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黑磷中厚度和应力依赖的能隙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同 +1 位作者 雍永亮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9-335,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层及多层黑磷晶体的能隙随层数和外加应力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体系能隙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层数增加到10时,二维黑磷的能隙非常接近于其体材料值.层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能带劈裂是能...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层及多层黑磷晶体的能隙随层数和外加应力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体系能隙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层数增加到10时,二维黑磷的能隙非常接近于其体材料值.层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能带劈裂是能隙减小的直接原因.应力对10层黑磷电子结构的影响也被研究.计算表明,压缩应力可以使10层黑磷从半导体转变为金属,而拉伸应力仅对能隙大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能隙 第一性原理 黑磷
下载PDF
半导体SiC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辉 +3 位作者 刘香茹 陈庆东 尤景汉 巩晓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1期8-9,共2页
作为第三代的半导体材料,SiC具有带隙宽、热导率高、电子的饱和漂移速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和介电常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高频、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的半导体器件及紫外探测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碳化硅的... 作为第三代的半导体材料,SiC具有带隙宽、热导率高、电子的饱和漂移速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和介电常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高频、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的半导体器件及紫外探测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碳化硅的发展历史,介绍了SiC材料的生长工艺技术,并简要讨论了SiC器件主要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材料生长 器件
下载PDF
CaCu_3Ti_4O_(12)陶瓷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尤景汉 张庆国 +2 位作者 李同 李立本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巨介电常数CaCu3Ti4O12陶瓷样品;测出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介电常数频率谱,画出了介电常数对应Cole-Cole曲线,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静态和光频介电常数;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等效电路,并进行了计算机数据拟合.
关键词 CaCu3Ti4O12复介电常数 德拜弛豫 Cole-Cole曲线 等效电路
下载PDF
单层石墨和多层石墨的电子能带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尤景汉 汤正新 +1 位作者 李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6,共4页
用紧束缚方法得到了单层石墨材料中π和π*能带的解析表达式;当考虑前三近邻原子的相互作用时,紧束缚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符合很好。在前三近邻紧束缚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到层间原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到了多层石墨的π和π... 用紧束缚方法得到了单层石墨材料中π和π*能带的解析表达式;当考虑前三近邻原子的相互作用时,紧束缚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符合很好。在前三近邻紧束缚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到层间原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到了多层石墨的π和π*能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石墨 多层石墨 紧束缚近似 能带结构
下载PDF
Au吸附清洁及H化Si(001)表面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同 +1 位作者 汤正新 曹万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977-978,共2页
用第一原理理论研究了Au吸附于清洁及H化Si(001)表面的特性。结果表明,对于清洁表面,Au原子的吸附能够打断衬底Si层的二聚体化学键;在低温下,Au原子停留在表面,但由于具有较小的扩散势垒,比较容易扩散到Si衬底中。而Au原子在H-Si(001)... 用第一原理理论研究了Au吸附于清洁及H化Si(001)表面的特性。结果表明,对于清洁表面,Au原子的吸附能够打断衬底Si层的二聚体化学键;在低温下,Au原子停留在表面,但由于具有较小的扩散势垒,比较容易扩散到Si衬底中。而Au原子在H-Si(001)表面的吸附则不会打破衬底Si二聚体键,这一点与清洁表面的吸附性质完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原理 AU SI 清洁表面 H-Si(001)
下载PDF
工科大学物理中的趣味教学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向英 李同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190-191,共2页
作为工科院校中的重要基础课,大学物理的教学历来是学校比较重视的部分,但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又往往是教师比较头疼的地方。本文中,作者结合多年的大学物理教学经验和实践,运用具体的实例,提出了如何在大学物理中引入趣味教学。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趣味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人眼安全2μm全固态激光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同 杨凯 +1 位作者 高彬 《科技信息》 2007年第29期23-23,28,共2页
近年来,由于人眼安全的2μm波段激光在军事,医疗,遥感方面日趋广泛的应用,对高效,紧凑,长寿命,稳定性好的激光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就目前国内外2μm波段全固态激光器的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提高2μm全固态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前景... 近年来,由于人眼安全的2μm波段激光在军事,医疗,遥感方面日趋广泛的应用,对高效,紧凑,长寿命,稳定性好的激光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就目前国内外2μm波段全固态激光器的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提高2μm全固态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前景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μm 全固态激光器 Cr Tm Ho:YAG 功率
下载PDF
Si(001)表面In量子线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宪起 +1 位作者 吴新华 李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3-678,共6页
利用第一原理理论研究了金属In在Si(001)表面吸附的原子结构.结果表明,In原子的吸附不破坏衬底Si的二聚体化学键.在低覆盖率时,In原子在Si(001)衬底上形成有序量子线,取向沿衬底Si的二聚体化学键方向.计算结果显示相邻In线之间不存在排... 利用第一原理理论研究了金属In在Si(001)表面吸附的原子结构.结果表明,In原子的吸附不破坏衬底Si的二聚体化学键.在低覆盖率时,In原子在Si(001)衬底上形成有序量子线,取向沿衬底Si的二聚体化学键方向.计算结果显示相邻In线之间不存在排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线 第一原理
下载PDF
在大学物理本科教学引入非线性物理知识的尝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红章 +1 位作者 苏向英 汤正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6期164-165,共2页
在大学物理本科教学中引入混沌、复杂网络及自组织临界理论和分形等非线性物理知识,通过介绍基本理论和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演示,使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很容易理解非线性物理的知识,可使大学一年级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并取... 在大学物理本科教学中引入混沌、复杂网络及自组织临界理论和分形等非线性物理知识,通过介绍基本理论和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演示,使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很容易理解非线性物理的知识,可使大学一年级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非线性物理 混沌 复杂网络 分形
下载PDF
CaCu_3Ti_4O_(12)的驰豫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景汉 张庆国 +1 位作者 李立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利用固态反应办法制备了CaCu_3Ti_4O_(12)(CCTO)陶瓷样品;从德拜弛豫理论出发,通过介电温度谱得到弛豫时间温度谱,计算了样品的弛豫激活能H。结果表明激活能与频率无关,而弛豫时间因子τ0则与频率有关,显示出样品的弛豫特性并非来源于... 利用固态反应办法制备了CaCu_3Ti_4O_(12)(CCTO)陶瓷样品;从德拜弛豫理论出发,通过介电温度谱得到弛豫时间温度谱,计算了样品的弛豫激活能H。结果表明激活能与频率无关,而弛豫时间因子τ0则与频率有关,显示出样品的弛豫特性并非来源于激活能H,而是来源于弛豫时间因子τ0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U3TI4O12 损耗因子 弛豫时间 激活能
下载PDF
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性
11
作者 巩晓阳 +1 位作者 王翚 王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1,共3页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引起情感交流与共鸣,是否具有艺术性。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艺术的创造。本文提出了艺术教学的改革思路,用实例阐述了物理教学具有艺术性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教学艺术 科学美
下载PDF
康普顿效应中波长增大成分的思考
12
作者 崔红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7期197-198,共2页
康普顿效应是近代物理部分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对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通过调节康普顿效应的散射角可以实现光谱的离散频移,进而可以获得一系列新的具有我们所需波长的单色光。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康普顿效应 散射角
下载PDF
以金课为目标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涵建设和深度应用的研究——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
13
作者 吕世杰 巩晓阳 +2 位作者 苏向英 周清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160-163,共4页
本文从国家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打造“金课”的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物理》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实际效果的研究分析,阐述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和深入应用的方式方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当今信... 本文从国家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打造“金课”的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物理》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实际效果的研究分析,阐述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和深入应用的方式方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调动成长于网络与智能时代的00后大学生的跳跃与创新思维,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手段,采用多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在线开放课 内涵建设 深度应用
下载PDF
Raman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complex low energy tetrahedral carbon allotropes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14
作者 Hui Wang Ze-Yu Zhang +10 位作者 Xiao-Wu Cai Zi-Han Liu Yong-Xiang Zhang Zhen-Long Lv Wei-Wei Ju Hui-Hui Liu Tong-Wei Li Gang Liu Hai-Sheng Li Hai-Tao Yan Min Fe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311-319,共9页
Up to now,at least 806 carbon allotrop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oretically.Three interesting carbon allotropes(named Pbam-32,P6/mmm,and I43d)were recently uncovered based on a random sampling strategy combined with spa... Up to now,at least 806 carbon allotrop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oretically.Three interesting carbon allotropes(named Pbam-32,P6/mmm,and I43d)were recently uncovered based on a random sampling strategy combined with space group and graph theory.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y are superhard and remarkably stable 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proposed metastable phases.This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likely to be synthesized in experiment.We use the factor group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irΓ-point vibrational modes.Owing to their large number of atoms in primitive unit cells(32 atoms in Pbam-32,36 atoms in P6/mmm,and 94 atoms in I43d),they have many Raman-and infrared-active modes.There are 48 Raman-active modes and 37 infrared-active modes in Pbam-32,24 Raman-active modes and 14 infrared-active modes in P6/mmm,and 34 Raman-active modes and 35 Raman-and infrared-active modes in I43d.Their calculated Raman spectra can be divided into middle frequency range from 600 cm-1 to 1150 cm-1 and high frequency range above 1150 cm-1.Their largest infrared intensities are 0.82,0.77,and 0.70(D/Å)2/amu for Pbam,P6/mmm,and I43d,respectively.Our calculated results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lattice vibrational spectra of these sp3 carbon allotropes and suggest that the middle frequency Raman shift and infrared spectrum may play a key role in identifying newly proposed carbon allotr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 and infrared spectra carbon allotrop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下载PDF
Fifth-Nearest-Neighbor Tight-Binding Description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raphene
15
作者 尤景汉 +3 位作者 李二强 蒲甜松 赵圆圆 王翚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An analytic expression for π and π*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raphene is derived within the tight-binding approximation. Including up to fifth-nearest neighbors, the tight-binding description of electronic dispersio... An analytic expression for π and π*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raphene is derived within the tight-binding approximation. Including up to fifth-nearest neighbors, the tight-binding description of electronic dispersion quite accurately reproduces the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 result over the entire Brillouin zone. The maximal deviation of the fifth-nearest tight-binding result from the first-principle result is only 6 meV for π band, and 25 meV for π* band. This 25 meV deviation is only one-tenth of the maximal deviation of the third-nearest tight-binding result.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fitted parameters exponentially approach to zero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interacting atoms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electronic structure tight-binding approximation
下载PDF
缺陷对Si(100)表面的In量子线的影响
16
作者 戴宪起 王广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缺陷 量子线 结合能 第一原理
下载PDF
Au原子在H-Si(001)表面扩散的研究
17
作者 巩晓阳 +1 位作者 刘香茹 王辉 《科技信息》 2007年第29期227-227,共1页
本文用第一原理总能理论研究了金属Au在H-Si(001)表面的吸附与扩散。计算表明,Au原子的吸附不能打破Si二聚体键,其稳定吸附位置处于一个Si二聚体的中部;同时还给出了Au原子处于其它位置时的能量以及相对于Si(001)表面的高度,分析了Au原... 本文用第一原理总能理论研究了金属Au在H-Si(001)表面的吸附与扩散。计算表明,Au原子的吸附不能打破Si二聚体键,其稳定吸附位置处于一个Si二聚体的中部;同时还给出了Au原子处于其它位置时的能量以及相对于Si(001)表面的高度,分析了Au原子在H-Si(001)表面的可能扩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原理 AU H-Si(001) 吸附 扩散
下载PDF
Au原子在Si(001)表面扩散的第一原理研究
18
作者 李同 +4 位作者 王辉 巩晓阳 汤正新 尤景汉 陈庆东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1期6-6,共1页
本文用第一原理总能理论研究了金属Au在Si(001)面的吸附与扩散。计算表明,Au原子的稳定吸附位置处于顶层四个Si原子的中心;当Au原子处于其它位置时,体系能量较高,Au原子容易向稳定位置扩散。在热运动下,Au原子向衬底内部扩散需要克服较... 本文用第一原理总能理论研究了金属Au在Si(001)面的吸附与扩散。计算表明,Au原子的稳定吸附位置处于顶层四个Si原子的中心;当Au原子处于其它位置时,体系能量较高,Au原子容易向稳定位置扩散。在热运动下,Au原子向衬底内部扩散需要克服较小的势垒,这可能是Au/Si(001)界面存在混合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原理 AU SI(001) 吸附 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