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被引量:52
1
作者 .本亚明 张旭东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4-148,共25页
瓦尔特·本亚明(1892—1940)是最早注意到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这一现代现象的重要理论家之一。这位战前的德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家由于忍受不了纳粹的残酷迫害,在战争爆发后不久便自杀了。 本亚明的著名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瓦尔特·本亚明(1892—1940)是最早注意到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这一现代现象的重要理论家之一。这位战前的德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家由于忍受不了纳粹的残酷迫害,在战争爆发后不久便自杀了。 本亚明的著名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电影论著。本亚明的著述目的是试图阐明印刷复制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人的艺术观念的巨大影响。由于电影是一种没有“本真性”的。以机械复制为固有特征的艺术作品,它便成了本亚明借以阐明他的论点的最佳例证。本亚明实际上是在力图重新认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社会学现象时完成了他对电影的美学本质和接受特性的系统认识。 本亚明认为,在过去时代里,艺术作品一直具有“独一无二性”,用他的术语来说,是带着受人崇敬的“光环”的.人们和它保持一个“自然的”距离以“个体感受”的方式进行观赏、沉思。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则刺激了大众对艺术品的需求,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复制的艺术作品,可以在近距离内逼视它的一切隐秘的细节。于是艺术作品的“光环”消失了,它的“崇拜价值”严重下降了,而它的“展览价值”则大大增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 代人心目中的艺术作品已从崇拜对象转变为市场上的消费品。复制品也使高雅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亚明 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 本真性 印刷复制 瓦尔特 文学理论家 艺术形式 平版印刷 冈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