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痉挛螺旋CT血管造影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元明 魏玮 +3 位作者 李春生 俞冰 王成林 大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2期4-6,16,共4页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血管痉挛(CV)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2例,出血停止后5~10d行SCTA检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三维成像后处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SCTA后24h内进行...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血管痉挛(CV)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2例,出血停止后5~10d行SCTA检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三维成像后处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SCTA后24h内进行。观察测量6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前动脉A1、A2段及基底动脉的直径。根据管腔直径将脑血管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管腔缩小<30%)、中度狭窄(管腔缩小30%~50%)、重度狭窄(管腔缩小>50%)。比较SCTA与DSA对CV的检出情况。结果SCTA与DSA对CV检出相关因子为0.78,但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0.83~1.00:0.18~0.54)。对无狭窄(91%)及严重狭窄(100%)的检出与DSA的相关程度高,对轻度狭窄(56%)及中度狭窄(75%)相关程度差。结论SCTA对近端血管无狭窄或者严重狭窄诊断准确性高,对远端血管轻度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SCTA 临床应用 DSA 轻度 螺旋CT血管造影 检出 脑血管痉挛 中度 管腔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的MRMPI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成林 乔建华 +3 位作者 彭长农 大光 董汉彬 成官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在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中的表现。方法 2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对其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 19例(67.9%)首过期出现灌注异常,其中17例(89.5%)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19例磁共...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在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中的表现。方法 2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对其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 19例(67.9%)首过期出现灌注异常,其中17例(89.5%)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19例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异常中分别灌注减低8例(42.1%),其中局限1个壁段2例,2个壁段2例,3个以上壁段4例;灌注缺损11例(57.9%),其中局限1个壁段2例,2个壁段4例,3个以上壁段5例。注入GD-DTPA对比剂后延迟扫描,8例(42.1%)显示心肌增强,其中局限1个壁段2例(25%),2个壁段3例(37.5%),3个以上壁段3例(37.5%)。 结论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能识别心肌的缺血与梗死,可以指导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判断治疗效果和进行预后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心肌缺血 MRMPI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法用于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莲茹 赵文霞 +5 位作者 邵铭华 胡玉红 卢北燕 吕晓明 大光 魏志成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607-609,共3页
采用X线下股动脉穿刺,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并动脉灌注化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4例。近期有效率为78.5%,随访率为100.0%。该方法可选择性地将化疗药直接注入肿瘤营养血管,有较强的局部作用,而且全身副作用小,用药量较常... 采用X线下股动脉穿刺,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并动脉灌注化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4例。近期有效率为78.5%,随访率为100.0%。该方法可选择性地将化疗药直接注入肿瘤营养血管,有较强的局部作用,而且全身副作用小,用药量较常规化疗量明显增加,抗肿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生殖器肿瘤 女性 注射
原文传递
头颅CT影像在判断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时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杰波 张天峰 +2 位作者 吴先哲 大光 林坚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围生期缺氧可致新生儿脑损伤。该文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程度判断的作用。方法收集有缺氧过程的足月新生儿114例,分为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取同期正常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于生后2~7d做头部CT检测及NBNA评分。结果HI... 目的围生期缺氧可致新生儿脑损伤。该文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程度判断的作用。方法收集有缺氧过程的足月新生儿114例,分为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取同期正常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于生后2~7d做头部CT检测及NBNA评分。结果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率及组间NBNA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4组间CT异常率比较及HIE组与其他3组C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对照组、窘迫组、窒息组之间两两比较CT异常率没有差异(均P〉0.05)。HIE组25例患儿中,临床分度为轻度HIE15例,中度HIE6例,重度HIE4例。CT分度为正常3例,轻度10例,中度7例、重度5例。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完全吻合。CT对于轻、中、重度HIE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47%,33%,50%,特异度为70%,74%,86%,准确度为48%,64%,80%。结论头颅CT对HIEI临床分度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对宫内窘迫、窒息所致轻微脑损伤的判断更无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窘迫 缺氧缺血性脑病 头颅CT 行为神经评分 新生儿
下载PDF
乳腺癌MR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勾素华 朱红 +2 位作者 大光 陈少华 李骞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MRI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扫描及手术后乳腺癌标本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18例乳腺癌免疫组化MVD癌组织部分为37.47±11.49,癌旁正常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MRI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扫描及手术后乳腺癌标本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18例乳腺癌免疫组化MVD癌组织部分为37.47±11.49,癌旁正常组织MVD为15.85±2.41(P<0.001)。18例乳腺癌MRI扫描最大增强线形斜率(SS)值为(2.40±0.39)%/s,增强峰值(PH)为:(620.28±134.41)HU;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7、0.696,P<0.001),信号强度峰值时间(Tpeak)为(50.6±11.0)s;与MVD呈负相关(r=-0.463,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的半定量参数(SS、PH)可以反映乳腺癌的微血管分布密度的高低,从而能客观上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有望成为非创伤性早期诊断和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科技进步与影像诊断学 被引量:6
6
作者 大光 杨海山 吴恩惠 《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科技进步与影像诊断学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154002)申大光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长春130021)杨海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博士导师(300070)吴恩惠影像诊断学源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19世纪末... 科技进步与影像诊断学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154002)申大光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长春130021)杨海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博士导师(300070)吴恩惠影像诊断学源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19世纪末,这一时期所创立的电磁理论是科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学 科技进步 医学哲学
下载PDF
新生儿宫内缺氧后脑组织乳酸、肌苷及N-乙酰天冬氨酸磁共振波谱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杰波 林坚 +3 位作者 张天峰 吴先哲 马钦华 大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监测,了解脑组织早期缺氧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s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12例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及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评估,采用磁共振波谱扫描观察脑组织乳酸(l... 目的通过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监测,了解脑组织早期缺氧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s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12例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及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评估,采用磁共振波谱扫描观察脑组织乳酸(lactate,Lac)、肌苷(creatinine,Cr)、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等改变。结果窘迫组新生儿NBNA评分(35·3±1·37)明显低于对照组(38·8±0·75)(t=3·25,P<0·05)。两组间磁共振波谱Cr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窘迫组基底核及颞叶皮质中Lac峰值及Lac/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NAA峰值及NAA/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窘迫组NBNA评分分值与基底核Lac/Cr比值呈负相关(r=-0·547,P<0·05)。结论基底核等磁共振波谱Lac峰值及Lac/Cr比值可能在新生儿脑组织缺氧后早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缺氧 乳酸 肌苷 天冬氨酸 磁共振波谱学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CT诊断及分级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元明 大光 +4 位作者 王成林 魏玮 李春生 王立振 谢宗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 分析63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骶强柱)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归纳其CT特征并进行CT分期。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骶强柱患者63 例,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CT扫描,部分患者有骶髂关节X线平片。结果 63例患者分为四... 目的 分析63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骶强柱)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归纳其CT特征并进行CT分期。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骶强柱患者63 例,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CT扫描,部分患者有骶髂关节X线平片。结果 63例患者分为四期:Ⅰ期30 例,Ⅱ期26 例,Ⅲ期14 例,Ⅳ期3例。CT表现Ⅰ期: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关节面呈“毛刷状”或“缺刻”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更加明显,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Ⅳ期:关节间隙消失,两侧关节面融合,关节间隙留有一条高密度硬化痕迹。结论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CT能显示其影像学特征,作出正确的诊断及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面 患者 强直性 骶髂关节炎 关节间隙 改变 诊断 结论 收集 融合
原文传递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勾素华 李丹萍 +1 位作者 大光 胡臣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58岁,均行MR 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肝门区胆管细胞癌,5例病变位于肝总管,4例位于左主肝...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58岁,均行MR 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肝门区胆管细胞癌,5例病变位于肝总管,4例位于左主肝管,3例位于右主肝管,致相应肝内胆管扩张。肿瘤组织于T1W呈稍低信号强度,T2W呈略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3例显示早期强化明显,9例早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扫描12例均有中等程度的强化,表现为肿块团块状强化,受累胆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并环行强化,2例梗阻区腔内可见到软组织肿块,4例观察到病变远近端胆管内播散结节。结论:肝门区胆管细胞癌于T2W显示伴随高信号的扩张胆管有略高信号的肿块影,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呈持续性强化是其MR I表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 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DCE-MRA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恩波 大光 +5 位作者 胡臣文 董汉彬 宋艳玲 李红辉 宋立疆 牛效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显示的肾动脉病变;与彩色多谱勒超声比较,明确3D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13例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临床表现的病人进行3DCE-MRA成像,并根据病变表现进行分类;同时进行彩色多...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显示的肾动脉病变;与彩色多谱勒超声比较,明确3D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13例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临床表现的病人进行3DCE-MRA成像,并根据病变表现进行分类;同时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由2位影像专家独立评估其影像学资料。结果:3DCE-MRA显示:6例肾动脉无异常,3例肾动脉狭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4例肾动脉显著狭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彩色多谱勒超声显示:5例肾动脉无异常;4例肾动脉狭窄;4例肾动脉显著狭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结论:3DCE-MRA检查有无创伤、安全,血管图像清晰准确等优点,可以作为筛选肾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三堆对比剂增强MR 血管成像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勾素华 朱红 +2 位作者 大光 陈少华 李骞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MRI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及手术后乳腺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18例乳腺癌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癌组织部分为37.47±11....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MRI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及手术后乳腺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18例乳腺癌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癌组织部分为37.47±11.49,癌旁正常组织为15.85±2.41(P<0.001)。18例乳腺癌MRI扫描最大增强线形斜率(SS)值为(2.40±0.39)%/s,增强峰值(PH)为(620.28±134.41)HU;与MVD进行相关比较,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7、0.696,P<0.001)。信号强度峰值时间(Tpeak)为(50.6±11.0)s,与MVD进行相关比较,呈负相关(r=-0.463,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的半定量参数(SS、PH)可以反映乳腺癌的微血管分布的高低,从而能在客观上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有望成为非创伤性早期诊断和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血管生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留置导管长时缓注化疗法在盆腔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剑秋 大光 +1 位作者 刘振玉 魏志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留置导管长时缓注化疗法在盆腔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卢剑秋,申大光,刘振玉,魏志成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92年1月~1993年12月期间临床明确诊断为患有盆腔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37例。男女比例为1:2,...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留置导管长时缓注化疗法在盆腔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卢剑秋,申大光,刘振玉,魏志成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92年1月~1993年12月期间临床明确诊断为患有盆腔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37例。男女比例为1:2,平均年龄为51岁。常规术前清理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癌 药物疗法 直肠肿瘤 泌尿生殖器肿瘤
下载PDF
跨区域诊断中心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宫芳芳 姜殿威 +3 位作者 孙喜琢 陈家林 大光 王磊 《中国医院院长》 2015年第15期76-77,共2页
以远程医疗为基础创建跨区域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以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改善医疗资源不均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满足居民医疗保健水平。
关键词 医学影像诊断 医疗资源 远程医疗 保健水平
下载PDF
用于腹部CT检查的胃肠道造影剂 被引量:2
14
作者 大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用于腹部CT检查的胃肠道造影剂申大光综述吴恩惠审校随着CT装置及检查方法的日臻完善,在腹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已渐成为一种常规。与普通放射线的诊断方法一样,在进行腹部CT检查时,人们常借助于胃肠道造影剂来扩展诊断视野,... 用于腹部CT检查的胃肠道造影剂申大光综述吴恩惠审校随着CT装置及检查方法的日臻完善,在腹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已渐成为一种常规。与普通放射线的诊断方法一样,在进行腹部CT检查时,人们常借助于胃肠道造影剂来扩展诊断视野,提高诊断效能。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造影剂 胃肠道造影 阳性造影剂 腹部CT 泛影葡胺 诊断学 稀释液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平滑肌松弛剂 发展与评价
下载PDF
金属节育器在常规医用磁共振检查时的受力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建财 曾敏光 +3 位作者 郭昭鹏 大光 周立晓 韩定英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模型,测试宫内节育器(IUD)与常规医用磁共振(MR)的相互影响,以期确定使用IUD的对象能否进行MRI检查。方法将磁性与非磁性纯铜IUD,分别放置于测试模型上,在0.4 T、1.0 T、1.5 T、3.0 T MR机上测试IUD各点的平移力和扭力...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模型,测试宫内节育器(IUD)与常规医用磁共振(MR)的相互影响,以期确定使用IUD的对象能否进行MRI检查。方法将磁性与非磁性纯铜IUD,分别放置于测试模型上,在0.4 T、1.0 T、1.5 T、3.0 T MR机上测试IUD各点的平移力和扭力。结果磁性金属IUD在0.4 T永磁MR圈内中心磁力最强,平移力最强,力的方向指向圈内中心,与机器是否扫描无关,未能测到扭力。在1.0 T、1.5 T、3.0 T超导型MR外圈平移力明显,近圈缘最高,未测到扭力,圈内保持磁性平衡,合力为零,平移力与扭力为零。非磁性金属铜IUD不存在平移力和扭力。以上数据与机器是否扫描无关。结论金属磁性IUD的位置变化是在进入检查室及进入检查腔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是在扫描中产生,在扫描中并无扭力产生;非磁性纯铜IUD在常规医用MR测试无平移力和扭力,检查时不存在受磁力牵拉引起的移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平移力 扭力
下载PDF
金属宫内节育器对磁共振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建财 曾敏光 +3 位作者 郭昭鹏 大光 周立晓 韩定英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27-729,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模型,测试宫内节育器(IUD)对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IUD分为磁性与非磁性纯铜2种,分别放置于测试模型上,在0.4、1.0、1.5及3.0T的MRI上进行测试,分析金属IUD对MRI磁场的影响及产生伪影的情...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模型,测试宫内节育器(IUD)对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IUD分为磁性与非磁性纯铜2种,分别放置于测试模型上,在0.4、1.0、1.5及3.0T的MRI上进行测试,分析金属IUD对MRI磁场的影响及产生伪影的情况.结果:磁性金属IUD产生伪影半径小于6.8 cm,在特殊的平面回波序列(EPI)序列中,影像严重变形;非磁性纯铜IUD不产生伪影,在特殊的EPI序列中影像有变形,无金属伪影.结论:无磁纯铜的IUD在0.4~3.0 T常规的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中对MRI影像无不良影响,特殊的EPI序列中影像有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磁共振成像 金属 诊断显像
下载PDF
盆腔恶瘤的介入性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振玉 大光 宋立疆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性治疗问题。材料与方法:对45例患有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 Seldinger 法,经双侧股动脉插管,先端选择性导入对侧髂内动脉;或一侧导入肠系膜下动脉,另侧导入内动脉,留置导管12h,使用突击剂量持续...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性治疗问题。材料与方法:对45例患有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 Seldinger 法,经双侧股动脉插管,先端选择性导入对侧髂内动脉;或一侧导入肠系膜下动脉,另侧导入内动脉,留置导管12h,使用突击剂量持续灌注化疗药物。并经手术、B 超、CT、内窥镜及指检等方法进行化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其中病灶消失持续1个月以上者9例、病灶缩小50%以上并持续超过一个月者23例、缩小不50%且增大未达25%者9例、增大超过25%以上者4例,总有效率为71.1%。10例患者出现了脱发及皮肤色素着,1例患者出现下肢动脉栓塞,10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等。结论:本法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多重复术式;选择性强,药效持久均衡且毒副作用小;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为不能手术的癌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盆腔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双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法治疗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
18
作者 赵莲茹 胡玉红 +6 位作者 卢北燕 吕晓明 大光 胡万鹏 魏志成 邵铭华 赵文霞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前,对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无满意治疗方法,化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以往主要应用全身静脉化疗法,疗效差,副反应重,病人衰弱常不能耐受化疗而失去治疗时机,我们采用 X线下股动脉穿刺,双对侧髂内动脉插管,长时间动脉灌注化疗法,可降低化... 目前,对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无满意治疗方法,化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以往主要应用全身静脉化疗法,疗效差,副反应重,病人衰弱常不能耐受化疗而失去治疗时机,我们采用 X线下股动脉穿刺,双对侧髂内动脉插管,长时间动脉灌注化疗法,可降低化疗副反应,抗肿瘤疗效高,为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治疗的一条新途径,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2年间采用双骼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法治疗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14例,其中外阴癌Ⅲ期2例,宫颈癌Ⅲ期2例,富颈复发癌4例,子宫肉瘤复发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妇科 药物疗法
下载PDF
CT对巨细胞包涵体病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宋立疆 大光 刘振玉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48-50,共3页
小儿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是一种较少见的以母体所感染的巨细胞病毒(CMV)通过胎盘主要造成胎儿神经系统损伤的宫内感染性疾病。临床可有运动、智力及行为等的异常。本文结合临床,着重探讨本病的 CT 诊断问题。
关键词 儿童 CID 先天性 巨细胞包涵体病 CT 诊断
下载PDF
动脉插管化疗在妇科的应用
20
作者 魏志成 大光 +2 位作者 胡万鹏 赵连茹 刘宇竹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5期69-70,共2页
动脉插管化疗用于治疗晚期妇科肿瘤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国内许多学者对插管动脉内化疗后疗效及病理学的观察,证明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是挽救和延长晚期妇科肿瘤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作为术前的插管化疗效果将会更佳。 1 插管方法:... 动脉插管化疗用于治疗晚期妇科肿瘤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国内许多学者对插管动脉内化疗后疗效及病理学的观察,证明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是挽救和延长晚期妇科肿瘤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作为术前的插管化疗效果将会更佳。 1 插管方法:暴露动脉直视插管法和经皮穿刺插管法两种。第一种方法主要有腹壁下动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