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而可谈中国漆器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志伟 《中国艺术》 2019年第3期76-81,130,共6页
甘而可,1955年生,黄山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长期致力于精品漆器的创作,成功地恢复了濒临失传的犀皮漆制作工艺并赋予其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甘而可崇尚宋元之美,致力于探索以精、雅为风... 甘而可,1955年生,黄山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长期致力于精品漆器的创作,成功地恢复了濒临失传的犀皮漆制作工艺并赋予其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甘而可崇尚宋元之美,致力于探索以精、雅为风貌的精品漆器在新时期深化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为维护中国当代漆器在国际层面上的一流水平而坚守匠心。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传承和发展 漆器 故宫博物院 国家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特殊津贴 制作工艺
下载PDF
中国犀皮漆工艺刍议 被引量:3
2
作者 《中国生漆》 2021年第2期46-54,共9页
本文阐述了犀皮髹漆工艺的历史与古代犀皮漆器的基本面貌、犀皮漆的产地、工艺概况以及新探索。
关键词 犀皮 漆器 髹漆 工艺 历史
下载PDF
积极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峰 到魁立 +3 位作者 邱春林 方晓风 石丽平 《中华手工》 2021年第8期82-83,共2页
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座谈活动不仅对“十三五”传统工艺振兴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也探讨推动了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希望通过这样一场“高质量”座谈活动,群策群力,为传统工艺振兴献计献策。
关键词 传统工艺 群策群力 经验做法 高质量发展 献计献策 思路和举措 十三五 振兴
下载PDF
文艺工作者要在市场化大潮中坚守匠人精神
4
作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1-42,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中华优秀传统 立德 文艺创作 心态平和 从古至今 人民群众 金银平脱 漆木碗 沈绍安
下载PDF
甘而可:髹漆以成重器
5
作者 林岩 (图) 了不起的匠人(摄影) 《中华手工》 2020年第4期24-31,1,共9页
小到漆艺界,大到工艺界,甘而可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近些年,无论是大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是中国漆器在日本逐渐增强的影响力,都与他不无关系。质则人身精髹细琢下的文质彬彬人们看甘而可出品的漆器,多是被沉稳色调中隐藏... 小到漆艺界,大到工艺界,甘而可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近些年,无论是大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是中国漆器在日本逐渐增强的影响力,都与他不无关系。质则人身精髹细琢下的文质彬彬人们看甘而可出品的漆器,多是被沉稳色调中隐藏的金边云斑深深吸引,越看越美,越是着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彬彬 日常生活 中国漆器
下载PDF
食色器也
6
作者 刘海军 郑钰潇 +4 位作者 (图) 张心一(图) 李福明(图) 朱军岷(图) 赖庆国(图) 《中华手工》 2019年第2期78-85,共8页
老饕袁枚尝言:“‘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好马配好鞍,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从来都是与器物相辅相成的。从清宫中奢华至极的金瓯永固杯,到寻常百姓家里的一盏锡制温酒器、一把银錾花茶壶,由金、银、铜、锡、漆等材质制成的食器曾广泛... 老饕袁枚尝言:“‘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好马配好鞍,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从来都是与器物相辅相成的。从清宫中奢华至极的金瓯永固杯,到寻常百姓家里的一盏锡制温酒器、一把银錾花茶壶,由金、银、铜、锡、漆等材质制成的食器曾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质 至极 永固 制温 食器 食色器 酒器
下载PDF
“漆”彩人生
7
作者 《中国工人》 2022年第2期47-47,共1页
木案前,一尊红金斑犀皮漆六方大瓶已进入到打磨工序。匠人掬了几捧清水洒在瓶身上,经过清洗,一半瓶身隐约露出斑斓的犀皮纹理。仔细端详后,他拿起工具在瓶身上开始打磨。这位工匠,就是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而可。岁末,《... 木案前,一尊红金斑犀皮漆六方大瓶已进入到打磨工序。匠人掬了几捧清水洒在瓶身上,经过清洗,一半瓶身隐约露出斑斓的犀皮纹理。仔细端详后,他拿起工具在瓶身上开始打磨。这位工匠,就是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而可。岁末,《中国工人》记者在安徽屯溪黎阳老街的一幢徽派老宅中见到了甘而可。眼前的老宅是他的工作室,一楼展厅里陈列着他的漆器作品,后院二层则被他改作生产车间。在茶香氤氲中,甘而可将他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车间 安徽屯溪 人生故事 非遗传承人 犀皮 工作室 漆器 老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