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云杉群落特征和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刘建泉 丁国民 +4 位作者 郝虎 彭吉庭 刘兴明 多尧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7,22,共5页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频度分布、层片结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频度分布表现为A>B<C>D=E,群落具有分化和演替的趋势;群落季相与气候季节性变...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频度分布、层片结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频度分布表现为A>B<C>D=E,群落具有分化和演替的趋势;群落季相与气候季节性变化相吻合,反映出群落对祁连山环境的适应性;受青藏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具有寒温性针叶林的特征;群落结构基本合理,青海云杉呈稳定型种群。不同林型的种群结构和动态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林区 青海云杉群落 频度分布 生活型 种群动态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全生 汪有奎 +3 位作者 李进军 郭生祥 张建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
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201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 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201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8%、26.9%、54.3%、283.6%,每年新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55.82亿元·a-1;森林覆盖率增长1.3%,活立木蓄积增加212.47万m3;封山育林区与未封育区相比,天然更新幼树密度、青海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植物种数量、灌木盖度、灌木平均高分别增加了557.6%、28.7%、18.8%、57.5%和180.0%,植物种多度提高;退化林地植被群落多样性随封山育林时间增加呈增大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变化相反;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指出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质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成效分析 问题与对策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青海云杉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建泉 屈永才 +3 位作者 学福 朱高 郭泽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125,共5页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层;乔木层和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层;乔木层和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乔木种群聚集强度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青海云杉群落>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不同林型的垂直结构、空间分布格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草类-青海云杉林中乔木种群呈随机分布,其它林型和青海云杉群落中乔木种群均为聚集分布。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灌木-青海云杉林中青海云杉种群都有随海拔升高由均匀分布向聚集分布逼近的特点。苔藓-青海云杉林是该群落中最稳定的林型,青海云杉种群对维持群落稳定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林区 青海云杉群落 空间分布格局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祁连山森林昆虫的多样性及保护利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全生 汪有奎 +2 位作者 袁虹 倪自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173,共6页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森林昆虫16目175科1 609种,目数占世界昆虫33目的48.5%,占甘肃森林昆虫23目的69.6%;种数约占世界昆虫总种数的0.17%,约占中国昆虫总种数的3.15%,占甘肃森林昆虫种数的31.92%。记录世界范围仅在祁连山区分布昆...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森林昆虫16目175科1 609种,目数占世界昆虫33目的48.5%,占甘肃森林昆虫23目的69.6%;种数约占世界昆虫总种数的0.17%,约占中国昆虫总种数的3.15%,占甘肃森林昆虫种数的31.92%。记录世界范围仅在祁连山区分布昆虫20种,目前国内只在祁连山区有分布的鳞翅目昆虫118种。甘肃省内只在祁连山林区有分布的有366种,占甘肃省森林昆虫总数的7.5%,占祁连山保护区森林昆虫总数的22.7%。保护区分布有珍稀蝴蝶17种,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10种。分析了祁连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状况和害虫发生原因,提出了昆虫多样性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森林昆虫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迁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有奎 杨全生 +3 位作者 郭生祥 李进军 袁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6-979,共14页
祁连山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了解祁连山森林资源变化,对于制定森林保护政策法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祁连山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3年,应用"3S"技术和搜集以往调查研究资料,对比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森林... 祁连山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了解祁连山森林资源变化,对于制定森林保护政策法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祁连山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3年,应用"3S"技术和搜集以往调查研究资料,对比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森林分布范围及面积变化,结果表明:地质时期,随着祁连山快速隆升,气候变得寒冷干旱,森林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早全新世以后,祁连山区森林退缩至酒泉以东山区。历史时期,祁连山北坡森林遭到4次较大规模人为破环,森林面积日渐建少。新中国建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末,祁连山北坡林区经过3次较大的毁林开荒行动,森林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甘肃省加大了祁连山森林保护,祁连山北坡森林得到逐步恢复与扩展。目前,人为活动对祁连山北坡森林的干扰影响仍然严重,森林质量呈退化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保护与恢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分布 面积 变化 祁连山北坡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进展及国家公园建设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汪有奎 郭生祥 +3 位作者 善举 马世贵 袁虹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8-11,共4页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国家公园建设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善举 +4 位作者 张建奇 郭生祥 汪有奎 金敏艳 袁虹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4期51-57,共7页
森林资源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及时调查分析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是制定和改革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合理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应用“3S”技术,于2017-2018年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资源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及时调查分析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是制定和改革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合理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应用“3S”技术,于2017-2018年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对森林保护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自保护区建立之初的1990-2017年,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分别增加321 231.2hm^(2)、903.6万m^(3),增幅分别为65.2%、48.65%;其中,有林地面积、蓄积分别增加65 843.8hm^(2)、1 023.4万m^(3),增幅分别为59.2%、61.68%;优势树种林地面积、蓄积显著增加。2)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306 791.7 hm^(2)、1 996.43hm^(2),增幅分别为104.5%、78.4%。3)有林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比例增长了2.5%;林木绿化率增长了14%。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的服务功能价值增加258.32亿元。可以得出结论:1)祁连山保护区建立以来,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大幅度增加,说明森林植被得到显著保护与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呈进展演替。2)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资源增加的原因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保护成效 对策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建泉 李进军 +2 位作者 郝虎 邸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140-143,146,共5页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青海云杉胸径—材积的一元模型、青海云杉林蓄积—生物量模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以及影响青海云杉林碳储量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青海云杉胸径—材积的一元模型、青海云杉林蓄积—生物量模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以及影响青海云杉林碳储量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平均值分别为223.445 4 m^3/hm^2、136.075 5 t/hm^2和96.186 4 t/hm^2;总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达到2.59×107 t和1.52×107 t,其中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占总量的42.581 8%和41.134 8%,而幼龄林仅占1.080 9%;影响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要因子为环境水热状况,温度是影响祁连山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关键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蓄积量 生物量 碳储量 影响因素 祁连山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祁连圆柏林害虫及防治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锋 杨青 +2 位作者 倪自银 汪有奎 《甘肃科技》 2008年第13期155-157,共3页
2005~2007年,查到取食祁连圆柏的昆虫67种,采到区内新记录种17种、省内新记录1种。调查了主要害虫危害状况,提出了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和圆柏大痣小蜂(Megatigmus sabinae Xu et He)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祁连圆柏 虫害 防治 祁连山
下载PDF
不同林分密度云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宜明 +1 位作者 赵维俊 吕春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121,174,共11页
【目的】探讨甘南亚高山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在各层次(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分配格局的变化,为揭示林分密度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机制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 【目的】探讨甘南亚高山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在各层次(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分配格局的变化,为揭示林分密度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机制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甘南亚高山地区选取地域毗邻、林龄和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密度(850、1060、1350、1550、1750、2300、3000株·hm^(-2))云杉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得植被生物量,采集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植物、土壤碳含量,估算生态系统各层次的碳储量。【结果】1)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及林下植被生物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草本层生物量则表现为逐渐减小,且不同林分密度间差异显著。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在各密度林分均表现为干>根>枝>叶>皮,树干生物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总生物量的38.58%~43.81%。2)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碳含量为487.5~532.5 g·kg^(-1),中密度N1550碳含量平均值最高,为518.0 g·kg^(-1);灌木层碳含量为437.49~492.07 g·kg^(-1),草本层为354.29~427.83 g·kg^(-1),灌、草层均在低密度N850出现碳含量最高;土壤层的碳含量为8.25~79.44 g/kg,表土层(0~20 cm)碳含量在中密度N1550平均值最高,下土层(20~60 cm),N1350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碳含量。3)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总体上呈现随林分密度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为1550株·hm^(-2)时林分碳储量最高,为381.11 t·hm^(-2)。4)碳储量空间分配格局为土壤层(66.51%)>乔木层(29.57%)>灌草层和枯落物层(3.92%)。【结论】林分密度与森林碳储量及分配格局密切相关,中等密度(1550株·hm^(-2))利于植被和土壤碳固存能力显著提高,是甘南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的最佳留存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碳储量 林分密度 云杉 甘南亚高山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质量评价及利用规划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有奎 +3 位作者 张建奇 郭生祥 善举 李进军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39-44,共6页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附录B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利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资料,对保护区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在保护区812 969.11hm^2林地中,林地质量等级为Ⅱ级的林地3 068.45hm^2,占...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附录B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利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资料,对保护区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在保护区812 969.11hm^2林地中,林地质量等级为Ⅱ级的林地3 068.45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35%;Ⅲ级面积483 833.07hm^2,占59.51%;Ⅳ级面积288 169.95hm^2,占35.45%;Ⅴ级面积37 897.64hm^2,占4.66%。林地质量等级为Ⅲ级和Ⅳ级的林地占绝大部分,二者合计达94.96%。通过加强保护和封山育林、适当造林、有害生物防治,调整林地树种结构、龄组结构,提升林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质量评价 规划 利用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宜明 吕春燕 +4 位作者 赵维俊 马雪娥 杜军林 何俊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3-1144,共12页
为深入了解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氮固持能力与循环及其影响机制,以不同林分密度(350株·hm^(-2)、850株·hm^(-2)、1000株·hm^(-2)、1400株·hm^(-2)、1600株·hm^(-2)、1950株·hm^(-2)、2100株·hm^(... 为深入了解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氮固持能力与循环及其影响机制,以不同林分密度(350株·hm^(-2)、850株·hm^(-2)、1000株·hm^(-2)、1400株·hm^(-2)、1600株·hm^(-2)、1950株·hm^(-2)、2100株·hm^(-2)、2300株·hm^(-2)、3000株·hm^(-2))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乔木碳、氮含量均值分别为497.11 g·kg^(-1)和4.43 g·kg^(-1),各器官碳含量分配格局表现为干>根>叶>枝>皮,氮含量为叶>枝>根>皮>干;林下植被层碳、氮含量总体呈现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土壤层碳、氮含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并且随土层加深也逐渐减小。(2)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双峰型分布,氮储量呈现先增加后波动降低的趋势,林分密度为850株·hm^(-2)时林分碳、氮储量最高,分别为500.76 t·hm^(-2)和25.00 t·hm^(-2),林分密度为3000株·hm^(-2)时林分碳、氮储量均最低,分别为315.52 t·hm^(-2)和12.52 t·hm^(-2);随林分密度增加,植被碳、氮储量占比逐渐升高,土壤碳、氮储量占比逐渐降低。碳储量分配格局为:土壤层(73.53%)>乔木层(17.03%)>灌草层和枯落物层(9.44%),氮储量分配格局为:土壤层(87.63%)>灌草层和枯落物层(9.90%)>乔木层(2.47%)。(3)林分密度与森林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密切相关,低密度(850株·hm^(-2))利于植被和土壤碳、氮固持能力显著提高,是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的最佳留存密度。研究结果为揭示林分密度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固持能力的影响机制和森林结构化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青海云杉林 碳、氮储量 祁连山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及幼苗生长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建泉 多尧 +1 位作者 杨建红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幼苗生长的观测,拟合了种子的吸水模型,分析了幼苗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适合对数函数曲线模型,吸水率分别适合幂函数、对数函数曲线模型;50℃温水处理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带内果皮... 通过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幼苗生长的观测,拟合了种子的吸水模型,分析了幼苗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适合对数函数曲线模型,吸水率分别适合幂函数、对数函数曲线模型;50℃温水处理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带内果皮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不带内果皮种子经过温水处理后9 h、吸水量为6.3%时种子吸水量即基本达到饱和;种子在1 h内能够大量吸水,适应荒漠强降雨环境;内果皮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在环境干旱时可以减轻环境干旱造成的种子失水;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带内果皮种子育苗能够有效地增加幼苗高度和根系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扁桃 濒危植物 吸水速率模型 幼苗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被引量:4
14
作者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20-24,59,共6页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331 9 hm2/cap,保护区可供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395 4hm2/cap,保护区人均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1.063 5 hm2/cap。研究表明: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科学可行的,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和新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祁连山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面积变化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虹 +3 位作者 郭生祥 善举 金敏艳 汪有奎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6期65-70,共6页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准确调查与分析林地面积变化及原因,是掌握林地变化动态,科学制定林地保护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应用“3S”技术,于2014-2018年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准确调查与分析林地面积变化及原因,是掌握林地变化动态,科学制定林地保护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应用“3S”技术,于2014-2018年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林地变更调查,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面积变化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建立之初的1990-2017年,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增幅分别为64.36%、59.00%、102.82%、78.35%、26.39%;疏林地、宜林地面积减幅分别为40.81%、79.61%。2)不同时期林地面积变化有波动性。1990-2010年期间,林地面积持续增加;2000-2010年期间增加比例较大,为44.09%。2010-2016年期间,林地面积有所减少;2010-2014年期间减少比例较大,为6.97%。2016-2017年期间,林地面积呈微弱增加趋势,增加比例0.04%。3)引起林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气候变化是引起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局部地质灾害、干旱、林木有害生物危害也对林地面积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有国家林地政策、调查因素、农牧民生产经营活动、近年来开发建设活动4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1)1990-2017年期间,保护区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均为大幅度增加,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呈恢复态势。2)林地总面积及不同类型林地面积变化均有波动性,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变化有较大影响,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国家林地保护政策和调查因素引起的林地面积变化较大。3)针对当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地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面积变化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祁连山古城菌物保育区地衣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善文 席亚丽 +3 位作者 梁倩倩 宋利茹 魏生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175,共7页
为了解祁连山古城菌物保育区地衣物种多样性并对其进行保护,根据实地样方调查、标本采集与标本鉴定,对该地区地衣种类与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衣种类丰富多样,共有37种,隶属4目、10科、16属,不完全地衣1属1种,其中... 为了解祁连山古城菌物保育区地衣物种多样性并对其进行保护,根据实地样方调查、标本采集与标本鉴定,对该地区地衣种类与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衣种类丰富多样,共有37种,隶属4目、10科、16属,不完全地衣1属1种,其中最占优势的是茶渍衣目(Lecanorales);包含地衣种类最多的科和属分别为蜈蚣衣科(Physciaceae)和石蕊属(Cladonia);与国内其他9个地区的对比分析表明,该地区与新疆天山大峡谷、河北驼梁山、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属、种相似性高。本研究为祁连山古城菌物保育区乃至整个祁连山地区地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物保育区 地衣 物种多样性 祁连山
原文传递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昆虫资源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虎 冯炜东 《特产研究》 2005年第2期50-53,60,共5页
初步查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昆虫有32种,分属7目16科。
关键词 祁连山 药用昆虫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动态变化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有奎 +4 位作者 善举 张建奇 马世贵 郭生祥 袁虹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8期66-69,共4页
应用"3S"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乔木林得到了逐步恢复,面积、蓄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保... 应用"3S"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乔木林得到了逐步恢复,面积、蓄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保护区乔木林类型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祁连圆柏林次之,其他乔木林地占比很小。保护区建立以来,森林类型结构比例变化较小。提出了加强祁连山保护区乔木林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林 面积 蓄积 变化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祁连山森林嫩梢叶部害虫发生危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全生 汪有奎 +2 位作者 齐多德 陈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1-575,共5页
2004—2007年,采取线路踏查、标准地调查、直接计数与天平称量等方法,查到祁连山林区主要树种的嫩梢和叶部害虫(包括蜱螨目)10目93科679种。查明了主要嫩梢叶部害虫的发生特征、危害面积,分析了嫩梢叶部害虫发生的原因,调查了青海云杉... 2004—2007年,采取线路踏查、标准地调查、直接计数与天平称量等方法,查到祁连山林区主要树种的嫩梢和叶部害虫(包括蜱螨目)10目93科679种。查明了主要嫩梢叶部害虫的发生特征、危害面积,分析了嫩梢叶部害虫发生的原因,调查了青海云杉嫩梢食叶害虫危害损失量,建立了青海云杉叶部害虫虫口密度、针叶损失率、被害侧枝鲜质量、胸径生长量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青海云杉嫩梢虫害率与嫩梢鲜质量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嫩梢 害虫 祁连山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邸华 刘建泉 +3 位作者 李进军 丁国民 郝虎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期3-7,共5页
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样本,建立了青海云杉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应用相关分析和响应函数分析等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年轮宽度与当年3-8月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样本,建立了青海云杉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应用相关分析和响应函数分析等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年轮宽度与当年3-8月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3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为显著(P<0.05);与当年3、5月的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当年4月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响应函数分析表明:青海云杉年轮宽度与上年10月和当年3、5月平均气温、上年12月和当年5、8月降水量、当年4、7月的日照时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综合来看,祁连山区青海云杉生长同时受春季温度、夏季降水和春季日照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青海云杉 PICEA crassifolia 树木年轮宽度年表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