纤维管状形态的SiC多孔陶瓷。研究了试样的物相构成、显微结构和孔特征,探讨了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iO2溶胶与苎麻碳在真空环境、1500℃温度下的碳热还原反... 以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经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过程制得具有苎麻纤维管状形态的SiC多孔陶瓷。研究了试样的物相构成、显微结构和孔特征,探讨了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iO2溶胶与苎麻碳在真空环境、1500℃温度下的碳热还原反应主要为SiO2与C的固-固反应,也包括SiO与C及CO之间局部的气-固和气-气反应。经除碳后得到SiC多孔陶瓷保留了苎麻纤维的空心管状结构形貌,物相组成主要为β-SiC。经脱胶麻较之原麻所制备的试样管状纤维结构更为完整,试样孔结构主要为狭缝型孔隙,BET比表面积为12.97m2/g,BJH平均孔径为9.6nm,P/P0=0.97时的孔容为0.037731cm3/g,孔径分布呈多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法 制备 苎麻纤维 SIC多孔陶瓷
下载PDF
苎麻纤维PLLA-PEG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金彦 王俊勃 +4 位作者 杨敏鸽 贺辛亥 申明 姜凤阳 王琼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PLLA、PEG的熔融共聚体为基体,以麻纤维为增强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模压成型得到苎麻纤维PLLA-PEG复合材料板.分析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及红外光谱、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PLLA与PEG质量比为9∶1,共聚温度为120℃,TDI用量... 以PLLA、PEG的熔融共聚体为基体,以麻纤维为增强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模压成型得到苎麻纤维PLLA-PEG复合材料板.分析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及红外光谱、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PLLA与PEG质量比为9∶1,共聚温度为120℃,TDI用量为1∶12(与PLLA的质量比),共聚时间为14h时,得到的复合材料板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为11.1MPa,弯曲强度为68.4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复合材料 熔融共聚 正交实验 聚乳酸 聚乙二醇
下载PDF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实验装置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贺辛亥 王俊勃 +3 位作者 申明 杨敏鸽 付翀 赵郁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真空压力浸渗工艺制备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并就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复合材料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给出了渗透时间、温度及预制体高度、纤维含量和纤维直径等工艺参数的定量关系。设计了一套便捷实用的小... 介绍了真空压力浸渗工艺制备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并就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复合材料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给出了渗透时间、温度及预制体高度、纤维含量和纤维直径等工艺参数的定量关系。设计了一套便捷实用的小型实验装置,巧妙采用底注式真空系统、双层不锈钢壳体结构和可拆卸式联接件使得实验装置结构简化,实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真空压力浸渗 实验装置
下载PDF
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申明 王俊勃 +4 位作者 贺辛亥 付翀 杨敏鸽 姜凤阳 张金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总结了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体模板的制备机理和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阻尼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体模板的制备机理和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阻尼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以麻纤维织物为模板材料制备纤维织物遗态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纤维织物 模板 遗态陶瓷
下载PDF
模板整理对SnO_2/C遗态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贺辛亥 齐乐华 +3 位作者 王俊勃 杨敏鸽 申明 畅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5-380,共6页
以不同整理工艺处理的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酚醛树脂为黏接剂,经800℃炭化后获得三种苎麻炭模板,再经Sn(OH)4溶胶浸渗和560℃真空原位炭热还原反应制备得三种SnO2/C遗态材料试样。采用XRD和SEM技术分析了苎麻模板整理工艺对SnO2/C遗态材... 以不同整理工艺处理的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酚醛树脂为黏接剂,经800℃炭化后获得三种苎麻炭模板,再经Sn(OH)4溶胶浸渗和560℃真空原位炭热还原反应制备得三种SnO2/C遗态材料试样。采用XRD和SEM技术分析了苎麻模板整理工艺对SnO2/C遗态材料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自制磨耗仪对比测试了三种遗态材料试样的磨损率。结果表明:三种SnO2/C遗态材料试样在显微结构以及耐磨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生物模板整理工艺可有效调控遗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整理工艺 SnO2/C遗态材料 显微结构 磨损率
下载PDF
SiC/C遗态陶瓷的制备工艺研究
7
作者 贺辛亥 王俊勃 +4 位作者 申明 付翀 徐洁 苏晓磊 杨敏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以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经溶胶-凝胶浸渍工艺获得苎麻/SiO2前驱体A和苎麻/酚醛树脂/SiO2前驱体B,在真空炉中经1 500℃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得SiC/C遗态陶瓷。采用TG-DTG、XRD和SEM等技术分别对材料的热解行为、物相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与... 以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经溶胶-凝胶浸渍工艺获得苎麻/SiO2前驱体A和苎麻/酚醛树脂/SiO2前驱体B,在真空炉中经1 500℃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得SiC/C遗态陶瓷。采用TG-DTG、XRD和SEM等技术分别对材料的热解行为、物相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利用阿基米德法测定试样的显气孔率。结果表明:SiC/C遗态陶瓷继承苎麻纤维的天然结构形貌,其物相中包含有β-SiC相和石墨化程度较低的C相;由苎麻/SiO2前驱体A制备的试样组织结构疏松,界面结合较差,显气孔率高,纤维形貌更为完整;由苎麻/酚醛树脂/SiO2前驱体B制备的试样组织结构致密,界面结合较好,显气孔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溶胶-凝胶工艺 生物模板 SiC/C遗态陶瓷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直燃式液氮蒸发器的研制
8
作者 申明 王家步 +1 位作者 张东生 王瑞标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0年第5期15-20,共6页
针对国外进口直燃式液氮蒸发器价格较贵、采购周期较长及售后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同类产品基础上,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直燃式高压液氮蒸发器。该液氮蒸发器利用燃烧柴油产生的热量来蒸发低温液氮,具有排量大、压力高和排出温度... 针对国外进口直燃式液氮蒸发器价格较贵、采购周期较长及售后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同类产品基础上,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直燃式高压液氮蒸发器。该液氮蒸发器利用燃烧柴油产生的热量来蒸发低温液氮,具有排量大、压力高和排出温度稳定的特点,氮气排量20956 m 3/h,工作压力103 MPa,排出温度可控制在±5℃。经试验验证设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控制系统稳定,设备热转换效率高达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器 直燃式 液氮 泵车 远程集中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