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宫廷审美视域下南京云锦的符号学探析与丝巾图案设计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王韦尧
张毅
杨丽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23,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一般项目(19WMB04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760068)。
-
文摘
南京云锦作为中国最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自元朝起成为皇家御用品后,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内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充满着符号意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在南京云锦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以符号学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将南京云锦的工艺、纹饰、色彩三种符号元素进行整理,运用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分别从语形学、语用学、语义学三方面分析南京云锦,进而总结其宫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符号表现。研究认为,南京云锦中的宫廷审美内涵价值体现在其穷奢极侈的材料的运用,皇室象征的龙纹图案造型及皇室专用的明黄色彩,凸显出南京云锦作为皇室御用品的专属尊贵,并创新设计出一款南京云锦宫廷审美文化衍生的主题图案丝巾。
-
关键词
南京云锦
宫廷审美
符号学
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
主题图案丝巾
织锦
非物质文化遗产
-
Keywords
Nanjing brocade
royal aesthetics
semiotics
Morris’semiotics
silk scarf with a themed pattern
broca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古书画装裱绫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再设计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韦尧
张毅
王显颖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02-310,共9页
-
基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一般项目(19WMB04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760068)。
-
文摘
目的中国古书画装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探寻其装裱纹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可以发掘传统装饰纹样中的东方文化魅力。方法采用文献与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古书画装裱绫纹样的实物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运用转译与形状文法,对装裱绫纹样中的典型纹样进行一定的筛选、提取,并依据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对装裱绫纹样进行再设计,以丰富其纹样的表现形式。结合艺术设计学理论与形式美法则,将创新设计的纹样运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结论通过对装裱绫纹样进行创新,应用于文创产品中的装裱绫纹样,在创新设计的方法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装裱绫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与开发,拓宽了装裱绫纹样的宣传方式,为传统装饰纹样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关键词
装裱绫纹样
转译
形状文法
文创产品
再设计
-
Keywords
mounting damask pattern
translation
shape grammar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redesign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
-
题名非遗传承视域下南京绒花的发展新形式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王韦尧
张毅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服饰导刊》
2021年第4期67-72,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一般项目(19WMB04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
-
文摘
[研究意义]南京绒花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最美手工艺",深受人民喜爱,其近年来的保护形式和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文章运用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近年来南京绒花的发展及推广形式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创新合作的方式,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创新思路。[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南京绒花通过与服饰产品和现代设计的创新应用,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民族特色,激发出南京绒花的艺术特点和形式美感,丰富了南京绒花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后续可采取设计比赛推广、数字化技术保护、新媒体传播、跨领域合作的方式为南京绒花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转变,为其他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考和办法。
-
关键词
非遗传承
南京绒花
现代设计
新形式
跨领域合作
传承与发展
-
Keywords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anjing velvet flower
modern design
new forms
cross-field coopera⁃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TS19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唐代织绣品中石榴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 4
-
-
作者
麦佩玮
周颖青
王韦尧
张毅
-
机构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29,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A76009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一般项目(19WMB040)。
-
文摘
织绣品上的石榴纹样初见于东汉,直至唐代才开始繁荣,并对后世的吉祥纹样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唐代织绣品中石榴纹样为研究对象,以考古出土的石榴纹织绣品为载体,结合文献、史料和古籍图像资料,从题材组合、造型表达及构图形式三个方面对石榴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揭示其文化意蕴。研究认为,石榴纹样的题材多为植物组合,呈现“花叶相伴”的多元性,果实造型表达圆润生动,构图形式匀称且稳定。在唐代丝路文化交流背景下,石榴纹样受到了西亚祆教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对生息不止的追求。在纹样本土化的过程中,石榴纹样融入了人们对丰产丰育的世俗祈盼,逐渐成为喜闻乐见的吉祥纹样。
-
关键词
唐代织绣品
石榴纹样
艺术特征
文化意蕴
丝绸之路
吉祥纹样
-
Keywords
embroideries in the Tang Dynasty
pomegranate patter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implications
Silk Road
auspicious pattern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外装用瓦楞纸箱包装试验
- 5
-
-
作者
王韦尧
张文聪
-
出处
《中国新包装》
2007年第4期36-37,共2页
-
文摘
一、前言
值此贸易自动化、国际化的浪潮中,商品所面临全球市场竞争压力,日趋强大,而担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桥梁角色的包装容器,更具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众多的包装材料中,瓦楞纸箱已被公认为最经济、最实用、最方便及使用最多的运输容器。
-
关键词
瓦楞纸箱
包装试验
外装
市场竞争
包装容器
包装材料
运输容器
自动化
-
分类号
TB484.1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
-
题名辽金元织绣品中春水秋山纹的艺术表征与意蕴解读
- 6
-
-
作者
王韦尧
杨宏珊
于毅
张毅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4-132,共9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一般项目(19WMB04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A760096)。
-
文摘
春水秋山纹自辽代以来,便是中国装饰纹样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纹样之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其狩猎生活的艺术创作产物。本文以辽金元时期织绣品中的春水秋山纹为研究对象,依托实物样本图片,结合相应文献资料,厘清春水秋山纹概念,对织绣品中春水秋山纹的题材类型、造型手法和构图方式进行整理和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实例归纳总结出春水秋山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研究表明,织绣品中春水秋山纹民族风格鲜明,其纹样的艺术表征呈现出“狩猎之景”的题材选择、“以情写景”的表现手法和“整体统一”的构图形式,展现了游牧民族浓郁丰富的北国风情、别具一格的游猎风尚及各民族文化间交互融合的艺术魅力。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深入研究民族艺术文化价值提供一定的借鉴和途径,为现代创新设计提供相应的纹样素材和风格选择。
-
关键词
春水秋山纹
辽金元时期
织绣品
艺术表征
文化内涵
意蕴解读
-
Keywords
the Chunshui and Qiushan patterns
the period of the Liao,Jin and Yuan Dynasties
textiles and embroideries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implication 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J523.1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