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皮肤温度对评定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有效性
1
作者
Vincent Minville, MD
Agnes Gendre, MD
+8 位作者
Jan Hirsch, MD
Stein Silva, MD
Benoit Bourdet, MD
Carole Barbero, MD
Olivier Fourcade, MD, PhD
Kamran Samii, MD
Herve Bouaziz, MD, PhD
王超平
(
译
)
喻田(校)
《麻醉与镇痛》
2011年第4期84-87,共4页
背景尽管有报道说皮肤温度的变化比针刺痛或冷温度感觉对阻滞效果的评定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以前应用的方法是计算机辅助的红外温度记录法,该技术花赞大且需要一定的人员培训。在这项前瞻性的观察研究中,我们评估简易的红外温度计...
背景尽管有报道说皮肤温度的变化比针刺痛或冷温度感觉对阻滞效果的评定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以前应用的方法是计算机辅助的红外温度记录法,该技术花赞大且需要一定的人员培训。在这项前瞻性的观察研究中,我们评估简易的红外温度计是否能可靠地预测锁骨下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方法30例在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技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局部麻醉药(以下简称局麻药)注射后在4个主要神经分布区域监测皮肤温度,且5分钟评价一次感觉阻滞的效果(用无痛温觉为0到正常感觉为2)共记录30分钟。注入局麻药后30分钟内4个主要神经分布区域(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痛温觉消失评分为0视为阻滞成功。皮肤温度的测定采用非接触的温度传感器。结果阻滞120支神经(每例患者4支神经,共30例患者)。其中25例患者成功,4例患者因阻滞失败需补充给药,1例患者改用了全麻。不同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温度变化没有差异。和阻滞前相比,神经阻滞区域皮肤温度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01,T5-T30)。同一时间神经阻滞区域和非神经阻滞区域的皮肤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差异(P〈0.05,T5且P〈0.0001,T10~T30)。在某个特定的感觉区域,当5分钟和10分钟时皮肤温度升高1℃或者更高,该神经即被阻滞(评分为0)。因此,5分钟和10分钟时4个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温度变化明显,30分钟时神经即阻滞成功。监测显示对侧上肢或中心体温没有变化。结论用红外线温度计监测皮肤温度是判断神经阻滞成功与否的可靠、简单且及时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皮肤温度
阻滞效果
有效性
红外温度计
感觉阻滞
温度变化
阻滞区域
原文传递
题名
皮肤温度对评定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有效性
1
作者
Vincent Minville, MD
Agnes Gendre, MD
Jan Hirsch, MD
Stein Silva, MD
Benoit Bourdet, MD
Carole Barbero, MD
Olivier Fourcade, MD, PhD
Kamran Samii, MD
Herve Bouaziz, MD, PhD
王超平
(
译
)
喻田(校)
机构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
不详
出处
《麻醉与镇痛》
2011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摘
背景尽管有报道说皮肤温度的变化比针刺痛或冷温度感觉对阻滞效果的评定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以前应用的方法是计算机辅助的红外温度记录法,该技术花赞大且需要一定的人员培训。在这项前瞻性的观察研究中,我们评估简易的红外温度计是否能可靠地预测锁骨下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方法30例在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技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局部麻醉药(以下简称局麻药)注射后在4个主要神经分布区域监测皮肤温度,且5分钟评价一次感觉阻滞的效果(用无痛温觉为0到正常感觉为2)共记录30分钟。注入局麻药后30分钟内4个主要神经分布区域(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痛温觉消失评分为0视为阻滞成功。皮肤温度的测定采用非接触的温度传感器。结果阻滞120支神经(每例患者4支神经,共30例患者)。其中25例患者成功,4例患者因阻滞失败需补充给药,1例患者改用了全麻。不同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温度变化没有差异。和阻滞前相比,神经阻滞区域皮肤温度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01,T5-T30)。同一时间神经阻滞区域和非神经阻滞区域的皮肤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差异(P〈0.05,T5且P〈0.0001,T10~T30)。在某个特定的感觉区域,当5分钟和10分钟时皮肤温度升高1℃或者更高,该神经即被阻滞(评分为0)。因此,5分钟和10分钟时4个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温度变化明显,30分钟时神经即阻滞成功。监测显示对侧上肢或中心体温没有变化。结论用红外线温度计监测皮肤温度是判断神经阻滞成功与否的可靠、简单且及时的指标。
关键词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皮肤温度
阻滞效果
有效性
红外温度计
感觉阻滞
温度变化
阻滞区域
分类号
R614.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皮肤温度对评定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有效性
Vincent Minville, MD
Agnes Gendre, MD
Jan Hirsch, MD
Stein Silva, MD
Benoit Bourdet, MD
Carole Barbero, MD
Olivier Fourcade, MD, PhD
Kamran Samii, MD
Herve Bouaziz, MD, PhD
王超平
(
译
)
喻田(校)
《麻醉与镇痛》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