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丽彩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对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对224例患者术后10d、30d时的膝、肘关节ROM进行统计。结果:上肢肘关节ROM:伤后10d达89.6°±22.3°、30d达123.5°±19°,膝关节ROM...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对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对224例患者术后10d、30d时的膝、肘关节ROM进行统计。结果:上肢肘关节ROM:伤后10d达89.6°±22.3°、30d达123.5°±19°,膝关节ROM:伤后10d达85.4°±25.8°、伤后30d达120°±18°。结论: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可使骨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尽快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功能锻炼
下载PDF
骨密度值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527-152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与股骨颈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应关系。为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组共187例,男78例,女109例,年龄65~87岁,平均73.7岁。入院后均行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与股骨颈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应关系。为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组共187例,男78例,女109例,年龄65~87岁,平均73.7岁。入院后均行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术后内固定失效21例(男7例,女14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期间所有入院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对侧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分析骨密度与内固定术后失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内固定失效患者股骨颈BMD均值为(0.405±0.122)g/cm2,女性内固定失效患者为(0.396±0.113)g/cm2。[结论]骨密度越低,内固定失效可能性越大。如老年人股骨颈骨密度低于临界值,对于转子间骨折建议不行内固定治疗,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动力髋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失效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树高 淑中 +4 位作者 姜兆伟 李昊峰 张谦 李彦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1.26±7.25)min、住院时间(13.54±2.63)d、术后下地时间(3.22±1.24)d短于对照组的(74.86±8.25)min、(21.03±2.68)d、(7.85±1.65)d,术中出血量(452.36±60.25)ml多于对照组的(365.82±63.22)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观察组术后15 d、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85.63±5.24)、(90.36±3.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3±5.28)、(85.96±3.36)分(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备较佳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改善髋关节功能,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李树高 付晶晶 +2 位作者 李昊峰 姜兆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的IL-1、TNF-α、5-HT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IL-1(2.20±0.24)pg/ml、TNF-α(9.75±1.50)pg/ml、5-HT(97.66±8.23)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20±0.38)pg/ml、(14.52±2.16)pg/ml、(158.37±10.91)ng/ml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72.84±26.79)ml、术后引流量(301.58±25.34)ml均多于对照组的(348.69±24.36)、(154.27±13.62)ml,手术耗时(91.44±9.45)min、住院时间(24.20±1.96)d均长于对照组的(80.56±8.73)min、(20.04±1.77)d(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NRS评分分别为(3.41±0.50)、(2.10±0.27)、(1.10±0.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7±0.69)、(3.24±0.33)、(1.86±0.25)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6.28%)(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HHS评分分别为(76.63±5.60)、(80.25±5.84)、(84.71±6.20)分,高于对照组的(70.59±4.50)、(75.66±5.14)、(78.34±5.42)分(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髋关节屈曲、背伸、内收、外展度分别为(106.25±9.58)、(8.74±1.30)、(24.45±3.17)、(37.25±4.40)°,大于对照组的(91.05±7.33)、(8.16±1.05)、(19.35±2.87)、(31.68±3.46)°(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传统前外侧入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明 郝秋彦 +6 位作者 曹相勋 万法青 孙守密 李树高 李瑞彬 张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5-981,共7页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采用传统前外侧入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治疗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2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79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42例;年龄17~71岁,平均...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采用传统前外侧入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治疗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2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79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42例;年龄17~71岁,平均46.0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组(37例,采用传统前外侧入路关节镜下胫骨后外侧平台复位固定治疗,根据关节面是否压缩和骨折片的劈裂移位程度制定骨折复位方案)和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胫骨近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是否髂骨植骨、住院时间、随访时间、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最大屈曲和伸直角度、骨折愈合时间、Rassmussen功能和解剖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4个月。ARIF组的手术时间[(48.9±8.2)min]、失血量[(73.1±20.8)mL]、住院时间[(9.3±2.5)d]、骨折愈合时间[(12.5±1.8)周]均少于对照组[(55.2±9.9)min、(100.8±30.3)mL、(11.8±2.8)d、(15.1±2.1)周],ARIF组的HSS评分[(93.5±4.6)分]、最大屈曲角度(107.8°±10.4°)、Rassmussen功能评分[(27.1±1.8)分]均高于对照组[(88.4±7.4)分、100.4°±10.0°、(26.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是否取髂骨植骨、随访时间、最大伸直角度、Rassmussen解剖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关节面是否压缩和骨折片的劈裂移位程度制定的关节镜下骨折复位方案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关节面的复位更精准,可以为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提供多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 关节内骨折
原文传递
骨折髓外拉力固定器在肱骨干、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相勋 郝秋彦 +4 位作者 杨东辉 刘毅 郭爱君 李爱民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前髓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折中应用日趋广泛,但髓内固定不能应用拉力螺钉,对于有必要固定的大骨块、骨折断端,多只能采用环扎等技术,效果不可靠,血运破坏大。笔者参考拉力螺钉技术,设计了一种髓外拉力固定器,用于肱骨干、... 目前髓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折中应用日趋广泛,但髓内固定不能应用拉力螺钉,对于有必要固定的大骨块、骨折断端,多只能采用环扎等技术,效果不可靠,血运破坏大。笔者参考拉力螺钉技术,设计了一种髓外拉力固定器,用于肱骨干、股骨干骨折内固定,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力螺钉技术 股骨干骨折 肱骨干 固定器 髓外 四肢长管状骨折 内固定技术 骨折内固定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604-2605,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至2010年手术治疗并后的随访的46例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疗效及所采用的手术入路。其中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22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6例,前...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至2010年手术治疗并后的随访的46例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疗效及所采用的手术入路。其中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22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6例,前后双入路8例,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或钛板固定。结果 46例患者获得1~10年随访,按自定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3例,良15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2.6%。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取合适手术入路并尽量取得满意的复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内固定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钛板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东辉 张凯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7期2962-2963,共2页
目的:总结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2010年进行的手术治疗的21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4例;均为Rüedi-Allgower分型III型。根据骨折的不同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 目的:总结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2010年进行的手术治疗的21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4例;均为Rüedi-Allgower分型III型。根据骨折的不同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胫骨远端L型锁定钛板+可吸收螺钉+腓骨钢板固定,胫骨三叶草钢板+胫骨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5年(平均2.8年)随访。骨愈合时间3~15个月,平均4.2个月。应用Tenny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优12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1%。术后3例出现皮肤坏死;2例感染,其中1例深部感染,出现骨折端畸形愈合并关节强直。结论:严重Pilon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面骨折片,并应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可吸收螺钉 锁定钢板
下载PDF
shRNA-Slit2对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佳 郝秋彦 +2 位作者 曹相勋 张海宁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人神经导向因子2(Slit2)RNA干扰质粒(shRNA-Slit2)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shRNA-Slit2慢病毒载体,将骨肉瘤MG6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载体病毒组、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人神经导向因子2(Slit2)RNA干扰质粒(shRNA-Slit2)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shRNA-Slit2慢病毒载体,将骨肉瘤MG6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载体病毒组、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空白对照组骨肉瘤MG63细胞不转染慢病毒,空白载体病毒组细胞转染含空白质粒载体的慢病毒,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细胞转染含shRNA-Slit2质粒载体的慢病毒。分别应用RTq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Slit2、Robo4以及凋亡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AV-PI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慢病毒转染效率较高,以骨肉瘤MG63细胞为靶点种子细胞,慢病毒转染率为90%。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Slit2、Robo4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载体病毒组,凋亡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载体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9~19.989,P <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白载体病毒组、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3.983,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白载体病毒组、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1.982,P<0.05)。AV-PI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白载体病毒组、shRNA-Slit2载体病毒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0.009,P<0.05)。结论 shRNA-Slit2可以通过Robo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迁移,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导向因子2 骨肉瘤细胞 增殖 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下肢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附28例报告)
10
作者 杨东辉 黄寿国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5期20-21,共2页
恶性骨肿瘤好发于股骨和胫骨,过去常用的方法是截肢,随着新辅助化疗、放疗、介入等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截肢对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保肢手术逐步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 恶性骨肿瘤好发于股骨和胫骨,过去常用的方法是截肢,随着新辅助化疗、放疗、介入等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截肢对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保肢手术逐步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共进行28例下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骨肿瘤 下肢 保肢治疗 保肢手术 截肢 肿瘤患者 新辅助化疗 手段 生活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