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自周
-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66-72,共7页
-
文摘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王自周关于韩愈的文学语言,人们绝大多数认为其诗歌与散文有着不同的艺术旨趣:诗歌尚险尚怪,散文尚简尚易。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分析,实际上,韩愈诗文这种表象不同的艺术旨趣有着内在统一的精神联系。既然如此,那么,这种精神联系是什么呢...
-
关键词
韩愈
文学语言
语势
司马迁
文学作品
文学个性
联句诗
语言形式
《柳子厚墓志铭》
修辞艺术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韩愈诗文语词特质散论
- 2
-
-
作者
王自周
宋菁艳
-
机构
中国商会
安徽黄山徽州教学研究室
-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16-20,共5页
-
文摘
中唐文学中,创作家们纷纷追求着强烈的个性化语言表现,文学语言风格探求蔚然成风。这其中,韩愈无疑是最具典型的代表。韩愈诗文语言雄肆杰放,充满张力,突出表现出韩愈个人精神情绪和心理性格。韩愈笔下,描述性语词的拙重狠奇、记叙性语词戏剧化形象化、动词充满力度的张扬、助叹词浓郁抒情基调,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韩诗文语言极富创造性个性化风格。
-
关键词
语词
描述性
记叙性
动词
助叹词
情绪
精神
个性
-
Keywords
diction
descriptive
narrative
verb
auxiliary and exclamatory words
sentiment
spirit
individualit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柳宗元山水田园诗对传统精神的扭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自周
-
出处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72-78,共7页
-
文摘
柳宗元(773—819),其生活的时代是八世纪末九世纪初.由此上推四个世纪,四世纪末五世纪初,陶渊明、谢灵运在世.中国文学史上,陶谢开田园山水诗之先河.八世纪上半叶,王维、孟浩然再次掀起山水田园诗潮.到了柳宗元时代,中国的田园山水诗已经拥有了长达四世纪的自觉的文学传统,各方面均早已成熟.陶真趣盎然,谢富丽丰艳,王静美闲适,孟淡泊清雅,都是一种恬愉安然的审美的吟唱.然而,在如此的历史传统中,迥异其趣的是,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极大地改变了陶谢以来清丽闲雅的文学风格,转而写忧患,写苦难,使山水田园笼罩上浓郁的凄怆色彩,表现出对陶谢王孟的深刻变异,值得探究.一、不再是精神的宁静抚慰,而却是仕途坎坷的满腔哀愤读陶、谢、王、孟的田园山水诗,人们总体的感受都是十足的精神怡悦.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是“鸟弄欢新节,冷风送馀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分别见其《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其二).谢灵运眼中的山水景色是“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分别见其《登江中孤屿》《过始宁墅》).王维忘情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见其《山居秋瞑》).孟浩然浮起“白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见其《秋登兰山奇张五》).这些,都是远离世俗仕途的陶然怡然,使人心神向往.然?
-
关键词
柳宗元
山水田园诗
田园山水诗
传统精神
永贞革新
孟浩然
陶渊明
谢灵运
个体自我
陶谢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论科举制的影响
- 4
-
-
作者
王自周
-
机构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四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34期248-249,共2页
-
文摘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创立并被长期沿用的一种由朝庭开设考试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来决定去留取舍的选官制度,因“分科举人”、“开科取仕”而得名。它渊源于汉,创始于隋,发展完备于唐宋,兴盛并衰落于明清,废除于清末(1905年),前后绵延1300年,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它的创立,长期发展、沿用和外传对我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着从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统治的影响,对我国古代教育、科技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浅显论述,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并就教于同仁。
-
关键词
科举制
影响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