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人们一致认为《自我之歌》、《横过布鲁克林渡口》、《从永久摇荡着的摇篮里》、《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和《通往印度之路》等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之作。其次,《大路...在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人们一致认为《自我之歌》、《横过布鲁克林渡口》、《从永久摇荡着的摇篮里》、《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和《通往印度之路》等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之作。其次,《大路之歌》、《斧头之歌》、《在蓝色的安大略湖之滨》和《睡眠的人们》等也都是广为传诵的佳篇。另外,《我歌唱我自己》、《我听美国在歌唱》、《群鹰嬉戏》、《无声无息的蜘蛛》和《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在生长》等都是烩炙人口的抒情短歌。展开更多
《柴堆》(The Wood-Pile)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于1914年出版的诗集《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aston”)中的一首,是人们所公认的他一生创作中第一首伟大的自然诗。《柴堆》跟诗人的其他成功之作一样,用...《柴堆》(The Wood-Pile)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于1914年出版的诗集《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aston”)中的一首,是人们所公认的他一生创作中第一首伟大的自然诗。《柴堆》跟诗人的其他成功之作一样,用的是新英格兰语言,通俗精练,节奏显明,容易上口,便于记忆。逸首诗的内容也不甚复杂。它主要描述的是诗中人(The speaker)某天在一沼泽地漫步时的见闻和感受.展开更多
亨利·戴维·索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19世纪的著名散文家。他跟埃默森一样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典型代表。埃默森是超验论个人主义的鼓吹者,而他则是这一信仰的亲身实践者。埃默森提出不遵古训;他则...亨利·戴维·索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19世纪的著名散文家。他跟埃默森一样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典型代表。埃默森是超验论个人主义的鼓吹者,而他则是这一信仰的亲身实践者。埃默森提出不遵古训;他则拒绝服从他所厌恶的教会和政府。埃默森推崇一种接近自然的生活;他则在沃尔登湖畔建了一座小屋,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多。显然,埃默森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他为人们构绘了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而索罗则是一个天才的实践家,他说到做到,将超验主义核心思想变为自己的具体行动,使美国超验主义运动赋有民族特色并结出了丰硕成果。展开更多
文摘在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人们一致认为《自我之歌》、《横过布鲁克林渡口》、《从永久摇荡着的摇篮里》、《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和《通往印度之路》等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之作。其次,《大路之歌》、《斧头之歌》、《在蓝色的安大略湖之滨》和《睡眠的人们》等也都是广为传诵的佳篇。另外,《我歌唱我自己》、《我听美国在歌唱》、《群鹰嬉戏》、《无声无息的蜘蛛》和《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在生长》等都是烩炙人口的抒情短歌。
文摘亨利·戴维·索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19世纪的著名散文家。他跟埃默森一样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典型代表。埃默森是超验论个人主义的鼓吹者,而他则是这一信仰的亲身实践者。埃默森提出不遵古训;他则拒绝服从他所厌恶的教会和政府。埃默森推崇一种接近自然的生活;他则在沃尔登湖畔建了一座小屋,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多。显然,埃默森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他为人们构绘了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而索罗则是一个天才的实践家,他说到做到,将超验主义核心思想变为自己的具体行动,使美国超验主义运动赋有民族特色并结出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