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二村以商富村
1
作者 耀 赵雪忠 《新农村》 2002年第8期8-8,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石二村通过新办市场,组织村民就地经商,不仅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还使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200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仅兴办市场一项,就带给石二村人均4100多元的收入。改革开放后,石二村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于1... 嵊州市石璜镇石二村通过新办市场,组织村民就地经商,不仅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还使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200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仅兴办市场一项,就带给石二村人均4100多元的收入。改革开放后,石二村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于1985年5月投资20万元,新建了一个占地33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几经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农贸市场 市场面 改革开放 地理位置 村民 平方米 发展 拓展 石璜镇
原文传递
《新农村》帮助蚕农养好蚕
2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4年第12期32-32,共1页
嵊县石璜镇蚕农个个喜笑颜开,高兴地说:是《新农村》这本好杂志帮助我们蚕农饲养好今年春蚕,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收成。石璜镇有54个行政村,其中51个村2000多户农户从事栽桑养蚕。这个镇组织蚕农常学《新农村》
关键词 石璜 栽桑 石磺 新塘村
原文传递
蔬菜轮作:亩均收入超万元
3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9年第10期7-7,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石田村农民单自奇种植蔬菜已有10多个年头了,现在种了6亩蔬菜。在多年蔬菜种植过程中.单自奇发现生姜、白菜、大葱3种蔬菜在同一田块里轮作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每亩收入可超过1万元。这样的轮作不影响茬口安排,而且能最大限... 嵊州市石璜镇石田村农民单自奇种植蔬菜已有10多个年头了,现在种了6亩蔬菜。在多年蔬菜种植过程中.单自奇发现生姜、白菜、大葱3种蔬菜在同一田块里轮作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每亩收入可超过1万元。这样的轮作不影响茬口安排,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单自奇在春节过后种植大棚生姜,收获一般在7月初,此时市场上正好是蔬菜的淡季,在刚收完生姜的地里种上小白菜,20多天后小白菜便可上市。一茬小白菜每亩的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收割完小白菜是在8月初,此时正好赶上种大葱,到农历年底就可收获上市。从蔬菜生长的角度来看,种过生姜后,土壤得到了改造,留下的肥料还较充足,而且可减少小白菜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同一块土地种过生姜和小白菜后,再种大葱,土质变得疏松,这恰好有利于大葱的生长发育。目前,石璜镇采用生姜、小白菜、大葱轮作方式的蔬菜种植面积已在200亩以上。每年生姜、大葱的收获季节,都会吸引不少东阳、义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蔬菜生长 生姜 大葱 轮作方式 生长发育 石璜镇 茬口安排 蔬菜种植 土壤
原文传递
嵊州农民发竹业财
4
作者 章炳军 耀 赵雪忠 《新农村》 2002年第6期8-8,共1页
嵊州市竹产业起步于1990年,该市从江河两岸、丘陵坡地种竹入手,形成了以鲜笋、笋加工、竹材加工为主的一批新兴产业。全市现有竹林面积23.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14.14%。其中毛竹面积18.5万亩,以雷竹为主的竹笋面积3.7万亩,毛竹、... 嵊州市竹产业起步于1990年,该市从江河两岸、丘陵坡地种竹入手,形成了以鲜笋、笋加工、竹材加工为主的一批新兴产业。全市现有竹林面积23.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14.14%。其中毛竹面积18.5万亩,以雷竹为主的竹笋面积3.7万亩,毛竹、笋竹两用林面积3.4万亩。2001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鲜笋产值0.8亿元,原竹产值0.4亿元,笋加工产值0.1亿元,竹材加工0.9亿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竹材加工 丘陵坡地 用地面积 嵊州市 笋竹两用林 毛竹 新兴产业 竹笋 总产值
原文传递
松明培村广种香榧鼓腰包
5
作者 耀 《新农村》 2002年第11期8-8,共1页
走进嵊州市通沅乡松明培村,村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亏得前辈种下的香榧树,才使大家的腰包逐渐鼓起来。"现在,村民正把香榧产业这块蛋糕做大,给后代种下摇钱树。松明培村地处会稽山脉,具有发展香榧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 走进嵊州市通沅乡松明培村,村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亏得前辈种下的香榧树,才使大家的腰包逐渐鼓起来。"现在,村民正把香榧产业这块蛋糕做大,给后代种下摇钱树。松明培村地处会稽山脉,具有发展香榧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现在,全村有产出的香榧树大多是前辈们留下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土壤资源 气候条件 村民 摇钱树 蛋糕 会稽 特色产业 树龄 产出
原文传递
乐为农民架“金桥”
6
作者 耀 丁之友 《新农村》 1997年第10期31-31,共1页
(一)在嵊州市西长乐镇农民中传诵着成教干部邢樟兴、邢乃渊“十上西白山”,为榧农脱贫致富的事迹。海拔800多米高的留王村,虽有七八百年种植香榧的历史,但全村却有200多棵香榧树不结果。他俩几上市里,找科协,请专家,多次举办“香榧班”... (一)在嵊州市西长乐镇农民中传诵着成教干部邢樟兴、邢乃渊“十上西白山”,为榧农脱贫致富的事迹。海拔800多米高的留王村,虽有七八百年种植香榧的历史,但全村却有200多棵香榧树不结果。他俩几上市里,找科协,请专家,多次举办“香榧班”。在他俩努力下,去年留王村新种1500株香榧苗,嫁接2000株。今年还请诸暨市的香榧专家上山作嫁接示范。他俩为山区农民引来了“财神爷”,被当地群众称赞为乐为山区人民架起科技“金桥”的好干部,好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民 香榧 脱贫致富 嫁接 新种 科技培训 早园竹 干部 成教 专家
原文传递
王竹青科技育兔致富
7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6年第8期8-8,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一村种兔专业户王竹青,依靠科技,靠养种兔致了富。王竹青今年44岁,于1983年开始养兔,由于她专心学习科学技术,精心饲养,养的种兔品种好,收入高。她养的种兔,今年4月3日,经省畜牧兽医学会养兔专家现场测定,30只青年期成兔的... 嵊州市石璜镇一村种兔专业户王竹青,依靠科技,靠养种兔致了富。王竹青今年44岁,于1983年开始养兔,由于她专心学习科学技术,精心饲养,养的种兔品种好,收入高。她养的种兔,今年4月3日,经省畜牧兽医学会养兔专家现场测定,30只青年期成兔的体重均为5100克,年均产毛高达1812克。去年她家精心饲养的50只兔子,纯收入达15000多元。王竹青养兔致富不忘周围兔农。她把自己学到的繁殖种兔、饲料配制等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兔农。日前,她在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创办的“养兔信息”杂志上介绍了依靠科技发展种兔的经验。为提高良种辐射率,她改变了过去传统体配的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满足兔农选配良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青 依靠科技 种兔 养兔 人工授精 现场测定 科学技术 石璜镇 科技发展 青年期
原文传递
张仲初养甲鱼年获利三万元
8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4年第9期11-11,共1页
嵊县石璜镇相家亭村张仲初是远近闻名的甲鱼专业户。他1991年开始养甲鱼,目前专养甲鱼的水面已达3亩,眼下,已有自己孵化的小甲鱼1000多只和一批500克以上的商品鳖,今年可获利3万余元。
关键词 三万元 仲初 石璜 石磺 表光 红脖子病 裙边 生态环境条件 腐皮病 猪肺
原文传递
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9
作者 赵雪忠 耀 《新农村》 2004年第6期29-29,共1页
近三年来,嵊州市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民28.5万余人次,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完成市里下达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任务的14%,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嵊州市在实施“农民培训工... 近三年来,嵊州市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民28.5万余人次,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完成市里下达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任务的14%,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嵊州市在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中,注重以下四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培训工程 劳动者素质 嵊州市 农村劳动力
原文传递
嵊州市成人中专特色办学出成果
10
作者 郑黎康 耀 《新农村》 1999年第5期30-30,共1页
近年来,嵊州市成人中专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出了特色办学的路子。1998年5月,经绍兴市教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三团批准,在成人中专的基础上建立了嵊州市预备役军校。尔后,学校建立了以中专教学为基础,国防教育... 近年来,嵊州市成人中专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出了特色办学的路子。1998年5月,经绍兴市教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三团批准,在成人中专的基础上建立了嵊州市预备役军校。尔后,学校建立了以中专教学为基础,国防教育为特色,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为手段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办学新路子。学校以文化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中专 特色办学 嵊州市 预备役 绍兴市 国防教育 新路子 全封闭管理 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原文传递
连片种水稻 连年好收成
11
作者 赵雪忠 耀 《新农村》 2004年第8期7-7,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嵊州市 连片种植 运作模式
原文传递
张紫雯办兔场致富
12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8年第2期9-9,共1页
嵊州市石璜镇石三村张紫雯姐妹俩依靠科技兴办兔场奔小康致富,还带动了一方养兔业。张紫雯今年42岁,从1985年开始养兔,1992年与其妹张紫卿共同投资6万多元,合办了一个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养兔场。1993 年又投资3000元,添置了饲料加工... 嵊州市石璜镇石三村张紫雯姐妹俩依靠科技兴办兔场奔小康致富,还带动了一方养兔业。张紫雯今年42岁,从1985年开始养兔,1992年与其妹张紫卿共同投资6万多元,合办了一个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养兔场。1993 年又投资3000元,添置了饲料加工机一台,形成了育种、产毛、饲料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几年来,张紫雯专心学习科学养兔技术,精心饲养,养的种兔品种好,收益高。兔场内上百只成年兔每只体重达5000克以上,年均产毛1800多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靠科技 兔场 奔小康 饲料加工机 石璜镇 学习科学 生产格局 养兔业 致富 占地面积
原文传递
新沃村栽种花木奔小康
13
作者 赵雪忠 耀 《新农村》 2003年第11期4-4,共1页
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新沃村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专业村,也是全市少有的“小车村”。全村180户人家,490多人口,已有“奥迪”、“别克”、“尼桑”、“福特”、“本田”、“豪桑”等轿车16辆,另有货的和面包车20多辆,差不多每五户人家就... 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新沃村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专业村,也是全市少有的“小车村”。全村180户人家,490多人口,已有“奥迪”、“别克”、“尼桑”、“福特”、“本田”、“豪桑”等轿车16辆,另有货的和面包车20多辆,差不多每五户人家就拥有一辆私车。要知道,就是在深圳,每百户人家也只有18辆私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 私车 专业村 别克 花木 嵊州市 深圳 种花 栽种 本田
原文传递
木兰花开富万家
14
作者 耀 《新农村》 2003年第12期6-6,共1页
沿嵊义公路向西,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花木.这是嵊州市鹿山街道有名的"十里花木长廊"
关键词 兰花 花木 木兰 嵊州市 公路 街道
原文传递
《新农村》是农户致富帮手
15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5年第4期34-34,共1页
嵊县石璜镇从机关到农村,从学校到企事业单位普遍订有《新农村》。几年来《新农村》订阅数均名列全县之首。石璜镇人认为《新农村》栏目多,信息量大,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新农村》的栏目涉及到学政策。
关键词 新农村 石璜镇 农户 企事业单位 帮手 致富 栏目 读者 学校 政策
原文传递
通源乡发展茶叶致富
16
作者 耀 钱东初 《新农村》 2003年第10期7-7,共1页
通源乡是嵊州市重点产茶乡镇之一,全乡13个行政村都生产茶叶.近年来,该乡农户利用荒山坡地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分批改造老茶园,发展新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致富 发展 总产值 人均收入 茶叶生产 行政村 嵊州市 茶园 平方米 山坡地
原文传递
周兴仁栽平菇走上致富路
17
作者 耀 周樟苗 《新农村》 1996年第10期8-8,共1页
今年25岁的周兴仁,是通沅乡新东坑村人。他1991年于嵊州市职业学校实用菌专业毕业,为使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学以致用,便带着父母离开老家来到石磺镇石一村,承包了6.5亩农田,栽平菇、种水稻,走上了发展优高农业之路,买现了他科技种平菇,走... 今年25岁的周兴仁,是通沅乡新东坑村人。他1991年于嵊州市职业学校实用菌专业毕业,为使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学以致用,便带着父母离开老家来到石磺镇石一村,承包了6.5亩农田,栽平菇、种水稻,走上了发展优高农业之路,买现了他科技种平菇,走上致富路的夙愿。当年,周兴仁就在转包的冬闲田里种了0.4亩平菇。由于他把学校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当年平菇收入就达到3200余元。众人眼看兴仁种平菇收益高,许多人也想种平菇,但种平菇风险大。平菇是菌类,入土之前,需要进行3次转级扩大培育。在转级接种时,菌种易受杂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平菇 兴仁 职业学校 专业知识 冬闲田 生产实践 杂菌感染 科技知识 致富 嵊州市
原文传递
李银华栽茶养蚕赚钱多
18
作者 赵雪忠 耀 《新农村》 2004年第9期7-7,共1页
关键词 李银华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为农民开启一扇科技致富之门
19
作者 周樟苗 耀 《新农村》 2003年第11期31-31,共1页
从2001年3月开始,嵊州市仙岩镇实施了旨在使广大农民掌握、运用科技知识,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水平提高的“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两年半来,该镇以抓农民培训,建致富基地为两大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迄今... 从2001年3月开始,嵊州市仙岩镇实施了旨在使广大农民掌握、运用科技知识,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水平提高的“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两年半来,该镇以抓农民培训,建致富基地为两大抓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迄今,全镇已有7000多名18—60周岁的农民经过培训获得了至少一项的专业技术证书,并且建成了有机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培训工程 科技致富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嵊州市 因地制宜 科技知识 专业技术 水平
原文传递
张铭樵科技养蚕获高产
20
作者 耀 《新农村》 1995年第7期11-11,共1页
嵊县石璜镇寺根村农民张铭樵是农函大省九届优秀学员,今年53岁,是该村负责农业生产的主要干部。他自从1989年开始养蚕,按照当地传统的常规养蚕法,虽然心到力尽,辛劳不堪,但蚕茧的产量总是徘徊在张产30~40公斤左右,碰到蚕儿患病,总是不... 嵊县石璜镇寺根村农民张铭樵是农函大省九届优秀学员,今年53岁,是该村负责农业生产的主要干部。他自从1989年开始养蚕,按照当地传统的常规养蚕法,虽然心到力尽,辛劳不堪,但蚕茧的产量总是徘徊在张产30~40公斤左右,碰到蚕儿患病,总是不知病因,更不懂得如何去防治,养蚕经济效益较低。去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函大 养蚕法 农业生产 优秀学员 石璜镇 经济效益 高产 蚕茧 科技 嵊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