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核研究实验方法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瑚珊 周小红 +17 位作者 詹文龙 靳根明 郭俊盛 张玉虎 诸永泰 郭忠言 段利敏 孙志宇 李松林 李文飞 李剑锋 徐华根 陈若富 马越 张雪荧 贾飞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90,共15页
简单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详细讨论了目前超重核合成最成功的技术路线,包括产生方法、分离手段以及探测技术,并就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目前超重核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介绍了国际上几个主要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动态,并对... 简单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详细讨论了目前超重核合成最成功的技术路线,包括产生方法、分离手段以及探测技术,并就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目前超重核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介绍了国际上几个主要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动态,并对超重核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核合成 冷熔合 热熔合 电磁反冲核分离器 充气反冲核分离器 实验方法 原子核物理
下载PDF
^(265)Bh(Z=107)同位素的首次观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范红梅 +19 位作者 秦芝 吴晓蕾 郭俊盛 雷相 董成富 徐华根 陈若富 张福明 郭斌 刘洪业 王华磊 谢成营 冯兆庆 郑勇 宋立涛 骆鹏 徐瑚珊 周小红 靳根明 任中洲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在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上用 2 6Mg离子束轰击 2 43 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 2 65Bh .通过观测新同位素 2 65Bh和它的已知子核 2 61Db和 2 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 ,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 .实验中使用了一套新建立的具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 在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上用 2 6Mg离子束轰击 2 43 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 2 65Bh .通过观测新同位素 2 65Bh和它的已知子核 2 61Db和 2 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 ,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 .实验中使用了一套新建立的具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 .将该系统用于特殊的母 -子核搜索模式 ,从而大大减少了本底 .共测得了 8个 2 65Bh的α衰变关联事件 ;同时 4个已知核 2 64Bh的衰变关联事件也被鉴别出来 .实验测得 2 65Bh的α衰变能量为 (9.2 4± 0 .0 5 )MeV ,半衰期为 0 .94 + 0 .70-0 .3 1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 α-α关联 Α衰变 母子核模式 衰变特性
原文传递
利用α关联衰变链鉴别新同位素_(107)^(265)Bh 被引量:6
3
作者 范红梅 吴晓蕾 +19 位作者 郭俊盛 秦芝 雷相 董成富 徐华根 陈若富 张福明 郭斌 刘洪业 王华磊 谢成营 冯兆庆 郑勇 宋立涛 骆鹏 徐瑚珊 周小红 任中洲 靳根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1-455,共5页
主要介绍了合成和鉴别107号元素的新同位素265Bh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目标核265Bh是由能量为135MeV的26Mg离子轰击243Am靶,通过融合蒸发反应而产生.反应产物首先由He jet系统传输到装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测量系统,然... 主要介绍了合成和鉴别107号元素的新同位素265Bh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目标核265Bh是由能量为135MeV的26Mg离子轰击243Am靶,通过融合蒸发反应而产生.反应产物首先由He jet系统传输到装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测量系统,然后依靠母子核遗传关系通过观察新同位素和它们已知子核261Db和2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来实现对新核素的鉴别.实验测得265Bh的α衰变能量为(9.24±0.05)MeV, 半衰期为0.94+0.70-0.31s.从该实验得出的265Bh的α衰变能量和半寿命能够与理论预言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衰变关联 半衰期 转轮收集测量系统 同位素合成 融合蒸发反应
原文传递
分子镀法制备厚镅(^(241,243)Am)靶 被引量:6
4
作者 秦芝 郭俊盛 《同位素》 CAS 2000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研究了异丙醇 -硝酸介质中镅 ( 2 4 1,2 4 3Am)的分子镀过程和实验条件。在保持电压为 550 V、电流密度为 4~ 6m A/ cm2 的条件下电镀 1h,通过一次分子镀过程就能在薄铝箔 (厚度 7μm)衬底材料上制备出厚度为 0 .6~ 1.2 mg/ cm2的 2 4... 研究了异丙醇 -硝酸介质中镅 ( 2 4 1,2 4 3Am)的分子镀过程和实验条件。在保持电压为 550 V、电流密度为 4~ 6m A/ cm2 的条件下电镀 1h,通过一次分子镀过程就能在薄铝箔 (厚度 7μm)衬底材料上制备出厚度为 0 .6~ 1.2 mg/ cm2的 2 4 1,2 4 3Am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镀 厚镅靶 制备 超重核 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现状及计划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瑚珊 黄天衡 +16 位作者 孙志宇 胡正 詹文龙 周小红 黄文学 张宏斌 章学恒 郑川 李君清 马新文 秦芝 郭忠言 李智慧 张玉虎 靳根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简单描述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与国际现状,详细地介绍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对近代物理研究所未来在超重核研究方面的研究计划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超重核 反冲核分离系统 直线加速器
下载PDF
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小红 张志远 +2 位作者 许甫荣 周善贵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0,共19页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超重核素是指考虑了壳效应才存在的原子核.探索原子核存在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极限始终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迄今,在实验上合成和鉴别了百余种超重核素,将化学元素周期表从92号扩展至118号元...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超重核素是指考虑了壳效应才存在的原子核.探索原子核存在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极限始终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迄今,在实验上合成和鉴别了百余种超重核素,将化学元素周期表从92号扩展至118号元素,完成了周期表上第七周期元素的填充.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将于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是其重要研究目标之一. HIAF的超导直线加速器能够提供能量可调的强流重离子束流,将为合成超重新元素和探索理论预言的超重核稳定岛提供重大机遇.本文介绍了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计划,对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综述,重点描述了基于重离子诱发的熔合反应和多核子转移反应的电磁谱仪以及实验测量装置.本文针对超重新元素和核素的合成研究、超重核结构和性质研究、超重核素产生机制研究、超重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学性质研究分别进行了研究计划的介绍,最后对超重核研究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元素 超重核稳定岛 重离子物理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原文传递
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的检验实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俊盛 +9 位作者 秦芝 范红梅 吴晓蕾 雷祥 郭斌 刘洪业 李文飞 李剑锋 徐瑚珊 靳根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利用SFC提供的束流对新建的转轮系统进行了检验实验,得到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实验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开展超重核的研究完成了预实验.
关键词 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 检验实验 超重核合成 衰变链 母子核
下载PDF
母子体衰变测量的一种简单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俊盛 秦芝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采用一套用于测量α衰变的装置可以对母核和子核的α衰变分别进行测量 ,由这种装置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核素的衰变关系 ,从而对核素进行指定。
关键词 Α衰变 母子体 测量 超铀区核素 核素鉴别 测量装置
下载PDF
双奇核中πi_(13/2)νi_(13/2)2-准粒子转动带旋称反转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虎 M.Oshima +23 位作者 T.Morikawa T.Hayakawa Y.Toh 周小红 何建军 刘忠 T.Shizuma M.Koizumi A.Osa J.Katakura Y.Hatsukawa M.Matsuda N.Shinohara T.Ishii H.Kusakari M.Sugawara K.Furuno T.Komatsubara T.Une 温书贤 竺礼华 王治民 许甫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8,共6页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76,178Ir和182 Au的高自旋态结构 ,在这 3个双奇核中观测到了基于πi13 2 νi13 2 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 .以能级间隔系统学为判据 ,对184Au核中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76,178Ir和182 Au的高自旋态结构 ,在这 3个双奇核中观测到了基于πi13 2 νi13 2 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 .以能级间隔系统学为判据 ,对184Au核中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能级自旋进行了指定 .指出176,178Ir和182 ,184Au 4个双奇核的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 .对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旋称反转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讨论 .用推转壳模型对πh9 2 νi13 2 带和πi13 2 νi13 2 带能级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 ,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准粒子转动带 双奇核 旋称反转 推转壳模型 高自旋态 能级结构 原子核
原文传递
双奇核^(182)Au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及旋称反转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虎 许甫荣 +17 位作者 何建军 刘忠 周小红 M.Oshima T.Hayakawa Y.Toh T.Shizuma J.Katakura Y.Hatsukawa M.Matsuda H.Kusakari M.Sugawara K.Furuno T.Komatsubara T.Une 温书贤 王治民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3年第1期69-75,共7页
利用^(152)Sm(^(35)Cl,5nγ)^(182)Au核反应产生并研究了双奇核^(182)Au的高自旋态,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82)Au基于πh_(9/2)(×)Vi(13/2)和πi_(13/2)(×)Vi_(13/2)准粒子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发现在低自旋区,两个转动带能... 利用^(152)Sm(^(35)Cl,5nγ)^(182)Au核反应产生并研究了双奇核^(182)Au的高自旋态,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82)Au基于πh_(9/2)(×)Vi(13/2)和πi_(13/2)(×)Vi_(13/2)准粒子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发现在低自旋区,两个转动带能级均出现旋称反转.用推转壳模型对^(182)Au的转动带能级进行了理论研究,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从理论上可以定性地解释^(182)Au核中两个转动带出现的旋称反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自旋态 能级结构 能级纲图 粒子组态 金182 原子核 实验研究 双奇核 ^182Au 转动带 旋称反转 推转壳模型
原文传递
母子核α衰变的测量装置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俊盛 +1 位作者 刘洪业 石立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用母子核α衰变的测量装置测量了核反应产物的母子核α衰变,并给出了α衰变的时间序列谱,用来对核素进行鉴别.通过实验对该装置的运行及性能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新核素 鉴别 母子核 Α衰变 母子探测器
下载PDF
缺中子同位素^(215-217)U的α衰变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舰 +15 位作者 杨华彬 张志远 马龙 郁琳 王建 田玉林 丁兵 黄天衡 王永生 郭松 孙明道 王凯龙 周善贵 任中洲 周小红 徐瑚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502-2511,共10页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80)W(^(40)Ar,xn)^(220-x)U,合成了两个缺中子新核素^(216)U和^(215)U.目标核由熔合反应产生后从薄靶中反冲出来,在飞行中被兰州充气谱仪从大量的本底离子中分离并偏转到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对目标核的注入以及...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80)W(^(40)Ar,xn)^(220-x)U,合成了两个缺中子新核素^(216)U和^(215)U.目标核由熔合反应产生后从薄靶中反冲出来,在飞行中被兰州充气谱仪从大量的本底离子中分离并偏转到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对目标核的注入以及随后将发生的α衰变进行探测.探测器上产生的信号经电子学处理后被数据获取系统转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保存下来.实验采用能量-位置-时间关联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寻找和鉴别目标核.在束流能量为187.2 MeV的情况下,新核素^(216)U的两个α衰变态被观察到:一是基态,它的α粒子能量为10.384(30)MeV,半衰期为4.72_(-1.57)^(+4.72)ms;二是自旋宇称为8^+的同核异能素态,它的α粒子能量为10.582(30)MeV和8.182(30)MeV,半衰期为1.31_(-0.48)^(+1.80)ms.在束流能量为205.5 MeV的情况下,新核素^(215)U被观测到,它的α粒子能量和半衰期被确定为8.428(30)MeV和0.73_(-0.29)^(+1.33)ms.此外,实验还观测到从^(217)U的基态产生的两个新的α跃迁,它们的α粒子能量分别为8.210(30)MeV和8.098(30)M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中子新核素 熔合蒸发反应 充气谱仪 α粒子能量 半衰期 同核异能素
原文传递
关于合成^(265)Bh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俊盛 +2 位作者 吴晓蕾 范红梅 秦芝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分析了目前关于超重核研究的现状,结合现有的设备及条件,在合成259Db以后,下一次实验的目标核初步确定为107号元素的新同位素265Bh.描述了对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的实验检验结果.实验中成功地观察和测量了24Mg+232Th的产物252No的母子体... 分析了目前关于超重核研究的现状,结合现有的设备及条件,在合成259Db以后,下一次实验的目标核初步确定为107号元素的新同位素265Bh.描述了对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的实验检验结果.实验中成功地观察和测量了24Mg+232Th的产物252No的母子体的α衰变谱,为下一步合成265Bh完成了部分预实验工作.另外,也给出了下一个目标核的衰变特性的理论预言值,同时也选择了产生该目标核的弹靶组合及反应道,并对生成截面进行了粗略估计,给出了该核的可观测性产额及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核合成 ^265Bh 可行性分析 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 衰变特性 原子核物理实验 检验实验
下载PDF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上速度选择器的设计制造及初步调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天衡 孙志宇 +19 位作者 徐瑚珊 詹文龙 郑川 章学恒 胡正 肖志刚 郭忠言 张宏斌 袁小华 李波 陈若富 樊瑞睿 徐治 付芬 黄文学 王玥 周小红 张玉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9-673,共5页
描述了一台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前端安装的速度选择器系统,该系统由2个三组合四极透镜组和1个正交的电磁场组成,将用于熔合蒸发余核的研究.介绍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基本参数和本底抑制能力、传输效率、角度接收度以及动量... 描述了一台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前端安装的速度选择器系统,该系统由2个三组合四极透镜组和1个正交的电磁场组成,将用于熔合蒸发余核的研究.介绍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基本参数和本底抑制能力、传输效率、角度接收度以及动量接收度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设计要求,进行适当改造后可用于Z≤110的超重核素的研究和中重核区滴线核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BLL 超重核 反冲核分离器 速度选择器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of the Superheavy Nuclide ^(271)Ds 被引量:3
15
作者 ZHANG Zhi-Yuan GAN Zai-Guo +14 位作者 MA Long HUANG Ming-Hui HUANG Tian-Heng WU Xiao-Lei JIA Guo-Bin LI Guang-Shun YU Lin REN Zhong-Zhou ZHOU Shan-Gui ZHANG Yu-Hu ZHOU Xiao-Hong XU Hu-Shan ZHANG Huan-Qiao XIAO Guo-Qing ZHAN Wen-Lo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With the recent commissioning of a gas-filled recoil separator at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IMP) in Lanzhou,the decay properties of 271Ds (Z =110) were studied via the 20sPb(64Ni,n) reaction at a beam energy of 313... With the recent commissioning of a gas-filled recoil separator at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IMP) in Lanzhou,the decay properties of 271Ds (Z =110) were studied via the 20sPb(64Ni,n) reaction at a beam energy of 313.3 MeV.Based on the separator coupled with a position sensitive silicon strip detector,we carried out the energy-position-time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 for the implanted nucleus and its subsequent decay α's.One α-decay chain for 271Ds was established.The α energy and decay time of the 27iDs nucleus were measured to be 10.644 MeV and 96.8ms,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alu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Y FILLED subsequent
下载PDF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175)Er的合成和γ衰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维凡 袁双贵 +8 位作者 张学谦 于暹 牟万统 李宗伟 刘洪业 郭俊盛 钟纪泉 孙相富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用14MeV中子轰击天然镜靶,通过176Yb(n,2p)175Er反应,首次合成了新同位素175Er.利用γ(X)谱学方法,对175Er的活性进行了观测,发现了能量为76.5,120.9,123.7,128.5,22... 用14MeV中子轰击天然镜靶,通过176Yb(n,2p)175Er反应,首次合成了新同位素175Er.利用γ(X)谱学方法,对175Er的活性进行了观测,发现了能量为76.5,120.9,123.7,128.5,227.3,234.0,281.4,1167.5keV半衰期为1.2±0.3min的八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75Er的β-衰变.建立了175Er的部分衰变纲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合成 Γ衰变 重丰中子同位素 铒175
原文传递
兰州充气谱仪的焦平面探测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华彬 郁琳 +6 位作者 黄天衡 张志远 马龙 黄明辉 李广顺 吴晓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在兰州充气谱仪上,设计安装了一套新的焦平面探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行时间(TOF)探测器、盒型硅(Si-box)探测器阵列和反符合(Veto)探测器3部分。Si-box探测器阵列是由3块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SD)和8块周边硅探测器(SSD)构成,它对注入核的... 在兰州充气谱仪上,设计安装了一套新的焦平面探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行时间(TOF)探测器、盒型硅(Si-box)探测器阵列和反符合(Veto)探测器3部分。Si-box探测器阵列是由3块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SD)和8块周边硅探测器(SSD)构成,它对注入核的α衰变的探测效率达到80%左右。Si-box探测器阵列与TOF探测器关联可以有效区分注入信号和α衰变信号。Veto探测器与Si-box探测器阵列和TOF探测器关联可以反符合掉高能轻粒子对注入信号和α衰变信号的干扰。简要介绍了PSSD的能量和位置刻度方法。这套探测器系统已经应用于40Ca+175Lu和40Ca+169Tm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器系统具备很好的本底抑制能力,能够给出干净的α衰变能谱,结合能量-时间-位置关联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单原子的探测和鉴别,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平面探测系统 飞行时间 位置灵敏硅探测 周边硅探测器 充气谱仪 盒形硅探测器阵列
原文传递
超铀区缺中子新同位素^(235)Am的合成与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俊盛 +14 位作者 刘洪业 石立军 杨维凡 牟万统 郭天瑞 方克明 沈水法 袁双贵 钟纪泉 张学谦 秦芝 马瑞昌 王书鸿 孔登明 乔际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用35MeV质子轰击同位素靶238Pu,通过238Pu(P,4n)235Am反应,合成了新的缺中子同位素235Am.利用He-jet及毛细管传输技术收集反应产物,然后用放射化学法除去产物中的裂变碎片并分离出Am活性.... 用35MeV质子轰击同位素靶238Pu,通过238Pu(P,4n)235Am反应,合成了新的缺中子同位素235Am.利用He-jet及毛细管传输技术收集反应产物,然后用放射化学法除去产物中的裂变碎片并分离出Am活性.根据观测到的235Pu的衰变Y及NP的特征X射线的生长-衰变行为和X-Y符合测量,肯定了235Am的首次合成,测得235Am的半衰期为15±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轴核 新同位素 化学分离 半衰期 镅235
原文传递
BJ38-BGO 晶体球性能及其持性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祥 郭应祥 +5 位作者 孙相富 孙志宇 周小红 刘忠 罗亦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0-423,共4页
本文主要报告了BJ38-BGO晶体球探测元的基本性能测试,以及使用60Co级联γ源和CAMAC-PC多参数数据获取技术对晶体球的总体特性模拟实验测量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BGO晶体球 γ多重性 级联γ 闪烁探测器 探测元
下载PDF
新同位素^(265)Bh(Z=107)的合成证据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俊盛 +19 位作者 吴晓蕾 范红梅 秦芝 雷祥 董成富 徐华根 陈若富 张福明 郭斌 刘洪业 王华磊 谢成营 冯兆庆 郑勇 宋立涛 骆鹏 徐瑚珊 周小红 靳根明 任中洲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8,75,共4页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6Mg离子束轰击243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265Bh. 实验中用氦喷技术对产物进行传输, 并用一套具有数对探测器组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对产物进行收集和测量. 通过观测265Bh与它的衰变子核261Db及257Lr之间的α衰...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6Mg离子束轰击243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265Bh. 实验中用氦喷技术对产物进行传输, 并用一套具有数对探测器组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对产物进行收集和测量. 通过观测265Bh与它的衰变子核261Db及2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 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 实验测得265Bh的α衰变能量为(9. 24±0. 05)MeV, 半衰期为 0. 94+0. 70 0. 3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衰变 新核素 轰击 离子束 同位素 合成 半衰期 实验 鉴别 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