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政治学的田野研究:为什么,怎么做?
1
作者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2年第3期174-179,共6页
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下,以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司法政治)为对象的法政治学研究往往容易陷入基于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的对立中,而田野工作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常常能够提供更加相关和可靠的经验材料,因而尤其有助于促进在这些问题上进行理性的... 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下,以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司法政治)为对象的法政治学研究往往容易陷入基于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的对立中,而田野工作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常常能够提供更加相关和可靠的经验材料,因而尤其有助于促进在这些问题上进行理性的国际学术交流。在实际操作中,研究者可以在大量阅读相关外文文献的基础上,以非结构性访谈的形式进行预调研,以此将国际学界关注的普遍性问题和中国制度环境的特殊情况勾连起来,形成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政治学 司法政治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的司法主导型公益诉讼:中国方案及其世界意义
2
作者 《法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90,共16页
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公益诉讼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检察院而非社会组织在其中所处的主导性地位。这一特征也引发了国际学界从地方保护主义、国家一社会关系等方面对该制度的质疑。该类批评存在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为中心视角的... 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公益诉讼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检察院而非社会组织在其中所处的主导性地位。这一特征也引发了国际学界从地方保护主义、国家一社会关系等方面对该制度的质疑。该类批评存在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为中心视角的问题。而印度、巴西等国的经验则展示了司法机构的能动介入对发展中国家公益司法保护的核心作用。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上述情况类似,中国的公益诉讼制度通过借助检察院在财政、人力和政治资本上的优势,实现了在社会力量欠发达情况下的跨越式发展。这一中国方案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同时别国的经验在深化检察机关和社会组织协同方面也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公益诉讼制度的这一案例,也为如何更有效地在比较司法研究领域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院 社会组织 比较司法研究 中国方案
原文传递
论权威宪制
3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4,共10页
近年来,马克·图什内特等人提出的“权威宪制”这一概念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图什内特认为权威宪制具有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权威政府会在政权遇到危机时削弱宪法机制来增强其控... 近年来,马克·图什内特等人提出的“权威宪制”这一概念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图什内特认为权威宪制具有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权威政府会在政权遇到危机时削弱宪法机制来增强其控制力。这种判断实际上是基于对权威宪制的片面理解而作出的。权威宪制的实质并非自由主义宪制在权威主义国家里一种残缺的复制品,而是宪法价值和政治权威的长期动态均衡。这种均衡要求宪法设计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保障自由,还要尽可能确保这些机制与权威政府不会发生根本性冲突。相关国家的实践表明,权威宪制的失败主要源于设计时忽略了该制度与政治权威之间的潜在矛盾,导致宪法制度与权威主义两败俱伤;而更加平衡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这种不稳定性,使二者长期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宪制 制度化 违宪审查 选举 比较宪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