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图像信息方法的地震电离层异常信息提取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唯熙 张永仙 +1 位作者 张盛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02-105,共4页
1研究背景。图像信息方法(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简写为PI)是由Rundle等(2000,2002)基于复杂性物理提出的应用于地震活动研究的统计物理方法,在测震学的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能。武安绪等(2011)在地壳岩石破裂... 1研究背景。图像信息方法(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简写为PI)是由Rundle等(2000,2002)基于复杂性物理提出的应用于地震活动研究的统计物理方法,在测震学的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能。武安绪等(2011)在地壳岩石破裂过程中可能辐射电磁信号的理论基础上对PI算法在空间归一化、阈值形式、累计方式、空间概率等改进后得到MPI方法,并基于DEMETER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进行震例回溯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图像信息法(MPI) 地震—电离层异常 地震可预测性 强震预测
下载PDF
基于起伏地形的瑞利面波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2 位作者 王祥春 邵广周 高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19-324,共6页
利用瑞利面波的频散特性及其不同频率瑞利面波能量随探测深度衰减变化规律,能够用来进行浅地表的地质勘探和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求解的算法,模拟起伏条件下的地下介质中的瑞利面波;建立速度-应力弹性波动方程,利用交... 利用瑞利面波的频散特性及其不同频率瑞利面波能量随探测深度衰减变化规律,能够用来进行浅地表的地质勘探和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求解的算法,模拟起伏条件下的地下介质中的瑞利面波;建立速度-应力弹性波动方程,利用交错网格的差分方式,引入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简称PML)的人工边界条件,对几种简单的起伏地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结果表明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有比较好的精度,PML边界条件能够对来自边界的虚反射有较好的吸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场 起伏地形 交错网格 完全匹配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短临预报专群结合模式探索
4
作者 张永仙 +1 位作者 刘静 张盛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164-166,共3页
1研究背景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特色的地震预报工作,大规模群测群防工作始于1974年5月11日云南昭通大关M_(S) 7.1地震后。1974年8月,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大关地震现场会议,局主要领导处室负责人、局属研究所和各省市区地震局办的主要领... 1研究背景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特色的地震预报工作,大规模群测群防工作始于1974年5月11日云南昭通大关M_(S) 7.1地震后。1974年8月,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大关地震现场会议,局主要领导处室负责人、局属研究所和各省市区地震局办的主要领导专家、震区灾区县市区公社领导和测报点人员等近200人,在交通闭塞且尚有余震的震灾区现场开展震害灾情考察,统一了群测群防和专群结合地震预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现场会后各省地震管理部门均召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国务院[1974]69号文件精神和国家地震局云南昭通地震现场会议精神,总结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开展情况及安排部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群结合 地震短临预报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下载PDF
基于波场分离的接收函数正演及偏移
5
作者 王伟 +1 位作者 王祥春 高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76-2682,共7页
针对理论接收函数的正演和偏移,本文采用基于波场分离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算法,借鉴成熟的地震勘探处理技术,建立了基于波场分离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实现接收函数阵列的正演和偏移.利用叠前逆时偏移的理论对接收函数进行成像.数值计... 针对理论接收函数的正演和偏移,本文采用基于波场分离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算法,借鉴成熟的地震勘探处理技术,建立了基于波场分离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实现接收函数阵列的正演和偏移.利用叠前逆时偏移的理论对接收函数进行成像.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基于波场分离理论的正演能够得到接收函数的纯P波阵列和纯S波阵列,利用叠前逆时偏移的方法能够进行高精度成像.通过对比纯P波阵列、纯S波阵列和全波场阵列的成像结果发现,利用接收函数的纯S波阵列进行叠前逆时偏移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波场分离 有限差分正演 叠前逆时偏移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樟木-双湖宽频带地震剖面地壳结构特征
6
作者 王伟 赵俊猛 +3 位作者 高星 刘红兵 裴顺平 《地球科学期刊(中英文版)》 201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本文对青藏高原中部樟木一双湖宽频带数字台站探测剖面资料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叠加、H-K扫描方法处理,得到清晰的莫霍面结构特征:雅鲁藏布缝合带以南莫霍面北倾,莫霍面明显错断,断距达10公里;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莫霍面南倾,缝合... 本文对青藏高原中部樟木一双湖宽频带数字台站探测剖面资料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叠加、H-K扫描方法处理,得到清晰的莫霍面结构特征:雅鲁藏布缝合带以南莫霍面北倾,莫霍面明显错断,断距达10公里;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莫霍面南倾,缝合带附近莫霍面具有间断特征;莫霍面埋深在喜马拉雅地体最浅(50-60公里),拉萨地体达到最深(80公里),在羌塘地体为70公里。沿剖面青藏高原地壳平均泊松比为0.26—0.29,整体都较高并探讨了莫霍面间断、错断与地壳、地幔物质交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偏移成像 莫霍面 缝合带
下载PDF
辽宁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子昊 +3 位作者 李国 张衡 王承伟 安祥宇 《世界地质》 CAS 2020年第3期639-648,共10页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7年间15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震中距在85°到140°之间的且Mw≥5.5的远震SKS波形数据,基于SplitLab软件,使用旋转相关法、最小切向能量法和最小特征值法,计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7年间15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震中距在85°到140°之间的且Mw≥5.5的远震SKS波形数据,基于SplitLab软件,使用旋转相关法、最小切向能量法和最小特征值法,计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延迟时间,获得辽宁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共398对。结果显示,辽宁地区存在比较明显的上地幔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大部分呈NWW方向,与中生代晚期岩石圈伸展形变方向一致;各向异性快慢波延迟时间在0.4~1.2s之间,可以推测软流圈对各向异性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由残留在岩石圈的古老形变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地区 SKS波分裂 上地幔各向异性 快波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