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行动逻辑——基于四类典型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金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4期94-109,共16页
在农村场域中嵌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对于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地区在制度嵌入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按照制度推动原动力不同可将现有治理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村民自发型”“政企合作型”“多元共治型”四类... 在农村场域中嵌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对于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地区在制度嵌入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按照制度推动原动力不同可将现有治理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村民自发型”“政企合作型”“多元共治型”四类。据此,在持续追踪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选取四种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原动力截然不同的农村,对比剖析典型案例治理进程、技术路径、模式特征及治理经验,提炼出各行为主体深层次的行动逻辑。指出基层政府由因高位推动带来行政压力,被动推进转为追求个人政绩主动落实;村干部兼任三重身份承担多重责任;村民分类行为受综合激励链影响差异化遵循“四环节”逻辑;企业在两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理性逐利,由此提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借鉴的实践应针对参与主体不同的行动逻辑,强化按需激励,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先进经验的有效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制度原动力 治理模式 行动逻辑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乡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可及性保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老龄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7-60,共14页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乡村老年人精神需求及乡村地区精神养老服务逐渐受到各界关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以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及代际互助的先进理念、...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乡村老年人精神需求及乡村地区精神养老服务逐渐受到各界关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以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及代际互助的先进理念、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价值追求,成为满足乡村社区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新指引。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乡村社区是养老阵地的“末梢”,承担着精神养老服务供给的主要职责。但面对老年人丰富多样、意愿强烈的精神需求,村社供给精神养老服务在覆盖范围、供给质量等方面多维乏力,村社层面精神养老服务陷入可及性供需耦合失调困境。为使乡村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幸福地安度晚年,应从强化正式支持、推进邻里互助、培育精神“自养”三个方面调和耦合偏差,保障乡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精神养老 乡村社区 可及性
原文传递
场域理论下法治乡村建设“双重”文化的良性互动及其实现
3
作者 《重庆行政》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法治文化是法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法治文化是法治模式内生乡村的重要黏合剂,但一直以来,乡村地区受资源禀赋的制约和礼俗秩序的影响,是法治建设的“洼地”和“短板”,法治基础薄弱、文化氛围较弱,在法治乡村建设进程中,强调“理”的法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血缘地缘孕育的礼俗文化的“排异”阻碍。在理论上,两者作为中华文明下的文化形式共源流、同功能,因此存在互促的先天引力。本研究以重庆市丰都县S镇为例,深入观察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法治文化和礼俗文化如何相斥相吸,进而探讨如何实现两者良性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全国代表大会 法治中国建设 乡村建设 礼俗文化 法治模式 场域理论 法治建设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解构、耦合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2
4
作者 金莹 《福州党校学报》 2022年第5期74-79,共6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解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耦合的具体内涵包括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数字治理...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解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耦合的具体内涵包括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数字治理四个维度,其中,数字资源是核心所在。在政策下沉乡村社区的实践过程中,数字赋能与现实情境出现了耦合失调,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字鸿沟、数字资源匮乏和数字治理体系不完善的困境。应从数字政策细化、数字环境优化、数字治理合力培育三方面入手寻求疏解路径,从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数字资源 数字治理
下载PDF
驻村第一书记嵌入式双轨治理:实践逻辑、样态偏差与矫正
5
作者 金莹 《中国人事科学》 2023年第8期1-14,共14页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我国乡村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锚定重庆东北部的两个贫困县,选取7个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实践较为成熟的村社,厘析驻村第一书记的治理逻辑和效能。在村社层面,驻村第一书记将政治...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我国乡村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锚定重庆东北部的两个贫困县,选取7个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实践较为成熟的村社,厘析驻村第一书记的治理逻辑和效能。在村社层面,驻村第一书记将政治素养、资源和规则嵌入乡村自治,与乡村内生治理权威互动,形成了国家在场和乡村自治双轨并行的治理格局。但在人与社会结构互构的过程中,受个人行动特征和社会结构影响,驻村第一书记嵌入式双轨治理实践生发出强势主导型和被动疏离型两种偏差性样态,导致“双轨”向“一轨”倾斜。故须提高驻村第一书记与村社的匹配度、调试治理主体角色、完善配套保障制度纠正偏差,促进驻村第一书记嵌入式双轨治理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书记 干部队伍建设 乡村治理 嵌入式双轨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