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冯璜 张德庆 +5 位作者 栾富娟 夏婷婷 李明 徐晓 陈卫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9期3701-3702,共2页
PBL教学是目前世界各高等院校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本文章阐述了PBL教学在消化内科课程中的应用,探讨将PBL教学法引入临床内科学学习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临床思维,实现更顺利的向临床医生... PBL教学是目前世界各高等院校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本文章阐述了PBL教学在消化内科课程中的应用,探讨将PBL教学法引入临床内科学学习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临床思维,实现更顺利的向临床医生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消化内科
下载PDF
CD40、PI3K、p-Akt、VEGF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卫昌 +1 位作者 李锐 刘雷 《胃肠病学》 2011年第7期404-408,共5页
背景:CD4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CD40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目的:探讨CD40、PI3K... 背景:CD4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CD40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目的:探讨CD40、PI3K、p-Akt、VEGF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8例胃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CD40、PI3K、p-Akt、VEGF蛋白表达,分析四种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四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D40、PI3K、p-Akt、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84.4%、88.3%和73.4%,而相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30.5%、28.1%和41.4%,两组间四种蛋白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40表达与胃腺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I3K、p-Akt表达仅与TNM分期相关,VEGF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胃腺癌组织中四种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CD40、PI3K、p-Akt、VEGF在胃腺癌中均呈高表达。CD40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VEGF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参与胃腺癌的进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0 PI3K/AKT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庞雪芹 陈卫昌 +1 位作者 冯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03-90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高危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190例NAFLD患者进行相应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饮食习惯、烟酒嗜好、文化程度、职... 目的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高危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190例NAFLD患者进行相应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饮食习惯、烟酒嗜好、文化程度、职业、体育锻炼强度及时间、就寝时间、既往史、家族史等。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食习惯、职业、体质量指数、学历与NAFLD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OR=5.692,P=0.029)、年龄(OR=0.423,P=0.041)、职业(OR=0.698,P=0.008)、体质量指数(OR=3.939,P=0.003)、学历(OR=5.463,P=0.030)、饮食习惯(OR=9.235,P=0.039)是NAFLD的高危险因素。结论 NAFLD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用相应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切除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辅助疗效探析
4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0-93,共4页
探析对收治胃溃疡穿孔患者在胃溃疡切除修补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时间范围在2019年2月~2021年4月期间,由本院收治40例确诊为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组,分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2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胃... 探析对收治胃溃疡穿孔患者在胃溃疡切除修补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时间范围在2019年2月~2021年4月期间,由本院收治40例确诊为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组,分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2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胃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奥美拉唑辅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疗效、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以及溃疡直径的影响差异。结果。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病情疗效,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溃疡直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收治应用胃溃疡切除修补术治疗的胃溃疡穿孔患者辅以奥美拉唑药物能够更好的改善病情影响,降低复发风险及威胁性,可于此类患者群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胃溃疡切除修补术 胃溃疡穿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miR-37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伟 陈卫昌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5-957,976,共4页
目的探讨miR-37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间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胃癌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75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 目的探讨miR-37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间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胃癌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75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37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于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5),miR-375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miR-37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胃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胃癌中SEMA3B基因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坤庭 史冬涛 +2 位作者 虞竹雯 陈卫昌 《胃肠病学》 2015年第5期267-271,共5页
背景:SEMA3B为一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初步探讨DNA甲基化调控机制对胃癌中SEMA3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real-time PCR检测6株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MGC803、BGC823、MKN45、HGC27)... 背景:SEMA3B为一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初步探讨DNA甲基化调控机制对胃癌中SEMA3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real-time PCR检测6株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MGC803、BGC823、MKN45、HGC27)、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41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中的SEMA3B mRNA表达。以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EMA3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去甲基化药物5-Aza-dC(10μmol/L)处理上述细胞株72 h,观察SEMA3B基因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6株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的SEMA3B mRNA表达分别显著低于GES-1细胞(P<0.001)和相应癌旁非癌组织(P<0.01)。6株胃癌细胞SEMA3B基因启动子区均发生甲基化,GES-1细胞则未发生甲基化。胃癌组织SEMA3B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非癌组织(67.6%对32.4%,P<0.01),甲基化状态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经5-Aza-dC处理后,5株胃癌细胞SEMA3B基因甲基化程度下降,伴mRNA表达上调。结论:SEMA3B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其在胃癌中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SEMA3B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以及表观遗传学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SEMA3B 基因 肿瘤抑制 DNA甲基化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SP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科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庞雪芹 栾富娟 +2 位作者 冯璜 穆传勇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出科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轮转出科的住院医师6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即传统考核组)30人,SP组30人。考核...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出科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轮转出科的住院医师6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即传统考核组)30人,SP组30人。考核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结果 SP组学员考核成绩(74.370±3.560)分,低于传统考核组的(79.420±3.424)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SP组学生医患沟通考核成绩为(12.800±1.014)分,高于传统考核组的(12.200±1.14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标准化病人考核模式可尝试应用于出科考核过程中,可有效提高学员对常见疾病病种的诊治能力的重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出科考核
下载PDF
胃癌3号染色体短臂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表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梅 史冬涛 +3 位作者 曹健 张洪涛 陈卫昌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0期587-591,共5页
背景:3号染色体短臂(3p)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涉及的甲基化异常见于多种类型的癌症中,但与胃癌的关系迄今仍未阐明。目的:研究胃癌中3p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IMP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 背景:3号染色体短臂(3p)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涉及的甲基化异常见于多种类型的癌症中,但与胃癌的关系迄今仍未阐明。目的:研究胃癌中3p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IMP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hOGG1、VHL、RAR-B、hMLH1、SEMA3B、RASSF1A、BLU和FHIT共8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以每份样本中含有4个及以上甲基化基因定义为高CIMP水平(CIMP-H)。分析CIMP-H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HL(P=0.030)、hMLH1(P<0.001)、SEMA3B(P=0.003)、RASSF1A(P<0.001)和FHIT(P<0.00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CIMP-H发生率分别为44.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组织CIMP-H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4),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3p CIMP异常状态可能在胃癌形成早期已发生,并影响肿瘤分化,导致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3号染色体短臂 基因 肿瘤抑制 CpG岛甲基化表型
下载PDF
胃癌BLU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曹健 史冬涛 +2 位作者 张洪涛 陈卫昌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BLU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别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79例胃癌患者与79例正常人外周血BLU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BLU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研究BLU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别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79例胃癌患者与79例正常人外周血BLU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BLU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BLU基因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67.39%vs.52.17%)(P<0.05)。BLU基因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BLU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人外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9%vs.56.96%)(P>0.05)。结论 BLU基因启动子的CpG岛在胃癌组织存在高甲基化现象,提示BLU基因的高甲基化可能与抑癌基因被失活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有关。BLU甲基化可能参与胃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基化 BLU基因
原文传递
腹腔镜在腹部疑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卫昌 毛忠琦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经腹腔镜确诊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检查及活检后明确诊断,其中诊断为转移性腺癌15例,淋巴瘤7例,腹腔结核6例,结肠癌5例,胰腺癌3例,神...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疑难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经腹腔镜确诊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检查及活检后明确诊断,其中诊断为转移性腺癌15例,淋巴瘤7例,腹腔结核6例,结肠癌5例,胰腺癌3例,神经鞘瘤2例,胃恶性间质瘤2例,肝硬化腹水2例,肝圆韧带纤维脂肪胶原变性1例,陈旧性异位妊娠破裂1例,脾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孤立纤维性肿瘤1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肉瘤1例,左侧卵巢混合性囊腺瘤1例,胆囊假性囊肿1例,胰腺囊性病变1例,肝良性肿瘤1例,胃底良性间质瘤1例,小肠憩室1例,十二指肠癌1例。除1例腹腔结核患者出现伤口破裂而行修补术,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是诊断腹部疑难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诊断
原文传递
对1例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治的经验总结
11
作者 虞竹雯 +1 位作者 冯璜 陈卫昌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9期216-217,共2页
近年来,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此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易发生误诊。及时对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 近年来,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此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易发生误诊。及时对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缺血性肠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缺血性肠病 诊治
下载PDF
CD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在胃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陈卫昌 +1 位作者 李锐 刘雷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经研究证实CD40广泛表达于上皮性肿瘤,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CD40在胃癌中也呈现高表达。有学者发现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和人神经... 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经研究证实CD40广泛表达于上皮性肿瘤,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CD40在胃癌中也呈现高表达。有学者发现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中,CD40信号活化可诱导肿瘤细胞表达、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原CD40 树突状细胞 临床意义 S100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胃腺癌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原文传递
湘西地区留守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价
13
作者 李继红 +4 位作者 禹鉴峰 张璇 何娜 肖欢 王晓明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398-402,共5页
目的在湘西地区开展留守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推广适用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21-03-06-2021-06-06湘西地区吉首市226名(寨阳小学108名,矮寨小学118名)留守儿童学生为研究对象,对226名留守儿童开展以“知信行”... 目的在湘西地区开展留守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推广适用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21-03-06-2021-06-06湘西地区吉首市226名(寨阳小学108名,矮寨小学118名)留守儿童学生为研究对象,对226名留守儿童开展以“知信行”模式为指导的安全用药核心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拥有率的问卷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健康十分钟”健康教育模式。即通过10 min的教学向留守儿童传授安全用药的核心知识,验证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回收健康教育前后2次调查问卷各2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其中,水平一70人(30.97%),水平二89人(39.38%),水平三67人(29.65%)。“健康十分钟”实施3个月后,留守儿童安全用药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4.602%,高于健康教育前的2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350,P<0.001;信念持有率为80.910%,高于健康教育前的1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320,P<0.001;行为拥有率为70.708%,高于健康教育前的3.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462,P<0.001。结论在湘西地区推广“健康十分钟”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变留守儿童安全用药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留守儿童 安全用药 健康教育 健康十分钟
原文传递
丁酸钠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改善酒精性肝病小鼠炎症的机制
14
作者 张晓旭 +4 位作者 张丽娜 郭米雪 刘健 李婷 杨少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14,共7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炎性因子水平。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 目的探讨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炎性因子水平。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模型组给予等热量的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同时NaB干预对照组给予含NaB(0.6 g·kg^(-1))的液体饲料,喂养6周后,收集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肠道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完整性;免疫荧光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水平;鲎试剂盒检测血浆、肝脏及肠道内毒素(LPS)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肝脏及肠道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7A的水平;并分析紧密连接蛋白与肠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E染色结果显示,ALD模型组小鼠的肠道绒毛结构紊乱;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浆、肝脏及肠道LPS均升高(P均<0.05);血浆、肝脏及肠道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ALD模型组相比,NaB干预模型组小鼠肠道绒毛结构好转,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血浆、肝脏及肠道LPS水平降低,血浆、肝脏及肠道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肠道紧密连接蛋白与肠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ALD小鼠血浆、肝脏及肠道的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ALD小鼠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丁酸钠 肠道紧密连接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