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叶檀和杠香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如意 范紫颖 +3 位作者 于兵兵 梦梦 张丹雁 张伟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探究传统民族药斜叶檀(又称为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Lour.)Prain)和杠香(又称为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探究斜叶檀及杠香的水蒸气蒸馏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 目的探究传统民族药斜叶檀(又称为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Lour.)Prain)和杠香(又称为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探究斜叶檀及杠香的水蒸气蒸馏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水提物及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us)的抑菌效果,并探究提取物浓度对敏感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及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的测定。结果两种药物不同的提取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活性强弱与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二者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明显,对粪肠球菌抑制效果稍逊;斜叶檀水蒸馏挥发油对白念珠菌抑制效果极强,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斜叶檀水蒸馏挥发油对白念珠菌的MIC和MFC均为220μg·mL-1;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的MIC及MBC均为625μg·mL-1。杠香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均优于其水蒸馏挥发油。结论斜叶檀、杠香的水蒸馏挥发油及水提物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拥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叶檀 杠香 提取物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阳春砂生态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梦梦 张丹雁 +3 位作者 范紫颖 于兵兵 杨丽 曾业达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预测阳春砂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为阳春砂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得176条阳春砂全国主产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筛选出影响阳春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结合... 目的:预测阳春砂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为阳春砂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得176条阳春砂全国主产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筛选出影响阳春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得出阳春砂潜在适生分布区域并将其划分为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及非适生区。结果:影响阳春砂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5月平均降水量、4月平均温、最湿季平均温、10月平均温、6月平均温、8月平均温、等温性、3月平均降水量、3月平均温9个生态因子。阳春砂在我国适生分布区域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贵州、重庆、四川东部、湖南西部、江西中部、福建东南部、台湾西南部等。最适宜分布的区域集中在广东、广西中部及南部、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中部。结论:除了阳春砂传统产区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外,还预测到海南中部也属于阳春砂的适宜分布区,该研究结果对于阳春砂扩大引种栽培区域和药材规范化生产具有参考和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生态适宜性 生态因子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不同产地斜叶檀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鲁轮 赵维波 +4 位作者 于兵兵 林如意 梦梦 李世晋 张丹雁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斜叶檀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不同产地斜叶檀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斜叶檀挥发油;采用GC-MS对不同产地斜叶檀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 目的对不同产地斜叶檀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不同产地斜叶檀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斜叶檀挥发油;采用GC-MS对不同产地斜叶檀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海南组挥发油提取率在0.29%~2.63%,云南组为0.50%~3.09%,老挝组为0.40%~7.38%,缅甸组为0.40%~4.16%;经GC-MS分析得出斜叶檀挥发油主要组分54个。通过SIMCA-P软件分析,得出海南、云南、缅甸及老挝斜叶檀挥发油共有成分11个,海南特有成分3个,缅甸特有成分3个,老挝特有成分4个,其他差异成分17个。结论不同产地斜叶檀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可利用此差异结合GC-MS对斜叶檀的产地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叶檀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降香与易混品杠香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丽 曾业达 +3 位作者 张丹雁 范紫颖 梦梦 肖奕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8,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及其易混品杠香的生药学特征,建立降香与杠香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源、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对比分析。结果降香与杠香在原植物形态、粉末显微特征上较相似,但两者在性状、三切面显微和薄层鉴别上有...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及其易混品杠香的生药学特征,建立降香与杠香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源、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对比分析。结果降香与杠香在原植物形态、粉末显微特征上较相似,但两者在性状、三切面显微和薄层鉴别上有较明显差别。性状上,降香表面花纹细腻,“鬼脸纹”清晰;断面各组织排列规整,弦向薄壁组织排列成连续的环带状。而杠香表面花纹凌乱张扬,“鬼脸纹”少而不明显;断面各组织排列不规整,弦向薄壁组织排列成断续的短波浪状。显微上,降香横切面木射线顺直,木薄壁组织较窄,多环管翼状;杠香横切面木射线弯曲,木薄壁组织整体波浪状,局部环管带状。降香弦切面木射线多纺锤形,宽1~3列细胞,高3~11个细胞;而杠香弦切面木射线多长梭形,多宽1~2列细胞,高4~20个细胞。降香与杠香径切面木射线均为异型射线,但杠香射线细胞为横卧式细胞或方形细胞,而降香射线细胞少见方形。薄层鉴别方面,杠香较降香在比移值(R_(f))=0.22处多一个明显的深蓝色斑点。结论降香与杠香的性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较好,特征性斑点明显,该研究为鉴别降香与杠香提供了参考依据,为降香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杠香 生药学研究 鉴别
原文传递
十亩香品种鉴定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曾业达 范紫颖 +2 位作者 张丹雁 梦梦 杨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5-1530,共6页
目的鉴定海南民族药香十亩香原植物品种,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开发药用植物新资源。方法实地采集十亩香原植物,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法及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十亩香原植物品种;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十亩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目的鉴定海南民族药香十亩香原植物品种,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开发药用植物新资源。方法实地采集十亩香原植物,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法及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十亩香原植物品种;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十亩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用显色法、沉淀法等对十亩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预试验。结果十亩香的藤本植物形态、性状特征及DNA条形码特征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红果黄檀(Dalbergia tsoi Merr.et Chun)相匹配;十亩香挥发油提取率为0.2%;GC-MS法检出挥发油组分47个,主含榄香素、苯甲醛与甲基丁香酚,三者相对百分含量之和高于50%;十亩香可能含有机酸类、甾体皂苷类、黄酮类、醌类、香豆素类、鞣质及酚类等化学成分。结论海南民族药香十亩香为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红果黄檀含树脂的藤茎,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亩香 品种鉴定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预试验
原文传递
水蒸馏与CO_(2)超临界法提取杠香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晓庆 张丹雁 +3 位作者 范紫颖 梦梦 曾业达 杨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杠香挥发油不同提取方式的优劣及其提取化学成分的异同,为寻找不同应用途径的精油及相关副产品生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分别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二氧化碳(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杠香的挥发油,测定提取率... 【目的】对比分析杠香挥发油不同提取方式的优劣及其提取化学成分的异同,为寻找不同应用途径的精油及相关副产品生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分别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二氧化碳(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杠香的挥发油,测定提取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CO_(2)超临界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挥发油色泽稍深,提取所剩粉渣仍存香气,可用做熏香产品基础原料,但经济成本高;水蒸馏法经济成本低,其提取所得挥发油色泽浅,透明度好,额外可获得纯露原料,可作芳香露剂用途,但水蒸馏法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经GC-MS检测技术分析,水蒸馏油检出39个组分,超临界油检出25个组分。两者共有组分13个,其相对百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但主要成分类型均为醇类、酯类及烯类,主成分均为橙花叔醇。【结论】应用水蒸气蒸馏法、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杠香挥发油各有优势。可根据杠香提取精油用途合理选择不同提取方法生产不同类型的挥发油产品及不同用途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香 水蒸气蒸馏法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挥发油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降香及其伪品杠香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丽 梦梦 +2 位作者 张丹雁 曾业达 范紫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492-249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降香与伪品杠香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杠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二者挥发油成分,比较二者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结果】分别从降香和杠香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21、3... 【目的】比较分析降香与伪品杠香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杠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二者挥发油成分,比较二者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结果】分别从降香和杠香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21、31种化学成分,二者共有成分5种(橙花叔醇、环氧化蛇麻烯Ⅱ、韦得醇、红没药醇氧化物A、3-乙烯基-3,4,4a,7,8,8a-六氢-1,1,3,6-四甲基-1H-2-苯并吡喃)。降香挥发油中特有成分为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OBM 2979、柠檬烯环氧化物;杠香挥发油中特有成分为2-亚甲基-(3β,5α)-胆甾烷-3-醇、β-檀香醇、丙酮香叶酯、木香醇、(-)-异长叶醇。【结论】降香与杠香二者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各自存在差异性成分,可通过特有成分将二者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杠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鉴别
原文传递
道地产区与引种区阳春砂性状鉴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梦梦 赵维波 +2 位作者 张丹雁 杨丽 曾业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65-172,180,共9页
[目的]通过性状和微性状鉴定法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方法]采用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方法鉴别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越南和老挝6个产地的阳春砂。[结果]不同产地阳春砂外观性状(果实表面颜色、毛刺分布、种子团间隔膜是否外延、气味)特... [目的]通过性状和微性状鉴定法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方法]采用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方法鉴别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越南和老挝6个产地的阳春砂。[结果]不同产地阳春砂外观性状(果实表面颜色、毛刺分布、种子团间隔膜是否外延、气味)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而微性状(毛刺形状、花被残基、花柱残基)差异相对明显。[结论]性状与微性状二者结合可准确鉴别、区分不同产地阳春砂,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不同产地 性状鉴别 微性状鉴别 产地加工
下载PDF
砂仁品种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梦梦 范紫颖 +3 位作者 张丹雁 杨丽 曾业达 于兵兵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7-1414,共8页
目的 对3种《中国药典》收载的砂仁(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进行对比鉴别,为不同来源砂仁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前往栽培基地采集样品并对比3种砂仁原植物形态特征;采用性状鉴别法对比3种砂仁外观性状特征;利用显微鉴别法对比3种... 目的 对3种《中国药典》收载的砂仁(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进行对比鉴别,为不同来源砂仁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前往栽培基地采集样品并对比3种砂仁原植物形态特征;采用性状鉴别法对比3种砂仁外观性状特征;利用显微鉴别法对比3种砂仁种子横切面显微特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SIMCA-P软件寻找3种砂仁挥发油中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原植物形态可通过穗状花序总花梗、膜质胞片长度,鲜果颜色,毛刺形状进行鉴别;性状可通过果壳颜色、厚度,毛刺形状,气味进行鉴别;显微方面可通过种皮表皮细胞壁外壁厚度,油细胞长度,色素层列数进行鉴别;3种砂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成分,阳春砂与绿壳砂对比,有5种差异成分,其中ɑ-蒎烯、莰烯是阳春砂特有成分,4-methyl-2,3,4,5,6,7-hexahydro-1H-indene、3-蒈烯、α-Copaene是绿壳砂特有成分;阳春砂和海南砂对比,只有石竹素为海南砂特有成分;绿壳砂与海南砂对比,有2个差异成分,其中α-Copaene是绿壳砂特有成分,石竹素是海南砂特有成分。结论 3种不同来源的砂仁在原植物形态、外观性状、种子横切面显微特征存在差异,挥发油中,绿壳砂、海南砂与阳春砂对比均有差异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绿壳砂 海南砂 阳春砂 鉴别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降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标志性差异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丽 曾业达 +4 位作者 张丹雁 范紫颖 梦梦 曾庆铃 彭晓祺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69-1975,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及其伪品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的挥发性成分,筛选降香与其伪品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及其伪品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的挥发性成分,筛选降香与其伪品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降香与其伪品间差异性成分。结果:降香、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1.97%~3.95%(mL/g)、0.90%~4.01%(mL/g)、1.55%~3.09%(mL/g)、1.32%~2.23%(mL/g);经GC-MS分析得到降香、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分别有10、22、24、20个,其中共有成分8个。降香与杠香、降香与缅甸大叶、降香与印尼大叶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成分分别有8、10、10个。其中,降香与杠香、降香与印尼大叶的标志性差异成分有1,8-二甲基-3-氧代-2-氧杂双环[2.2.2]辛烷-5-羧酸等;鉴别降香与缅甸大叶的标志性差异成分有α-红没药醇等。结论:降香伪品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挥发性成分与降香具有一定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性差异成分较多,建议可根据筛选出的标志性差异成分鉴别降香及其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伪品 挥发油 GC-MS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标志性差异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梦梦 范紫颖 +2 位作者 张丹雁 林如意 于兵兵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广东、广西、云南产地的阳春砂中挥发油成分,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利用GC-MS法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 目的:对比分析广东、广西、云南产地的阳春砂中挥发油成分,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利用GC-MS法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寻找阳春砂不同产地间差异性成分。结果:广东、广西、云南产样品中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3.09%~4.29%、3.09%~4.38%、3.35%~4.20%;经GC-MS分析得出阳春砂主要成分32个;通过SIMCA-P 14.1软件分析得出广东与广西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蒎烯、(1S)-(-)-冰片、3-蒈烯、ɑ-copaene、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广东与云南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榄香烯,广西与云南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榄香烯、莰烯、(1S)-(-)-冰片、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结论: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对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挥发油 GC-MS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版纳阳春砂与其伪品巴色砂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庆 梦梦 +1 位作者 张丹雁 范紫颖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 对版纳阳春砂及其常见伪品巴色砂进行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方法对两者外观性状进行鉴别;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两者挥发油成分差异;应用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两者乙酸龙脑酯含量。结果 版纳阳春砂和巴色... 目的 对版纳阳春砂及其常见伪品巴色砂进行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方法对两者外观性状进行鉴别;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两者挥发油成分差异;应用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两者乙酸龙脑酯含量。结果 版纳阳春砂和巴色砂在外观性状(颜色、毛刺、顶端、种子团、气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两者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7、38种化学成分,两者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均为乙酸龙脑酯和左旋樟脑;其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4.28%与3.35%,乙酸龙脑酯含量分别为2.04%与0.57%;版纳阳春砂挥发油中主要特有成分为α-蒎烯、cis-α-Bergamotene、β-杜松烯;巴色砂挥发油中主要特有成分为γ-芹子烯、Β-倍半水芹烯、β-榄香烯、(1S,8aα)-Decahydro-1,4aβ-dimethyl-7β-isopropenyl-1-naphthol、(1E,5E)-1,5-二甲基-8-(丙-2-亚基)环癸-1,5-二烯、(+)-香橙烯。结论 版纳阳春砂和巴色砂外观性状具有一定差异,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两者挥发油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乙酸龙脑酯含量中,版纳阳春砂明显高于巴色砂,据此可对两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阳春砂 巴色砂 性状鉴定 挥发油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乙酸龙脑酯
原文传递
奶香木生药学研究
13
作者 曾业达 杨丽 +2 位作者 张丹雁 梦梦 范紫颖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3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 研究奶香木的鉴别特征与化学成分,为开发假鹊肾树药用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状、显微鉴定法分别鉴别奶香木性状与显微组织特征。应用薄层色谱法初步检识奶香木中化学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 奶香木... 目的 研究奶香木的鉴别特征与化学成分,为开发假鹊肾树药用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状、显微鉴定法分别鉴别奶香木性状与显微组织特征。应用薄层色谱法初步检识奶香木中化学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 奶香木有纤维纹与条状纹理,黄白色、黄色及灰黑色,具有奶香气等性状特征。奶香木的导管为具缘纹孔型,木射线组织宽1~4列、高4~33个细胞,木薄壁细胞长楔形或长方形,木纤维排列紧密,可见草酸钙方晶与色素块。薄层色谱初步检识出奶香木含邪蒿素、布拉易林及滨蒿内酯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奶香木中邪蒿素与布拉易林的平均含量较高。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鉴别奶香木的性状与显微组织特征,分析其所含香豆素类活性成分,实验方法科学,操作简单,为奶香木的药用研究及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香木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 邪蒿素 布拉易林
原文传递
文山引种阳春砂与其伪品巴双砂的鉴别
14
作者 莫伟 梦梦 +2 位作者 张丹雁 范紫颖 杨丽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
目的对文山阳春砂及其伪品巴双砂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对二者的外观性状特征、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挥发性成分等进行对比鉴别分析。结果外观性状:文山阳春砂多类圆球,表面浅黄棕色、棕色或紫棕色,果实顶端钝,种子20~54粒,气香,味微苦... 目的对文山阳春砂及其伪品巴双砂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对二者的外观性状特征、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挥发性成分等进行对比鉴别分析。结果外观性状:文山阳春砂多类圆球,表面浅黄棕色、棕色或紫棕色,果实顶端钝,种子20~54粒,气香,味微苦涩、微辛凉;巴双砂卵形,表面棕褐或黑褐色,毛稀少,纵棱多而明显,果实顶端尖,有时略歪斜,种子40~75粒,味苦涩,气香特异似山姜果。显微特征:文山阳春砂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斜径向类方形,壁略厚,胞腔斜类方形,下皮细胞1列,色素层3~5列细胞;巴双砂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扭曲,细胞壁增厚不均匀,外壁极厚,胞腔扭曲,下皮细胞1~2列,极小,色素层4~5列细胞;二者粉末显微特征相似。挥发油成分:二者主成分均有左旋乙酸冰片酯、左旋樟脑、右旋萜二烯等;文山阳春砂特有成分为τ-Muurolol(0.60%)等;巴双砂特有成分为Neointermedeol(5.26%)等。结论文山阳春砂与巴双砂在外观性状、横切面显微及挥发油成分均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阳春砂 巴双砂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挥发油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