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阜康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物数量特征的土壤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霍举颂 刘卫国 +3 位作者 刘建国 李宏侠 徐悦 玛丽娅.尔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304-8313,共10页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绿洲向沙漠系统的过渡地带,荒漠植物是绿洲扩展或荒漠化加速的缓冲器,土壤环境是影响植物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环境因素是整个过渡带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阜康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物群落实地调查,利用通用植...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绿洲向沙漠系统的过渡地带,荒漠植物是绿洲扩展或荒漠化加速的缓冲器,土壤环境是影响植物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环境因素是整个过渡带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阜康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物群落实地调查,利用通用植物数量分析软件CANOCO 5.0中冗余度分析(RDA),探讨过渡带影响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指标的土壤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全N、全P和有机质是影响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主要驱动力因子,环境解释量累计达到69%,而总盐、p H和全K对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影响较弱;(2)4个土壤主要驱动力对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重要性大小顺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N>全P;(3)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全P呈正相关,但与全N为负相关关系,揭示了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全P是利于荒漠植物群落稳定的正驱动力,而全N为抑制荒漠植物生长的负驱动力。综上所述,土壤各因子的驱动力作用不尽相同,存在正、负差异,协同维护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稳定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 数量特征 荒漠植物 过渡带
下载PDF
旱生芦苇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态响应及适应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玛丽娅.尔兰 刘卫国 +4 位作者 霍举颂 李宏侠 张雨 刘建国 徐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488-7498,共11页
地下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利用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影响植被生存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人工模拟地下水位,探讨了旱生芦苇对不同地下水位的生态响应及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地下水位的降低,旱生芦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 地下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利用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影响植被生存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人工模拟地下水位,探讨了旱生芦苇对不同地下水位的生态响应及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地下水位的降低,旱生芦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以7—8月为峰值;(2)旱生芦苇叶绿素(Chl)含量随地下水位的降低呈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3)旱生芦苇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随地下水位及其生长季的变化规律不一致,但三者在抑制干旱胁迫过程中存在相互补偿的关系;(4)随地下水位的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随生长季变化增加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显著,且SOD比CAT对干旱胁迫反应更敏感,是适应干旱胁迫的主要抗氧化酶;(5)旱生芦苇生理因子对P_n的重要性大小顺序为G_s>SP>Chl>T_r>C_i>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芦苇 地下水位 光合作用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些短命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建国 刘卫国 +2 位作者 朱媛媛 霍举颂 玛丽娅.尔兰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6-763,共8页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短命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季变化的特点,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种优势短命植物(3种一年生短命植物,3种多年生类短命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比了2种生活型短命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短命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季变化的特点,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种优势短命植物(3种一年生短命植物,3种多年生类短命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比了2种生活型短命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季变化特点。结果表明,3种一年生短命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以及条叶庭芥(Alyssum linifolium)N含量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1.23±7.16)、(14.11±6.38)和(10.85±6.14)mg·g–1;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2±0.73)、(3.12±1.24)和(3.43±0.55)mg·g–1;3种多年生类短命植物独尾草(Eremurus chinensis)、雅葱(Scorzonera pusilla)和簇花芹(Soranthus meyeri)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97±5.94)(15.08±4.01)和(17.94±9.03)mg·g–1;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55±0.83)、(2.73±1.11)和(5.03±0.65)mg·g–1。由此可见,短命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各物种N、P含量在生长初期都大于其它生长季节,在生长旺季随叶片生物量增加,N、P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在生长末季N、P含量又有所回升。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生活型短命植物元素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但同一生活型短命植物元素间的关系并无显著差异,体现了种内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化学计量特征 季节变化 生活型
原文传递
基于光谱指数的古尔班通古特优势种沙蒿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悦 刘卫国 +3 位作者 霍举颂 刘建国 李宏侠 玛丽娅.尔兰 《人民珠江》 2018年第10期83-91,共9页
叶绿素是监测植被生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为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化监测提供一种简便有效且非破坏性的采集方法。利用ASD光谱仪测定沙蒿的反射光谱曲线,计算国内外常用的13种光谱指数,分析光谱指数与沙蒿叶绿素... 叶绿素是监测植被生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为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化监测提供一种简便有效且非破坏性的采集方法。利用ASD光谱仪测定沙蒿的反射光谱曲线,计算国内外常用的13种光谱指数,分析光谱指数与沙蒿叶绿素的关系,选择并建立能指示沙蒿叶绿素含量的指标和最优模型。结果表明:简单比值指数(SR)、色素简化指数(PSS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1)和(NDVI2)、结构不敏感色素指数(SIPI)、归一化比值叶绿素指数(PSND)等6个高光谱植被指数在生长过程中均与沙蒿叶绿素含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99%置信水平下均达到0. 9以上;在6种植被指数建立下的估算模型中,决定系数大小依次为RSIPI>RPSND> RPSSR> RNDVI2> RNDVI1> RSR,决定系数均达到0. 9以上,其中光谱指数SIPI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 983,说明根据SIPI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发挥预测性,适用于沙蒿叶绿素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特征 植被指数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