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律诗语言独特性探索:还原虚境的翻译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力涵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1年第3期43-51,91,92,共11页
目前,许多译者在翻译唐代律诗时都缺乏对其特殊形式与内容的考量,导致译诗与原诗的意境有所出入。本文选取三首典型律诗中的名句,以其不同法译本为例,分析译诗对原诗实境的保留情况以及对原诗虚境的还原程度;揭示律诗独特的形式内容,如... 目前,许多译者在翻译唐代律诗时都缺乏对其特殊形式与内容的考量,导致译诗与原诗的意境有所出入。本文选取三首典型律诗中的名句,以其不同法译本为例,分析译诗对原诗实境的保留情况以及对原诗虚境的还原程度;揭示律诗独特的形式内容,如语词、对仗结构和意象等在诗词由实境转化为虚境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还原虚境的译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法译本 还原虚境 唐诗
下载PDF
汉诗翻译方法探究——以程抱一法译《终南山》为例
2
作者 《海外英语》 2021年第24期63-65,67,共4页
目前,国内对程抱一汉诗外译的研究较少且尚不够深入,但程抱一的诗学观和其翻译实践极具独特性,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国诗语言研究》一书中,程抱一以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对唐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其分析结果为指导完成了多首唐... 目前,国内对程抱一汉诗外译的研究较少且尚不够深入,但程抱一的诗学观和其翻译实践极具独特性,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国诗语言研究》一书中,程抱一以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对唐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其分析结果为指导完成了多首唐诗的法译工作,这使得程抱一在中国诗词外译的领域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虽然程抱一的翻译策略中不乏值得学习之处,但他将结构主义、符号学和三元论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唐诗的过度阐释,因此在借鉴之时,需要梳理其特殊而新颖的理论并发掘其中真正对诗词外译活动和理论有益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抱一 汉诗外译 结构主义 符号学 法译《终南山》
下载PDF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中国古典诗外译策略研究
3
作者 《海外英语》 2022年第9期4-6,共3页
中国古典诗以境界论则可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此境界既反映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以非形式的方式体现了诗作的风格。作品风格的还原与否是译作是否忠于原作的标准之一,因此以境界论划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界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古... 中国古典诗以境界论则可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此境界既反映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以非形式的方式体现了诗作的风格。作品风格的还原与否是译作是否忠于原作的标准之一,因此以境界论划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界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古典诗外译时,译者在面对非形式标记风格,不应以思代感,将个人审美活动过度代入到译诗之中,阻碍原诗在目的语中的传意;而应使译诗真正透明,最终臻于译者的“无我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外译 境界 译者主体性限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