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13
1
作者 德武 卢春喜 +1 位作者 丁姗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颗粒在提升管内沿轴向的运动可分为颗粒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颗粒约束返混区;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随颗粒循环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提升管出口的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只对颗粒约束返混区固含率有影响,而对颗粒约束返混区长度及颗粒约束返混区以下区域固含率影响较小。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及颗粒约束返混区最大颗粒返混比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耦合反应器 固含率轴向分布 最大颗粒返混比
下载PDF
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流体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梦溪 谢建平 +1 位作者 卢春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98-2205,共8页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局限于气液与气液固体系,将环流反应器移植到气固体系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探索。针对工业化中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并对床层空隙率、颗粒流动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局限于气液与气液固体系,将环流反应器移植到气固体系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探索。针对工业化中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并对床层空隙率、颗粒流动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环隙区床层空隙率模型,发现环隙区床层空隙率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环隙区靠近导流筒外壁一侧颗粒流动速度明显大于靠近反应器内壁一侧,导流筒区颗粒流动速度沿径向的分布受气体分布器结构影响较大;环隙区颗粒流动速度基本不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导流筒区颗粒的流动属于密相输送,颗粒环流所受到的阻力主要集中在底部区域,其次为气固分离区,底部区域阻力大小由床层流化质量和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间隙所决定;建立了颗粒环流速度模型,发现环流速度随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固体系 空隙率 颗粒速度 颗粒环流速度
下载PDF
导流筒分布器位置对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梦溪 牛占川 +1 位作者 卢春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50-2256,共7页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局限于气液、气液固系统,涉及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针对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和喷动床。本文研究了一种处理A类粒子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考察了操作条件和导流筒分布器位置对床层密度... 环流反应器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局限于气液、气液固系统,涉及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针对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和喷动床。本文研究了一种处理A类粒子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考察了操作条件和导流筒分布器位置对床层密度分布、环流速度和质量流率的影响。发现将分布器位置下移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区域的流化质量、减小滑移区,床层密度沿径向的分布得到了明显改善,颗粒环流质量流率有了明显提高;进气位置以上r/R<0.367的床层得到了良好的流化,但是0.367<r/R<0.49处的床层密度依然很高,表明所采用的气体分布器型式影响范围有限,其结构有待改进;进气位置为32mm时颗粒环流速度和质量流率大于其他进气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固流态化 密度分布 颗粒环流速度 质量流率
下载PDF
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床层密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梦溪 谢建平 +1 位作者 卢春喜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3,共6页
针对工业化中气-固环流反应器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在一套冷模装置内系统地考察了局部床层密度分布.实验中实现了稳定、连续的环隙气升式环流,环流推动力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导流筒区... 针对工业化中气-固环流反应器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在一套冷模装置内系统地考察了局部床层密度分布.实验中实现了稳定、连续的环隙气升式环流,环流推动力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导流筒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减小,当导流筒区表观气速为0.2m/s时,颗粒环流方向改变为中心气升式.受结构特性的影响,催化剂密度在导流筒区和环隙区沿径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在底部r/R≤0.47区域颗粒未能充分流化,床层密度接近820kg/m3,在底部0.47≤r/R≤1.0区域颗粒流化较好,床层密度小于450kg/m3;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由0.2m/s增加至0.54m/s,环隙区、导流筒区平均密度分别降低约70和33kg/m3,随着导流筒区表观气速由0.06m/s增加至0.2m/s,环隙区平均密度增加约90kg/m3,导流筒区平均密度降低约33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固体系 床层密度 环流速度
下载PDF
流化床提升管中脱油油砂颗粒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5
5
作者 曹鑫 卢春喜 +2 位作者 刘梦溪 陆元宝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6-770,共5页
针对油砂直接流化焦化工艺,建立了一套大型冷模提升管循环流化床装置.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脱油油砂颗粒属宽筛分混合颗粒,且细颗粒含量较多,粒度分布宽(1-〉2000μm).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测量仪测定了提升管内... 针对油砂直接流化焦化工艺,建立了一套大型冷模提升管循环流化床装置.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脱油油砂颗粒属宽筛分混合颗粒,且细颗粒含量较多,粒度分布宽(1-〉2000μm).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测量仪测定了提升管内压力梯度和截面平均固含率沿提升管轴向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脱油油砂颗粒在提升管内截面的平均固含率随表观气速增大而减小,随颗粒循环强度增大而增大;固含率沿提升管轴向的分布为C型,即上下两端较浓、中间较稀,且沿提升管自上而下分为3个区域:颗粒约束返混区(〉12m)、充分发展区(4-12m)和颗粒加速区(〈4m);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脱油油砂颗粒在提升管内截面的平均固含率高于FCC颗粒,加速段与约束返混段长度大于FCC颗粒;确定了脱油油砂颗粒在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影响参数为εp′,Fr及HГ/DГ。;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轴向分布的经验模型,计算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筛分 油砂 提升管 固含率 轴向分布
原文传递
一种脱油油砂颗粒流态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军 卢春喜 +1 位作者 张永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5-440,共6页
在一套直径300mm、高7000mm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上对一种脱油油砂颗粒流态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脱油油砂颗粒的粒度分布宽,细颗粒含量较多。采用FXC-Ⅱ/32型压力迅检仪测量了不同表观气速下脱油油砂颗粒沿流化床... 在一套直径300mm、高7000mm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上对一种脱油油砂颗粒流态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脱油油砂颗粒的粒度分布宽,细颗粒含量较多。采用FXC-Ⅱ/32型压力迅检仪测量了不同表观气速下脱油油砂颗粒沿流化床轴向平均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压力梯度法测量了脱油油砂颗粒的密相床膨胀,采用容积法测量了自由空域内脱油油砂颗粒的夹带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脱油油砂颗粒的流化性能较好;轴向平均颗粒浓度分布整体表现为下浓上稀,其中,在密相区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减小,在稀相区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增大;基于床高比表示的密相床膨胀随表观气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表观气速为0.362m·s-1时密相床最大;自由空域内的夹带量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增大;建立了密相轴向平均颗粒浓度的数学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油油砂 流态化特性 颗粒浓度分布 自由空域 夹带量
下载PDF
石英砂二元混合颗粒初始流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晓娜 张永民 +3 位作者 唐军 黄金库 卢春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9-736,共8页
在一套Φ300 mm×3000 mm的有机玻璃冷模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石英砂二元混合颗粒的初始流化特性。所有二元混合颗粒均由颗粒密度相同但粒径不同的A、B、C、D四类颗粒组分两两按照一定质量分数混合而成。采用FXC-Ⅱ/32型压力巡... 在一套Φ300 mm×3000 mm的有机玻璃冷模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石英砂二元混合颗粒的初始流化特性。所有二元混合颗粒均由颗粒密度相同但粒径不同的A、B、C、D四类颗粒组分两两按照一定质量分数混合而成。采用FXC-Ⅱ/32型压力巡检仪测得了不同轴向位置床层的压降曲线,得到了不同二元混合颗粒的起始流化过程特性曲线和起始流化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颗粒组分平均粒径大小和差异及其组分质量分率对二元混合颗粒的起始流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A类颗粒加入可显著改善B、C和D类颗粒的流化质量;C类颗粒加入量过大会使混合颗粒在流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沟流现象;当浮升组分(小颗粒)质量分数为0.4时,组分粒径差异较大的二元混合颗粒在流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完全分级现象;对于粒径差别较大的二元颗粒组分,床层最小流化速度随小颗粒组分的增多而下降,而对于具有较强颗粒间作用力组分的二元颗粒组分,床层最小流化速度则随小颗粒组分的增多而增大。根据实验数据对等密度BD二元混合颗粒的起始流化速度预测公式进行了修正,发现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颗粒 起始流化特性 分级 沟流 质量分数
下载PDF
FCC在大型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内夹带分离高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惠芳 肖桓 +2 位作者 吴志平 卢春喜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27-333,共7页
在Φ870/Φ710和Φ1200/Φ1000、扩径段高度15000mm,扩径段下部高度4500mm的工业规模流化床内,用两种FCC催化剂,进行了夹带分离高度TDH和颗粒密度及夹带颗粒粒径分布的研究,在实验数据基础上,... 在Φ870/Φ710和Φ1200/Φ1000、扩径段高度15000mm,扩径段下部高度4500mm的工业规模流化床内,用两种FCC催化剂,进行了夹带分离高度TDH和颗粒密度及夹带颗粒粒径分布的研究,在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数值计算及回归,得出TDH准数关联式和粒径分布轴向分布式.与他人的研究结果比较,本研究结果更接近生产规模的工业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裂化装置 分离 裂化催化剂
下载PDF
新疆油砂直接流化床焦化中试装置的工艺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娜 卢春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3年第6期493-496,共4页
以新疆油砂为原料,采用油砂直接流化床焦化新技术,对10 kt/a油砂直接流化床焦化的中试装置进行了工艺计算。结果表明,焦化反应器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490℃,压力200 kPa,表观气速0.4 m/s。烧焦器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690℃,压力180 k... 以新疆油砂为原料,采用油砂直接流化床焦化新技术,对10 kt/a油砂直接流化床焦化的中试装置进行了工艺计算。结果表明,焦化反应器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490℃,压力200 kPa,表观气速0.4 m/s。烧焦器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690℃,压力180 kPa,密相床层表观气速0.8 m/s,稀相床层表观气速0.4 m/s。由焦化反应器和烧焦器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计算可知,循环热砂量为3 533.10 kg/h,进料油砂含油量为118.25 kg/h,产品产量为100.52 kg/h,系统补热消耗的标准油量为21.83 kg/h,表明采用该装置和方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流化焦化 干馏 工艺计算 物料平衡 热量平衡
下载PDF
流化床内旋风分离器下口有约束料腿中的气固流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嵇华 时铭显 《炼油设计》 1997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大型冷模流化床(Φ710mm/Φ870mm)实验装置上,对外置式旋风分离器下口有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并作了理论分析。应用流态化理论,给出了在本实验操作范围内维持下口有约束的料腿正常下料所需的最... 在大型冷模流化床(Φ710mm/Φ870mm)实验装置上,对外置式旋风分离器下口有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并作了理论分析。应用流态化理论,给出了在本实验操作范围内维持下口有约束的料腿正常下料所需的最小充气量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旋风分离 料腿 石油化工 气固流动
下载PDF
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颗粒速度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效明 刘梦溪 +1 位作者 卢春喜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5-300,共6页
针对中心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在工业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并建立了一套大型的冷态实验装置(装置总高4.56 m,环流反应器筒体外径300 mm)来考察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颗粒速度特性。操作... 针对中心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在工业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并建立了一套大型的冷态实验装置(装置总高4.56 m,环流反应器筒体外径300 mm)来考察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颗粒速度特性。操作条件为环隙区表观气速0.10~0.54 m/s,导流筒区表观气速0.059~0.200 m/s。分别测量了环流反应器环流段内颗粒的密度和速度,基于实验数据对催化剂颗粒的运动速度和环流推动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环隙区颗粒分布形式为"中心稀两边浓";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颗粒环流速度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而环流速度梯度逐步减小。随着导流筒高径比 H/D 的增大,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环流推动力增大而颗粒环流速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隙气升式 环流反应器 导流筒 颗粒循环速率
下载PDF
宽筛分脱油油砂颗粒流化床中固含量轴向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军 卢春喜 +1 位作者 张永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46-2352,共7页
The axial soli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pressure inspection instrument in a 286 mm I.D.and 7 m height burned-oil-sand fluidized bed of wide size distribution.The change trend of axial solid ... The axial soli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pressure inspection instrument in a 286 mm I.D.and 7 m height burned-oil-sand fluidized bed of wide size distribution.The change trend of axial soli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superficial gas velocities,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dens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rned-oil-sand particles had a wide size distribution,and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densities and particle sizes for burned-oil-sand particles obtain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buried depth.The axial average solid concentrations were indicated the whole characteristics of dense in bottom and dilute in top,and kept consistent when bed height was above the transport disengaging height(TDH).With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the solid concentrations in dense region decreased,but increased in dilute region.The burned-oil-sand particles whose 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density were smaller had good fluidization quality.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a model of index wa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associate with experimental data.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mpirical formula can reflect well the law of axi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under different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筛分 油砂 流化床 固含量分布 流化质量
下载PDF
流化床内旋风分离器下口无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流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嵇华 时铭显 《炼油设计》 1997年第2期41-45,共5页
在大型冷模流化床(■710mm/■870mm)实验装置上,对外置式旋风分离器下口无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维持料腿稳定操作所需要的最小固体质量流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计算料腿稳... 在大型冷模流化床(■710mm/■870mm)实验装置上,对外置式旋风分离器下口无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维持料腿稳定操作所需要的最小固体质量流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计算料腿稳定操作时空隙率的经验关联式,从气固两相流动机理出发,推导了稳定操作时料腿中气速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实验测定值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旋风分离器 料腿 气固流动 石油化工
下载PDF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验后估计在三维坐标转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义 毛鹏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在求解三维小角度坐标转换EIV模型的过程中,顾及到两套坐标系下点坐标初始单位权方差可能不同导致定权不准确的问题,应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随机模型进行验后估计,从而重新分配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权,使得... 在求解三维小角度坐标转换EIV模型的过程中,顾及到两套坐标系下点坐标初始单位权方差可能不同导致定权不准确的问题,应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随机模型进行验后估计,从而重新分配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权,使得解算模型更加合理。算例证明,利用该方法求解坐标转换参数的精确度有所提高,参数估值更接近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坐标转换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 验后估计 方差分量
下载PDF
耦合流化床反应器提升管段颗粒速度及滑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姗姗 卢春喜 +1 位作者 德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38,共6页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PV 4A型颗粒速度、密度测定仪测量了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提升管内速度沿轴向、径向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耦合流化床反应器提升管段,当表观气速一定时,颗粒的时均速度随循环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PV 4A型颗粒速度、密度测定仪测量了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提升管内速度沿轴向、径向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耦合流化床反应器提升管段,当表观气速一定时,颗粒的时均速度随循环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循环强度相近时,在床层任何轴向、径向位置的颗粒时均速度都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提升管出口流化床层及分布器的存在,提升管内轴向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分布特征。利用实验数据回归的提升管内颗粒滑落系数的经验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流化床反应器 提升管 颗粒速度分布 颗粒滑落系数
下载PDF
工业高温快速流化床的研究
16
作者 卢春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695-699,共5页
分别在φ4900×8000mm,φ1900×11200mm两套工业装置上对CRC-1新鲜剂和偏Y-15平衡剂进行了高温快速流化床试验。给出了高温快速床轴向密度分布与表观气速、固体循环速率、轴向高度诸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关联式,比较了冷热态... 分别在φ4900×8000mm,φ1900×11200mm两套工业装置上对CRC-1新鲜剂和偏Y-15平衡剂进行了高温快速流化床试验。给出了高温快速床轴向密度分布与表观气速、固体循环速率、轴向高度诸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关联式,比较了冷热态试验结果的差异,本试验所得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油实验厂、上海炼油厂、牡丹江炼油厂、兰州炼油厂的工业装置的操作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流化床 反应器 炼油厂
下载PDF
FCC装置流化状态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17
作者 陈帅民 郭西春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42,共4页
介绍一种便携式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流化状态检测系统,它由微机和多个微型差压变送器组成。其微型差压变送器按DDZ-Ⅲ仪表和本质安全电路设计,采用笔记本式386微机和新型64路12位A/D转换板。本系统已在现场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检测系统 变送器
下载PDF
根据离退休党员特点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8
作者 《核地知与行》 2002年第4期38-39,共2页
随着地勘单位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如何加强对这些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地勘单位党组织建设值得研究探讨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地质勘探单位 离退休党员 思想政治工作 多样性 时效性
原文传递
RFCC外溢流管浅析
19
作者 《催化裂化》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文章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外溢流管松动点的布置及其松动,催化剂脱气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立管,斜管及敏感区域松动点的布置间距,松动气吹入方向的具体要求,并对充气方法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 流态化 重油 催化裂化 再生器 外溢流管
下载PDF
催化剂输送管道震动原因及解决措施
20
作者 李健 《催化裂化》 1998年第10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催化剂 输送管道 震动 催化裂化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