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II方法制备的TiN膜的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21,共3页
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PIII),在Cr12MoV钢基体上制备了TiN膜,经XPS分析发现,膜中的组织为TiN、TiO2和Ti2O3。对有与无TiN膜的Cr12MoV钢试样进行对比,测定了维氏硬度,耐磨性以及磨痕。结果表明:TiN膜具有高的硬度和优... 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PIII),在Cr12MoV钢基体上制备了TiN膜,经XPS分析发现,膜中的组织为TiN、TiO2和Ti2O3。对有与无TiN膜的Cr12MoV钢试样进行对比,测定了维氏硬度,耐磨性以及磨痕。结果表明:TiN膜具有高的硬度和优良的抗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TIN膜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柳襄怀 +1 位作者 陈元儒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 (PSII)对W18Cr4V高速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能谱仪对注入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氮在注入层呈高斯分布 ,注...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 (PSII)对W18Cr4V高速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能谱仪对注入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氮在注入层呈高斯分布 ,注入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明显提高。对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在航空液压泵配油盘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经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后的配油盘单位行程内回油量的增加量比未注入前下降约 9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高速钢
下载PDF
GCr15钢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元儒 +3 位作者 尚赛男 柳襄杯 桐洪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2-24,共3页
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对GCr15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对注入层的成分进行了俄歇剖面分析 ,对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 ,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注入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GCR15钢
下载PDF
模糊C均值聚类与K近邻算法的故障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元 《自动化仪表》 CAS 2020年第4期41-45,50,共6页
基于K近邻的故障检测(FD-KNN)算法可以有效处理非线性、多模态的故障检测问题,但在过程故障检测中存在故障类型多、测量变量复杂等缺陷。将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K近邻(KNN)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故障检测方法FCM-KNN。该方法与传统算法相... 基于K近邻的故障检测(FD-KNN)算法可以有效处理非线性、多模态的故障检测问题,但在过程故障检测中存在故障类型多、测量变量复杂等缺陷。将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K近邻(KNN)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故障检测方法FCM-KNN。该方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较,故障检测率有明显的提升。首先,应用FCM聚类将多模态训练集按模态聚类,同时根据样本与各聚类中心的距离比例来得到样本对于每个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再根据隶属度来判断样本所属模态,进而在各个模态下完成基于KNN的故障检测。通过多模态仿真实例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检测率高、漏报和误报率低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多模态 模糊C均值聚类 K近邻 故障检测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氮离子注入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元儒 +2 位作者 黄楠 柳襄怀 尚振魁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对Cr12Mov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谱仪和透射电镜对注入层的成分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浓度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注入层中的马氏体组织被细化并有非晶态组织形成。显...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对Cr12Mov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谱仪和透射电镜对注入层的成分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浓度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注入层中的马氏体组织被细化并有非晶态组织形成。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铬钢 离子注入 渗氮
原文传递
钛合金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晏永华 陈桂容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视线的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为了对该项技术的表面改性效果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客观的试验依据,采用该项技术对Ti6A14V合金进行氮离子注入,对注入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视线的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为了对该项技术的表面改性效果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客观的试验依据,采用该项技术对Ti6A14V合金进行氮离子注入,对注入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中氮浓度的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在注入层中有TiN和非晶态相形成;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PSII) 表面改性 钛合金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元儒 黄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9-80,共2页
介绍了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PSII)的现状、特点、原理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离子注入 表面处理
下载PDF
Ti6A14V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元儒 陈庆武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采用新型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对Ti6Al4V合金进行氮离子注入.对注入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分析表明,注入层中氮浓度的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在注入层中有TiN和非晶态相形成.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了... 采用新型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对Ti6Al4V合金进行氮离子注入.对注入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分析表明,注入层中氮浓度的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在注入层中有TiN和非晶态相形成.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钛铝钒合金 硬度 注入层 摩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38CrMoAl钢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元儒 刘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27,共3页
对38CrMoAl钢等离子作源氮离子注入层的氮浓度俄歇剖面分布、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氮化钢 离子注入 表面工程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襄怀 +1 位作者 陈元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用渗硼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氮离子注入技术(PⅢ)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制备出了含有立方氮化硼的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主要是立方氮化硼(c BN)、六方氮化硼(h BN)、FeB和Fe2B。在与单独渗... 用渗硼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氮离子注入技术(PⅢ)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制备出了含有立方氮化硼的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主要是立方氮化硼(c BN)、六方氮化硼(h BN)、FeB和Fe2B。在与单独渗硼处理的Cr12MoV钢试样进行对比时,对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进行了维氏显微硬度和滑动摩擦试验。结果表明:硬化层具有高达48GPa的高硬度和优良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 渗硼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PⅢ)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下载PDF
Cr12MoV钢PSII氮离子注入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PSII),对Cr12MoV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注入层的成分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浓度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注入层中的马氏体组织被细化并有非晶态组织形...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PSII),对Cr12MoV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注入层的成分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浓度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注入层中的马氏体组织被细化并有非晶态组织形成。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铬钢 表面改性
下载PDF
PIII技术在制备c-BN硬化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柳襄怀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0-694,共5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 (PIII)在渗硼后的 5 0Mn钢试样上制备出了厚度为 0 .15~ 0 .2mm的立方氮化硼 (c BN)表面硬化层。经X射线电子能谱 (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 (XRD) ,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有立方氮化硼 (c BN)、六... 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 (PIII)在渗硼后的 5 0Mn钢试样上制备出了厚度为 0 .15~ 0 .2mm的立方氮化硼 (c BN)表面硬化层。经X射线电子能谱 (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 (XRD) ,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有立方氮化硼 (c BN)、六方氮化硼 (h BN)、B2 O3,FeB和Fe2 B。在表层 60nm的深度范围内 ,c BN的含量较高。采用球盘式无润滑滑动摩擦实验和维氏显微硬度实验分别对渗硼 +PIII复合处理以及单独渗硼的 5 0Mn钢试样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与单独渗硼的试样相比 ,经渗硼 +PIII复合处理的试样具有高得多的硬度 (高达HV0 .1N44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c-BN) 渗硼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入注(PⅢ)
下载PDF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TiN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襄怀 +2 位作者 黄楠 孙宏 良辉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3年第5期17-20,共4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离子束增强沉积的技术(PIII IBAD),在Cr12MoV钢基体上制备出了TiN膜,对沉积膜的组织进行了光电子能谱分析,并对沉积膜进行了硬度检测、摩擦试验及磨痕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积膜中的组织...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离子束增强沉积的技术(PIII IBAD),在Cr12MoV钢基体上制备出了TiN膜,对沉积膜的组织进行了光电子能谱分析,并对沉积膜进行了硬度检测、摩擦试验及磨痕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积膜中的组织为TiN、TiO2和Ti2O3,TiN膜具有高达Hv3200的高硬度和极其优良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PⅢ-IBAD) TIN膜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下载PDF
45钢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对45钢进行氮离子注入。对注入表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层的剖面氮浓度分布呈高斯分布特征,注入层中有大量氮化物相形成,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45钢
下载PDF
P50钢轨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对其门槛值和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3年第5期9-10,共2页
通过对具有不同奥氏体晶粒度的P50钢轨钢进行门槛值和裂纹扩展速率的测定,对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电子显微分析,揭示了P50钢轨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对其门槛值和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晶粒度 门槛值 钢轨 裂纹扩展
下载PDF
氧化铝短纤维/锌铝合金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世楷 朱和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本文采用具有不同体积百分含量的 Al_2O_3短纤维/锌铝合金复合材料与45钢滚子匹配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价。对纤维体积百分含量对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磨损数据的处理和理论推证建立了描述该影... 本文采用具有不同体积百分含量的 Al_2O_3短纤维/锌铝合金复合材料与45钢滚子匹配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价。对纤维体积百分含量对耐磨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磨损数据的处理和理论推证建立了描述该影响规律的关系式。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进行了探查并对该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纤维/锌铝合金基复合材料 耐磨性
下载PDF
等离子浸没式注入表面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元儒 白彬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9-21,共3页
采用新型的离子注入技术———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对45 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测定了注入层的氮浓度俄歇剖面分布、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对磨损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能够获得钢表面改... 采用新型的离子注入技术———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对45 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测定了注入层的氮浓度俄歇剖面分布、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对磨损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能够获得钢表面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 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下载PDF
PIII技术制备c-BN硬化层 被引量:1
18
作者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6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PIII)在渗硼后的50Mn钢试样上制备出了厚度为0.15-0.2mm的立方氮化硼(c-BN)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XPS)和X光衍射分析(XRD),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有立方氮化硼(c-BN)、六方氮... 采用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技术(PIII)在渗硼后的50Mn钢试样上制备出了厚度为0.15-0.2mm的立方氮化硼(c-BN)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XPS)和X光衍射分析(XRD),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有立方氮化硼(c-BN)、六方氮化硼(h-BN)、B2O3、FeB和Fe2B。在表层60nm的深度范围内,c-BN的含量较高。采用球盘式无润滑滑动摩擦试验和维氏显微硬度试验分别对渗硼+PIII复合处理以及单独渗硼的50Mn钢试样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渗硼的试样相比,渗硼+PIII复合处理的试样具有高得多的硬度(高达Hv0.1N44GPa)和耐磨性。该项技术在电缆压模上进行了应用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c-BN) 渗硼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A(PIII)
下载PDF
渗硼注氮复合处理表面硬化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元儒 +2 位作者 柳襄怀 童洪辉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2年第2期1-3,8,共4页
采用渗硼工艺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源氮离子注入技术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 ,获得了高硬度的表面硬化层。用XPS对硬化层进行相分析和性能试验 ,结果表明 :硬化层主要由立方氮化硼 (C BN)和FeB组成 。
关键词 复合处理 表面硬化 渗硼 等离子体源氮离子注入 表面硬化层 立方氮化硼 CR12MOV钢 表面处理
下载PDF
从古代遍诊脉法视角考证《伤寒论》“额上陷”之涵义
20
作者 启航 段晓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637-1640,共4页
“额上陷”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其含义学界尚无定论,本文从各版异文出发,推测“额上陷”可能与古代遍诊脉法的“两额之动脉”相关。遍诊法曾经是中医脉诊的主流方法,其诊脉部位有规律的分布于人体头面、四肢、踝腕... “额上陷”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其含义学界尚无定论,本文从各版异文出发,推测“额上陷”可能与古代遍诊脉法的“两额之动脉”相关。遍诊法曾经是中医脉诊的主流方法,其诊脉部位有规律的分布于人体头面、四肢、踝腕、胸腹各处,以《内经》中的“三部九候脉法”和“十二经标本脉法”为代表。遍诊法经历了复杂的传承演变过程形成了“独取寸口脉法”,而“人迎寸口脉法”是其转变的中间形态。透过脉法繁复曲折的流变线条,可以看到经脉理论的逐步构建和脉学的复杂化。回到古代的遍诊脉法,笔者发现:额上有脉可候手足太阳经气;陷脉为一种常见的病脉;太阳脉动异常与眼目疾病密切相关。基于以上三条证据,结合仲景以前古脉法的广泛应用,推测“额上陷”即“额上之脉陷”。再由“额上陷”展开,发现古脉法可以作为解释仲景条文疑难的一个重要视角,由此古脉法的重要性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黄帝内经》 脉诊理论 经脉理论 针灸 医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