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包杰 相利 +1 位作者 董双林 姜宏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组合,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和盐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组合,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和盐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也极显著(P〈0.01)。在盐度20、温度25℃条件下和盐度30、温度30℃条件下,鼠尾藻对氮有较高吸收速率,分别为11.26μmol/[g(dw)·h]和11.01μmol/[g(dw)·h];在盐度40、温度15~30℃范围内对磷的吸收速率较大,达到1.5μmol/[g(dw)·h]以上。温度和光照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在温度15℃和光照强度140-180μE/(m^2·S)以及温度20~25℃和光照强度60~100μE/(m^2·S)条件下,鼠尾藻对氮有较高吸收速率,均在9.60μmol/[g(dw)·h]以上:在温度25℃和光照强度60μE/(m^2·s)条件下,鼠尾藻对磷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为1.30μmol/[g(dw)·h]。本研究结果表明,鼠尾藻总体上对水体中的氮、磷均具有较高的吸收速率,且能较好地同时吸收NH4^+-N和NO3^--N,显示了它对海水环境中营养盐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93-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温度 盐度 光照强度 吸收速率
下载PDF
不同水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董云伟 董双林 +2 位作者 相利 张美昭 王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率逐渐降低。根据温度与特定生长率关系式计算得出,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5 5℃。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在10~25℃,随着温度升高,刺参幼参耗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25℃的温度系数(Q10)高于10~15℃和15~20℃的Q10,表明高温时温度变化对刺参幼参影响较大。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体组成和能值有显著影响(P<0 05)。在10℃处理组,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与能值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粗脂肪含量和能值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刺参 幼参 生长 呼吸 体组成 耗氧率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3
3
作者 姜宏波 相利 +1 位作者 董双林 包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5-189,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0、15、20、25℃)和光照强度(20、60、100、140、180μE.m-2.s-1)对鼠尾藻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鼠尾藻生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鼠尾藻在15℃和20℃下生长速率较高...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0、15、20、25℃)和光照强度(20、60、100、140、180μE.m-2.s-1)对鼠尾藻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鼠尾藻生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鼠尾藻在15℃和20℃下生长速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有上升趋势.在10℃和15℃下,较高的光照强度对鼠尾藻生长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而在20℃和25℃下,其生长速率总体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叶绿素a、墨角藻黄素的含量影响极显著,其中光照强度的影响大于温度.总体上,叶绿素a和墨角藻黄素的含量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鼠尾藻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而温度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不显著.鼠尾藻蛋白质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10℃和15℃下含量较高,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可改变鼠尾藻的藻体成分含量,这种改变可能是鼠尾藻为了适应环境因子改变而做出的积极的生理调节,对其生长和生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温度 光照强度 生长 生化组成
下载PDF
一种池塘陆基实验围隔 被引量:48
4
作者 李德尚 杨红生 +3 位作者 王吉桥 卢敬让 相利 刘国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幔),将其包围并固定在支架上。因围隔内受风力影响较小,为了模拟池塘水的混合状况,围隔中设1台90W的微型电动搅水机。4年(1994~1997)的使用结果表明围隔效果良好,其中的生态系发育与运行正常,放养的养殖生物生长良好。专门的观测证明空白围隔与设置围隔的空白池塘理化条件的数值和变动都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证明,此种围隔完全可以替代池塘用于养殖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而方便的科学研究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陆基实验围隔 结构 操作 效果 池塘养殖
下载PDF
对虾-罗非鱼-缢蛏封闭式综合养殖的水质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相利 李德尚 +3 位作者 董双林 刘国才 齐振雄 卢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研究了对虾、罗非鱼和缢蛏封闭式综合养殖的环境状况 .结果表明 ,混养各组环境状况总体要优于单养组 .实验期间混养组DO的波动幅度略小于单养组 ,最低值则高于单养组 ;各混养组COD值和水层细菌数量相互差异不显著 ,但各混养组均显著低... 研究了对虾、罗非鱼和缢蛏封闭式综合养殖的环境状况 .结果表明 ,混养各组环境状况总体要优于单养组 .实验期间混养组DO的波动幅度略小于单养组 ,最低值则高于单养组 ;各混养组COD值和水层细菌数量相互差异不显著 ,但各混养组均显著低于单养组 (t 检验 ,α <0 .0 5 ) ,混养围隔水体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单养 ;混养各围隔组中浮游生物生物量、Chl.a均低于单养组 ,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的压制作用明显 .在底泥中 ,混养组N、P的积累量比单养组低 39.76 %和 5 1.2 6 % ,混养组细菌总数则比单养组低 7.6 3 % .本研究表明 ,封闭式综合养殖可以大大减少注入近海的养殖污水的排放量 ,从而降低对近海水质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混养 对虾 罗非鱼 缢蛏 水质
下载PDF
对虾、青蛤和江蓠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常杰 相利 +5 位作者 董双林 王大鹏 包杰 马甡 孙怡超 孙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33-39,共7页
为减少养殖污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降低对近海水质的污染,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青蛤(Cyclina sinesis)和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不同混养系统的氮(N)、磷(P)收支状况... 为减少养殖污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降低对近海水质的污染,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青蛤(Cyclina sinesis)和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不同混养系统的氮(N)、磷(P)收支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的单养组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75.5%,占P总输入的93.6%,混养组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54.7%~64.8%,占P总输入的81.6%~88.7%;在支出项目中,单养组和混养组收获的养殖生物分别占N总输入的25.0%和44.4%~51.5%,占P总收入的11.2%和25.1%~31.8%;底泥沉积N,P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单养组和混养组分别占总输入的45,1%和30.0~32.5%,68.3%和50.3%~57.1%,其中混养组N,P的底泥沉积量低于单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收支 氮磷变动 氮磷利用率 混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吴立新 董双林 相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2-457,共6页
:1 999年 7至 8月份 ,在 2 5.0± 0 .5℃条件下对中国对虾 (湿重 ,1 .4 54± 0 .1 50 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 C连续饱食投喂 32 d;处理组 S4、S8和 S1 2分别饥饿 4、8和 1 2 d后再饱食投喂 ... :1 999年 7至 8月份 ,在 2 5.0± 0 .5℃条件下对中国对虾 (湿重 ,1 .4 54± 0 .1 50 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 C连续饱食投喂 32 d;处理组 S4、S8和 S1 2分别饥饿 4、8和 1 2 d后再饱食投喂 2 8、2 4和 2 0 d。主要结果如下 :饥饿结束时各处理组的干重和湿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实验结束时 S4组和对照组间的干重和湿重差异不显著 ( P>0 .0 5) ,而 S8和 S1 2两组的干重和湿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恢复生长后各处理组的湿重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 ,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食欲增大 ,摄食水平提高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饥饿 补偿生长 营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中国对虾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相利 董双林 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78-682,共5页
研究了 18~ 34℃ 6个不同恒温下中国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的生长、饵料转化率及能量收支 .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的体重及能量特定生长率分别变动在 1 2 2 %~ 3 2 7%和 1 33%~ 1 4 5 %之间 ,在 18~ 31℃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 研究了 18~ 34℃ 6个不同恒温下中国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的生长、饵料转化率及能量收支 .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的体重及能量特定生长率分别变动在 1 2 2 %~ 3 2 7%和 1 33%~ 1 4 5 %之间 ,在 18~ 31℃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4℃下则显著下降 .对虾的摄食量及对饵料的消化率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但在 34℃下则有所降低 ;饵料重量转化率和能量转化率分别在 2 8 99%~5 3 0 9%和 15 70 %~ 7 2 4 %之间 ,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有所下降 .根据拟合的多项式方程推算得到的中国对虾的最佳生长温度为 2 9 7℃ .生长能和呼吸能的变化主导着中国对虾的能量收支模式 ,随温度升高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逐渐降低 ,而呼吸能比例则逐渐升高 .本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温度 生长 能量收支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1
9
作者 闫法军 相利 +1 位作者 董双林 阳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99-1505,共7页
利用Biolog技术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对碳源总量和单类碳源的利用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利用Biolog技术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对碳源总量和单类碳源的利用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为聚合物.主成分分析表明,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方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其中,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的碳源主要有10种,分别属于聚合物、糖类、羧酸、氨基酸和胺.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指数Shannon、McIntosh、Simpson和S-E均匀度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但不同指数之间的变化有较大差异.RDA分析表明,TP、NO3--N、TN和PO43--P是影响刺参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季节变化 BIOLOG 冗余分析 环境因子 刺参池塘
原文传递
变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代谢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董云伟 董双林 +2 位作者 张美昭 相利 王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9-665,共7页
为研究刺参对温度周期性波动的响应,本实验测定了在12,15,18,21,24 ℃ 5个恒温处理组和15±2 ℃,18±2 ℃,21±2 ℃ 3个变温处理下刺参幼参的生长、呼吸代谢和生化组成.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刺参生长逐渐... 为研究刺参对温度周期性波动的响应,本实验测定了在12,15,18,21,24 ℃ 5个恒温处理组和15±2 ℃,18±2 ℃,21±2 ℃ 3个变温处理下刺参幼参的生长、呼吸代谢和生化组成.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刺参生长逐渐加快,在18 ℃生长最快,然后随温度增加,生长逐渐降低.在15~21 ℃恒温条件下,幼参呼吸代谢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恒温处理组中,幼参脂肪含量随体重增加而增加.与恒温对照组相比,变温对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P <0.05).与相应的恒温相比,平均温度低于最适温度的变温(15±2 ℃,18±2 ℃)可促进刺参的生长,而平均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的变温(21±2 ℃)会抑制刺参生长.变温使幼参耗氧率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变温造成刺参脂肪含量降低,可能与变温条件下呼吸代谢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变温 生长 耗氧率 生化组成
下载PDF
鲈—中国对虾—罗非鱼混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吉桥 李德尚 +2 位作者 董双林 王克行 相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41,共5页
1996年 5~ 10月在 1.7hm2 池塘中设 6个 5.0m× 5.0m× 2 .0m陆基围隔 ,研究了鲈 (Lateolabraxjaponicus)、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和台湾红罗非鱼 (Oreochromismossambicus×O .niloticus)投饵混养的养殖模式。鲈和... 1996年 5~ 10月在 1.7hm2 池塘中设 6个 5.0m× 5.0m× 2 .0m陆基围隔 ,研究了鲈 (Lateolabraxjaponicus)、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和台湾红罗非鱼 (Oreochromismossambicus×O .niloticus)投饵混养的养殖模式。鲈和罗非鱼放养在围隔内的浮式网箱中 ,对虾散放在围隔中 ;鲈在围隔中设 3个放养密度 ,分别为 0 .76、1.52和 2 .2 8尾 /m2 ;对虾 ( 2 .2 8尾 /m2 )和罗非鱼 ( 0 .2 4尾 /m2 )均为单一密度 ,每个处理 2个重复。给鲈投喂冻杂鱼 ,对虾不投喂。实验结果表明 ,鲈出塘体重 ( 2 14.2~ 34 8.3g)和成活率 ( 2 6.3%~ 10 0 .0 % )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净产量为 174 3.3~ 2 4 68.7kg/hm2 ,生产力为 3.2 6g/d·m2 ,负荷力 2 50 0~2 80 0kg/hm2 。鲈的密度为 1.52尾 /m2 时 ,对虾的出塘体长 ( 10 .2 5cm )、产量 ( 58.35kg/hm2 )和成活率( 17.55% )最高 ,生产力为 0 .4 3g/d·m2 。鲈的适宜放养密度为 38尾 /m2 ,与对虾和罗非鱼的适宜数量比为 1∶( 3~ 4 )∶0 .2 4。还讨论了 3种生物调节水质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罗非鱼 混养 养殖模式 放养密度
下载PDF
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秦传新 董双林 +4 位作者 牛宇峰 相利 王芳 高勤峰 董云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2-396,共5页
附着基是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池塘或围堰养殖水体中设置的专用养殖设施,其功能主要是为刺参提供避光场所和培养刺参的天然饵料。本实验比较研究了石头、瓦片、塑料管、空心砖和水泥管5种不同附着基处理对刺参(规格为5.... 附着基是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池塘或围堰养殖水体中设置的专用养殖设施,其功能主要是为刺参提供避光场所和培养刺参的天然饵料。本实验比较研究了石头、瓦片、塑料管、空心砖和水泥管5种不同附着基处理对刺参(规格为5.0 g±2.0 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附着基上异养菌含量差异显著,5月附着基上异养菌含量显著的低于11月;石头附着基刺参的成活率最高,但其生长速度较慢;空心砖刺参的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略低于石头;空心砖和石头附着基处理刺参产量显著高于其他附着基,瓦片、塑料管和水泥管上海参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仅从养殖效果上看,目前较为流行的5种刺参附着基以空心砖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附着基 成活率 生长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精养池塘氮、磷和碳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苏跃朋 马甡 +1 位作者 相利 董双林 《南方水产》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系统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说明进入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归宿,文章应用营养盐收支法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结果表明,对虾生产利用营养盐所占比例依次为氮(N),27.40%;磷(P),20.69%;碳(C),17.32%。在营养盐支出中,P的沉积作用... 系统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说明进入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归宿,文章应用营养盐收支法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结果表明,对虾生产利用营养盐所占比例依次为氮(N),27.40%;磷(P),20.69%;碳(C),17.32%。在营养盐支出中,P的沉积作用明显,占总支出的52.04%;N在水体的悬浮和溶解较多,占61.06%;C在养殖系统的呼吸作用消耗最大,占40.86%。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对虾养殖中营养盐的低利用效率为系统环境中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除C通过呼吸作用得到有效释放外,大部分N、P污染元素滞留或沉积在池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收支 沉积积累 中国明对虾
下载PDF
不同草鱼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宋颀 相利 +2 位作者 王芳 董双林 张美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14,共11页
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 molitrix)、鲤鱼(Cyprinus carpio)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产量、投入产出比、氮磷利用率和综合养殖效果进行了研... 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 molitrix)、鲤鱼(Cyprinus carpio)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产量、投入产出比、氮磷利用率和综合养殖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草鱼单养(G)、草鱼和鲢鱼二元混养(GS)、草鱼、鲢鱼和鲤鱼按照不同比例放养的三元混养(GSC1和GSC2)和草鱼、鲢鱼和凡纳滨对虾按照不同比例放养的三元混养(GSL1和GSL2)。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总产量在770480—11492.50 kg/hm2之间;饲料系数在1.00—1.38之间,以GSC1最低,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N、P总相对利用率在2.01—7.37之间,以GSL2最高,G最低;投入产出比在1:1.41—1:2.12之间,以GSL2最高,G最低;综合效果指标在0.59—1.39之间,以GSL2最高,G最小。研究结果表明,混养组能显著提高养殖系统的产量,降低饲料系数,提高N、P利用率,从而有效提高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混养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凯 相利 +4 位作者 董双林 董佳 奉杰 何瑞鹏 闫法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3,共10页
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效果以及氮(N)和磷(P)的收支和利用率状况.结果表明:(1... 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效果以及氮(N)和磷(P)的收支和利用率状况.结果表明:(1)适宜的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三元混养,能有效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的综合效益.(2)投喂的饵料(包括对虾配合饲料与蓝蛤(Aloidis laevis))是系统N、P的主要来源,占N总输入量的84.41%~89.75%和P总输入量的96.64%~98.35%;其次为水层中带入的N、P,占N总输入量的7.14%~11.97%和P总输入量的0.39%~1.11%.N、P的支出主要为底泥积累,占N总支出量的39.88%~57.17%和P总支出量的35.69%~68.45%;其次为养殖生物收获N、P,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6.86%~32.24%和18.72%~33.55%;N的输出渗漏损失较大,水层积累较少,而P的输出水层积累较多,渗漏损失较少.(3)各处理比较,三元混养PLR3组N的利用率显著提高,比其它处理提高了9.95%~15.80%.综合养殖效果和各系统N、P利用率结果,在本研究条件下,蟹、虾、贝混养最优比例为三疣梭子蟹6 ind/m^2、凡纳滨对虾45 ind/m2、菲律宾蛤仔30~60 in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养 N、P收支 围隔 三疣梭子蟹 凡纳滨对虾 菲律宾蛤仔
下载PDF
中国对虾血淋巴凝集素的血凝活性与促噬活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其胜 郭文场 +2 位作者 杨振国 王玉平 相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2,共6页
1999年8月,运用血凝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中国对虾血淋巴凝集素、血淋巴液、血细胞、肌肉、肠、肝胰腺和甲壳的血凝活力,并运用■啶橙血细胞吞噬测定法检测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同时测定了经注射中国对虾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 1999年8月,运用血凝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中国对虾血淋巴凝集素、血淋巴液、血细胞、肌肉、肠、肝胰腺和甲壳的血凝活力,并运用■啶橙血细胞吞噬测定法检测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同时测定了经注射中国对虾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素血凝活力及血淋巴液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结果表明,血淋巴凝集素主要分布在血淋巴液和血细胞中;该凝集素对人(A、B、O型)、鸡和兔红细胞及其醛化红细胞的凝集具有一定专一性;对血细胞吞噬异物具有促进功能;注射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素凝集活力变化和血淋巴液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血淋巴凝集素 血凝活性 促噬活性
下载PDF
对虾池不同综合养殖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吉桥 李德尚 +2 位作者 董双林 王克行 相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52,共8页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下各种养殖对象对N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鲈鱼-对虾-罗非鱼(30.91%)>对虾-海湾扇贝(21.0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20.12%)>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7.81%)>对虾-缢蛏(16.93%)>单养对虾(11.52%);对P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缢蛏(16.08%)>鲈鱼-对虾-罗非鱼(12.83%)>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2.63%)>单养对虾(10.88%)>对虾-海湾扇贝(6.01%)>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4.04%);其产出投入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9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1.98)>对虾-海湾扇贝(1.53)>单养对虾(1.38)>鲈鱼-对虾-罗非鱼(1.30)>对虾-缢蛏(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池 养殖系统 综合养殖系统 效益 对虾 养殖
下载PDF
不同营养盐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姜宏波 相利 +1 位作者 董双林 包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75-180,共6页
评估鼠尾藻作为净化海水水质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营养盐因子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浓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影响极显著(P<0.01)。鼠尾藻对氮、磷吸收速率随着溶液中... 评估鼠尾藻作为净化海水水质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营养盐因子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浓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影响极显著(P<0.01)。鼠尾藻对氮、磷吸收速率随着溶液中的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本研究条件下,未出现吸收饱和现象。在氮浓度为200μmol·L^(-1)时,氮吸收速率最大.为2.48μmol·g^(-1)·h^(-1);在磷浓度为13.33μmol·L^(-1)时,磷吸收速率最大,为0.11μmol·g^(-1)·h^(-1)。(2)不同氮磷比、氮浓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且二者对氮、磷吸收速率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氮最大吸收速率发生在氮浓度为200μmol·L^(-1)、氮磷比为5:1时,而磷的最大吸收速率发生在氮浓度为80μmol·L^(-1)、氮磷比为5:1时。(3)鼠尾藻对氨氮和硝酸氮两种化合态氮的吸收速率与其在培养液中所占总氮的比例成正相关,总氮吸收速率在氨氮:硝酸氮为10:1时较低,其它处理的吸收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鼠尾藻对总磷的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氨氮:硝酸氮为3:1时,之后磷吸收速率随着氨氮比率下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吸收速率
下载PDF
几种虾、贝、藻混养模式能量收支及转化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董贯仓 相利 +2 位作者 董双林 王大鹏 常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906,共8页
实验采用围隔实验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wlei)、青蛤(Cyclina sines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和活菌净水剂的不同单、混养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系统接... 实验采用围隔实验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wlei)、青蛤(Cyclina sines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和活菌净水剂的不同单、混养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系统接受的总太阳光辐射能为1983.2MJ/m^2。浮游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在各处理间无差异(0.147±0.007)%,混养江蓠显著地提高了总利用效率(0.308±0.019)%。总能量的转化效率,虾藻混养(28.36%)和江蓠单养(27.65%)最高,其次是虾贝藻混养(26.70%),对虾单养(12.24%)最低。单位净产量对饲料能的消耗,对虾单养(21.24MJ/kg)最多,虾菌、虾贝混养(18.76-18.97MJ/kg)次之,而虾藻、虾贝藻混养(2.64-3.24Mj/kg)则显著地降低了饲料消耗量。实验中投喂组都有较多的能量沉积,对虾单养沉积量达到1.10MJ/m^2,虾贝混养(1.30MJ/m^2)稍高,而虾贝藻、虾菌、虾藻混养平均为0.53MJ/m^2,显著地低于对照。结果表明,混养青蛤和菊花心江蓠显著地提高了对虾养殖中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减少了能量沉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收支 能量转化效率 生态效率 混养
下载PDF
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养殖环境净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牛化欣 马甡 +3 位作者 相利 邓锦松 安振华 陈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45-48,共4页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蓠的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和总产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各处理组NH4+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O43-和叶绿素a的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混养江蓠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和提高混养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的养殖具有一定的净化产作用。在菊花心江蓠不同放养密度的处理中,在此对虾放养密度的池塘中混养江蓠的最佳放养密度为360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心江蓠 中国明对虾 水质 营养盐吸收 环境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