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炎病毒感染与脂肪肝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建高 曾民德 +4 位作者 国良 陈政绩 陈世耀 刘天舒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乙型肝炎 HBV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β2-MG水平与HBV DNA滴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其扬 郁启生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血清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HBV DNA滴度及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43例不同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同时检测HBV DNA及β2-MG二项指标,观察HBV DNA阳性时高滴度(〉5×10^5cop/mL)与低滴度(...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血清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HBV DNA滴度及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43例不同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同时检测HBV DNA及β2-MG二项指标,观察HBV DNA阳性时高滴度(〉5×10^5cop/mL)与低滴度(〈5×10^5cop/mL)组中各临床类型的β2-MG水平。结果两组中β2-MG水平均以肝硬化组最高,分别是(4.47±2.09)mg/L及(4.53±0.16)mg/L,慢肝轻度组中最低,分别是(3.06±1.41)mg/L和(2.05±0.53)mg/L。慢肝中度及慢肝轻度组β2-MG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β2-MG水平与慢肝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轻β2-MG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微球蛋白 HBV DNA
下载PDF
2006-2008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志勇 吴杨荷 +3 位作者 孙庆丰 吴晓雪 陈李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为本地区血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温州地...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为本地区血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不合格率较高,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77%(4527/94830),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高达11.50%(10442/90786),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为0.02%(15/81199),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0%(243/81199),抗-HCV阳性率为0.45%(363/81199),在抗-HCV阳性人群中,男性阳性率为0.51%(257/50229),高于女性阳性率0.34%(106/30970)(χ2=12.351,P<0.001),18~35岁和36~55岁两个年龄段间阳性率比较无差异,无偿献血人数超过1000人的各地区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58,P=0.011),其中河南省抗-HCV阳性率最高(0.81%),显著高于温州地区(χ2=13.594,P<0.001)。结论 2006-2008年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结果不合格率较高。HBsAg阳性率为4.77%,低于全国人群普查阳性率;ALT异常率高达11.50%;抗-HCV阳性率为0.45%,男性高于女性,来自河南省的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高于来自温州本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人群 血液传播疾病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5805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敏 +2 位作者 马立新 张宇艳 巢贤俊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314-317,共4页
[目的] 研究上海市普陀区人群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的特征,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方法] 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在普陀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5 8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病原学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 5 805例中,甲、乙、丙、丁、... [目的] 研究上海市普陀区人群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的特征,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方法] 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在普陀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5 8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病原学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 5 805例中,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占21.45%、49.96%、1.19%、0.07%、3.50%,未分型者占14.26%,混合感染型占9.58%.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70.94%.甲肝病例中10~39岁者占83.53%,乙肝中20~49岁者占71.69%.男性患者3 836例,女性患者1 969例,男女性患者之比为1.95∶ 1.职业分布情况,干部1 529例(26.34%),工人1 565例(26.96%),学生477例(8.22%),农民414例(7.13%),其他1 820例(31.35%).每年1~3月为高发季节,分别占9.84%、10.47%和10.73%,其他月份病例数占6.58%~8.72%.1992~1994年间发病数高于其他年份.临床分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 332例(57.40%),急性无黄疸型肝炎846例(14.57%),慢性肝炎1 435例(24.72%),重型肝炎52例(0.90%),肝炎肝硬化140例(2.41%). [结论] 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普陀区常见的肝炎类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主要的临床类型.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甲肝和戊肝传播,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肝炎疫情监测及不同对策亦应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分型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在慢性肝炎时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洁 叶军 +1 位作者 夏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清指标 慢性肝炎 诊断
下载PDF
传染病学影像学资料库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庆玮 孙庆丰 +4 位作者 丁继光 洪亮 吴金国 付荣泉 《浙江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使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制作传染病各病种的文本、图像、影视、动画、解说等教学素材。把这些素材按基础理论部分、临床表现部分、辅助诊断部分归类。建立传染病影像学资料库顺应了国际上信息化教学发展潮流的需要,采用了... 使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制作传染病各病种的文本、图像、影视、动画、解说等教学素材。把这些素材按基础理论部分、临床表现部分、辅助诊断部分归类。建立传染病影像学资料库顺应了国际上信息化教学发展潮流的需要,采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是一项缓解传染病专业教学难问题的系统工程。但本工程需要全国传染病教学界广泛重视、交流,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教学 影像学资料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其扬 郁启生 《世界感染杂志》 2004年第5期481-482,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及其在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对87例慢性乙型肝炎行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和前S1抗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20例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前S1抗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及其在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对87例慢性乙型肝炎行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和前S1抗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20例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前S1抗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7例HBsAg与HBVDNA同时阳性病人的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检测率为78.2%,HBeAg阳性检测率为50.6%。13例前S1抗原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中,前S1抗原阳性检测率为84.6%。结论 前S1抗原表达主要在HBVDNA复制期,可以作为HBeAg阴性病人的补充检测;前S1抗原阳性孕妇的乙型肝炎病毒可垂直感染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病人 性病 临床意义 复制 表达 标志物
下载PDF
临床分离109株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梅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5期411-412,共2页
目的:了解2000年普陀区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一年中临床分离的痢疾杆菌109株,用1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结果:101株为福氏痢疾杆菌(92.7%)、8株宋内氏痢疾杆菌(7.3%)。志贺氏痢疾杆菌... 目的:了解2000年普陀区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一年中临床分离的痢疾杆菌109株,用1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结果:101株为福氏痢疾杆菌(92.7%)、8株宋内氏痢疾杆菌(7.3%)。志贺氏痢疾杆菌和鲍氏痢疾杆菌均未检出。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呈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3.7%、7.3%、7.3%、11.1%、11.1%、18.3%,替卡克拉维酸和氨苄舒巴坦耐药率高达59.6%、55.9%。结论:治疗细菌性痢疾,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应当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药物敏感试验能客观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提高疗效,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杆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 细菌培养
下载PDF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立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奇异变形杆菌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检测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军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1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庚型肝炎 HGV 疾病调查 肝功能 抗-HGV 免疫学检验 庚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兵 周克 +1 位作者 晓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不同类型的CHB患者血清β2-MG,观察其β2-MG水平的差异。结果:CHB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β2-MG均增高,各型肝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不同类型的CHB患者血清β2-MG,观察其β2-MG水平的差异。结果:CHB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β2-MG均增高,各型肝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型肝炎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β2-MG水平与CHB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轻者β2-MG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血清Β2-微球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郁启生 马立新 《世界感染杂志》 2002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流行率及耐药情况。方法:按照NCCLS药敏试验标准确证产ESBLs菌株,用12种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77株革蓝氏阴性细菌中,共鉴定产ESBLs菌94株,总检出率为24.93%:其中...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流行率及耐药情况。方法:按照NCCLS药敏试验标准确证产ESBLs菌株,用12种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77株革蓝氏阴性细菌中,共鉴定产ESBLs菌94株,总检出率为24.93%:其中克雷伯菌的检出率34.78%,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29.70%。产ESBLs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呋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为95.7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52%。结论:产ESBLs菌株有较高的流行率,并存在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应作为产ESBLs菌株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菌株分布 药敏试验 耐药性 致病菌
下载PDF
超声对诊断病毒性肝炎引发胆囊病变的价值
13
作者 夏秀芳 陆文琴 《世界感染杂志》 2001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与胆囊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B型超声探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胃肠病人的胆囊病变发生率。结果: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胆囊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00%、100%、76.8%、80.1%,明显高于胃...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与胆囊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B型超声探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胃肠病人的胆囊病变发生率。结果: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胆囊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00%、100%、76.8%、80.1%,明显高于胃肠病组的8.2%(P<0.01)。黄疸型肝炎患者胆囊病变发生率为51.5%,显著高于无黄疸型肝炎的20.8%(P<0.05)。结论:B超用于检测胆囊病变对组织和器官无损伤,可重复,经济,快捷,为临床医生提供病毒性肝炎引发胆囊病变的明显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病毒性肝炎 胆囊 肝功能 抗体反应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
14
作者 丁其扬 郁启生 +1 位作者 孙琳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4期326-327,344,共3页
目的评价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s技术经股动脉插入myashinas导管至脾动脉主干进入脾门部,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栓塞。结果15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回升,随访3个月仍在正... 目的评价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s技术经股动脉插入myashinas导管至脾动脉主干进入脾门部,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栓塞。结果15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回升,随访3个月仍在正常范围。门静脉,脾静脉回缩,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血氨下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马立新 季明昉 +1 位作者 叶军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6期515-516,共2页
视频服务器技术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异构机群技术的多机互联的视频服务器技术,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满足不断增长的数字节目存储与播出需求。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 脯氨酸肽酶 肝功能
下载PDF
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
16
作者 孙士康 史肖云 《世界感染杂志》 2001年第3期228-230,241,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选用11种常用抗生素检测耐药性。结果:912株细菌中761株(83.4%)革兰阴性杆菌,151株(16.6%)革兰阳性球菌。对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绿脓...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选用11种常用抗生素检测耐药性。结果:912株细菌中761株(83.4%)革兰阴性杆菌,151株(16.6%)革兰阳性球菌。对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是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92.3%,90.2%,90.0%,83.7%。福氏志贺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为100%,93.8%,90.9%。嗜麦芽黄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肟、头孢唑啉、氨苄舒巴坦均呈耐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是万古霉素,敏感率敏感率为100%,100%,89.5%。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治疗疾病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糖原累积病1例
17
作者 孙鸿荃 《世界感染杂志》 2001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诊断 药物 隐性遗传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