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星 张雪平 +2 位作者 盛举 薛峰 王荫椿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第4期26-30,共5页
作者通过鲎试验法检测多种来源、多个批号的药用明胶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进行合格批号的干扰试验,证明明胶对鲎试剂有干扰作用,其作用表现为浓度越高干扰越大。抗增液无助于消除明胶对鲎试剂的干扰,而有效的稀释可克服这种干扰。并对明... 作者通过鲎试验法检测多种来源、多个批号的药用明胶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进行合格批号的干扰试验,证明明胶对鲎试剂有干扰作用,其作用表现为浓度越高干扰越大。抗增液无助于消除明胶对鲎试剂的干扰,而有效的稀释可克服这种干扰。并对明胶及含明胶成份的生物制品在细菌内毒素检测中的限值确定及其试验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细菌内毒素检测(BET) 鲎试验 灵敏度 抗增液
下载PDF
洁净区消毒剂杀菌性能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盛举 陈坚 +4 位作者 岳兰瑜 魏君言 刘晨鸣 黄勋 刘晓凡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5期55-60,共6页
目的验证5种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消毒效果,为环境微生物控制的策略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和剂鉴定试验测定相应中和剂的中和效果,然后通过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测定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和作用时间;最后通过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测定消毒剂在最... 目的验证5种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消毒效果,为环境微生物控制的策略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和剂鉴定试验测定相应中和剂的中和效果,然后通过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测定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和作用时间;最后通过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测定消毒剂在最短有效作用时间下对不同载体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试验选取的中和剂对测试的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测试微生物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可用于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及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5种消毒剂对测试微生物均具有较高的杀灭作用,对细菌的杀灭对数值在4.26~6.44之间,对真菌的杀灭对数值在3.51~5.35之间,芽孢杆菌的杀灭对数值为4.21。载体定量杀灭试验中,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对数值在4.25~5.65之间,对真菌的杀灭对数值在3.31~4.72之间,芽孢杆菌的杀灭对数值为3.61。结论 5种消毒剂对测试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均符合标准规定,可用于洁净区的表面消毒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中和剂 悬液定量杀灭试验 载体定量杀灭试验 验证
下载PDF
用皂土法制造型特异性肉毒诊断血清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雪平 何星 +3 位作者 盛举 薛峰 马占恒 王荫椿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用皂土为载体与类毒素结合方法及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抗体絮状反应方法去除A、B、C、D、E、F型肉毒抗血清原料中的异型和异种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制备的A、B、C、D、E、F型肉毒诊断血清每1m l均能中和相应型的肉毒毒素10000LD50以上,而... 用皂土为载体与类毒素结合方法及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抗体絮状反应方法去除A、B、C、D、E、F型肉毒抗血清原料中的异型和异种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制备的A、B、C、D、E、F型肉毒诊断血清每1m l均能中和相应型的肉毒毒素10000LD50以上,而中和异型肉毒毒素或破伤风毒素均低于5 LD50;A、B、C、D、E、F各型混合后的混合型血清每1m l能中和各型肉毒毒素亦大于10000 LD50,中和破伤风毒素低于5 LD50,即效价和特异性符合规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诊断血清 中和试验 皂土
下载PDF
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产毒及精制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榕榕 周俊兰 +5 位作者 张桓 何星 肖润玲 宁蓬勃 盛举 崔萱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9年第3期45-47,共3页
用超滤、硫酸铵二段盐析法取代等电点沉淀法后,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精破类)的纯度由807Lf/mgPN提高到1883Lf/mgPN,纯度提高一倍以上。使用双胨培养基取代酪素培养基后,产毒水平由47Lf/ml提高到88Lf... 用超滤、硫酸铵二段盐析法取代等电点沉淀法后,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精破类)的纯度由807Lf/mgPN提高到1883Lf/mgPN,纯度提高一倍以上。使用双胨培养基取代酪素培养基后,产毒水平由47Lf/ml提高到88Lf/ml(t=6.46,p<0.001);用新法精制后,精破类纯度分别为1949Lf/mgPN及1785Lf/mgPN(t=0.334,p>0.05),引用双胨培养基后可提高产毒水平,但不影响精破类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 纯度 产毒 破伤风类毒素 精制工艺
下载PDF
基于AT90S8535单片机的交流采样智能节点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哲 魏君言 +1 位作者 盛举 陈坚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年第11期98-100,共3页
以AT90S853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交流采样智能节点,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一体化。采用DVDI-001型互感器采集交流模拟信号。智能节点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采用RS-485总线标准,以半双工方式平衡发送,差分接收,可以消除共模干扰,... 以AT90S853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交流采样智能节点,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一体化。采用DVDI-001型互感器采集交流模拟信号。智能节点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采用RS-485总线标准,以半双工方式平衡发送,差分接收,可以消除共模干扰,适合较远距离传送。为了实现与上位PC机的通信,在MAX3080芯片与AT90S8535单片机的全双工UART串行通信接口之间还增设了光耦合器6N137。智能节点能对现场信号的模拟量进行初步处理,以减小智能节点与上位监测机通信时的信息传输量。设计的智能节点可广泛应用于现场总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90S8535单片机 交流采样 智能节点 模拟信号处理
原文传递
应用双抗原ELISA夹心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效力的试验
6
作者 何星 成岩 +4 位作者 王志军 张桓 盛举 冯君平 支红梅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作者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破伤风抗毒素效力检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 ,对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的豚鼠和马匹分别进行了血清效价测定 ,并和传统的小鼠攻毒法的效力检测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检测方法与小鼠攻毒法对不同水平的破伤风抗毒素... 作者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破伤风抗毒素效力检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 ,对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的豚鼠和马匹分别进行了血清效价测定 ,并和传统的小鼠攻毒法的效力检测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检测方法与小鼠攻毒法对不同水平的破伤风抗毒素效力检测 ,结果是一致的 ,有很好的相关性 ;此法省时、特异、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原ELISA夹心法 破伤风抗毒素 标准曲线 相关性
下载PDF
两种恒温状态下疫苗温度指示标签对Hib结合疫苗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晶晶 冯琪蓉 +7 位作者 马平 盛举 安建科 董继刚 刘东梅 杜送 刘晨鸣 刘晓凡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0年第4期41-46,共6页
目的研究25℃与37℃恒温状态下疫苗温度指示标签(vaccine vial monitor,VVM)失效时间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有效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判断VVM对疫苗温度暴露情况的指示作用是否可靠。方法将检定合... 目的研究25℃与37℃恒温状态下疫苗温度指示标签(vaccine vial monitor,VVM)失效时间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有效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判断VVM对疫苗温度暴露情况的指示作用是否可靠。方法将检定合格的3批贴有VVM标签的Hib结合疫苗分别放置于25℃与37℃温度中,25℃放置的样品于0、10、20、30、40、50、60 d取样,37℃放置的样品于3、7、9 d取样,检测VVM反应区与参照区吸光度差值和Hib结合疫苗各有效性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当测量VVM上至少2个点的AR-I≤0.00时,肉眼观察反应区颜色与参照区颜色相同或更深,提示VVM失效。绘制VVM吸光度差值结果与疫苗有效性变化统计表和曲线图,研究VVM与疫苗失效时间的先后顺序,了解VVM是否存在先于疫苗失效的情况。结果25℃时,VVM开始失效的时间范围为45~50 d;37℃下,VVM开始失效的时间范围为6~7 d。疫苗在25℃放置60 d和37℃放置7 d,各有效性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观察期内未发现疫苗失效情况,疫苗稳定性较好。结论2种温度下VVM均于疫苗失效前到达终点。证明VVM应用于Hib结合疫苗的匹配性良好,可反映该疫苗的热暴露情况,为疫苗接种前的有效性确认提供可靠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温度指示标签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疫苗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8
作者 盛举 张磊 +3 位作者 张颖聪 刘晨鸣 刘晓凡 陈坚 《甘肃科技》 2022年第11期51-55,共5页
以所在企业生产疫苗的无菌生产工艺为例,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运用失败模式和效果分析的风险管理工具评估影疫苗生产过程无菌保证的潜在风险。用适宜的介质代替产品,从最差条件的选择、模拟干预动作的设计、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工艺... 以所在企业生产疫苗的无菌生产工艺为例,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运用失败模式和效果分析的风险管理工具评估影疫苗生产过程无菌保证的潜在风险。用适宜的介质代替产品,从最差条件的选择、模拟干预动作的设计、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三个方面模拟疫苗无菌生产工艺的全过程来证明其生产工艺的无菌保证能力。同时,完善企业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疫苗生产无菌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无菌工艺模拟 培养基灌装试验 质量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组正交超饱和设计在发酵罐手工清洗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9
作者 盛举 魏君言 +6 位作者 郭济中 陈坚 张颖聪 杨雯娜 刘晨鸣 刘晓凡 谢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发酵罐手工清洗方法。方法采用组正交超饱和设计方法(15个因素2个水平),试验因素包括9个实际影响发酵罐清洗因素和6个假因素;评价指标为发酵罐清洗后淋洗水电导率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通过标准...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发酵罐手工清洗方法。方法采用组正交超饱和设计方法(15个因素2个水平),试验因素包括9个实际影响发酵罐清洗因素和6个假因素;评价指标为发酵罐清洗后淋洗水电导率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通过标准最小二乘法拟合试验结果获得较优清洗条件,从而建立发酵罐手工清洗方法,进而通过试验验证发酵罐淋洗水电导率和TOC含量的实际值是否与预测值具有等效性。结果获得发酵罐手工清洗条件如下:预清洗次数1次,预清洗温度25℃;枸橼酸洗涤浓度5 g/L,枸橼酸洗涤次数1次,枸橼酸清洗温度25℃,酸洗涤剂去除清洗次数1次;氢氧化钠洗涤浓度5 g/L,氢氧化钠洗涤次数3次,碱洗涤剂去除清洗次数5次。验证试验淋洗水电导率和TOC含量检测结果均高于预测值,数据中位数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注射用水标准。结论此手工清洗方法对于发酵罐的清洗结果有效,且淋洗水检测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正交超饱和设计 发酵罐 手工清洗 方法开发
原文传递
溶氧浓度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郑喆 安建科 +5 位作者 喻大鑫 王嘉晨 王栋 盛举 马国荣 杜送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55-6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溶氧(dissolved oxygen, DO)浓度对A群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i group A)荚膜多糖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确定A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时的最适DO浓度。方法通过调整发酵罐搅拌转速,通气量和罐内压力,使得A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时发酵液中... 目的研究不同溶氧(dissolved oxygen, DO)浓度对A群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i group A)荚膜多糖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确定A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时的最适DO浓度。方法通过调整发酵罐搅拌转速,通气量和罐内压力,使得A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时发酵液中的DO浓度分别为5%、10%、20%和30%,测定不同DO浓度细菌的生长情况、葡萄糖和氢氧化钠消耗情况,发酵结束后从发酵液中提纯荚膜多糖,比较不同DO浓度荚膜多糖的产量和质量。结果 DO浓度对A群脑膜炎球菌的生长及代谢影响显著,当DO浓度为20%时,发酵液中细菌的终浓度是DO浓度5%的1.9倍,是DO浓度10%的1.3倍;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消耗速率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均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降低。DO浓度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的产量及质量也有明显影响。当DO浓度为20%时,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产量是DO浓度为5%的3倍,是DO浓度为10%的1.7倍;荚膜多糖细菌内毒素含量较DO浓度为5%下降78%,较DO浓度为10%下降64%;分子大小也优于其他溶氧浓度。结论 DO浓度为20%是A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时的最适DO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脑膜炎球菌 溶氧 荚膜多糖 细菌内毒素 发酵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无菌分装工艺验证
11
作者 盛举 张颖聪 +4 位作者 杨雯娜 陈坚 刘晨鸣 刘晓凡 谢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10-314,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无菌分装工艺过程,确保疫苗安全性。方法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运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的风险管理工具评估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分装过程无菌性的潜在风险。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无菌分装工艺过程,确保疫苗安全性。方法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运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的风险管理工具评估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分装过程无菌性的潜在风险。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为介质,模拟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半成品的无菌分装工艺过程,从最差条件的选择、模拟干预动作的设计、模拟分装试验品培养、促生长试验、完整性试验5个方面设计基于风险评估的试验方案,进行连续3次成功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结果连续3次试验培养基污染瓶数为0;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可接受标准。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分装工艺满足法规对产品无菌性的要求,无菌风险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 无菌分装 工艺验证 培养基灌装试验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