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膜凹陷征量化分析在外周孤立性肺结节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武飞 孙奕波 +3 位作者 陆芳 毛定彪 滑炎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胸膜凹陷相关切迹( NNPI)在孤立性肺结节( SPN) 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90例CT发现有NNPI的SPN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胸膜凹陷相关切迹( NNPI)在孤立性肺结节( SPN) 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90例CT发现有NNPI的SPN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1-76岁,平均58岁。 SPN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GE 4.4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算SPN及NNPI相关参数:SPN体积( V)、NNPI牵拉程度最大的横断面积( Smax)以及结节所在 Smax的横断面中心与NNPI顶点连线的距离( 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结节的牵拉系数K=( Smax· d)/V。分别计算出良恶性结节的K值,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判断其统计学差异。作出K值的ROC曲线,计算其在判断良恶性结节中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并与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进行纵向比较。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Smax、V及d三者具有相关性,Smax与V具有中等程度正相关性(r=0.65,P〈0.05),与d存在高度负相关(r=-0.83,P〈0.05)。腺癌的K值高于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等良性 SPN 的 K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3.57、-4.09、-3.19、-2.97,P值均〈0.01);而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之间的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ROC曲线分析得出K值的cut-off值为0.052,曲线下面积为0.852,通过K值法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所得出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8.0%、92.5%、92.8%、77.1%、84.4%,而医师直观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64.0%、82.5%、82.1%、64.7%、72.2%,K值法得出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医师形态学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胸膜凹陷 量化分析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肺部真菌病的发病和CT表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平 滑炎卿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是发生在机体免疫状态正常且无基础疾病情况下的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上最常见是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和曲霉菌感染。随着该病的发病率、误诊率及死亡率的不断增高,对其临床和CT表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近年国内... 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是发生在机体免疫状态正常且无基础疾病情况下的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上最常见是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和曲霉菌感染。随着该病的发病率、误诊率及死亡率的不断增高,对其临床和CT表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近年国内外文献,对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CT表现及鉴别诊断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 曲霉菌 球孢子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肺部真菌病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丰 +1 位作者 唐平 滑炎卿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部真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2年收集的18例原发性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血清学检查确诊。结果在18例原发性肺部真菌病患者中,15例的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3例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部真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2年收集的18例原发性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血清学检查确诊。结果在18例原发性肺部真菌病患者中,15例的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3例表现为肿块。病理学或血清学检查证实,12例为曲霉菌感染,3例为新型隐球菌感染,3例为球孢子菌感染。12例曲霉菌感染者的CT表现均为类圆形病灶,可见分叶征及毛刺征6例,支气管穿过征3例,空气新月征6例,其中6例行CT增强扫描,3例无明显强化,3例轻度强化;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6例出现空气新月征者均为曲霉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的CT表现均为菜花状病灶,可见分叶及毛刺征,内无钙化灶;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部分强化,两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球孢子菌感染的CT表现均为不规则病灶,周围可见晕征,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晕征均出现于球孢子菌感染。结论原发性肺部真菌病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曲霉菌病 隐球菌 新型 球孢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健康人群中筛查肺结节(早期肺癌)的敏感性与辐射剂量:GE VCT与GE 750 HDCT的纵向比较
4
作者 高丰 +4 位作者 园园 李铭 任庆国 唐平 滑炎卿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GE VCT与GE 750 HDCT在健康人群中进行肺结节(早期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3 269例健康体检者肺部CT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GE VCT与E 750 HD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除探测器和重建算法外,其他软硬件和扫描参数均... 目的比较GE VCT与GE 750 HDCT在健康人群中进行肺结节(早期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3 269例健康体检者肺部CT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GE VCT与E 750 HD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除探测器和重建算法外,其他软硬件和扫描参数均相同。结果 GE VCT组(931人)检出肺结节72例89个结节,病理证实早期肺癌3例;GE 750 HDCT组(605人)检出肺结节83例146个结节,病理证实早期肺癌4例。GE 750 HDCT对肺结节的检出率高于GE VCT(P<0.05)。GE VCT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平均值为(9.820 9±1.630 92)mGy,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值为(511.15±45.73)mGy-cm;GE 750 HDCT的CTDIvol平均值为(5.425 0±1.721 08)mGy,DLP平均值为(229.09±84.73)mGy-cm。GE750 HDCT的辐射剂量低于GE VCT(P<0.05)。结论 GE 750 HDCT较VCT分辨率更高且辐射剂量更小,更适合健康群体早期肺癌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早期肺癌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白塞病肠病二例
5
作者 陆芳 +1 位作者 卢晨 滑炎卿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5-706,共2页
例1患者女,63岁,反复腹痛十余年,加重1个月余。实验室检查:血清运铁蛋白1.97 g/L,CD3阳性细胞比例80.0%,CD8阳性细胞比例36.5%,ESR 48 mm/1 h,T 细胞斑点试验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 例1患者女,63岁,反复腹痛十余年,加重1个月余。实验室检查:血清运铁蛋白1.97 g/L,CD3阳性细胞比例80.0%,CD8阳性细胞比例36.5%,ESR 48 mm/1 h,T 细胞斑点试验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阴性,CRP 水平正常。CT 检查示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肠壁轻度增厚,局部肠腔狭窄,增强扫描示前述增厚的肠壁异常强化。肠镜检查示回盲部至结肠肝曲黏膜粗糙,散布形状不规则的溃疡且有脓苔附着,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粗糙,充血水肿,散在纵形溃疡和形状不规则的溃疡,表面亦有脓苔附着,局部肠腔轻度狭窄。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示回盲部和结肠急慢性炎性反应,降结肠隐窝脓肿,少量渗出坏死,炎性肉芽组织形成,部分区域可见小静脉和微静脉炎。诊断为白塞病肠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肠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乙状结肠黏膜 活组织病理检查 实验室检查 阳性细胞 肠腔狭窄
原文传递
心大静脉异常引流28例CT特征分析
6
作者 毛定飚 齐琳 +7 位作者 陈武飞 金秀 杨艳丽 陆芳 高轶奕 孙英丽 滑炎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7年5月—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53 185例行心脏CT检查资料中。纳入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患者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25~79岁。患者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双... 目的探讨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7年5月—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53 185例行心脏CT检查资料中。纳入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患者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25~79岁。患者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双源CT进行扫描,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在CT重建图像上观察心大静脉的走行及异常引流的位置,测量心大静脉的长度,心大静脉异常引流汇入上腔静脉处(汇入点)和左心房入口处(入口处)的直径及CT值,以及冠状静脉窦的直径;观察有无合并心脏畸形。结果 28例患者中,心大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19例,引流入心房9例(左心房7例、右心房2例)。心大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19例患者,心大静脉的长度为17~26 mm,汇入点距离上腔静脉左心房入口处的距离为1~8 mm,汇入点的直径为2.5~4 mm,入口处的CT值为20~60 HU,冠状静脉窦的直径为2.5~5 mm;其中合并的心脏畸形包括室间隔膜部缺损1例。心大静脉异常引流入心房9例患者,其中引流入左心房前壁者6例、右心房顶部靠近房间隔处2例、左心房左侧壁者1例;心大静脉的长度为15~36 mm,入口处的直径为2.8~4.5 mm,入口处的CT值为400~600 HU,冠状静脉窦的直径为2.5~5 mm;其中合并心脏畸形包括无顶冠状静脉窦2例、卵圆孔未闭1例、冠状动脉瘘1例、右室双出口1例。结论心脏CT检查是发现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有效方法,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心大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解剖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